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时演练促提升一、选择题1.仔细品读论语,我们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走进史记,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到汉武帝3 000多年的成长画卷,更感受到司马迁身残志坚的顽强与不屈。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学习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学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a.b.c.d.解析:仔细品读论语和走进史记的收获,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符合题意。仔细品读论语可以体味到中国文学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符合题意。走进史记可以体味到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符合题意。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说法错误。答案:b2.诗歌是汉族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简短、生动的形式表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力量。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包括中国古代的各种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代诗歌多是文人墨客通过诗歌写作吟唱来表现心中的思绪。这表明中国文学()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a.b.c.d.解析:“诗歌是汉族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表明中国文学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符合题意。“简短、生动的形式表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力量”,体现了中国文学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符合题意。“通过诗歌写作吟唱来表现心中的思绪”,体现了中国文学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答案:c3.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文化的传承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中华文化的地域性a.b.c.d.解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即具有独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即具有地域性;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即具有民族性。符合题意,应入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答案:d4.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这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独树一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b.c.d.解析:“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对秦汉以前各种理论的吸收,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黄帝内经阐述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故符合题意,答案选c项。答案:c5.中国传统民居风格各异,有的民居建筑就地取材,如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居、山西民居,多为窑洞;有的民居建筑实用美观,如福建客家土楼呈圆形围合,土筑而成,形似堡垒;有的民居建筑亲近自然,如湖南民居、西藏民居等大多依山面水而建。这些民居建筑风格的差异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认同感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的地域性d.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解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存在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c6.陕西、山东的剪纸,风格豪放粗犷、浑厚淳朴;广东、福建的剪纸,风格纤细秀丽、玲珑剔透;江苏、浙江的剪纸,风格疏密流畅、精巧明快。这体现出()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不同地域文化渐趋融合解析:材料说的是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各不相同,体现了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7.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样是过元宵节,福州民间有送灯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灯;莆田涵江镇前有坐刀轿、铁球甩打脊背的习俗;闽南漳浦有“穿灯脚”向祖宗及乡亲介绍新媳妇的习俗等。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区域文化各具特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a.b.c.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福建各地过元宵节习俗的不同,这表明中华文化区域特色明显、博大精深,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答案:b8.我国汉族歌舞主要有流传于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人台”等。我国汉族歌舞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各地社会经济特点具有差异各地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各地历史、地理环境不同文化具有多样性a.b.c.d.解析:分别从各地社会经济特点、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正确指出了我国汉族歌舞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故答案选a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答案:a9.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而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同地域决定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属于本民族,只属于全世界a.b.c.d.解析:材料强调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没有涉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符合题意,观点错误。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答案:a10.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解析: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中原的,这说明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故答案选c项。答案:c11.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知识。a项混淆了文化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不同区域的建筑文化“异中有同”体现了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而非民族性特征,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日趋同一”说法错误。答案:b12.2014甲午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来自海内外两万余人士共同祭拜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两岸同胞共祭人文始祖伏羲()能够增强两岸同胞对同根文化的认同感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促进两岸文化在融合中消除差异说明了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b.c.d.解析: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同胞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符合题意。表述错误。答案:a13.漫画中国茶楼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国茶楼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较强的包容性d.鲜明的民族性解析:同一座茶楼既卖代表西方文化的咖啡,又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龙井茶,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极强的包容性,c项符合题意。答案:c14.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文化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我国的影视制作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中华文化具有趋同性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a.b.c.d.解析:“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说明文化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符合题意。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说法错误;表述明显错误。答案:a15.在5 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万事开太平”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3 000多年前的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更激励着中华民族为了美好明天奋斗不止。这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的强大物质力量中华优秀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坚实物质力量中华优秀文化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a.b.c.d.解析: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这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符合题意。“3 000多年前的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更激励着中华民族为了美好明天奋斗不止”,说明优秀传统文化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符合题意。中华优秀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的强大精神力量,说法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6.2014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时指出,早在2 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将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连接在一起。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学习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成果。“东风西渐”“西风东渐”各领风骚,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促进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的意义。答案:(1)促进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促进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亚欧各国文化创新,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促进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17.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结构,其中56个民族各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多元”的方面;而56个民族在历史上又有一个主体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结构“一体”的方面。统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能够承担这个“主体文化”使命的,只能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其对于构成中华民族共同要素的血缘世系、语言交流、文化性格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命运跌宕起伏。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儒家文化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在挑战中进行文化更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新阶段。结合材料,请分析说明你对中华文化特征的理解。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经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中外管理思想比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艺术专业大学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交通大学《综合英语听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红岩子大桥施工方案
- 2025水电劳务施工合同
- 2025涉外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模板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信号检测与估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船舶上水吊装方案范本
- 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互动媒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八大菜系-闽菜
- 山东省威海市2022年中考地理试题
- 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分类琵琶二胡乐理文化传承知识介绍实用课件两篇
- 玩吧 一站到底题库
- 清洗燃气锅炉施工方案设计
- 保安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3年浙江杭州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工作人员37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公路工程用泡沫混凝土》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 长江下游福南水道12.5米进港航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