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我的母亲教案 鲁教版 (3).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我的母亲教案 鲁教版 (3).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我的母亲教案 鲁教版 (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我 的 母 亲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解、思考母爱及深远意义。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3从文中获得有益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4、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教学重点: 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味探究法 拓展法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赏析母亲“对儿子进行教育”的内容一、导入二、作者介绍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为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也是最早尝试白话新诗的创作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论学近著、白话文学史(上)、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等。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选自胡适自传。三、整体感知1、积累字词文绉绉( zhu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穈( mn) 庶( mn)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翳( y):旧时称祖父的妾2、理清脉络(一)“我”的童年 1-4 铺垫引入(二)“我”的母亲 5-13 主体叙述四、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切入对课文主体的学习。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提问:哪个词语最能反映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感谢) 作者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五、赏析探究1、在第一部分找出一个能概括“我”性格特点的词语。说说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文绉绉 身体弱 母亲管束 乡人认同2、文章叙述了“我”童年时代的哪些事件?作者感到惋惜的事有哪些?(1)童年学习和游戏:喜欢看书爱学习 最活泼的游戏(2)失去了两次机会:不能学音乐 不能学画画3、前3段及第4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童年生活,除了看书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撼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前3段为下文写母亲作铺垫,而且与结尾相呼应。第4段自然过渡,引入对母亲的回忆。4、4-7自然段哪些句子概括母亲的品行?在文中划出。“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是我的严师,我的 “慈母。”5、 文中具体写了哪些事例来表现既是“严师”又是“慈母”?(1) 每天要“我”反省错误(2) 督促“我”勤奋学习(3) 惩罚“我”说轻薄话的行为(4) 为“我”舔病眼6、 概括这些文段的内容?写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与慈爱。五、体会情感文章字里行间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之情,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 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例:“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从这些极为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爱戴和怀念之情。)六、课堂小活动 (本文段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她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日夜操劳,作出了无尽的奉献。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下面,请大家仿照本段落的写法,讲讲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并谈谈你的感悟。)七、作业:完成一课一练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8-12段的内容,理解母亲的品质;品味语言。一、 导入,请同学们读收集的关于母亲的名句。二、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4-7段,了解了母亲对我的严厉和深沉的爱, 这节课我们接着赏析8-12段,看看这些文段反映了母亲的什么品质。1、文段写了几件事?反映母亲的什么品质?请完成下列表格段落人物事件母亲的品格第8段我大哥(败家子)除夕之夜应付债主从不骂他从不露一点怒色第9-11段我大嫂 二嫂妯娌之间容忍相处气量大 性子好第12段五叔(无业浪人)受五叔侮辱非常生气,直到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不受侮辱很有刚气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管教严格 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宽容容忍 仁慈温和 有刚气三、小结4-7所写的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是一种言“传“,这几个文段所表现是母亲的宽容、 温和则是一种“身教”。写这些事,正是为了表现母亲对 “我”的深远影响,不仅教“我”做人的道理,而且以自己的品格作则,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四、品味语言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词语的含义。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念;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3、如果我学得了如果我学得了如果我能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接人待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五、小结: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仿佛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听凭心泉自然流淌。体现出了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这一点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