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故事).doc_第1页
学而篇(故事).doc_第2页
学而篇(故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篇论语故事:學而篇一(1)注:讲完“孔子三讲”之后才进行论语的详讲。一 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故事: 一 我们听了孔子爷爷的故事,知道孔子爷爷人生很可怜,三岁没有了爸爸,十七岁没有妈妈,儿子比他死得早,最疼爱的弟子颜回也早死,子路死得很惨,如果换成别人,肯定会觉得自己太惨了,人生太不公平了,会埋怨,会自暴自弃,但是孔子爷爷会吗?孔子爷爷觉得人生是怎样的? 说(悦) 乐 可能有小朋友不明白:“老师,这明明是说话的说字呀,为什么读悦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汉字刚刚创造出来的时候还不是很多,往往一个字要表达两个甚至更多的意思,就像这个“说”字,既可以表示“喜悦”也表示“说话”。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样不大好,到了汉代之后,加上竖心旁,造了一个“悦”字用来表示喜悦开心,看看古人是怎么样写这个竖心旁的?学而篇论语故事:學而篇一(1) 可能又有小朋友问了:“老师,表示开心用悦就够了,为什么又要用乐呢?”呵呵,虽然同样是表示开心,但是“悦”跟“乐”还是有区别的呢?“自内曰悦,自外曰乐”,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如果那种开心的感觉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那是悦,愉悦;譬如我们自己静静地读一本书,书里的故事太好看了,自己读得很开心,就可以说“心情愉悦”,孔子爷爷是给非常好学的人,经常从学习中感到内心的充实和愉悦,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你会背论语了,当你学会了一首诗了,你的心情怎样?这就是“悦”,从自己内心里面升起来的开心的感觉。“乐”不一样,快乐是从外面引发出来的。譬如我们同学一起玩游戏,玩得很开心,这是快乐。有朋友过来跟你聊天,你们也会聊得很快乐,快乐比愉悦热烈多了。所以我们在吟诵这两句的时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声音要低一点,慢慢感受从内心出来的愉悦,“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声音就要高一点,热烈一点,感受到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的那种快乐。学而篇论语故事:學而篇一(1)猜猜看这是什么字?对了,这都是“子”字,左边的像幼儿头上有头发还有两胫(jng,小腿);右边的像幼儿在襁褓中两臂舞动。所以“子”是指小孩子。那么,“子曰”是不是指“小孩子说呢?”在古代,这个“子”可了不起了,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称“子”的。孔子生活的周朝时代,周天子封爵位有五等:公 侯 伯 子 男。公爵是很高的,譬如齐桓公;比公爵低一等是侯,如蔡侯;再低一等是伯,孟武伯;再低一点就是子,孟献子所以你们以后读经典的时候,遇到这样的称呼,都应该知道这不是一般的人,都是有爵位的贵族呢。那么,孔子不是有爵位的贵族呀,怎么又称子呢?这是因为到了后代,匹夫(平民中的男子)为学者所宗亦得称子,也就是说老百姓中开创学派或者是代表人物也能称为子,譬如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孔子,孟子看看我们伏羲娃娃以后能不能也出来一个“子”呢。到了后代,普通的男子都称为“子”了。老师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学习快乐吗?现在很多人学习很痛苦呀,为什么孔子爷爷觉得学习那么开心?林老师也觉得学习是天下第一等快乐的事情,林老师的感受跟孔子爷爷一样,知道为什么吗?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一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孔子爷爷是最好学的人,活到老学到老,时刻都在学习,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所以他不到二十岁就开始有名了,当时诸侯国很多疑难问题没有人懂的,都找孔子爷爷,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你们还记得那些故事吗?如果不学习,孔子爷爷能这么厉害吗?你们现在的学习机会比孔子爷爷还有多,如果你们能这样学习,你们以后肯定比孔子爷爷还要厉害!问题是,学什么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小朋友很爱看电视,爸爸妈妈不让他看,他还振振有词,我看电视也是学习呀;有些小朋友拿着爸爸妈妈的手机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有些爸爸妈妈还说自己的孩子好聪明呀,一学就会你们说,这是真学习吗?真学习是什么?那是学圣贤之道,学做人!把人做好了,个个都尊敬你,你说开不开心?肯定开心了。孔子爷爷小时候就学陈俎豆,学礼仪,所以年纪很小就是一个很懂礼仪的人,人家有什么活动,都请他去。现在我们伏羲娃娃学得很懂礼貌,懂得关心体贴人,所以很受人喜欢,人家喜欢你,你开不开心?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呀,我们还得不断学习经典,经典里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好好去做,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呀!那该怎么学呀?“时习之”呀,首先要把学到的东西复习,装到脑子里去,记住了才可以提醒自己去做,时时刻刻去做,古人这样说的:“出入起居之时,学也;饮食游观之诗,学也;疾病死生之时,亦学也。”也就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紧急的时候也能做到,困顿的时候同样能做到,不会改变。譬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别人做呢?就像我们的孩子去外面游学的时候,住酒店总是大声讲话,如果你自己想休息,你喜欢别人大声吵闹吗?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这样,你为什么自己还要这样做呢?所以,圣人教育我们该怎么做人的,我们都要努力去做。真正做到了,不管去哪里都会受人欢迎,受人欢迎能不高兴吗?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就是学圣贤之道,学好经典,学好做人,真正把人做好了,就会幸福,就会快乐。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呢?林老师经常听到小朋友说“这是我兄弟,这是我朋友”,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吗?是不是我有好吃的,送给你吃,就是好朋友?看到同学受人欺负,你也去帮忙打人家一架,这就是好朋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同出师门有共同理想志向的才是朋友。大家一起切磋学问,那是多麽快乐的事情!譬如说你幼儿园有些同学很久没有见面了,当你们见面之后,你把伏羲班学到的经典呀歌曲呀什么的都教给朋友,或者他也把自己学到的新东西交给你,你们这样学习是不是很快乐?懂得分享才是最快乐的事情呀,我们不管学到什么好东西,都能去跟朋友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而不是说,哇,好久没有见过面了,一见面就说去哪里吃一顿呀,玩什么游戏呀,这是真正的快乐吗?真正的朋友吗?这只是狗肉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伏羲娃娃要交也要交真正有品味的朋友,知道吗?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可是高境界呀,不仅仅是你们,林老师都要努力向孔子爷爷学习才行!如果别人不理解我们,我们也不要生气,这样才是君子呀!孔子爷爷可不容易呀,记得“子入太庙,每事问”你看看,孔子爷爷很好学,但是别人不理解,就会责怪他不懂礼了:“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但是孔子有没有生气呢?他只是淡淡地告诉别人这是礼节。 同样的,我们现在读经典,而且用吟诵来读,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呀,如果别人讥笑你,你会怎样做?我们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管别人里不理解,别人不理解,甚至轻视,我们都不要放在心上,用这句话来安慰我们自己就是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