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遗传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遗传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遗传学名词解释.doc_第4页
遗传学名词解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遗传学名词解释 1 原核细胞 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 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 如 细菌 蓝藻等 2 真核细胞 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 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 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时 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 在原核细胞内 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4 姊妹染色单体 一条染色体 或DNA 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 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5 同源染色体 指形态 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他们一条来自父本 一条来自母本 6 染色体组 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 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 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 结构 功能各不相同 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 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7 一倍体 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如 雄蜂 8 单倍体 具有配子 精于或卵子 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 如 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 二倍体 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大多 数植物均属此类 10 二价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11 联会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12 染色质或染色体 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 洋红 苏木精等 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 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 组蛋白 非组蛋白 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 当细胞分裂时 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 13 超数染色体 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 也称为B染色体 14 联会复合体 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 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 由中央成分 central element 向两侧伸出横丝 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15 姊妹染色单体 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 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16 反应规范 遗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 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反应的范围 17 交叉的端化 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 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过程叫做交叉端化 18 受精 雄配子 精子 与雌配子 卵细胞 融合为1个合子过程 19 双受精 1个精核 n 与卵细胞 n 受精结合为合子 2n 将来发育成胚 另1精核 n 与两个极核 n n 受精结合为胚乳核 3n 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0 胚乳直感 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21 果实直感 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22 无融合生殖 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 23 细胞周期 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开始的时期 24 无性生殖 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许多后代个体 这一方式也称为营养体生殖 例如 植物利用块茎 鳞茎 球茎 芽眼和枝条等营养体产生后代 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 25 无性生殖 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许多后代个体 这一方式也称为营养体生殖 例如 植物利用块茎 鳞茎 球茎 芽眼和枝条等营养体产生后代 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 26 性状 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7 单位性状 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 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28 显性性状 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 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29 隐性性状 子一代未出现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 即子一代处于隐蔽状态的性状 30 基因位点 locus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1 等位基因 allele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位点相同 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32 纯合体 homozygote 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的两基因成员完全一致 双显或双隐 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为纯合体 如 CC cc 33 杂合体 heterozygote 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又一致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34 测交 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 35 完全显性 complete dominance 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 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 这样的显性表现 称作完全显性 36 不完全显性 imcomplete dominance 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37 共显性 co dominance 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38 显性转换 reversal of dominance 显性性状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转换的现象叫做显性转换 39 基因型 genotype 也称遗传型 生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 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40 表现型 phenotype 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 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41 互补作用 complementary effect 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 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 当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 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42 返祖现象 是指在后代中出现祖先性状的现象 43 积加作用 additive effect 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 显性基因对 数累积愈多 性状表现愈明显的现象 例如 南瓜果形遗传 44 重叠作用 duplicate effect 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 只要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 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 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 个体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45 上位作用 epistatic effect 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 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 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 46 显性上位 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 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 起遮盖作用的是显性基因称为显性上位 47 隐性上位 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 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 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则称为隐性上位 48 抑制作用 inhibiting effect 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 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 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 49 多因一效 multigenic effect 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 50 一因多效 pleiotropism 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 51 连锁遗传 指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 51 交换 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 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与重组 52 交换值 重组率 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53 基因定位 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54 干扰 interference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 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的现象 55 符合系数 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 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 1之间 56 连锁遗传图 遗传图谱 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 并绘制成图的叫做连锁遗传图 57 连锁群 linkage group 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58 性染色体 sex chromosome 与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59 常染色体 autosome 性染色体以外其他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60 性连锁 sex linkage 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又称伴性遗传 sex linked inheritance 61 交叉遗传 父亲的性状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的现象 62 限性遗传 sex limited inheritance 是指位于Y染色体 XY型 或W染色体 ZW型 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63 从性遗传 sex influenced inheritance 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的影响 只出现于雌方或雄方 或在一方为显性 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64 缺失 deletion或deficiency 是指染色体本身丢失了一段 65 重复 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因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66 位置效应 基因由于交换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而带来的表型效应的改变现象 67 剂量效应 即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 表型效应就越显著的现象 68 倒位 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 某一区段发生颠倒 而后又愈合的一类染色体变异 69 易位 translocation 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节段转移的现象 70 假显性 pseudo dominant 和隐性基因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 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 一条染色体缺失后 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便会表现出来 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71 假连锁 两对染色体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 由于靠近易位断点 易位杂合体总是以交替式分离方式产生可育的配子 因此就表现出假连锁现象 72 染色体组 Genome 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具有不同的形态 结构和连锁基因 构成 个完整体系 缺少任何一条均会造成不育或变异 73 整倍体 Euploid 指具有基本染色体数的完整倍数的细胞 组织和个体 74 单倍体 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细胞 组织和个体 75 同源多倍体 由同一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含有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76 异源多倍体 双二倍体 Allopolyploid 指染色体组来自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种 一般是由不同种 属的杂种经染色体加倍而来的 77 非整倍体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上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的细胞 组织和个体 称为非整倍体 78 超倍体 染色体数多于2n的细胞 组织和个体 如 三体 四体 双三体等 79 亚倍体 染色体数少于2n的细胞 组织和个体 如 单体 缺体 双单体等 80 缺体 缺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2n 2或 n 1 表示 81 单体 缺失掉一条染色体的个体 表示为 2n 1 82 Turner氏综合症 性腺发育不全 性X染色体单体 45 X0 83 三体 指二倍体的染色体组中多一条染色体的个体 表示为 2n 1 84 先天愚型 Down 氏综合征 21 三体型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 核型为47 21 患儿的核型中比二倍体 46 多了一条第21号染色体 85 影印培养法 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常用方法 把长有许多菌落的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灭菌丝绒布的圆木柱上 然后把这一 印章 上的细菌一次接种到一系列选择培养基平板上 经培养后 就可选出适当的突变型 86 原噬菌体 prophage 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 其DNA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 处于整合状态的噬菌体DNA称为 87 溶原性细菌 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胞 也称溶原体 88 转化 transformation 指细菌细胞 或其他生物 将周围的供体DNA 摄入到体内 并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89 感受态 competence 细菌吸收外源DNA时的生理状态 90 接合 coniugation 指遗传物质从供体 雄性 转移到受体 雌性 的过程 91 性导 sexduction 细菌细胞在接合时 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 92 F 因子 F prime factor 整合到染色体上F因子 在切除中分离出携带部分染色体片段 这种带有染色体基因的附加体称为F 93 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 把一个细菌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细菌的过程 即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 通过感染转移到另一受体菌中 94 普遍性转导 能够转导细菌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 95 转导体 具有重组遗传结构的细菌细胞 96 共转导 并发转导 cotransduction 两个基因一起被转导的现象称 97 流产转导 转导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 既不与受体基因组发生交换 又不随细胞DNA复制而复制 而是很稳定地存在于细胞之中现象 98 局限转导 由温和噬菌体 进行的转导称为特殊转导或限制性转导 以 噬菌体的转导 可被转导的只是 噬菌体在细菌染色体上插入位点两侧的基因 99 F 菌株 带有F因子的菌株作供体 提供遗传物质 100 F 菌株 不带有F因子的菌株 只能作为受体 接受遗传物质 101 Hfr菌株 高频重组菌株 F因子通过配对交换 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 102 F 菌株 带有F 因子的菌株 既可转移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又可转移F因子 103 正超螺旋 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 在外力往紧缠的方向捻转时 会产生一个左旋的超螺旋 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变 这样形成的螺旋为正超螺旋 104 负超螺旋 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向松缠的方向捻转时 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迫 这样形成的超螺旋为负超螺旋 105 复制子 replicon 在每条染色体上两个相邻复制终点之间的一段DNA叫做复制子 106 遗传密码 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 特定的氨基酸是由1个或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 107 简并 degeneracy 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108 中心法则 centraldogma 遗传信息从DNA 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以及遗传信息从DNA DNA的复制过程 109 转录 以DNA为模板形成mRNA的过程 110 转译 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11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 与原来基因形成对应关系 112 正向突变 forward mutation 野生型基因经过突变成为突变型基因的过程 113 回复突变 back mutation 突变型基因通过突变而成为原来野生型基因 114 复等位基因 multiple alleles 由同一基因位点经多方向突变产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座位内不同位点改变形成许多等位基因 即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基因内部不同碱基改变的结果 115 自交不亲和性 self incompatibity 自花授粉不能受精 结实 或相同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受精的现象 116 致死突变 1ethal mutation 能使生物体死亡的突变称为致死突变 117 外显率 penetrance 在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一群个体中 表现该基因所决定性状的个体所占比率 118 表现度 expressivity 特定基因决定的性状 该性状表现的程度称为表现度 119 转换 Transition 同型碱基的置换 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换 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 120 颠换 Transversion 异型碱基的置换 即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嘧啶替换 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嘌呤置换 121 移码突变 frameshift 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所造成的突变 移码突变 产生的是mRNA上氨基酸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框的改变 导致形成肽链的不同 是蛋白质水平改变 122 同义突变 same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翻译出的氨基酸不改变 123 错义突变 mis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的结果引起氨基酸顺序的变化 有些错义突变严重影响蛋白质活性 从而影响表型 甚至是致死的 124 无义突变 nons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 UAG UAA UGA 出现 使mRNA的翻译提前终止 125 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在DNA分子的外显子中插入或缺失1个或2个或4个核苷酸而导致的阅读框的位移 从插入或缺失碱基的地方开始 后面所有的密码子都将发生改动 翻译出来氨基酸完全不同于原来的 遗传性状发生很大差异 126 突变子 muton 是性状突变时 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 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只是一个核苷酸 127 重组子 recon 是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 可交换的最小的单位 一个交换子可只包含一对核苷酸 128 顺反子 作用子 cistron 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 一个作用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是基因的基本功能和转录单位 一个基因可有几个顺反子 一个顺反子产生一条mRNA 129 基因 可转录一条完整的RNA分子 或编码一条多肽链 功能上被顺反测验或互补测验所规定 130 结构基因 structural gene 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段DNA序列 131 调控基因 regulator gene 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132 重叠基因 overlapping gene 同一段DNA的编码顺序 由于阅读框架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 同时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133 隔裂基因 split gene 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 如内含子 intron 所隔裂的现象 134 跳跃基因 jumping gene 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序列 也称转座因子 135 假基因 pseudo gene 同已知的基因相似 但位于不同位点 因缺失或突变而不能转录或翻译 是没有功能的基因 136 细胞质遗传 cytoplasmic inheritance 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 又称染色体外遗传 核外遗传 母体遗传等 137 母性影响 maternal effect 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子代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本的表型一样的现象 又叫前定作用 predetermination 138 植物雄性不育 雄蕊发育不正常 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 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 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139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 character 生物的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称为 140 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character 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141 杂种优势 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 或品系 杂交 F1代在生活力 繁殖力 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 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 142 超亲遗传 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 在F2或以后世代中 由于基因重组而在某种性状上出现超越亲本的个体的现象 143 微效多基因 minorgene 基因数量多 每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较微 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 称这类基因为微效基因 144 主基因 major gene 对于性状的作用比较明显 容易从杂种分离世代鉴别开来 145 修饰基因 modifying gene 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型的作用 这类微效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修饰基因 146 数量性状基因座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称数量性状基因座 147 QTL定位 QTL mapping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 可以检测出QTL 148 遗传率 遗传力 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 是用来测量一个群体内某一性状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在表现型变异中所占的百分率 即 遗传方差 总方差的比值 149 广义遗传率 h2B 遗传方差 总方差 表现型方差 100 150 狭义遗传率 h2N 基因加性方差 总方差 100 151 近亲繁殖 inbreeding 简称近交 是指血统成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152 异交 outbreeding 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随机相互交配 153 自体受精 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受精结合 如 蚯蚓 草履虫等低等动物 154 自花授粉植物 self pollinated plant 其雌雄配子来源于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 如水稻 小麦等 天然异交率在1 4 155 常异花授粉植物 often cross pollinated plant 天然异交率在5 20 之间的植物 如棉花 高粱 甘蓝型油菜等 156 异花授粉植物 cross pollinated plant 天然异交率 20 50 的植物 如玉米 白菜型油菜 157 近亲系数 F 是指个体中某个基因座位上两个等位基因来自双亲共同祖先的某个基因的概率 158 回交 back cross 是近亲繁殖的一种 指杂种后代与某一亲本再交配 159 轮回亲本 在回交中被用于连续回交的亲本 160 非轮回亲本 当回交时未被用来连续回交的另一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161 个体发育 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 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 长成新的个体的过程称为个体发育 162 全能性 totipotency 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 163 孟德尔群体 是在各个体间有相互交配关系的集合体 必须全部能相互交配 而且留下建全的后代 即 在个体间有相互交配的可能性 并随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有性繁殖群体 换句话说 具有共同的基因库并且是由有性交配的个体所组成的繁殖社会 164 基因库 gene pool 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 指一个群体所包含的基因总数 165 群体遗传学 population genetics 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 研究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以及影响这些频率的选择效应 突变作用 研究迁移和遗传漂变等与遗传结构的关系及进化机制 研究一个群体内基因的传递情况 及基因频率改变的科学 166 基因型频率 genotypic frequency 在一个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167 基因型频率 gene frequehcy 在一群体内不同基因所占比例 某一基因在群体的所有等位基因的总数中所占的频率或一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座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168 遗传平衡 基因平衡定律 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群体内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 如突变 选择 遗传漂移和迁移 干扰时 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常保持一定 169 遗传漂移 genetic drift 在一个小群体内 每代从基因库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 会产生较大的抽样误差 这种误差引起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 称遗传漂变 170 迁移 个体从一个群体迁入另一个群体或从一个群体迁出 然后参与交配繁殖 导致群体间的基因流动 171 物种 species 指形态相似 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彼此可以自由交配 并产生正常后代的一群个体 172 地理隔离 由于地理条件的阻碍而造成的隔离 173 生态隔离 由于食物 环境或其他生态条件的差异而发生的隔离 174 生殖隔离 指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而引起的隔离 175 简并 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176 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特定的染色体大小 形态特征和数目 简答题 1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2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4 缺失的遗传效应是什么 5 重复的遗传学效应 6 倒位的遗传学效应 7 易位的遗传效应 8 病毒特点 9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 10 雄性不育遗传特点 11 数量性状的特征 12 微效多基因假说要点 13 遗传率在育种上运用的规律 14 自交的遗传效应 15 回交的遗传效应 16 杂种优势基本特点 17 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18 哈德 魏伯格定律要点 19 体细胞突变在可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上有何应用价值 20 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 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 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 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又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 21 为什么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22 为什么多数突变是隐性的 23 为什么反突变频率一般要少于正突变 24 举例说明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正突变和反突变 25 突变的平行性说明什么问题 有何实践意义 26 为什么在生产中直接利用异源四倍体多于同源四倍体 27 试述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主要区别 为什么同源多倍体结实率较低 而异源多倍体的结实率却比较正常 28 同源多倍体的特征是什么 29 你知道那些途径可以产生同源三倍体 同源三倍体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有何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高度不育 30 多倍体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何应用价值 31 试述同源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联会与分配 32 请阐明高等植物单倍体的主要特征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意义 33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都能使原来物种的染色体数加倍 若有一种4X的植物 你怎样从细胞学确定它是同源的还是异源的多倍体 34 试比较转化 接合 转导 性导在细菌遗传物质的传递上的异同 35 经典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对基因的概念有何异同 36 何谓雄性不育 它在生产上有何应用价值 一般生产上多用哪种不育型 如何利用 37 生物个体阶段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产生这特点的原因又是什么 38 你怎样区别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 为什么 39 请阐述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表达的 40 在禾本科作物的高秆品种群体中 出现有几株矮秆植株 如何鉴别其是可遗传的 41 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42 试述分离规律 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交换规律的实质 43 试述自交和回交的概念和作用 根据遗传学原理 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运用自交和回交 44 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5 以S N R r表示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的基因型 并表明它们的关系 判断题 正确理解题中的叙述 你认好对的请在题后划 错的请划 1 经多年蔗茎繁殖的某一大的甘蔗群体称为孟德尔群体 2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3 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4 桃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 16 其雌配子的8条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本 5 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6 每种生物都有核仁 但多少不一 7 外表相同的个体 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 这主要是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8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9 在减数分裂时 纯合体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10 在任何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中 不论它的基因成员有多少 在任何 个二倍体生物中只能是其中的两个成员 11 在减数分裂时 非等位基因均可以自由组合 这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12 不论是测交还是自交 只要是纯合体 后代只有 种表型 13 在正常代谢过程中 常需要多种酶同时参与 这实际上是基因间的互补作用 14 基因型DE de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 有6 的性母细胞在D E之间形成交叉 那么产生的重组型配子De和dE将各占3 15 两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越紧密 交换率则越大 连锁的越松弛 交换率则越小 16 在整个生物界中 除了极个别生物外 如雄果蝇和雌家蚕 只要是位于 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都要发生交换 17 许多数量性状具有超亲遗传现象 当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 F1就表现出 超亲遗传的现象 18 遗传力大的性状 上代具有何种表型 下一代这种表型出现的概率也较大 19 杂种F1具有较强的优势 在F1上收获的种子继续种植下去 也同样有杂种优势 20 经分析知道所有的突变都是由于生化代谢途径的改变而表达出突变性状的 21 某生物染色体2n 24 理论上有24个连锁群 22 在一个大群体中 若无其他因素干扰 只要随机交配一代 群体即可达到平衡 23 根椐分离规律 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24 隐性性状一旦出现 一般能稳定遗传 显性性状还有继续分离的可能 25 由于抽样留种所造成的误差改变了原群体的基因频率 这是遗传漂变现象 26 质量性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27 在一个大群体中 如果A基因频率等于a基因频率 则该群体达到平衡 28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 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29 性导和转导都可以转移供体细菌的所有基因 30 移动基因是可以在染色体基因组上移动 甚至在不同染色体间跳跃的一种基因 31 基因型DE de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 的性母细胞在D E之间形成了交叉 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De和dE将各占3 32 已知两个显性基因在相引组时A B的重组率为20 则这两对基因在相斥组 时的重组率不是20 33 有两个表型类似的小鼠 它们都是隐性纯合体 让它们杂交 得到200个子代 子代都是突变型 这说明两个突变型是在同一个顺反子内 34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且形态结构也不同 35 许多数量性状具有超亲遗传现象 当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 F1就表现出超亲遗传的现象 36 伴性遗传 从性遗传 限性遗传指的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37 颠换指得是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换 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 填空题 1 在玉米植株中 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 个配子 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 个配子 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 个配子 5个胚囊可以产生 个配子 2 在玉米植株中 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 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 叶 条 根 条 胚乳 条 胚 条 卵细胞 条 反足细胞 条 花粉壁 条 花粉管核 条 3 染色体要经过4级螺旋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染色体4级结构分别是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4 减数分裂前期可以分为5个时期 分别是 5 有一个杂交组合 AaBbCc X AaBbCc 假定这三个位点都是自由组合的 并呈完全显性 并有不同的表型 那么在后代中 表型完全与亲代不同的概率是 6 豌豆中 高茎 T 对矮茎 t 为显性 黄子叶 Y 对绿子叶 y 为显性 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 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7 杂种植株AaBbCc自交 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 无连锁关系 与自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比例是 8 在AaBbCcDd AaBbCcDd的杂交中 每一亲本能产生 种配子 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 种 后代的表型种类有 种 假定4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后代中表现A B C D 表型的占 后代中表现aabbccdd表型的占 9 有一杂交 CCDD ccdd 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 而且相距三20个图距单位 F2中基因型 ccdd 所占比率为 10 一个女人是AB血型 其丈夫是A血型 第一个男孩子的表型是B血型 那 么这对夫妇男性基因型是 女性基因型是 B 11 在有丝分裂时 观察到染色体呈L字形 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如果染色体呈V字形 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 12 遗传学上把形态大小相同 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13 一种性状受许多对不同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称为 14 可以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现型作用的微效多基因称为 基因 15 分子遗传学上的颠换是指 的替换 转换是指 的替换 16 在链孢霉中 若某一基因与着丝粒相距10个图距单位 那么杂合体所产生的交换型子囊应为 17 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正常染色体发生 引起的 18 玉米相互易位杂合体 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全部可育 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全部不育 19 已知水稻A a和B b是独立遗传的 用品系AAbb和品系aaBB杂交 得到F1代 用F1代的花粉培养出 植株 然后全部进行染色体加倍 在所得到的纯合二倍体中 AABB所占的比例应当是 20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 将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结束 形成无功能的多肽链 21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由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基因组共同编码 其中8个大亚基由 基因组编码 8个小亚基由 基因组编码 22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 的基因所控制 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 的基因所决定的 23 水稻染色体2n 24 经花粉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 该单倍体植株产生能育的雄配子的概率是 雌配子的概率是 24 如果一条双链DNA分子C的含量是0 24 那么A的含量是 25 不完全连锁的形成来源于 26 人类中 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 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27 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 F1只表现其中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 28 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称为 29 狭义遗传率指的是 占 的比值 30 如果两连锁基因间的 则说明它们之间的 基因距离 选择题 1 在粗线期发生交换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包含 A 一个DNA分子 B 两个DNA分子 C 四个DNA分子 D 八个DNA分子 2 Aa和Bb为两对独立遗传基因 但只有在A B同时存在时 才能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表现 其它情况下只能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则AaBb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的分离比例应为 A 13 3 B 15 1 C 9 7 D 9 3 4 3 Aabb与AaBb杂交产生A B 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A 3 8 B 5 8 C 7 8 D 9 16 4 红绿色盲在男人中的发病率远比在女人中要高得多 这种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A 共显性遗传 B 伴性遗传 C 性影响遗传 D 细胞质遗传 5 在人的 MN血型遗传中 M血型的男人与N血型的女人结婚后 其子女的血型为MM型 这种MN型的表现方式是 A 不完全显性 B 镶嵌显性 C 共显性 D 完全显性 6 秋水仙素能使多种植物的 A 染色体数目减半 B 染色体数目加倍 C 染色体发生易位 D 染色体发生重复 7 紫外线照射细菌后产生的切割 修复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 光修复 暗修复和重组修复 其中重组修复是在 A DNA复制的过程中进行的 B DNA转录的过程中进行的 C DNA复制前进行的 D DNA复制后进行的 8 将DNA的两条链都被放射性胸腺嘧啶标记的细菌 放入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 使其分裂两次后 产生的四个细菌中 具有放射性染色体的细菌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4个 9 经测定 某作物株高性状VA 4 VD 2 VI 1 VE 3 则该作物株高的广义遗传率为 A 0 5 B 0 6 C 0 7 D 0 8 10 用最深红粒的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 F1为中间类型的红粒 F2中大约有1 64为白粒 其余为由深至浅的红色籽粒 由此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有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11 玉米条纹叶的性状受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共同控制 今以IjIj 绿 为母本 与ijij 条纹 杂交 F2 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A 3绿色 1条纹或白化 B 1绿色 2条纹 1白化 C 全是条纹 D 绿色 条纹 白化是随机的 12 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A 基因型 B 表现型 C 基因 D 性状 13 在双链DNA中 A A G T C 1 B A T G C 1 C A C T G 1 5 D A G T C 1 5 14 由等位基因A 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 A基因频率为0 8 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A 0 8 B 0 64 C 0 32 D 0 16 15 AaBb的个体经减数分裂后 产生的配子的组合是 A Aa Ab aB Bb B A a B b C AB Ab aB ab D Aa aa BB bb Bb AA 16 番茄基因O P 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 当F1 OoPpSs与隐性纯合体测交 结果如下 73 s 348 p 2 ps 96 o 110 o s 2 op 306 ops 63 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是 A o p s B p o s C o s p D 难以确定 17 已知从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DNA mRNA tDNA和核糖体的混合物 以此进行体外的蛋白质合成 然而除去下列哪种物质不会使蛋白质合成立即中断 A 核糖体 B tDNA C mRNA D DNA 18 在家狗中 基因型A B 为黑色 aaB 为赤褐色 A bb为红色 aabb为柠檬色 一只黑狗和一只柠檬色狗交配生下一只柠檬色小狗 如果这只黑狗与另一只基因型相同的狗交配 那么予期子代中 黑色 红色 赤褐色 柠檬色的比例为 A 9 7 B 9 3 3 1 C 12 3 1 D 9 6 1 19 下列那些因素可以诱发基因突变 A 紫外线 B X射线 C 亚硝酸 D 碱基类似物 20 基因型为A1A1A2A2与a1a1a2a2两个纯合的玉米自交系 株高分别为180cm和100cm F1株高为140cm F2中株高表现为140cm的植株基因型有 A A1A1a2a2 B a1a1A2A2 C A1a1A2a2 D A1A1A2a2 21 人类中 苯丙酮尿症的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缺陷 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 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 3 4 B 2 3 C 1 2 D 1 4 22 有一豌豆杂交 绿子叶 黄子叶 F1全部黄子叶 F2 3黄子叶 1绿子叶 那么F2中能真实遗传 即纯合体 的黄子叶的比率是 A 3 4 B 2 3 C 1 3 D 1 4 23 人类中 ABO血型属于复等位基因控制的 有IA IB i三个基因 IA和IB对i呈显性 当A型 B型 出现AB型 基因IA和IB属于 A 完全显性 B 不完全显性 C 共显性 D 镶嵌显性 24 某一合子 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 B和b 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应该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25 AaBb的个体 减数分裂后 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A Aa AA aa Bb BB bb B A a B b C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 26 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这意味着白化症患者的双亲必须 A 双亲都是白化症患者 B 双亲之一是携携带者 C 双亲都是纯合体 D 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27 己知黑尿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 两个都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男女结婚 予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 A 1 00 B 0 75 C 0 50 D 0 25 28 如果干涉为33 3 观察到的双交换值与予期的双交换值的比例应为 A 66 7 B 33 3 C 5 6 D 20 6 29 已知a和b的图距为20单位 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仅为18 说明其间的双交换值为 A 2 B 1 C 4 D 难以确定 30 有一个杂交组合 AaBbCc X AaBbCc 假定这三个位点都是自由组合的 并呈完全显性 并有不同的表型 那么在后代中 表型完全同亲代的概率是 A 1 64 B 3 64 C 27 64 D1 4 解析题 1 一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 Aa Bb Cc Dd 能产生多少和不同类型的配子 2 以毛腿公鸡和光腿母鸡交配 其印有毛腿和光腿两种 这两种鸡各自雌雄交配 其结果是 光腿的后代全是光腿 毛腿的45只后代中有34只鸡为毛腿 其余为光腿 问 毛腿和光腿哪一个为显性性状 设显性基因为F 隐性基因为f 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各是什么 两种F1基因型各是什么 毛腿子代相互交配 其后代基因型又怎样 3 红色小麦籽粒是由基因型R B 控制的 双隐性基因型rrbb产生白色籽粒 R bb和rrB 为棕色 纯红色品种和白色品种杂交 问 F1和F2 中的期望表现型比各为多少 4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 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的表观型 写出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 1 红果 黄果 红果 2 红果 红果 3红果 1黄果 3 红果 黄果 1红果 1黄果 5 现有杂合体AaBbCc 已知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试求该杂合体自交一代中出现AABbCc个体的比例 6 在大麦中 带壳 N 对裸粒 n 散穗 L 对密穗 l 为显性 今以带壳 散穗与裸粒 密穗的纯种杂交 F1表现如何 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 其后代为 带壳 散穗200株 裸粒 散穗50株 带壳 密穗50株 裸粒 密穗200株 试问 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 交换值是多少 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 至少应种多少株 7 a b c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测交 得到下列结果 74 c 382 b 3 bc 98 a 106 a c 5 ab 364 abc 66 试求这3个基因排列的顺序 列出两两基因之间交换值的计算式 8 番茄的红果 Y 对黄果 y 为显性 二室 M 对多室 m 为显性 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当一株红果 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 多室的番茄杂交后 子一代 F1 群体内有 3 8的植株为红果 二室的 3 8是红果 多室的 1 8是黄果 二室的 1 8是黄果 多室的 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 9 现有杂合体Aa 试求该杂合体自交3代后纯合体的比例 10 在一随机交配群体 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中 已知所有显性表型AA与Aa总频率为0 19 那么其杂合基因型Aa的频率应为多少 11 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Cc 已知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问该个体自交一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12 ppRRAA PPrraa F1 已知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完全显性 若希望从F3中选出10个PPRRAA的株系 则F2群体至少应选表型为P R A 的个体多少株 13 在某一家庭中 父亲血型AB 母亲血型O 他们有四个孩子 其中一个是收养的 一个为母亲前婚所生 四个孩子的血型分别为AB A B O 问哪一个是收养的 哪一个是母亲前婚所生 为什么 14 果蝇中 abc abc ABC ABC F1 F1与亲本abc abc回交 回交结果如下 表型 abc ABC aBc AbC 数目 211 209 212 208 问三基因的连锁关系如何 并求出连锁基因间的交换值 15 已知A B D三基因连锁 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ABD A和B之间的重组值为12 B和D之间的重组值为6 当干扰系数 1时 写出杂合体AbD aBd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6分 16 设一大麦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 已知各对基因独立遗传 如果连续自交5代 其后代群体中 AABbCcDd个体的比例是多少 4分 17 在一个遗传实验中 种植了P1 P2 F1 F2共四个群体 调查从播种 至抽穗期的天数 获如下结果 群体 P1 P2 F1 F2 均数 110 140 120 125 方差 12 14 13 50 试计算中亲杂种优势和抽穗期的广义遗传力 4分 18 已知三叶草有一系列自交不孕复等位基因S1 S2 假如感镰刀菌的基因 R 对抗病基因 r 为显性 且与自交不孕位点连锁 相距20个遗传单位 问S2S1Rr S2S3Rr的杂交后代中 感病与抗病植株将呈何比例 19 已知A B D三基因连锁 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ABD A和B之间的重组值为12 B和D之间的重组值为6 当干扰系数 1时 写出杂合体AbD aBd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0 现有杂合体AaBbCc 已知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试求该杂合体自交一代中出现AABbCc个体的比例 21 番茄的红果 Y 对黄果 y 为显性 二室 M 对多室 m 为显性 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当一株红果 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 多室的番茄杂交后 子一代 F1 群体内有 3 8的植株为红果 二室的 3 8是红果 多室的 1 8是黄果 二室的 1 8是黄果 多室的 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 22 在一随机交配群体 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中 已知所有显性表型AA与Aa总频率为0 19 那么其杂合基因型Aa的频率应为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