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眼鸡巨蜘蛛及箭毒蛙说明文 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奇特的昆虫叫龙眼鸡。它的体形类似蝗虫,呈黄色,头部顶端有个硬硬的衍生物,但这衍生物不属于头却是鼻子的一部分。我没能观察到龙眼鸡的生态习性,但据资料介绍,每每受到干扰时,这种小动物用头部顶端的衍生物猛烈地敲击树干以威慑对手;如果此计不成,它便远走高飞。关于龙眼鸡,在印地安部落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若一个年轻女子被龙眼鸡蛰了,那么她必须在24小时内同她的男朋友*爱,否则就会悄悄地死掉。我想这只是个传说,大概是哪个印地安小伙子为了哄得心上人而杜撰的。 巨蜘蛛是全球最大的蜘蛛,曾多次被小说家或探险家涂上恐怖和神秘的色彩。我曾在一本记载南美探险家故事的书中见过这样一节插图:一个探险者裸露的身躯上叮着十几只碗大的巨蜘蛛,探险者用力向下抠,血流如注。这无疑是夸张,因为巨蜘蛛独栖,每个个体独自生活在地下的穴中,每公顷一般仅有1-2个,绝不会有成群的巨蜘蛛围攻一个人。另外巨蜘蛛白天躲在用树叶铺就的弯曲的洞里,黄昏和夜晚才外出活动,不易与人遭遇。不过,对于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文明人来说,意想不到的事的确随时都可能发生。我的一位60多岁的法国同事就是在清晨穿靴子时被巨蜘蛛狠狠地刺了一下,原来,一只巨蜘蛛在夜晚投错了家门。 不能否认,巨蜘蛛的确很凶猛,它们的嘴上长着一对尖尖的钩子,袭击时以钩子刺向猎物,同时注入毒液杀死猎物并将肉分解成液体吸食。我曾见过巨蜘蛛袭击山鼠的情景:巨蜘蛛潜伏在洞口旁边,一只山鼠在地上觅食无意走到它跟前;后者猛扑上去,一下子捉住了山鼠,瞬间,猎物便一动不动了;随后,巨蜘蛛慢慢地将山鼠拖进洞里消化去了。巨蜘蛛的食物主要是啮齿类和有袋类等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猎食其它动物,比如蛇。 除了嘴上的钩子,巨蜘蛛的另一种武器是背上的毒毛,土着人告诉我若毒毛进入眼睛或鼻孔里会引起极强烈的刺激。我没有体验过这种滋味儿,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有一次我好奇地用一根细树枝斗一个巨蜘蛛,它受到袭击后倏地立起,将前爪高高扬起对着我。过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它便放下爪,想悄悄离去。我用树枝前后左右地阻拦,它再次摆出防御的姿势。如此反复几次,它终于忍耐不住了,愤怒地用后足接二连三抓挠后背,顿时,细细的绒毛飘飘扬扬散向空中,我赶紧跑开了。 不过,巨蜘蛛也并非没有天敌,一种巨大的马蜂就专找它们的麻烦。这种马蜂的个头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东亚飞蝗,独栖生活,飞行时翅膀发出嗡嗡的令人悚然的震颤声。它们通过不知哪种通讯方式总能找到巨蜘蛛,用尾部的毒针将毒液注入巨蜘蛛体内。巨蜘蛛受到进攻后身体麻木,任凭马蜂将其躯体拖入马蜂事先挖好的洞中。马蜂随即将卵产入巨蜘蛛体内,卵在发育过程中吸收巨蜘蛛的体液作为营养,而巨蜘蛛在这一期间一直不会彻底死掉,而被迫充当马蜂后代繁育的活的饲料库。动物就是这样一物降一物,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食物链和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可以说,蛙是人们常见的两栖类动物,但通体蓝色,嵌着金黄花纹的箭毒蛙则只有在潮湿的南美雨林才能见到。而且,和其它同类动物相比,箭毒蛙在食性,繁殖和生存对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特殊性。 和许多其它的蛙不同,箭毒蛙不捕捉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昆虫,却专门猎食地面上体形微小的蚂蚁和螨。这些蚂蚁和螨常生活在倒塌的大树下,所以在那里最容易发现箭毒蛙。在森林里,茂密的树遮住了几乎全部的阳光,大树倒塌后阳光便会到达树干及其附近的地面上。以往,人们不了解箭毒蛙的习性,误以为箭毒蛙是因为喜爱阳光而聚集在倒木附近。最近,荷兰学者玛嘉经过细致的研究得出结论,和人们以往的观点正相反,箭毒蛙不仅不喜欢阳光,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甚至会致其于死地。 箭毒蛙有特殊的雄性育幼行为,这种蛙的雌性成体比雄性成体大,但却不哺育后代。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风梨科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后便悄然离去,只有雄性耐心地照料后代。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雄蛙便将蝌蚪分别背到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地方,因为蝌蚪是肉食性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虽说是在雨林,寻找可以长久积水的地方也并非轻而易举,我曾在40米高树梢上的风梨科附生植物中见到箭毒蛙的蝌蚪,这说明箭毒蛙要背着卵一点一点爬上树冠层。 和许多以隐蔽色逃避天敌的动物的生存对策相反,箭毒蛙以警戒色避免杀身之祸,它们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原来,箭毒蛙的皮肤分布有毒腺,毒腺分泌的毒液对食肉动物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于是,鲜艳的颜色和花纹成了恐吓食肉动物的信号。箭毒蛙就是凭介警戒色和毒腺使整个家族存活至今。然而,自从人类涉足南美,箭毒蛙的警戒色和毒腺就不再是防身的灵丹妙药了,印地安人可以巧妙地提取毒液用来狩猎。他们用细藤条将箭毒蛙的四条腿拴住,然后用小木棍轻轻刺激它们的背部,箭毒蛙便分泌出乳白色的毒液。待毒液分泌干净后,印地安人会将箭毒蛙放掉以便使这些小动物能够继续生产毒液。这些提取出来的毒液被涂在箭头和标枪上,用这样制成的箭猎取猴子,会使动物顷刻间毙命,这也就是箭毒蛙名字的由来。科学家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箭毒蛙的剧毒物质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导致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