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6.戊戌变法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6.戊戌变法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6.戊戌变法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戊戌变法(学案)【点击新目标】(读一读,1分钟)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识记“公车上书”时间、内容和维新派创办的刊物、政治团体;2、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3、认识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进步运动,学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先进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从而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价值观。【链接旧知识 】(写写、评评、读读,4分钟) (1)洋务运动目的( )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 )地方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年( )年,前期口号( )后期口号( )。(3)洋务派创办的著名军事工业有( 、 );著名民用工业有( 、 );在北京兴办新式学堂是( );建立了海军有( 、 、 )。(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客观上刺激了( )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 )的开端。【课堂进行时】 【导入新课】(3分钟):观看视频甲午中日战争图片和时局图: 思考问题: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危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一位热血青年,你会想到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请你来献计献策!【课前预习】(7分钟)1、自主阅读课文,完成本课同步训练p19页“知识建构”(题略)2、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内评改。【新课解读】(18分钟):每组一题分任务,先组内交流约2分钟,然后班级交流1分钟。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有哪些?读课文p33-34页,联系洋务运动,区别维新思想“新”在哪?2、编演“公车上书”过程,并在课文p33页第一大字段中勾画以下史实:“公车上书”的起因: 发起人: 、 时间: 内容: 影响: 。3、阅读课文p33页第二大字段,了解维新变法宣传的准备活动:创办刊物、建立政治团体、创办新式学堂。结合地图册p15 页连线:名称 - 地点 - 创办人万国公报 广州 谭嗣同时务报 上海 康有为强学会 长沙 梁启超万木草堂 北京 时务学堂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变法起因: ,变法最高统治者: , 变法时间: 。2、朗读课文,分类别,理解记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四方面措施),小组竞答。措施类别主要内容作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军事上3、变法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1)写写,记记:“戊戌六君子”指哪六人?(2)阅读课文p34页材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思考问题: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4、阅读课文p35页最后一段,理解变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1)变法运动的性质: 。(2)变法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 ; 。【课堂小结】(2分钟):朗读同步训练19 页“知识建构”: 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背景 2、中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 3、康有为等传播救亡图存、维新变法思想。 4、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标志: “公车上书” (1895年) 5、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建立万木草堂等 。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1、政治上: 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 戊戌变法 内容 2、经济上: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百日维新) 3、文化上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4、军事上: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结果 :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变法失败。 (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评价 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3、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4、戊戌变法失败血的教训使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由改革转向了革命。课堂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