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doc_第1页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doc_第2页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朱娜 部门预算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重要内容。在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处一直致力于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注重预算管理由粗放向细化转变,由随意向规范转变,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着力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当前,全省125家省直单位、14个市州和绝大部分的县市区都已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范围不断扩大,编制方法日益科学,工作流程逐渐规范,运行机制日臻完善,走出了一条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改革之路。一、我省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实践(一)推行综合预算,提高了预算的完整性一是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改变过去资金分口管、预算分块编的模式,将部门所有的收支都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既包括预算内、外收支,又包括行政单位和其下属事业单位收支。二是提高了预算体系的完整性。从2008年起将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向人大的报告范围,着力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内的统一完整的预算体系。(二)建立标准定额体系,提高了预算的公平性按照零基预算的要求,合理划分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对省直单位进行分类分档的基础上,建立了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并推广至省直二级预算单位。按照“人员支出按政策、公用经费按标准”的原则,核定各部门基本支出,减少了预算安排的随意性,规范了预算分配制度,有效缓解了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三)实行项目库改革,提高了预算的有效性2008年,我们全面启动了省本级项目库管理改革,改变项目随意报送的做法,将预算单位所有项目支出纳入项目库进行管理。以项目库方式实现项目的申报、排序和审核,对常年与跨年项目进行滚动管理。2009年进一步扩大项目库的应用范围,要求各处室的财政待分配资金也要编制项目预算,实行动态化管理。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有效、管理规范的项目运行机制。(四)完善编制流程,提高了预算的规范性一是规范了编制程序。部门预算由基层编起、逐级汇总,严格实行“两上两下”的编报规程,并明确了预算编制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分工。二是强化了技术手段。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和预算指标管理软件,加强预算编制网络建设,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三是完善了制度建设。陆续出台了省级基本支出管理、项目支出管理、预算指标管理、结余资金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考评办法等多部规范性文件,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五)加强预算指标管理,提高了预算的约束性一是建立了预算指标管理系统。改变各处室指标记账方法不一的局面,统一指标管理平台,并与部门预算、国库支付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预算指标从源头到支出的“流水线式”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了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各处室指标下达情况,督促处室早分配、早登账、早拨付。三是规范了结余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结余资金规模,并将结余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与当年安排资金统筹使用。2008年末省级结余资金遏制住了连年上涨的势头,实现了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六)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提高了预算的透明性一是实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双维度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使政府预算分类更加科学,数据更加细化,内容更加透明。二是扩大部门预算报送人大审议的范围。除安全厅外,所有省直单位预算均报送人大审议,以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做法,促进预算的公平、公正、公开。二、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差距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回顾与审视我省部门预算改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是预算内外资金统筹有待加强。有的部门将非税收入列入预算还只是数字上的简单合并,一部分非税收入仍是部门的“自留田”;二是编制方法改革力度有待加大。虽然我们在编制方法上有所进步,但是单位基数并未完全打破,利益格局仍然相对固化;三是预算年初到位率有待提高。一些部门存在层层分配、层层切块、层层预留机动的现象,部分专项资金没有细化到项目编入年初预算;四是预算刚性和约束有待强化。有的单位在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调整较多。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是我们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制度落实不够全面的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三、下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措施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三个精细”:一是在收入预测上精谋细划,力争准确全面;二是在支出分配上精打细算,力争科学合理;三是在预算执行上精耕细作,力争严肃规范。具体来说,可以从“五个规范”着手,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规范综合预算,统筹公共资源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既要坚决纠正将非税收入视同单位自有资金、“收支挂钩”的错误观念,又要防止“收支脱钩”后单位执收不力、非税短收的现象。推进非税收入与财政拨款的统筹使用,加强对各项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力度。(二)规范基本支出,公平预算供给水平1、建设一个数据库。利用部门预算系统升级的契机,对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等情况摸底清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库中资料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台车,而不是以往简单的一个汇总数,并实现年度间的动态管理。2、完善一套标准体系。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将标准定额体系与单位基础数据库相结合,可以为编足人员经费和编实公用经费提供准确依据。3、建立一个大平台。建议加强横向联系,一是财政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二是财政与人事等部门数据共享,只需输入关键词,便可查询单位相关信息。(三)规范项目支出,加强项目库管理1、建立入库“闸门”。在项目入库时建立一道评审“闸门”,对入库项目进行严格的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加强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审。2、规范库中项目。不断细化项目预算,明确每个项目的承担单位和具体内容;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清理项目库中已到期的项目;积极推动项目的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下年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探索“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考评”的项目管理机制。(四)规范预算调整,强化预算约束力1、“开前门”:提前结转资金。由于单位年初用款与当年预算批复存在时差,有些单位不熟悉或不愿意办理相关手续,致使“该用的不能用,不该用的被挪用”,其中基建结余问题尤为突出。为方便单位正常用款,我们将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在部门预算正式批复之前,提前结转基建结余资金,确保资金及时拨付。2、“关后门”:改进技术手段。建议在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中设立“支出类型”与“经济分类”的对应审核关系,优化程序,修补漏洞,从技术上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的现象。3、“堵旁门”:严格预算调整。建议完善预算执行中的调整手续,进一步规范单位的预算调整行为。同时,着手建立预算执行结果反馈机制,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防止预算、决算“两张皮”。(五)规范结余资金,实行分类管理将部门结余资金分为基本支出结余、专项支出结余及净结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