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12(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12(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12(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12(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精练12一单项选择题: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了 (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2.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导致材料中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 )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3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 )君臣关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等级从属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 b c d4“(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5汉朝礼制规定,唯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但1973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的殓服却是金缕玉衣。根据已学知识推断,此人所处的历史时期应在( )a秦朝末期 b汉朝初期 c汉朝末期 d东汉时期6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直接原因是 ( )a秦要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c秦要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 d秦要加强对全国人民的统治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 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b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8汉书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根据这段材料,我们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 a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b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c秦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d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秦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命9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的男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丁)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10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11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b扩展疆域和势力范围c解决地方人浮于事的弊端 d改变地方无权的状况12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三种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都与世袭制相辅相成 b地方长官都由中央任命c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都为后世的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13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 )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c 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14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说明 ( )a明朝的内阁实际上就是丞相 b明朝的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c明朝内阁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15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 )a皇权战胜了相权 b皇权、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c 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d皇权、相权的矛盾得到调和16下列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b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c易导致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意识d可以消除割据,维护国家的统一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丞相秦朝:皇帝 中央 御史大夫 郡县制 太尉材料三吏部 户部 中书省 礼部唐朝:皇帝 政事堂 尚书省 兵部 门下省 刑部工部材料四 军机处内景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填充下列表格:体现的制度或机构制度或机构的特点主要历史影响材料一材料二中央:地方:郡县制隶属中央,长官由皇帝任命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材料三材料四(2)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请根据表格要求和所填内容,为表格设计一个标题。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 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请同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据材料二说明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3) 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测试一1a 2b 3d 4d 5b 6b 7c 8d 9c 10c 11a 12d 13b 14c 15c 16d二17(1)体现的制度或机构制度或机构的特点主要历史影响材料一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王权与族权相结合,体现家国一体。开拓疆土,扩大势力范围,巩固了周王的统治材料二中央:皇帝制;三公制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职责明确;互相牵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郡县制隶属中央,长官由皇帝任命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材料三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互为补充。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材料四军机处办事效率高,办事机密,直接听命于皇帝。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机构分化事权,强化皇权。(3)标题:中国古代政治制简表。(或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对比一览表;中国古代中央、地方主要政治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