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五届人大四次.doc_第1页
区五届人大四次.doc_第2页
区五届人大四次.doc_第3页
区五届人大四次.doc_第4页
区五届人大四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一)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09年12月28日在成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成华区人民政府区长 戴 浚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成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应对艰巨挑战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攻坚克难,超常突破,全面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一、追赶发展成效明显经济止滑回升向好。主要指标较快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26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20.5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税收13.3亿元,增长2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2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7元,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增长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亿元,增长19%;外贸出口4.2亿美元,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0.2:48.7:51.1调整为0.1:37.7:62.2。应对危机举措有力。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5个经济发展政策,促进新注册企业1466家,注册资本14.6亿元,增长27.6%。实施重大项目签约开工、项目推进突破季、招商引资突破季等系列重大举措,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6亿元,增长25%。开展中国房地产(成都)高峰论坛、春季购房节、产业发展土地信息发布等重大活动,促成招商局地产等66个上亿元项目成功入驻,增长26.9%。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项目、定期推进和督促项目机制,龙潭总部经济城、新客站、成都RBD等投资上50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开工项目180个,建成项目42个,分别增长11%、13%。加强杭州、大邑、泸定等区域合作。组建北京、上海、广州投促分局进行招商对接,举办赴港招商会,开展澳大利亚、深圳、广州等地针对性招商,引进区外资金258亿元、增长21.7%,到位外资7.2亿美元、增长25.2%。着力编制完成“1413”产业发展规划、“198”区域规划、服务业发展规划,基本实现全区各类专业规划满覆盖,全面夯实项目建设基础工作。二、优势产业日益凸显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商业网点科学布局,主力商圈、特色街区、社区商业“三位一体”的商业网点体系确定。加快打造二环路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建设路商业街完成升级打造正式开街。伊藤洋华堂建设店、好又多府青店开业。华润万象城、华联商贸中心等大型综合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成都“339”影视文化广场、成都市自然博物馆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加紧推进。新加坡虎豹海洋游乐园建成接待游客。全区服务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13%。总部经济提速发展。实施“亿元核心技术总部项目”建设行动,引进攀枝花钢城集团、中铁24局等总部项目96个,加快建设中国二重、香港利星行等总部项目41个,建成中机勘、蜀能电力等总部项目13个。裕都总部基地加快形成,开工建设45万平方米,引进项目45个。大力扶持“五院一局”等优势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川庆总部大楼开工建设,16家研发、设计机构入驻工业区扩大发展,集群研发特色初显。房地产业支撑明显。创新机制推进土地整理,北湖片区土地整理加快,形成成熟国有土地3698亩,推出上市土地7宗370亩。房地产业在建项目55个,开工面积511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3.5万套,实现税收5.8亿元,居中心城区首位。万科金域蓝湾、首创爱这城、华润二十四城等一批大型高端社区相继建成,沿沙河、二环路现代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商业地产发展加快,高地甲级写字楼、花样年花郡商务楼宇建成,圣灯3、4组商业金融地块被招商局地产成功取得。成华被推举为“中国商业地产最具投资潜力城区”。三、统筹城乡纵深发展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均衡发展,42个涉农社区每区20万元财政预算全额到位,形成了人民塘社区文化活动广场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造龙潭同乐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典型,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幼儿园、综合农贸市场等20个配套项目建成使用。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保和东升社区“全域社区、全域经济、全域服务”管理模式创新建立。“198”区域总投资90亿元的熊猫小镇、北湖风情小镇、北湖熊猫运动休闲绿地项目成功落地。各项改革探索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耕地实测工作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广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程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顺利开展,参公管理考核登记364人。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路,向工作一线派遣挂职锻炼人才35名。进一步推广实施大学生创业就业VPE模式,建立大学生人才培养新机制。试行“大城管、大综治”管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银政企合作更加紧密,12家国有公司整合重组为9家,实现融资24.4亿元。三个集中水平提高。工业集中发展提档加速,聚集能力日益增强,引进项目96个,建成项目58个,实现工业总产值63亿元,增长21.2%。土地规模经营力度加大,新增流转土地4287亩,累计流转土地34844亩。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总资产达4.2亿元。农民集中居住有序推进,同乐新型社区配套不断完善,西林、新山、桂林新居工程建成70.7万平方米,安置入住1800余人。四、民生事业均衡推进公共服务日益强化。加快科技创新,申请专利1401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家,发展省名牌产品6个。启动全国和谐教育实验区建设,创建市优质教育集团3个,新建学校6所,石室中学、七中嘉祥等名校成功引进,民办教育经验在全国交流,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实行城乡公共卫生“六免费”,打造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推进对外医疗合作3家,结核病防治工作获全国先进。95个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建成,成华有线电视频道开播,打击侵权盗版受到国家表彰,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力打造文明社区示范点,被评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同乐敬老院建成开院,40位五保老人幸福入住。省双拥模范区创建通过验收。举办首届社区运动会。人口出生素质不断提高。统计、物价、外事、保密、兵役、档案、地方志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保就业更加充分。投入12.2亿元,紧密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八大民生工程”取得实效。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龙潭总部经济城大学生创业园、同乐就业示范街成功打造,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创业就业取得成效,新增城镇就业16093人。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分别达6.8万人、23万人。财政补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从80元/人年提高到220元/人年,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发放低保、残保、助学等救助金8798万元,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106户。社会环境和谐安定。实施“红袖套”网格化管理,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开展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深入调查并完成登记31.5万人,建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从“以证管人”向“人房关联”管理转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成功处置一般性突发公共事件85起。探索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开展历史积案排查化解等活动,办理群众信访964批4417人次。实施食品市场准入,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粮食清仓查库顺利完成。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有效防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建成龙潭政府专职消防站。全区无重特大事故发生。惠民工程首批入住。东郊惠民工程取得重大成果,万年场、建设路、双林路、府青路、府青路立交桥五大片区搬迁16516户,签约率96.9%。锦绣东方安置房首批住户国庆喜迁新居,入住3230户,入住率97.3%。蜀都惠园主体封顶,团结东升安置房建设顺利,刃具厂安置房加快前期工作。锦电东苑首批“红线外”搬迁改造签约517户,达89.1%。龙潭寺、赖家店“城中村”拆迁安置房加快建设,圣灯片区拆迁启动。五、城乡环境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景观立面整治街道6条,打造靓点特色街道38条。集中力量实施每月主题专项活动,熊猫大道、石岭片区等重点治理区域环境明显改善。深化“七进”宣传,联动开展“四清”、“七乱”治理,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率100%。整治河道23条90余公里,拆除违法建设34.1万平方米。清理非法广告405块,清除牛皮癣26万处,出摊占道有效规范。基础配套进一步完善。强力推进“断头路”建设,双林路改扩建、蜀龙大道四期建成通车,玉双路东延线沙河内段、成发A线形成通车能力,杉板桥路东延线、蓉都大道改扩建拆迁基本结束。成金路入城段改造完成,川棉厂、青龙场、龙潭寺等片区配套道路加快建设。成昆外绕线、成绵乐城际铁路拆迁完成,新客站、火车北站改扩建工程拆迁顺利,成南高速入城洗车场建成。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持续开展大气和水环境整治,完成三环路内燃煤居民清洁能源改造15804户,工地扬尘合格率100 %,空气优良天数311天。实施饮用水源保护,污染源普查通过验收,重点涉水企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3.3万吨,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6.1%。完成31个农贸市场达标整治。建成外环路生态带,成华大道、龙青环线道路节点景观打造完成,全区绿地率达4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居中心城区第一。六、政府建设继续加强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7件、政协委员提案129件,代表、委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有效发挥。三级工会体制建立,民宗侨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开展法治城市建设,试点法治政府创建,推行政府常务会前学法讲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切实加强。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法律顾问继续深化,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率先试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面完成权力事项清理,建成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受理区长公开电话、区长信箱2786件,到期回复率100%。完成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创业绿色窗口,受理审批服务事项86万件,按期办结率100%。健全行政效能和软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倡导“宜居宜商新成华、共建共享软环境”理念,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践行“务实求成、事尽精华”成华精神,“我为成华添风采”活动反响热烈。深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顿,责令13家单位限期整改,行政问责2人。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资收益6.2亿元。加强财政预算执行、投资、经济责任审计,完成审计154项。规范政府采购,节约资金789万元。从严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行政支出下降10%。各位代表,一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复杂形势下,我们坚持“开创新天地、塑造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发展思路和“生态城区、现代成华”发展定位,大力实施“1413”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取得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的辛勤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成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成华追赶跨越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面临着许多的困难:项目建设制约因素较多,巩固回升的基础不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转变发展方式和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任重道远;城市功能配套滞后,城乡建设仍需加强;城乡居民就业和社保压力较大,维护和谐安定的任务还很重。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切实解决问题,不断加快发展步伐。2010年工作安排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区委确定的“对外开放突破年”。认真做好2010年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市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明确发展定位,在“高水平”中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优化发展方式,在“可持续”中追赶发展;切实解放思想,在“超常规”中创新发展;树立争先意识,在“创一流”中跨越发展,奋力实现成华科学发展新突破。按照区委的部署,做好2010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及市委工作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要求,坚持“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发展定位,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力实施“1413”发展战略,爬坡上行、强势突破,加速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城区转变,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为成都最终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8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突出项目抓手,全力加快跨越发展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强化重大项目带动,做细前期工作,加强要素保障,完善建设协调和问题督办机制,掀起项目开工和建设高潮,促进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密切银政企战略合作关系。规范政府投资管理,统筹推进50个政府投资项目,努力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有效放大政府投资杠杆效应,充分激活民间投资,吸引和壮大社会投入、产业投资。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实施重点项目3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以上。优先发展功能片区。深入实施“1413”发展战略,提升发展“7+2”重点区域,着力打造城市名片。加快二环路沿线旧城改造和开发,整合商业地产节点,提档升级二环路发展轴。促进成都RBD一期开发建设,实施猛追湾市政公园用地拆迁。发挥建设路商业街聚集效应,推动招商局商业地产项目、锦电东苑地块开发。抓好新客站片区城市设计、拆迁安置和对外宣传,引进高品质企业建设城际商旅城低碳经济示范区。推进龙潭裕都、中国二重等总部项目,加快建设龙潭总部经济城。加快地铁上盖项目建设,打造地铁新商圈。加快推进“198”区域重大产业化项目,联动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消费基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稳定市场物价,提升产品质量,建立和完善诚信消费市场体系。拓展消费空间,扩大社区服务型消费,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活跃消费市场,继续办好特色鲜明的汽车、餐饮、百货、建材等会展促销活动。全面拓展开放合作。抓好“对外开放突破年”工作,加强营销攻坚,全方位提升成华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项目包装,高标准策划推出一批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有效接续。着力引进建设国际化教育、医疗、文化、旅游设施,提升现代化水平。强化专业化招商和以商招商,加快引进国际性、国际化企业和产业高端项目,提高利用内外资层次。树立成都经济区腹地和成渝经济区、成德绵一小时都市圈桥头堡形象,密切与大邑、泸定等地的合作,更大范围推动互利共赢发展。全年力争引进区外资金300亿元,增长15%。二、突出结构调整,全力壮大产业支撑增添现代服务业新动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集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生产服务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华联商贸中心、居然之家等项目,提升以富森美家居为龙头的城北商贸业,壮大建设路、万年场、双桥子等特色商圈。加快实施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成都“339”影视文化广场、红楼1956项目,举办熊猫文化、数字音乐等高端论坛,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和生态旅游业。逐步壮大电信增值服务、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环保、健康服务和体育产业,力争现代服务业有特色、见成效。增强总部经济新活力。加强龙潭总部经济城配套设施建设,塑造和推广总部品牌,打造环境服务总部基地,广泛吸纳高端产业、产业高端总部企业入驻。强化项目准入退出和高效促建机制,加快入驻项目建设进度,全年新开工项目10个,新建成项目12个。依托成都RBD、建设路等重点区域,借助“五院一局”等大型科研总部企业带动,加快国内外企业总部和区域性总部聚集。扶持都市工业升级换代、做大做强,促进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成果就地转化,形成创新能力显著的总部经济集群。新引进总部项目200个以上,力争总部经济上规模、有影响。彰显房地产业新魅力。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先导作用,注重品牌引进,加快打造高端产业发展载体,新开工房地产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加强对楼宇经济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举办中国商业地产高峰论坛,积极发展商务写字楼、高星级酒店、购物中心等商务商贸综合地产,打造一批多功能城市综合体。加快圣灯片区拆迁改造,启动不锈钢市场、西南果品市场调迁。创新土地整理上市工作机制,加快征后、征前土地整理和组件报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整理土地1万亩,推出上市1200亩以上,力争房地产业上水平、出精品。三、突出品质提升,全力增强城市功能加快基础配套,做优城市形态。紧紧抓住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机遇,尽快形成顶层战略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优化完善城乡一体规划体系。继续打通“断头路”,建成杉板桥路东延线,完成蓉都大道改扩建,实施龙潭总部经济城跨三环立交及西延线、2.5环成华段、建设北路北延线、双庆路、天岭路建设。推进“三线”整治,实施新成华大道整体打造。推进火车北站改扩建和成绵乐城际铁路建设,新客站建成投运。围绕重点功能区域,集成推进教育、卫生、文化、金融等功能设施建设,加速全面现代化进程。 推进精细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街面秩序日常监管、农贸市场动态管理,规范户外广告和店招。综合整治城郊结合部、出入城通道、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和街道景观,深入实施治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章乱建等专项行动。严格城乡规划和国土执法监督管理,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健全综合协调、社会联动、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城乡环境有新的提升。加强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加大生态城区保护和建设力度,深入实施破墙透绿和立体绿化,加快建设多宝寺公园、猛追湾市政公园,启动东风渠成华示范段综合改造。深化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河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中小河流域污染治理,强化各类尘源监管,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1天以上。加快龙潭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深入推进节能减排,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四、突出思想解放,全力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四大工程。深化试验区建设,提升拓展“三个集中”,扎实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全年新增流转土地4000亩以上。深入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抓紧丛树片区项目招商和实施,依托北湖风情小镇、熊猫小镇、北湖熊猫运动休闲绿地项目,统筹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打造城乡统筹新典范。深化公共服务改革。扎实抓好全国和谐教育实验区建设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全面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机制,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积极探索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大部门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旧城改造、社会事业民生工作和龙潭总部经济城、“198”生态产业、新客站城际商旅城等重大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深化“大城管、大综治”管理模式,完善街道管理体制。开展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优化国有公司绩效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竞标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五、突出民生为本,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提升公共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成石室中学新校区、东方新城、万年场片区配套学校,启动建设双水中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创建省级教育先进区。加强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建设,建好八里庄红十字博爱医院和青龙、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起点引进建设龙潭中型医院。强化城乡公共文化基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体育设施社会化、产业化,建成熊猫体育公园。争创省级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先进区。组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好外事、保密、档案、地方志工作。扎实抓好惠民实事。深入推进东郊惠民工程,稳步实施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搬迁改造,完成蜀都惠园、团结东升安置入住,加快刃具厂安置房建设。建成龙潭寺、赖家店场镇安置房,有序组织工业区和桂林、新山、西林新居工程入住。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开展低保边缘贫困专项救助。发展老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区、街、社区联动捐赠机制。探索建立流动爱心超市,建设军休中心,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分计划启动残障群体系列康复工程,争创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区。全面加强就业社保。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就业,健全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体系,抓好全国创业型城市建设,推广同乐创业示范街模式,办好龙潭总部经济城大学生创业园,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特殊群体创业工程,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业。强化就业援助政策完善和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6600人以上。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对接,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六、突出社会管理,全力促进安定和谐培育文明风尚。深化文明城市“六大提升行动”,抓好文明社区示范点建设,继续开展“我为成华添风采”突出贡献评选。践行成华精神,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推动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加快聚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梯次改造社区用房,认真组织社区换届选举,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做好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征兵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营造军政军民共促发展、共建和谐的生动局面。建设平安成华。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常态化服务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完善应急预案,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发挥区长信箱、区长公开电话等民声通道作用,健全“大调解”体系,强化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及时化解、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安全。切实加强安全监管,抓基层、打基础,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场所、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全面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制假售假行为,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加强消防、人防、防汛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七、突出效能优先,全力强化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意见,重视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抓好“五五”普法、法律援助,推进法治城市创建。加快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两集中、两到位”,推进现代管理和科学行政。完善政务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品牌。拓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功能,推进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电子化运行。及时发布政府新闻。推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健全软环境建设机制,确保我区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切实改进作风,建设廉洁政府。强化学习型政府建设,培养全球视野,不断提升战略思维。弘扬优良作风,锻造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公务员队伍。以财政资金审计为龙头,加强和改进投资、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厉行节约。推广岗位教育,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营造为政清简、政治清明、作风清新、为官清廉的良好风气。各位代表,2010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奋斗之年,唯有心无旁骛才能抢抓机遇,唯有矢志不移才能战胜困难,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实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振奋精神,爬坡上行,为加快建设“生态城区、现代成华”,为成都最终建成“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