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行书的特征.doc_第1页
钢笔行书的特征.doc_第2页
钢笔行书的特征.doc_第3页
钢笔行书的特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笔行书的特征沈鸿根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减省点画 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这同它经常书写有关。(二)笔势流动1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是一笔一画地写,要求点画分明,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写,在点画之 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发但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太多了,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 (2)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目的在更加便于书写。如“秋有戎半”四宇,每组中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如果随意胡来,不仅书写别扭,而且结体混乱。(三)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有时可以这样写,有时也可以那样写,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四)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钢笔行书签名法 签名比较随便,只要把自己的姓名写清楚就可以了。 在一些场合,签名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情趣、修养,所以不少人也很重视自己的签名。总的来说,签名时要求把字写得流畅,能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有时也可带些符号图形,使者上去富于装饰美。 (一)大小法大小法就是书法中的雨夹雪法,要求大小错落,有一种天然美。特点是:每个字分开写,左右两字大,中间字小。如左图“徐小珍”三字。如把“徐小珍”三字写得大小划一,就不够活泼。(二)疏密法 疏密法原是书法中的传统签名法。特点是上疏下密。如左图“赵子人”三字,姓与名之间留有一定空隙,“赵”字单独,“子人”两字连在一起写。这种签名法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有层次有变化。 (三)对比法 对比法有大小对比法,也有长短对法。对比法适用于单名。如左图“江鸟”两字,“江”宇扁方,“鸟”字狭长,相映成趣,这是上下或长短对比法的签名。(四)并合式并合式就是把名宇这两字并合在一起写,看上去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为佳。左图“散木”两字就是已故的著名金石书画家邓散木先生签名法,妙不可言,值得玩味。 (五)嵌字法嵌字法就是把一个字嵌在另一个字里,一般后字嵌在前字里面,如左图“永日”两字,“日”字嵌在“永”字一捺上。嵌字法有两个要求,一个要求前字笔画多,后字笔画少;一个要求是两字嵌好后,能成为另一个字,如永日”两字相嵌成“昶”字。不然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