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练测 鲁人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练测 鲁人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练测 鲁人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练测 鲁人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练测 鲁人版必修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单元练测建 议 用 时实 际 用 时设 定 分 值实 际 得 分1 5 0 分 钟 1 5 0 分8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遴选(ln) 傩戏(nu) 急湍(tun) 神谕(y)b扁舟(bin) 玉砌(q) 澎湃(pi)故垒(li)c舞榭(xi) 缱绻(qun) 巷陌(hng)窒息(zh)d孤村(g) 戍守(x) 粼粼(ln)衰弱(shui)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苟且 沉缅 缄默 小心翼翼 b篝火 赡养 海欧 坚不可摧c庇护 绘制 辜负 炯炯有神d愚蠢 菲薄 畅叙 惩一敬百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b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c这真是一种好的运动、好的锻炼,登山远望真令人气冲霄汉,好像胸中能装得下山川湖泊。d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4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永远也到不了任何地方去,”他在乌苏拉面前叹息说:“我们将一辈子烂在这里,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b今天我讲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分为四个问题来讲: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二、词汇与文学;三、语言与文学;四、语法与文学。c凡是懂得这一层美感的,就绝不会去将古物翻新,甚至做更愚蠢的事复原。d这些质地较软的大理石残件,经受着两千多年的阵阵海风的吹来吹去,正在一点点变短变小,有几块竟然差不多要消没在地面中了;一些石头表面还像流质一样起伏。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手指就会被染成蓝色。c长江水文局最新发布的水情分析指出,近年来长江流域出现了来水量严重偏少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天气因素所造成的,与三峡工程蓄水无直接关系。d他能评上“三好学生”的原因是他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服务而评上的。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消退。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省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6.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7.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受到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三、(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太学生何蕃传韩 愈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是以无成功。蕃,淮南人,父母俱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亦使其无传焉。【注】选纪:计算。司业阳先生城:太学司业阳城。司业,官职。阳城,人名。朱泚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军主帅朱泚反叛唐朝。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齿:争论。b.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 撰次:编写。c.于是太学阙祭酒阙:通“缺”,空缺。d.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流:传布。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何蕃纯孝仁勇的一组是( )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初入太学,岁率一归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a. b.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卿大夫知道何蕃的很多,但是都没有在礼部当官。在礼部的官吏又多与何蕃不合,所以最终何蕃也没能在礼部任职。可见政治的腐败。b.何蕃因为双亲老迈,所以辞别诸生想要归家,众人请求国子太学的司业阳城挽留何蕃,却因为阳城出任道州,没有挽留得住。c.有人并不认可何蕃是仁勇之人,欧阳詹表示了反对,认为太学诸生想要跟从叛军作乱时,因为何蕃的叱责而止,所以认为何蕃是仁勇之人。d.将要下雨,无论高低,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汽都会上升,即使处于低处的湖沼也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何蕃居于下位,他能替人做好事,却不能广及众人。可见贫贱之士也是需要时机的啊。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2.请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1)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 (2)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 1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水口行舟朱 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试结合具体词语简析诗人情感。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此地有 , 又有清流急湍, 。(2)夫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3) ,俯仰之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五、(12分,每小题4分)15.仿照下列画线句子,在下列短信贺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使上下文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撷取春光里最美的一束花, ,捡拾秋风里最红的几片叶, ,编织成生命的风铃,让幸福快乐永远伴随着你。16.把下面的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是他提出的。 17.请压缩下面这个语段,归纳出它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想象鸟鸣的幸福曾 柱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缘于她们质朴的乡土味。鸟们是乡村的,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子,唤醒牛马,唤醒村庄,唤醒道路,唤醒树林,唤醒房屋。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鸟声,这是个有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阴丛中,国画简墨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一切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黧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型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单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人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能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18“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子”,品读句子,赏析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19.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对村庄加以诗意的描写?(4分) 20.文中为什么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请分条概括理由。(5分) 2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幽梦影中这句话的用意。(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失败英雄”梁从诫汪永晨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梁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那次从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在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今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有删节)【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18.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19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 20.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21.“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 感。”请你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海滩时,要避开危险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所以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3)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4)800字左右。答案与解析l.a(b项中“扁”读pin;c项中“巷”读xing;d项中“戍”读sh。)2c(a缅湎;b欧鸥;d敬儆。)3c(应为“心旷神怡”。)4.a(把冒号改为逗号。)5.b(a.“吸引关注” 搭配不当;c.结构混乱,“因为”改成“由”;d. 主语里有“评上”,谓语里也有,前后重复,后边的“而评上的”可删掉。)6.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7.b(b项的理解无中生有。)8.a(b项,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项,“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的说法太绝对,推断无据。d项,“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文中无据,且说法错误。)9.a(齿:并列。)10.a(表现何蕃学成行尊,才学过人,受人推重。表现何蕃纯孝。 表现何蕃仁。 表现何蕃勇。)11.c(由“斯其所谓仁欤”可见大家已经认可了何蕃之仁,只是质疑其勇,故“有人并不认可何蕃是仁勇之人”错误。)12.(1)何蕃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阻止了他。没有回家已经五年了。何蕃,至孝之人,忧虑双亲年老而无法克制心情。(2)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无家可归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大小好事,一定努力而为,这大概就是所说的仁爱吧!13(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总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14.(1)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2)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3)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15.示例:采摘夏夜里最亮的数颗星 掬起冬晨里最纯的半捧雪16.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17.教养得有个性或人格作前提。(一)18.用比喻(或“通感”)的手法,写出了鸟声细小、清脆、连缀等特点,说明鸟鸣和种子一样,都给人带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感觉。19.鸟声来自村庄,鸟声与村庄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充满诗意的村庄烘托出鸟声的美妙;引出下文对燕子和麻雀的描写。20.麻雀外形平常,叫声普通;麻雀生活环境简陋,生活单调;麻雀每天歌唱,快乐自在;麻雀与人和谐相处,同存共荣。21.与上文描写鸟鸣的幸福画面相呼应;与现实中鸟鸣的缺失构成对比;表达作者倾听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深化主旨。(二)18.be(a项,梁先生并没有否定三峡工程,而是批评人们对环保的认识;c项,错在最后一分句太过肯定,原文只是作者的揣测;d项,以偏概全,对文章的理解有误。)19.这是梁先生的一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梁先生毕生为保护环境而努力,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也会遭遇很多挫折;虽然常常失败,但他从不气馁,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