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法家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doc_第1页
法律论文:法家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doc_第2页
法律论文:法家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doc_第3页
法律论文:法家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doc_第4页
法律论文:法家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家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概述:1.法家思想的起源 2.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3.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4.法家思想对当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一、法家思想的起源1.万物皆有其法,万变不离其宗。画有画法,书有书法,琴有指法,做人亦有做人之法。法,即法则,在法的思想的萌芽阶段,法指的是自然之法,因为当时之人对于自然的崇拜依然很重,即使是指导人们言行举止的法则也依旧被称为“天理”,天凌驾于一切,这里天即自然。在梁启超看来,法治主义,起原甚早,管仲子产时确已萌芽,其学理上之根据,则儒道墨三家皆各有一部分为先导。儒家思想核心为仁、礼,认为是阶级社会所应遵循的法则;道家思想强调无为,任性随天,认为“天理”自会妥善一切;墨家思想则强调实用主义,故各种器物材具运用之精,同代人难与匹敌。而此处所说的儒道墨思想,儒则礼法,道则天法,墨则用法,各自指代范围皆有不同,但都同属于法。这就是法家思想的滥觞。法家思想的正式开端,在于法的效力扩展至整个社会时,一般认为是在先秦时期,经过商鞅、韩非、李斯等人的推广,逐渐趋于完善。由于先秦时期,社会动荡多端,人民困苦不堪,人们开始将视角转移到个人幸福上来,对于安稳社会的渴望空前强烈,一些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开始居危思安,规划一套治国平天下之法,这里的法,引出了后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法家思想。二、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1)商鞅a.个人所有权思想:“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未定。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这里所谓的“名分已定”,显然是归属已定,即所有权已经明确。b.“法”与“律”的区别:商鞅在变法时,改“法”为“律”,这并不单单是名称上的改变,他认为“法”主要指的是明文规定上的人人平等,而“律”则强调了在法的执行上的人人平等,意思又进步了一层。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反对“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否定贵族的特权,主张法律的统一性和平等性。强调在行赏施罚时要做到“不失疏远,不违亲近”,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他在关于法律面前贵贱平等的观点,表述得很明确。(2)韩非 a.立法:*立法是为了防止坏人 “立法,非所以备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盗趾也;为符,非所以豫尾生也,所以使众人不相谩也。”(韩非子守道) *立法必须明确 “书约而弟子辩,法省而民诉简,是以圣人之书必著论,明主之法必详事。”(韩非子八说) *法必须可行 法律必须可行,否则将成为空话,必须通俗易懂。“今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韩非子五蠹) *法律只能有一种解释。“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二适,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问辨) b.明法:“法者,编著之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故法莫以显。”(韩非子难三)他主张对民众要上法律常识课,从这一点看,法家也不赞成“不教而诛”,只是主张刑罚要重到使人畏惧。通过将法令公开宣传和统一解释,防止官吏玩文弄法,这一设想放到当代也是可取的。 c.守法:*君主应遵循的法:说君主要遵法,主要是一个如何依法统治的问题,因为君主本身并不受刑和法的约束。但为了巩固统治,韩非告诫君主对某些法是不应违背的。 *臣下应遵循的法:韩非坚决主张臣下应不折不扣地按照君主所设立的法了执行的,不准超越,也不准不足,有规定的必须做到,没有规定的不允许擅自行动。如真能做到这一点,君主对于这个国家就真能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一样指挥如意。 *民众应遵循的法: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是立法者,臣是执法者,民则是执法的对象,因此民众应当遵守一切法令。 d执法:*执法必须坚决 *执法必须公平 *禁令必须严厉 *保护和嘉奖执法严明的官吏(3)李斯 相比于韩非,李斯更多的是一位法家思想的实践家,位高权重使他得以在较大的范围内使用强制手段推行他的思想,从而更直面地反映出他所理解的法家思想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的大小。李斯是法家思想上最为重要的一环,正是李斯的出现,使得法家思想真正开始走上统治地位;李斯是战国末期秦国的思想家,他原是吕不韦的门人,在吕氏的帮助下,渐渐走到了秦国国君秦赢政的面前,成为宰相,在他的影响下,秦始皇更加推崇法家思想,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体系,最后,秦始皇终于完全了秦国吞灭六国的壮举。三、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应确定法家思想的理论前提,在这里,我认为是“性恶论”。儒家的孟子主张“性善”,荀子反之,主张“性恶”,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虽然后来脱离儒家自创法家,但也继承了儒家的部分思想,“性恶”便是典例。可荀子认为的性恶,是可以通过教化,通过“人为”来更正的,而韩非认为的性恶,是人的恒久素质,伴随着人的一生。人人都为私利,如果不通过外在的强力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必将置社会于动荡不安。 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法家的核心思想便是:法治引领社会。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万物以道为原为本,法是道在社会的体现。法家推行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而为了富国强兵,法家主张改革贵族奴隶主世袭制,强调奖励耕战,减轻赋税。四、法家思想对当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 去粗取精:(1) 取精:一部法律,即是一个和谐社会的蓝图,一座建筑的蓝图需要建筑者严格依据其规范谨慎构造,社会的蓝图则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严格依据其规范谨慎行事。而个体的意识造成群体的无意识,于是需要一个强制执行其规范的工具以确保规范的有序运行。这就产生了法律,产生了法律的执行工具:暴力机构。 法的精神体现在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法的不断完善必将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成熟,而社会最终成熟的标志,我认为是暴力机构的剔除。 法治”是法家提出的口号,并成为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即所谓“以法治国”、“垂法而治”或“缘法而治”。 在这里,我们通过法家的立法原则、执法原则、赏罚原则和法、势、术结合这四点来评价法家思想。a. 执法原则:明法:即宣传法律,做到让人民懂法、知法,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这是法治建设的前提; 任法:选贤智,即秉公执法的工作人员,以确保法律工作的正常运行; 壹法: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后两者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但统一立法权则有其消极的一面。 从法:要求使法令具有绝对的权威,任何人都要按法令办事。这一点与现在经常提及的树立法的权威的观点不谋而合。b.赏罚原则: “信赏必罚”。指按照法令的规定,该赏的一定赏,该罚的一定罚,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厚赏重罚”。商鞅认为,只有“ 重厚”和“刑重”才能使民众相信君主和法令。 “赏功罚罪”、“赏勇罚法”与“赏富刑贫”。商鞅认为“赏随功,罚随罪,故论功察罪,不可不审也。” “赏誉同轨,非诛俱行”。指思想观念、社会舆论要与法律赏罚相一致。法家主张人们的思想观念必须统一到法令上来,所以商鞅强调“壹赏,壹刑,壹教” 少赏多罚和轻罪重罚。商鞅公开宣称:“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2)去粗: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古时的法家含有浓厚的君主思想,其所制之法令也是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点与民主专制政体下的法律精神背道而驰,我们要谨慎对待。现举例如下: a.立法原则:法家主张立法大权应该由君主集中掌握,所谓“生法者,君也”。他们提出了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量可能、务明易等具有普遍性的立法原则。1循天道。即法令的制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的要求。2因民情。指法律的制定要以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为基础。3随时变。指立法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实际而变化。4量可能。指立法时要考虑实行的客观可能性。5务明易。是指法令一定要明白易知,便于遵行。 b. “法、势、术”结合“法”指法令,“势”指权势、权力,“术”指统治策略和手段。法家对于处理三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以法为本。法家认为法、势、术都是君主不可离开的工具,没有权势,就无法推行法、术;没有权术,虽有政权和法令也制止不了“奸臣”;而没有法令,便无从督察、管理和制裁。三者之中,法令最为重要,必须“以法为本”而兼顾势、术。2法与势的结合。慎到提出权势是君主制服民众的根本条件,是“令行禁止”的有效保证。在处理法与势的关系上,法家提出了三种方法:第一,法、势结合,第二,“势”由君主“独制”,而法由“群臣共操”。第三,以法令加强权势。3法与术的结合。法家之术,专指君主驾驭官吏的权术,法家认为,权术与法令一样,都是君主治国的工具,是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