输配电线路设计常识.doc_第1页
输配电线路设计常识.doc_第2页
输配电线路设计常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配电线路设计:一: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特点:综合协作性强,业务牵涉面广,签订协议对象多,技术专业面广。 输配电线路分类:(1)输电线路:与电网相连.(2)配电线路:与用户相连.架空输电线路的特点:1,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施工简便。2,经济效益好。3,输送容量大。4,容易发现运行线路中的故障,并易于修复。 绝缘线路的特点:(35kV以下使用)1,如发生断线事故时,仅在断线两断头处有电,中间线路对外无电,从而减轻了对外界的危险程度。2,可避免出现因电动力易造成混线和在穿越森林时引起短路或接地故障。输电线路的构成: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杆塔,拉线,基础,横担等。 拉线:直线单杆拉线,对地夹角为60,对横担夹角为4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线路年运行费低,符合总的经济利益。2,导线在运行中的温度不应超过其最高允许温度。3,所选定的导线截面必须大于按机械强度所要求的最小截面。4,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导线截面按电晕条件进行验算。电压损耗校验:对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如果电压调整问题不能或不宜由别的措施解决时,可按允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如果导线截面已大于95(平方mm),继续增大导线截面对降低电压损耗的作用就不大。 二:风速次时换算:V10=AV2+B (V10:连续自记10分钟的平均风速,V2:一天四次2分钟的平均风速) 最大设计风速的选取:p=m/(n+1) 三:变形固体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设 2,均匀性假设 3,各向同性假设。 拉伸过程可分为:1,弹性阶段 2,屈服阶段 3,强化阶段 4局部变形阶段。 四: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1,瞬时破坏应力 2,弹性系数 3,温度线膨胀系数 4,密度 比载:即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导线上的荷载。 常用的比载:垂直,水平,综合比载。 五:挡距(l):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弧垂(f):导线悬挂曲线上任一点至两悬点连线的铅垂距离。 导线应力:导线单位横截面上的内力。 弧垂和应力的关系:弧垂越小,应力越大,机械安全性降低。(P59) 经济挡距:在设计架空线路时,使导线在机械强度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小弧垂,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导线机械强度,又降低杆塔高度,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安全的挡距。 规程规定:导线的平均运行应力上限为其瞬时破坏应力的25%,即控制应力为25%*(肉P) 避雷线最大使用应力的选择原则:1,为了防止雷击挡距中央反击导线,在15无风气象条件下,导线与避雷线在挡距中央的距离应满足:S1(0.012l+1)(m) 2,避雷线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应大于2.5,大于导线设计安全系数。 3,为了防止振动的危害,在有防振措施的情况下,避雷线的平均运行应力不得超过瞬时破坏应力的25%。 六:导线在塔头上的布置形式:水平排列;垂直排列;三角形排列。 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规定对1000m以下挡距,导线的水平线间距离一般按D=0.4(兰达)+U/110+0.65*(Fmax开2次方根) 七:孤立挡距在运行上的优点:1,可以隔离本挡以外的断线事故 2,当导线垂直排列时,因两端的接线点不能移动,当下导线的覆冰脱落时,上下导线在挡距中央接近程度大大减小,故可使用较大的挡距。 3,在孤立挡距中由于杆塔的微小的挠度,导线、避雷线即大大松弛,因此杆塔很少破坏。 八:不平衡张力:凡杆塔左右两邻挡因架空线张力不等而承受的张力差;可分为以下两种。 事故情况下的不平衡张力:断线杆塔所承受的断线张力。 正常情况下的不平衡张力:线路在正常运行、安装、检修情况下,也都会使直线杆塔承受不平衡张力。 九:导线的防振措施:1,设法防止和减弱振动的方法:1)设法从根本上消除引起导线振动的条件。2)设法利用线路设备本身对导线振动的阻尼作用,以减小导线的振动。3)在导线上加装防振装置以吸收或减弱振动能量,消除导线振动对线路的危害。 2,提高设备的耐振性能 :1)在线夹处导线加装护线条或打背线。 十二:线路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1,路径力争选得最短,转角少,特殊跨越少。 2,尽量避免高山、宽河、湖泊、沼泽、林区、矿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