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文类题目解题技巧.doc_第1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文类题目解题技巧.doc_第2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文类题目解题技巧.doc_第3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文类题目解题技巧.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文类题目解题技巧来源:公选考试网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0年10月4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时间推算法、首尾两端法以及关键词突破法三种解题方法。备战历史、文学以及哲学思想等人文常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若能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提高命中率。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时间推算法、首尾两端法以及关键词突破法三种解题方法。 一、时间推算法 有些历史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偏僻,迷惑性较大,并且与时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加上考生对具体知识的记忆可能不够清晰,以致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形。此时,考生若能转换思维方式,运用时间推算法,认真分析题干,会发现题干中往往包含有解题的突破口。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挖掘题干中隐含的时间线索,然后结合相关知识推算出答案。 例题1: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朝的按亩纳税 D西汉的编户齐民 【技巧解说】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源,考点较为偏僻,考生若对相关内容记忆的不够清晰,很难作答。但若按下列步骤分析,也能得出答案: 第一步,认真分析题干,转换思维方式,挖掘隐含条件。由“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可以得出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2600年前。 第二步,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出,2600年前约为公元前600年左右。 第三步,结合相关知识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600年我国正处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A。 例题2: 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日全食,全食带从滇藏开始,横贯人口稠密的长江流域。这次日全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该奇观可谓500年一遇。我国早在3300年前就有关于日食的记录,该时期我国正处于( )。 A.殷商时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唐代 D.北宋 【技巧解说】本题的考点更加偏僻,更适合运用时间推算法解答,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步,认真分析题干,由“我国早在3300年前就有关于日食的记录”可以得出,我国最早有关日食记录的时期为公元前1300年左右。 第二步,结合相关知识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1300年我国正处于殷商时代(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A。 二、首尾两端法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题1: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技巧解说】本题无需分析各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只需掌握大致的时间段即可,可对各个选项从头或从尾进行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A项进行从头分析,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晚于文景之治,故予以排除。 第二步,对B项进行从尾分析,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故B项错误。 第三步,对D项进行从尾分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而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应晚于安史之乱,D项错误。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 例题2: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周世宗改革秦始皇统一中国管仲改革 B盘庚迁殷三家分晋国人暴动 C漠北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 D.黄袍加身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岳飞抗金 【技巧解说】本题运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分析,可以提高答题速度,节省考试时间。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尾分析A项,管仲改革发生于春秋时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故排除A项。 第二步,从尾分析B项,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末年,而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末年,故B项错误。 第三步,从头分析C项,漠北之战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巨鹿之战发生在秦代,故C项错误。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D。 三、关键词突破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关键词比较明显的试题。有些选择题的题干已包含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关键词,可以提示我们该从哪个方向进行思考,或将哪部分知识进行筛选、判断。这种题的答案往往隐藏在这些关键词之后,抓住了关键词,便找到了解题之道。 例题1:相传我国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每次作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琅琅上口 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兴趣 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 【技巧解说】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文学知识,不算很难,如果用“关键词突破法”便可快速解出答案。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读题干,首先根据后面的提问来找关键性的字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性字句的相关信息来求取答案。 第二步,题干问的是“这样做”的目的,怎样做,联系前文,是“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这样我们便很快找到了关键性的字句。 第三步,再往深处思考,为什么是“目不识丁”的老太太,答案应该就隐藏在这个关键词之后。 接下来,我们只要看看哪个选项跟“目不识丁”存在着前后的逻辑关系,便可轻松解出此题。四个选项中唯有B项的“通俗易懂”与“目不识丁”前后逻辑衔接得上,正确答案选B。 例题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技巧解说】这是一道围绕时事热点来考查文学常识的试题,出题思路比较新颖,此题也可以用“关键词突破法”来快速解答。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题干问的是思想来源,很容易注意到问题的关键字是“和”字,前面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只是一件新鲜的“外衣”。 第二步,通常的做法是避重就轻,尽可能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