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单元生物与环境目录j单元生物与环境1j1 生态因素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6j4 生物与环境综合9 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501)】21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相关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计数结果将偏小b取样计数前试管未振荡,计数结果将偏小c对压线个体全部计数,计数结果将偏大d未稀释直接计数,对计数结果无影响【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解析:计数时,一般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若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计数结果将偏大,a错;取样计数前应先振荡试管,取样计数前试管未振荡,计数结果将偏大,b错;对压线个体计数,正常是计算相邻的两边,若全部计数,计数结果将偏大,c正确;未稀释直接计数,计数结果将不准,d错。【思路点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1501)word版】3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成都等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d解析: 图中分别代表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春运期间,成都等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出率与迁入率。【思路点拨】根据种群各特征间的关系分析图示中的序号。【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8.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b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c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解析: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时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55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减少量接近100株,所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a正确;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数量比1975年下降快,即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多,所以1972年生存斗争程度高,b错误;由图中种群数量变化可知,5年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不呈s型,c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要保留原始数据,否则会使误差增大,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典型总结】种群和群落种群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能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1种群密度(1)在用样方法计数时,位于边界线上的样本数目计算方法是任取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位于线上的和顶角上的都计数。用样方法得出的数值是种群密度而不是种群数量。(2)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环境时,若不适应环境,则可能会灭亡;若适应新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类似于“j”型增长,但最终呈“s”型增长。(3)“j”型曲线由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大,而“s”型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绝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4)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的纵坐标起点均不为0,当处在以下条件如实验室提供的理想条件、一个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中的一定时期时,才会出现“j”型增长曲线。若一个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在种群数量小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到达k值时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可能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7.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a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b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解析:a中描述的是种群的迁入率。b中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c中描述的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中描述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1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种群增长率等于-1,当-1=0时,种群数量稳定不变,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当-1小于0时,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当-1大于0时,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a错误;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1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逐渐增强,b正确;定入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c错误;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21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种群增长率等于-1,当-1=0时,种群数量稳定不变,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当-1小于0时,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当-1大于0时,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a错误;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1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逐渐增强,b正确;定入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c错误;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1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b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d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d解析: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0.1mm;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 【思路点拨】计数样方中细胞数量的方法是计数内部及上边线、左边线及其夹角的个体数。【生物卷(解析)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8.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做全面评估和监测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解析: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以防止外来物种带来的负面影响,a正确;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对于有害动物,要尽量破坏其生存环境,降低k值姬小蜂能控制本地区椰心叶甲对棕榈科植物的危害,所以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由于椰心叶甲的数量限制,所以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c错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所以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也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d正确。【生物卷(解析)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7.调查是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在水草丰富的浅水水区确定样方调查芦苇密度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c.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并计算,调查其种群增长d.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答案】【知识点】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解析:样方调查种群密度必须随机取样,而不能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确定样方,a错;由于动物的生活范围大,所以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一般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酵母菌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要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调查其种群增长,c正确;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进行,d正确。【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1501)】28.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1501)】27.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标志物脱落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解析: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标记个体数偏大,会使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思路点拨】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要求进行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 (201501)】4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据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遵循了单因子变量原则,只含有一个实验变量b 计数操作时,应先往计数室滴满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后再镜检c 3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不可能都经历了“j”形增长d 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也需要重复实验【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 该实验中有温度和培养液两个变量,a错误;应先盖上盖玻片后再滴加培养液,b错误;3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不可能都经历了“j”形增长,c正确;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错误。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501)】2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右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比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b解析: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可进行有计划、适时地开发利用,a错;由图可知,甲、乙、丙之间有重复的生态位,所以是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只有优势取代,并非取而代之,c错;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错。【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20150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取样地点取样时间动物种类及数量蚂蚁蚯蚓蜈蚣溪边土壤上午10点很少较多非常多晚上10点少多较多山地土壤上午10点非常多较少较少晚上10点较多少很少a.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c.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 d.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d解析: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进行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不同的深度,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思路点拨】蚯蚓是以土壤中的落叶为营养来源,属于分解者。【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23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呈均匀分布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d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bcd解析:由图可知,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培养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故大草履虫主要分布在培养液上部,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随机分布;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没有互利关系,不属于共生;标志重捕法适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用血球计数板进行估算。【思路点拨】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生物,即有氧时可有氧呼吸,无氧时可无氧呼吸,在溶液中可均匀分布。【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18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b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d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c解析: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植物为其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场所;由于水平方向上的地形差异、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造成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 【思路点拨】根据群落的演替特点进行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1501)】29.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d解析:受到人为因素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演替也可能向群落结构简单、资源利用率低的方向进行。【思路点拨】根据群落演替的特点分析。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2下列有关小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b可用样方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12k值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d一定范围内的不同的小动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答案】【知识点】 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答案解析】c解析:利用取样器取样方法随机扫取表层下面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a错误;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错误;12k值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所以应在此之前及时控制蝗虫,c正确;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22下列有关小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b可用样方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12k值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d一定范围内的不同的小动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答案】【知识点】 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答案解析】c解析:利用取样器取样方法随机扫取表层下面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a错误;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错误;12k值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所以应在此之前及时控制蝗虫,c正确;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31(8分)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kg。(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理由是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51.627.01.523.1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答案】【知识点】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答案解析】(1)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1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 高企研发费用培训
- 2024北京通达资产管理集团公司社会化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4兵器装备集团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202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624.6-2024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6部分:楔形装置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专题练习(附答案)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AIGC视域下非遗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推广绿色用电活动方案
- 先天性巨结肠远期疗效评估与随访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 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 急性皮肤衰竭与压力性损伤鉴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