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06.ppt_第1页
运动控制系统06.ppt_第2页
运动控制系统06.ppt_第3页
运动控制系统06.ppt_第4页
运动控制系统0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 2 1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2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 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内容提要 2 1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 问题的提出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 例如 要求快速起制动 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 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 1 主要原因 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 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 但它只能在超过临界电流值Idcr以后 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 并不能很理想地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 b 理想的快速起动过程 IdL n Idm a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 图2 1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 2 理想的起动过程 IdL n Idm Idcr 性能比较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如图所示 起动电流达到最大值Idm后 受电流负反馈的作用降低下来 电机的电磁转矩也随之减小 加速过程延长 图2 1a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 性能比较 续 理想起动过程波形如图 这时 起动电流呈方形波 转速按线性增长 这是在最大电流 转矩 受限制时调速系统所能获得的最快的起动过程 图2 1b 理想的快速起动过程 3 解决思路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起动 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Idm的恒流过程 按照反馈控制规律 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 那么 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希望能实现控制 起动过程 只有电流负反馈 没有转速负反馈 稳态时 只有转速负反馈 没有电流负反馈 怎样才能做到这种既存在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 又使它们只能分别在不同的阶段里起作用呢 2 1 1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 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 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 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 二者之间实行嵌套 或称串级 联接如下图所示 图2 2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 1 系统的组成 ASR 转速调节器ACR 电流调节器TG 测速发电机TA 电流互感器UPE 电力电子变换器 内环 外环 图中 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 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从闭环结构上看 电流环在里面 称作内环 转速环在外边 称作外环 这就形成了转速 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2 系统电路结构 为了获得良好的静 动态性能 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 这样构成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示于下图 图中标出了两个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 它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Uc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 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 系统原理图 图中表出 两个调节器的输出都是带限幅作用的 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限幅电压U im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 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出限幅电压Ucm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Udm 3 限幅电路 限幅电路 续 4 电流检测电路 电流检测电路TA 电流互感器 2 1 2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为了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必须先绘出它的稳态结构图 如下图 它可以很方便地根据上图的原理图画出来 只要注意用带限幅的输出特性表示PI调节器就可以了 分析静特性的关键是掌握这样的PI调节器的稳态特征 1 系统稳态结构图 2 限幅作用 存在两种状况 饱和 输出达到限幅值当调节器饱和时 输出为恒值 输入量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 除非有反向的输入信号使调节器退出饱和 换句话说 饱和的调节器暂时隔断了输入和输出间的联系 相当于使该调节环开环 不饱和 输出未达到限幅值当调节器不饱和时 正如1 6节中所阐明的那样 PI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在稳态时总是零 3 系统静特性 实际上 在正常运行时 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 因此 对于静特性来说 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情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如图所示 1 转速调节器不饱和 式中 转速和电流反馈系数 由第一个关系式可得 从而得到上图静特性的CA段 2 1 静特性的水平特性 与此同时 由于ASR不饱和 U i U im 从上述第二个关系式可知 Id Idm 这就是说 CA段静特性从理想空载状态的Id 0一直延续到Id Idm 而Idm一般都是大于额定电流IdN的 这就是静特性的运行段 它是水平的特性 2 转速调节器饱和 这时 ASR输出达到限幅值U im 转速外环呈开环状态 转速的变化对系统不再产生影响 双闭环系统变成一个电流无静差的单电流闭环调节系统 稳态时 式中 最大电流Idm是由设计者选定的 取决于电机的容许过载能力和拖动系统允许的最大加速度 2 2 静特性的垂直特性 式 2 2 所描述的静特性是上图中的AB段 它是垂直的特性 这样的下垂特性只适合于nn0 则Un U n ASR将退出饱和状态 4 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Idm时表现为转速无静差 这时 转速负反馈起主要调节作用 当负载电流达到Idm后 转速调节器饱和 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作用 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 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 这就是采用了两个PI调节器分别形成内 外两个闭环的效果 这样的静特性显然比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系统静特性好 然而实际上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系数并不是无穷大 特别是为了避免零点飘移而采用 准PI调节器 时 静特性的两段实际上都略有很小的静差 如上图中虚线所示 2 1 3各变量的稳态工作点和稳态参数计算 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中 当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时 各变量之间有下列关系 2 3 2 5 2 4 上述关系表明 在稳态工作点上 转速n是由给定电压U n决定的 ASR的输出量U i是由负载电流IdL决定的 控制电压Uc的大小则同时取决于n和Id 或者说 同时取决于U n和IdL 这些关系反映了PI调节器不同于P调节器的特点 比例环节的输出量总是正比于其输入量 而PI调节器则不然 其输出量的稳态值与输入无关 而是由它后面环节的需要决定的 后面需要PI调节器提供多么大的输出值 它就能提供多少 直到饱和为止 反馈系数计算 鉴于这一特点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与单闭环有静差系统完全不同 而是和无静差系统的稳态计算相似 即根据各调节器的给定与反馈值计算有关的反馈系数 转速反馈系数 电流反馈系数 2 6 2 7 两个给定电压的最大值U nm和U im由设计者选定 设计原则如下 U nm受运算放大器允许输入电压和稳压电源的限制 U im为ASR的输出限幅值 2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 本节提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起动过程分析动态抗扰性能分析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2 2 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双闭环控制的结构 即可绘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如下图所示 1 系统动态结构 2 数学模型 图中WASR s 和WACR s 分别表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如果采用PI调节器 则有 2 2 2起动过程分析 前已指出 设置双闭环控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获得接近理想起动过程 因此在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时 有必要首先探讨它的起动过程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U n由静止状态起动时 转速和电流的动态过程示于下图 图2 7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时的转速和电流波形 1 起动过程 由于在起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ASR经历了不饱和 饱和 退饱和三种情况 整个动态过程就分成图中标明的I II III三个阶段 第I阶段电流上升的阶段 0 t1 突加给定电压U n后 Id上升 当Id小于负载电流IdL时 电机还不能转动 当Id IdL后 电机开始起动 由于机电惯性作用 转速不会很快增长 因而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入偏差电压的数值仍较大 其输出电压保持限幅值U im 强迫电流Id迅速上升 第I阶段 续 第I阶段 续 直到 Id Idm Ui U im电流调节器很快就压制Id了的增长 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 在这一阶段中 ASR很快进入并保持饱和状态 而ACR一般不饱和 第II阶段恒流升速阶段 t1 t2 在这个阶段中 ASR始终是饱和的 转速环相当于开环 系统成为在恒值电流U im给定下的电流调节系统 基本上保持电流Id恒定 因而系统的加速度恒定 转速呈线性增长 第II阶段 续 第II阶段 续 与此同时 电机的反电动势E也按线性增长 对电流调节系统来说 E是一个线性渐增的扰动量 为了克服它的扰动 Ud0和Uc也必须基本上按线性增长 才能保持Id恒定 当ACR采用PI调节器时 要使其输出量按线性增长 其输入偏差电压必须维持一定的恒值 也就是说 Id应略低于Idm 第II阶段 续 恒流升速阶段是起动过程中的主要阶段 为了保证电流环的主要调节作用 在起动过程中ACR是不应饱和的 电力电子装置UPE的最大输出电压也须留有余地 这些都是设计时必须注意的 第 阶段转速调节阶段 t2以后 当转速上升到给定值时 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入偏差减少到零 但其输出却由于积分作用还维持在限幅值U im 所以电机仍在加速 使转速超调 转速超调后 ASR输入偏差电压变负 使它开始退出饱和状态 U i和Id很快下降 但是 只要Id仍大于负载电流IdL 转速就继续上升 第 阶段 续 第 阶段 续 直到Id IdL时 转矩Te TL 则dn dt 0 转速n才到达峰值 t t3时 第 阶段 续 此后 电动机开始在负载的阻力下减速 与此相应 在一小段时间内 t3 t4 Id IdL 直到稳定 如果调节器参数整定得不够好 也会有一些振荡过程 第 阶段 续 在这最后的转速调节阶段内 ASR和ACR都不饱和 ASR起主导的转速调节作用 而ACR则力图使Id尽快地跟随其给定值U i 或者说 电流内环是一个电流随动子系统 2 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 1 饱和非线性控制 2 转速超调 3 准时间最优控制 1 饱和非线性控制 根据ASR的饱和与不饱和 整个系统处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当ASR饱和时 转速环开环 系统表现为恒值电流调节的单闭环系统 当ASR不饱和时 转速环闭环 整个系统是一个无静差调速系统 而电流内环表现为电流随动系统 2 转速超调 由于ASR采用了饱和非线性控制 起动过程结束进入转速调节阶段后 必须使转速超调 ASR的输入偏差电压 Un为负值 才能使ASR退出饱和 这样 采用PI调节器的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响应必然有超调 3 准时间最优控制 起动过程中的主要阶段是第II阶段的恒流升速 它的特征是电流保持恒定 一般选择为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以便充分发挥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使起动过程尽可能最快 这阶段属于有限制条件的最短时间控制 因此 整个起动过程可看作为是一个准时间最优控制 最后 应该指出 对于不可逆的电力电子变换器 双闭环控制只能保证良好的起动性能 却不能产生回馈制动 在制动时 当电流下降到零以后 只好自由停车 必须加快制动时 只能采用电阻能耗制动或电磁抱闸 2 2 3动态抗扰性能分析 一般来说 双闭环调速系统具有比较满意的动态性能 对于调速系统 最重要的动态性能是抗扰性能 主要是抗负载扰动和抗电网电压扰动的性能 1 抗负载扰动 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抗负载扰作用 抗负载扰动 续 由动态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负载扰动作用在电流环之后 因此只能靠转速调节器ASR来产生抗负载扰动的作用 在设计ASR时 应要求有较好的抗扰性能指标 图2 8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抗扰作用a 单闭环系统 2 抗电网电压扰动 抗电网电压扰动 续 IdL Ud b 双闭环系统 Ud 电网电压波动在整流电压上的反映 3 对比分析 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 电网电压扰动的作用点离被调量较远 调节作用受到多个环节的延滞 因此单闭环调速系统抵抗电压扰动的性能要差一些 双闭环系统中 由于增设了电流内环 电压波动可以通过电流反馈得到比较及时的调节 不必等它影响到转速以后才能反馈回来 抗扰性能大有改善 4 分析结果 因此 在双闭环系统中 由电网电压波动引起的转速动态变化会比单闭环系统小得多 2 2 4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综上所述 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分别归纳如下 1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1 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 它使转速n很快地跟随给定电压变化 稳态时可减小转速误差 如果采用PI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