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路酸洗方案.doc_第1页
油管路酸洗方案.doc_第2页
油管路酸洗方案.doc_第3页
油管路酸洗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缩机管路酸洗方案一、工程概况-(省略工程概况)为确保工程优质,特编制本方案以指导氢气压缩机及再生气压缩机油管路酸洗工作。二、编制说明润滑油管线及设备缓冲罐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形成轧制铁磷和带硅氧化铁皮,长期暴露空气使金属表面进一步腐蚀,形成腐蚀产物,所以这些杂物如不彻底清除,将带来很大危害。使产品指标长期不合格,从而影响新装置启动到正常运行的时间。所以,投运前必须进行化学清洗,除去管线内杂质,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压缩机厂房有五台往复式氢气压缩机设计有润滑油系统,系统管道材质均为0Cr18Ni9不锈钢。现场制安的油管道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随设备配套到场的管道若出厂前已做酸洗处理,经有关各方确认酸洗效果后可不酸洗。除油系统外,压缩机进、排气缓冲罐及一、二级缓冲罐之间的管道、缓冲罐与机身之间的连接管道同样进行酸洗、钝化处理。三、编制依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2010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231-2009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1998设备厂家随机资料、图纸四、清洗前的准备工作3.1清洗临时系统安装完毕。3.2储供水能满足清洗用水量要求,用水量见表1表1 清洗用水量(t)清洗过程水压及水冲洗脱脂水冲洗酸洗水冲洗钝化水冲洗合计清洁水t30503050308020302103.3排放系统畅通。3.4参加清洗的管件已确定,清洗器具、手段用料已到位。3.5不参加化学清洗的设备及系统应与化学清洗液可靠隔离。3.6临时清洗泵电源及控制盘、保护安装调试完毕。3.7清洗泵应制作临时底座并要放在枕木上,加上压块及抓钉固定。3.8在清洗过程中,应及时提供充足的水。用水采用现场施工用水源,该水源已经化验,氯离子含量不高于25ppm,适用于不锈钢管道的清洗。3.9 危险防护措施已采取,消防器材、急救药品/用品准备齐全。五、清洗工艺步骤及要求4.1清洗工艺条件的确定 根据我公司多年来压缩机安装和油管路安装的经验,对不锈钢管线采用缓蚀硝酸、对碳钢设备采用缓蚀盐酸为主要清洗介质,加入专用高价铁离子还原剂还原清洗时出现的高价铁离子,以抑制高价铁离子对钢的腐蚀的清洗工艺。4.2酸洗工艺步骤根据以上考虑,确定采用如下清洗工艺步骤。配接临时管线水冲洗脱脂清洗水冲洗酸洗中和排放钝化处理排放风干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浸泡法或循环法进行清洗。4.2.1系统水冲洗首先用水冲洗临时系统,并且冲洗至出水透明。4.2.2脱脂用2%OP-10除油剂、0.5%碱性分散剂、0.5%消泡剂进行脱脂,清洗46小时。4.2.3脱脂后水冲洗脱脂结束排放完后,用水冲洗至出水澄清。4.2.4酸洗水冲洗结束后进行系统酸洗,加入助溶剂及高价铁离子腐蚀抑制剂,溶液浓度为:0.1%0.3%缓蚀剂CM-911+0.1%0.2%高价铁离子腐蚀抑制剂+(不锈钢管线加入8%10%硝酸,碳钢设备加3%6%盐酸)+0.3%酸洗促进剂+1%酸洗分散剂 +0.1%的润湿剂,清洗46小时,每小时记录一次酸浓度、铁离子浓度。当铁离子浓度和酸度无明显的变化时,即为酸洗结束。4.2.5酸洗后冲洗酸洗后排酸,然后用水冲洗置换并且底冲洗至出水Fe50mg/L、pH值大于4.5可结束。酸洗废液中和到pH值69之间排放。不锈钢管线冲洗完毕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清洗完毕。4.2.6钝化 为防止酸洗后活化的碳钢金属表面产生二次锈蚀,采用加入1.0%2.0%钝化剂的钝化液,浸泡1-2小时。钝化结束后废液中和排放,用压缩空气吹干。4.2.7清洗结束后,按原工艺流程恢复各管路。化学清洗的安全措施应遵守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化学清洗导则的有关规定。六、清洗时应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5.1 清洗前,有关人员必须学习清洗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清洗用药的性能及烧伤急求办法。为了避免误操作,参加化学清洗人员应佩带专用符号,与清洗无关人员不得停留在清洗现场。5.2 清洗现场必须备有消防设备,消防水管路应保持畅通,现场需挂“注意安全”、“严禁烟火”、“有毒危险”、“请勿靠近”等标语牌,并做好安全宣传工作。5.3 化学清洗系统安全检查应符合下述要求:5.3.1与清洗无关的仪表和管道应隔绝;5.3.2临时安装的管道应与清洗系统图相符合,并经过技术人员确认;5.3.3对影响安全的扶梯、孔洞、沟盖板、脚手架要做妥善处理;5.4 清洗系统所有管道焊接可靠,所有阀门、法兰及水泵盘根应严密。清洗泵盘根应换耐酸盘根,应设防溅装置,防备漏泄清洗液四溅,还应设有胶皮垫、塑料布和卡子、铁丝,以便漏液时包扎。5.5 清洗泵、取样点、化验站附近应备有水源,用胶皮管连接以备阀门、管道泄漏时冲洗用。5.6 化学清洗时,禁止在清洗系统进行其它工作,尤其不准进行明火作业,严禁吸烟。5.7 直接接触化学药品的人员和检修人员应穿防护服、胶皮靴、带胶皮围裙、胶皮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以防酸、碱飞溅烧伤。5.8 清洗现场应配有0.2硼酸5L,23NaCO35L,0.5NaHCO35L,2氨水5L,石灰水5L,清洗过程中应有医务人员值班,并配有酸、碱烧伤急救药品。5.9 作业人员不得戴玻璃眼镜或使用玻璃器皿5.10 卸酸时,严禁在罐车上部或下部修理接口和紧固螺栓。 5.11 抬运酸、碱罐和配制酸、碱溶液时,应采用专用工具。抬运玻璃或陶瓷槽罐时,底部离开地面不宜过高。 5.12 酸、碱溶液跑、冒、滴、漏到作业场地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或用稀碱溶液与酸溶液中和。开启盛装氢氟酸、盐酸、硫酸、硝酸等容器的盖、堵头、瓶塞时。严禁瓶口对人。 5.13 稀释浓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取酸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使用胶管用嘴虹吸; 2 启开盛酸容器的孔盖、瓶塞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在化验室内应在通风柜内操作; 3 折卸盛酸容器的孔盖(堵头),严禁使用金属锤敲打,如用木锤敲打不得用力过猛; 4 稀释浓酸时,应将酸液徐徐地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防止温升过快。严禁将水加入浓酸中; 5 取酸后,应将容器的孔盖盖严,并将容器及用具和地面上残留的酸液用水冲洗干净。 5.14 酸碱及其溶液应专库存放,严禁与有机物、氧化剂和脱脂剂等接触。 5.15 酸碱作业宜在露天或在室外作业棚内进行。5.16 酸碱作业场所应制备一定量的稀酸、稀碱溶液,便于作业人员随时冲洗、浸泡、中和被酸碱灼伤部位。对酸、碱灼伤部位的现场处理办法如下: A、硫 酸1、体表灼伤时,可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2%苏打溶液洗涤; 2、口、眼宜用l2小苏打溶液冲洗和漱口后送医院治疗; 3、使用5苏打粉和药用凡士林调制成油膏涂于患处皮肤; 4、皮下组织坏死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B、硝 酸 1、溅到体表可用大量清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