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主备人:赵姗姗 审核人: 王霞 2013年 8 月一、课题名称:小石潭记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他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柳宗元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背诵课文。2.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及文学常识。 3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 4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感情。五、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和常用的文言虚词。2.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六、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理解含蓄的感情。七、教学方式: 1.注重诵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讲促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2.进行讨论适时点拨,便于启发学生认知,纠正偏颇、弥补缺漏 。3.引导质疑,人人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切身感受,激发质疑、辨疑的意识。八、媒体使用: 电脑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句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实词和常用的文言虚词。理解课文第一节大意及其写作特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教学时间预设:2分钟二、自学成果展示 (一) 简介作者及“记”1.柳宗元唐文学家,字子厚,祖籍山西河东郡人,人称“柳河东”。他生长在长安,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已沦为奴婢的人,仍可出钱赎回。家甚贫者,柳宗元自己出钱助赎;重视农业生产,曾亲自组织农民开荒种地,植竹栽树。柳宗元在文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并称“韩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笔锋犀利。他的六七百篇诗文,被刘禹锡汇编成柳河东集,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而遭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孤独寂寞,悲苦不堪。元和十年(815),43岁的柳宗元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柳州当刺史,官职是提高了一些,但地方却更僻远了。刺史是地方长官,有实权。他在柳州引导当地人民发展生产,释放奴隶,兴办学校,政绩显著。但因长期心情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逝在柳州,年仅47岁。2.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二)师指名读下面的字词,师生共同点评后生齐读字词两遍。篁竹(hung) 清洌(li) 为坻(ch) 为屿(y) 为堪(kn) 佁然(y) 俶尔(ch) 差互(c) 寂寥(1io) 悄(qio)怆(chung) 幽邃(su) 翕忽(x) 教学时间预设:8分钟教师活动预设:1引导自学或检查课前预习情况。2适时点拨精讲。学生活动预设:1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卡。2学习成果展示。3学生点评同学展示情况。三、熟读课文 整体把握 教学时间预设:10分钟教师活动预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语气语调、节奏。请几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指导读出语气、感情的方法:课文的1、2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卷石带来的冲击,游鱼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3、4、5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凄冷的氛围,应读得低沉些、伤感些。4.学生齐读,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5.利用书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掌握第一节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学生活动预设:(1) 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2)利用书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掌握第一节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四、精读研讨 探究质疑 教学时间预设:10分钟教师活动预设:(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段意。【点拨】写发现小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文中语句回答。【点拨】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点拨】(全石以为底 参差披拂)潭由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作者为什么给这潭取名为“小石潭”?本段围绕小潭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点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围绕着“石”的特点来写潭的。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冽,正由于它是个“石”潭。接着从正面落墨,写出石潭中石头的种种形状和姿态。然后又就树的长势从旁描绘“石”,树的种种姿态正说明它是长在石头上的。五、精读研讨 品味欣赏教学时间预设:10分钟教师活动预设: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点拨】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选择第一段中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话,从语言运用或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点拨】“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句运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表达了作者欣赏景色时愉悦的心情,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学生活动预设:引导学生从修辞、感情、词语的色彩等角度品味。指导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并把你最深切的感受批注在旁白处。六、当堂巩固试背诵第一节课文及文言词解释。口头翻译第一节。七、布置作业整理笔记。背诵第一节知识点。背诵课文25段。八、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景物: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发现 小潭 移步换景行动:隔闻伐取见小潭概貌: 全石为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2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重要文言词的解释(师指名背)重点语句的翻译。(师指名背)重点问题的理解。(师指名答)二、积累展示教学时间预设:1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利用书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掌握第2-5节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结合自主学习卡积累展示)学生活动预设:1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卡。2学习成果展示。3师生共同点评同学展示情况。三、精读研讨、品味欣赏教学时间预设:1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生齐读课文第2段,然后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点拨】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去写的?请结合课文简析。【点拨】清澈。作者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写的。整段无“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先写鱼的游,“空游”突出水清澈的程度;接着写鱼的影,借日光来显示,太阳照下来连鱼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都看得清清楚楚,可见水的清澈。(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点拨】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指名朗读第3段,然后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点拨】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点拨】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教师范读第4段,并提出问题: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点拨】凄清寂静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在寂寞的处境中的忧伤感情。学生活动预设:【展示】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要求表达观点有理有据,语言简洁流畅。四、精读研讨、探究质疑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点拨】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学生活动预设:【展示】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有理有据。五、拓展延伸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从文中选取其中最让自己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动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绘,说给你的同伴听,然后组内选一个说得最好的,一齐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示例】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小石潭中,看,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石头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他们。忽然,鱼儿们全都游开了。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泡,还不忘向你热情地摇尾问好呢!学生活动预设:【展示】四人一组活动,或说或写,教师随堂指导,最后派一名代表展示组内佳作,要求语言简洁流畅。2、 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自然风物,寄寓了自己被贬谪的遭遇,倾注了孤寂抑郁的情感。文中调动各种技法营造小石潭幽清秀美的景致:有移步换景,有定点特写;有动静结合,有化静为动;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映衬;有融情入景,有因情造景。这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柳宗元的个人遭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借此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了解一千多年前知识分子的立身处世,间接接触社会,丰富人生阅历。七、布置作业背诵全文。背诵相关知识点。八、板书设计小石潭记 柳宗元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潭水:清澈 侧面描写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忧伤情感潭中景物 特写镜头游鱼: 动 静 结 合 溪身:曲 折 蜿 蜒 小潭源流 形象比喻岸势:参 差 不 齐潭中气氛:凄清寂静 寓情于景教学反思: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在课后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学习的重点放在对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的理解上,同时,还要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这种特写镜头与总写景物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初二语文自主预习提纲课 题:小石潭记(1) 班 级: 姓 名: 时间: 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及文学常识;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理解课文第一节的写作内容及写景方法。积累1熟读课文两遍。家长签字: 2积累给加点字注音。篁竹 清洌 为坻 为屿 为堪 佁然 俶尔 翕忽 差互 寂寥 悄怆 幽邃 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祖籍山西河东郡人,人称“柳河东”。他生长在长安,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之一。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 ,晚年居官柳州。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 。解释下列加点字或画线词语。从小丘西行 心乐之 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为嵁 蒙络摇缀 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熟读课文,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导学提纲及问题研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文中语句加以回答。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作者为什么给这潭取名为“小石潭”?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选择第一段中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话,从语言运用或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质疑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初二语文自主预习提纲课 题:小石潭记(2) 班 级: 姓 名: 时间: 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2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感情。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字。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 似与游者相乐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潭西南而望 其岸势犬牙差互 明灭可见 斗折 蛇行 不可知其源 凄神寒骨 寂寥无人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2.熟读课文,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导学提纲及问题研究读第2-5段,思考下列问题: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几段的主要内容。 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去写的?请结合课文简析。 从课文2、3节中任选一句你最欣赏的话,从语言运用或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质疑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郑梁梅中学初二语文课课练 编号: 课题: 小石潭记 命题: 赵姗姗 做题: 审核: 班级: 姓名: 整洁: 得分: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 )清洌( )为坻( )为屿( )为嵁( )参差( )佁然( )俶尔( )翕忽( )幽邃( )寂寥( )悄怆(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从小丘西行 2.心乐之 3下见小潭 4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为嵁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0.潭中鱼可百许头 11. 明灭可见 12.日光下彻 13.影布石上 14. 乃记之而去 15.俶尔远逝 16. 斗折 蛇行 17.似与游者相乐 18.潭西南而望 19. 往来翕忽 20. 皆若空游无所依 21. 凄神寒骨 22.不可知其源 23.寂寥无人 24. 其岸犬牙差互 25. 悄怆幽邃 26.以其境过清 27. 佁然不动 28.隶而从者 三、翻译下列句子。1.如鸣佩环,心乐之 2. 全石以为底 3.近岸,卷石底以出 4.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7.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其岸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1.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四、根据要求默写课文。作者“心乐之”的原因: 写鱼儿轻灵游动姿态的句子: 间接描写“水清”的句子是: 小石潭得名的原因: 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句子是: 描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是: 写其动态的句子是: 7.柳宗元因变法失败而被贬到永州的,所以心境悲凉凄怆,暗示他当时心境的句子是: 五、简答题。1. 课文第一段怎样突出了小石潭“石”的特点? 2.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去写的?请结合课文简析。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似与游者相乐”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邯郸市三龙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化班)历史试卷(含答案)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葫芦岛锦化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2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江川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入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焦作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二次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西省南昌市十四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三诊)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西大学《系统工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理工大学《正书创作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海洋大学《数字软件设计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气象服务与地质灾害预警合同3篇
- 2024年施工负责人考试题库
- 码头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 2024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医患沟通技巧》
- 绿色节能液冷数据中心白皮书 2023
- 手机支架供货合同模板
- 金价走势分析
-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突破一作图专题练习含答案
- 客服人员仪容仪表培训
-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