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音乐《吹响革命的号角》教案.doc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音乐《吹响革命的号角》教案.doc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音乐《吹响革命的号角》教案.doc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音乐《吹响革命的号角》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吹响革命的号角一、教学理念:1. 音乐与历史的关系音乐在历史中的功能丰富多彩,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年代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它更多地是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对人道德、精神、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而在战争年代,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音乐会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历史是人类所有永恒主题的大舞台,音乐则有如颗颗音乐家宝石穿缀而成的玉珠串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在鉴赏中国音乐作品同时,才能更深刻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近代的中国社会中,我们曾经背负奴隶的枷锁,忍受贫困落后的耻辱,是个荣辱参半的世纪,近代音乐艺术在此时期出现了新的面貌,大量出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歌曲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歌曲。在这一时期,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通过主观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但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其艺术观,人生观与作品风格是其所处时代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反映,还与其自身的经历、学识、气质及艺术修养有关,从这一时代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历史时代的风格,同时又能在作品中辨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教材分析: 1、近代历史中的音乐号角赏析人民音乐家聂耳及其作品一课以音乐与历史为主线,通过分析聂耳及其作品歌曲音乐要素的运用,提高学生理解作品风格的能力,使学生懂得音乐风格对表现音乐的思想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并体验音乐家聂耳不同音乐作品在同一时期的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 2、近代音乐代表人物:聂耳(1912-1935)中国作曲家,自幼喜爱音乐,学习过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熟悉传统乐曲。学生时代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他的歌曲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大革命时期聂耳接受了进步思想影响,1927年他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自学了小提琴,钢琴,并与友人组办了“九九音乐社”,毕业后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叛徒告密逃亡上海。他还坚持自学各种音乐知识和作曲理论,了解、熟悉大量我国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名作,为聂耳今后的创作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他认为“现在艺术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大众化”,提出要“创造出新鲜的艺术”。“九一八”和“一、二八”事件激发了聂耳的爱国热情, 1933年8月发表第一首作品开矿歌,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1934年是聂耳创作最旺盛的一年,他自称这一年是他的“音乐年”,他为田汉的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完成了配乐,为电影桃李劫配乐。写了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民间器乐合奏曲。1934年为创作的两首歌曲开路先锋和大路歌,表现出聂耳创作技巧的成熟,是其成名之作。他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1935年日本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三、教学方法:对比法、参与体验法、听赏法、设问法分析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并认识音乐家聂耳的作品在时代中的重大意义。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 2、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家聂耳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选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扩大学生视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有内涵的唱义勇军进行曲 五、教学难点: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通过对聂耳几部同一时代的不同音乐作品风格的欣赏使学生懂得,人民音乐家聂耳极其作品在近代史上的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六、教学用具:黑板、钢琴、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1、导入:云南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名人,请问同学有哪些名人?其中在近代史上,这样一位音乐家,他还是你们的校友? 你们大家知道,他凭借自身的独特的魅力音乐作品在时代的洪流中脱颍而出, 在短暂而高产的生命中作出了多部创作成功率极高的作品,共创作了37首歌曲先后为 8部电影创作了20首电影歌曲,他是无产阶级音乐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 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第四单元内容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聂耳,赏析他的几首代表歌曲. 2、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首歌曲码头工人歌。 分析:歌曲情绪蕴藏的愤怒和巨大的反抗力。速度、主题旋律具有劳动号子(取自民歌素材)特征。 体现一:作曲家丰富的生活经验 3、欣赏第二首作品铁蹄下的歌女(由教师范唱) 分析:歌曲的旋律(抒情)、速度(前紧后松)、力度(呼号)、装饰音(女性特点)运用及歌曲的情绪。 体现二:作曲家的细腻的创作手法 4、欣赏第三首作品毕业歌 思考: 与铁蹄下的歌女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进行曲)、力度、及歌曲的情绪(高昂),词曲结合紧密无间,情绪发展环环相扣。 体现三:作曲家性格的号召力、具有青年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热情。 5、欣赏第四首作品义勇军进行曲 思考:前奏运用了什么乐器?作用?速度?三个“起来”的作用? 分析:节奏紧凑、旋律质朴流畅多处使用属音到主音的跳进(体现民族崛起、进击)基调高昂、雄壮、号召,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吹响了民族解放的号角,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体现四:作者用深厚的创作功底将自己融入与时代中。 6、简介人民音乐家聂耳(课件) 人民中国作曲家 自幼喜爱音乐,学习过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熟悉传统乐曲。学生时代进步思想影响,他曾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自学了小提琴,钢琴,他还坚持自学各种音乐知识和作曲理论,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熟悉了大量我国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名作,这些都为聂耳今后的创作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他还认识到“现在艺术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大众化”,提出要“创造出新鲜的艺术”。“九一八”和“一、二八”事件激发了聂耳的爱国热情,并积极参与当地的进步文艺活动。写了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民间器乐合奏曲。1934年为创作的两首歌曲开路先锋和大路歌,表现出聂耳创作技巧的成熟,是其成名之作。他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后在日本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7、音乐与历史的关系: 音乐在历史中的功能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历史之中。音乐在和平年代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在;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它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通过主观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但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其艺术观,人生观与作品风格其所处时代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反映,加上其自身的经历学识气质及艺术修养有关我们能从这一时代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历史时代风格,又能在作品中辨识独特风格.音乐家聂耳正在这样历史中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用深厚的创作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高产而成功。作品体裁丰富,涉及声乐、器乐、电影配乐,并能演奏多种乐器。音乐生涯中的两个第一“他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其作品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