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1 卷第 1 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Vol 21 No 1 2012 年 2 月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Feb 2012 收稿日期 2011 09 21 基金项目 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资助项目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史研究 0901 11 作者简介 吕世虎 1963 男 甘肃平凉人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史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 7 9 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从甘肃省农村学校学生的视角 吕世虎 岳艳萍 金 晶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对甘肃省农村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 其预期效果已经逐步显现 大部分学生喜欢上数 学课了 对数学教科书也比较满意 并且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但是 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 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 主动性不够 不能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 师生 生生之间的交流不够 学生 课业负担重 教师体罚学生 考试排名现象依然存在 评价制度没有落实 等 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与开发 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2 为学生交流 交往搭建更多平台 3 开发网络平台 建立师生交流网站 4 注重作业 布置 因材施练 5 加强学生心理引导 减轻学生负担 6 建立可行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 关键词 数学新课程 学生 学习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9894 2012 01 0038 05 1 问题提出 1997 年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酝酿阶段 教育部曾组 织研究组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组 提交了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 以下 简称 97 年调查报告 这个报告从学生 教师 校长和 社会人士的视角反映了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 成为研制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目前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 程在全国实施已近十年 全国范围内初中阶段使用数学新课 程的毕业生已经有三届 经过十年的新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 数学新课程实施的状况如何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的目标 是否实现 研究者于 2007 年曾从教师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作 过调查研究 1 如今 数学新课程实验又经过了 4 年 数学 新课程实施状况与 4 年前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是新课 程实施中的主体 他们对数学课程实施状况有着最深切的体 验 因此 从学生的视角开展调查是反映数学新课程实施状 况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 学生对数学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 态度如何 对数学新课程 新教材有什么看法 学生的学习 方式 学生课业负担有什么变化 学生对教师数学教学的有 什么看法和期待 带着这些问题 研究者对甘肃省农村中学 7 9 年级的 136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其中 43 名学生 进行了访谈 且将调查结果与 97 年调查报告 中的有关 结果进行比较 旨在从学生的视角客观反映义务教育 7 9 年级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现状 2 研究过程 2 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甘肃省两个县的农村中学 7 9 年级 1360 名 在校学生 2 2 调查工具和方法 2 2 1 工 具 自编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和 初 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学生访谈提纲 调查内容包括 学生对数学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对数学新课程教材的 看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课业负担以及对教师数学教学 的看法和期待 等 问卷共 47 个问题 其中 41 个单选题 5 个多选题和一个开放题 问卷调查数据采用 spss13 0 软件 进行统计处理 2 2 2 方 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发放问卷 1360 份 收回有 效问卷 1302 份 回收有效率为 95 7 根据问卷的回答情 况 选择其中 43 名学生进行访谈 2 2 3 调查过程 首先 由调查人员说明调查的目的并对相关问题做解 释 然后 对调查对象统一发放问卷 答卷时间为 30 40 分钟 答卷完毕统一收回问卷 在问卷调查完成后根据问卷 回答情况选择访谈对象进行访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1 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3 1 1 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从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学好数 学的信心两个方面来反映 学生对数学的感受 多选 的调 查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 感受 很容易学 很难学 很有趣 枯燥无味 百分比 32 0 44 0 66 5 13 5 从表1可以看出 有32 0 的学生认为数学 很容易学 有 44 0 的学生认为数学 很难学 认为数学 很有趣 的学生占 66 5 认为数学学习 枯燥无味 的学生占 13 5 对于 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一问题 有 73 6 的学生回 答 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有 7 9 的学生对学好数学 信心十足认为 很轻松就能取得好成绩 有 13 0 学生十 第 1 期 吕世虎等 义务教育 7 9 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39 分无奈 表示 不管怎么努力 只能取得一般的成绩 此 外 5 5 的学生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 不管怎么努力 也不 能取得好成绩 这表明 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很有趣 对 学好数学有信心 但仍然有近 1 2 的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学 近 1 6 的学生甚至认为数学枯燥无味 这与数学新课程追求 的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 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3 1 2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可以通过学生对数学课的喜欢程度 来反映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的调查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 态度 很喜欢 喜欢 不喜欢 讨厌 百分比 45 8 45 2 7 9 1 1 从表 2 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还是 喜欢的 但也有近 10 的学生不喜欢数学 3 2 学生对现行数学教材的看法 所调查的学校使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 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3 2 1 对新教材栏目设置 习题的多寡和难易程度的看法 学生对数学新教材设置的栏目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 对 于数学新教材中设置的 议一议 做一做 想一想 等 栏目 选择 经常读 老师要求时才会读 和 一般不读 的学生分别占 60 5 20 1 和 18 6 从来不读 的学生 只占 0 8 从 你喜欢现在的数学教材吗 喜欢什么栏 目 这一问题的访谈结果来看 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现行 数学新教材的 喜欢的栏目有 议一议 做一做 想一 想 知识技能 问题解决 等 这表明现行数学新教材 和新教材中设置的各个栏目受到大部分学生的欢迎 3 2 2 学生对数学新教材中习题量多寡和难易程度的看法 学生对数学新教材中习题量多寡的看法统计如表 3 表 3 学生对新教材习题多寡的看法 习题量 偏少 适中 偏多 百分比 9 0 82 4 8 6 学生对数学新教材中习题难易程度的看法的统计如表4 表 4 学生对新教材习题难易程度的看法 习题难易程度 偏易 适中 偏难 百分比 6 4 85 1 8 5 从表 3 可以看出 对于数学新教材的习题量有 9 0 的 学生认为习题量太少 有 82 4 的学生认为习题量适中 另 有 8 6 的学生认为习题量偏多 从表 4 可以看出 对于数 学新教材的习题难易程度 有 8 5 的学生认为所使用的数 学教材部分题目偏难 有 85 1 的学生认为所使用教材习题 难度整体适中 另有 6 4 的学生认为习题偏易 这表明 学生基本认同数学新教材的习题量和难易程度 3 2 3 对现行教材体现生活化程度的看法 数学新课程强调 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 的生活现实相联系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 用 对问卷中 教材中给出的事例与你的生活相关程度 这一问题 有 12 2 的学生认为数学教材与生活联系 非常 紧密 认为联系 比较紧密 和 一般 的学生分别为 51 4 和 33 4 选择 脱离 的学生有 3 0 对于 在生活中 遇到的问题你会想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吗 这一问题 5 5 的学生选择 经常会 用到 64 9 的学生觉得 有时 候会 用到 9 6 的学生认为 不会 用到 这表明 大部 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了 也感受到数 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 3 3 1 师生与生生之间交流的情况 对于 你和数学老师经常交流沟通吗 这一问题 选择 经常交流 的学生有 6 6 选择 有时交流 的学生有 57 4 从不交流 的学生有 36 0 对于 上课没听懂 怎么办 这一问题的回答 选择下课 问老师 和 问同学 的学生分别为 17 5 62 1 可见 大多数学生在日常学 习中经常与同学一起交流 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并不多 对于 你期望老师如何上数学课 这一开放题的回答中 50 5 学生明确提出 希望教师和学生多交流 多鼓励学生 这表 明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数学新课程提倡的 教师 与学生密切 合作 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 分享发 现和成果 还有一段距离 对于 你平时与同学交谈时是否会谈到数学话题 这一 问题 16 8 的学生选择 经常会 77 9 的学生选择 有 时会 只有 5 3 的学生选择 不会 对于 谈到的数学 话题的具体内容 40 5 的学生选择 解答习题 选择 解 决问题的想法 学习的体验 和 学习兴趣 的学生分别 为 33 8 6 0 和 12 1 还有 7 6 的学生选择了 其他 的话题 这表明 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以解答习题为主 也 有部分学生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想法 3 3 2 学生的课业负担 对于 你觉得学习数学负担如何 这一问题 选择 非 常重 的学生有 9 7 选择 比较重 和 一般 的学生 是 47 7 和 34 1 而认为 不重 的学生仅有 8 5 这表 明 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学习数学的负担比较重 调查中发现 数学教师经常给学生加课和拖堂 有 45 0 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完成的课堂教学内容会在 下课 继续讲 或 在空堂或自习课上讲 学生每天完成数学作 业的时间长 有 56 2 学生每天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是半小 时到一小时 有 9 9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超过一小时 周课时量大 据调查学生平均每周上数学课的节数在 8 到 9 节 有时甚至会超过 9 节 所调查的学校星期六上午补半天 课 晚上还会有晚自习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有时在星期天也 上课 由此可见 学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是学生数学学 习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3 4 学生对作业的看法 3 4 1 学生对数学作业作用的认识和完成情况 完成数学作业对学习数学的帮助作用的调查结果如表5 表 5 完成数学作业对学习数学的帮助作用 帮助作用很大 较大 不大 没有一点帮助 百分比 62 6 33 1 3 6 0 7 从表 5 可以看出 95 7 的学生认为完成数学作业对学 习数学帮助 很大 和 较大 3 6 的学生认为完成数学 40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第 21 卷 作业对学习数学的帮助 不大 只有 0 7 的学生认为 没 有一点帮助 可见学生对数学作业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对于 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 这一问题 61 2 的学生认为 都能按时完成 38 1 的学生认为 有 时不能按时完成 只有 0 7 的学生 经常完不成 而在 不完成作业时 有 84 7 的学生能够 补做完成 或在 老 师的辅导下完成 可见 对于数学作业大多数学生还是能 够完成 即使当时没有完成也会补做完成 3 4 2 作业的类型 对于 老师布置的作业类型 多选 这一问题 93 5 的学生选择 书面习题 选择 阅读教科书 动手操作 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性作业 的比例分别为 27 7 39 9 这一结果与 97 年调查报告 中的结果 该报告中 书面习题 阅读教科书 实践性作业的比例分别是 56 67 18 相比 选择书面习题的比例提高 37 5 选择 实践性作业的比例提高 21 9 选择阅读教科书的比例下降 39 3 这表明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虽然对实践性作业有 一定关注 但作业还是以书面习题为主 对于学生自学阅读 的作业有所轻视 书面习题的比例的大幅度提升说明教师依 然认为只有大量做题才能提高成绩 保证 教学质量 3 4 3 完成作业的方式 对于 如何完成数学作业 这一问题 选择 总是独立 完成 的学生只占 18 2 选择 有时独立完成 有时在别 人帮助下完成 的占 72 4 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 成 和 参考别人的作业才能完成 的分别占 5 5 和 3 9 对 于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后 是否会自己选择一些题 来做 这一问题 24 5 的学生选择 经常会 57 7 的学 生选择 有时会 17 8 的学生选择 不会 这表明 大 部分学生认识到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但 能独立完成的学生却不多 这一方面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不够强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超 越大部分学生的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 3 5 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如表 6 所示 表 6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多选 学习 方式 认真听课 记 笔记 做题 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遇到问题和同学 讨论 或问老师 遇到问题 独立思考 百分比 75 0 78 9 75 1 42 6 从表 6 可以看出 约 3 4 的学生选择 认真听课 记笔 记 做题 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与同学讨论 或问老 师 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式 约 40 的学生选择 独立思考 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式 对于复习和预习的时间 87 6 的学 生所用的时间是半小时到两小时 29 1 的学生少于半小时 和 3 3 的学生所用的时间超过两小时 这说明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一定变化 不只局限于听课 记笔记 做题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 预习 复习 独立思考 等都成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3 6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看法与期待 3 6 1 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查结果如表 7 所示 表 7 学生认为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 多选 教学 方式 教师讲 授为主 师生共 同合作 教师指导下的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 自学 百分比46 9 81 9 38 5 7 8 从表 7 可以看出 46 9 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以讲 授为主 有 81 9 和 38 5 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 师生共 同合作 和 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7 8 的学生认 为教师采用了 学生自学 的教学方法 这表明教师的教学 方式已经由传统的 以讲授为主 向 师生共同探究 等多 元化方式过渡 教师的角色也开始由 知识的传授者 向 学 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转变 且这种转换已经落实在日 常的课堂教学中 3 6 2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 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可以从学生在数学课上 是否经历过自己查阅资料 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否 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机会以及对教师提问的回答等 3 方面 来反映 对于问卷中 在数学课上是否经历过自己查阅资料 集 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 这一问题 回答 从没 和 很少 的占 77 2 回答 经常 的学生占 22 8 这一结果与 97 年调查报告 中的结果 该报告中八年级学生认为从不 很 少 经常有这种经历的比例分别是 56 34 和 10 相比 选择 经常 经历的学生的比例提高 12 8 选择从不和很 少经历的学生的比例下降 12 8 对于问卷中 数学课上是否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 与教师不同的意见 这一问题 选择 很少 和 没有 机 会的学生分别有 54 5 和 22 3 选择 经常 有机会的学 生有 23 2 这一结果与 97 年调查报告 中的结果 该报 告中初中生认为没有 很少 经常有发表与教师不同意见的 机会的比例分别是 9 48 和 43 相比 选择 经常 有机会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的学生的比例下降 19 8 对 数学课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把握答对时会怎 么办 这一问题 56 9 的学生选择 想答 但担心答错 6 4 的学生选择 根本不想回答 选择 有时回答 和 都 会回答 的学生分别占 28 1 和 8 6 这一结果与 97 年 调查报告 中的结果 该报告中 初中生对于教师提问没有 答对把握时想答但担心答错和选择不答的学生比例分别是 54 15 相比 选择不答的学生的比例下降 8 6 上述结果表明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和课堂氛围的民 主性虽然有一定变化 但没有大的改观 3 6 3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期待 对问卷中的开放题 你希望老师如何上数学课 这一问 题 55 9 的学生期待教师 多提问 少讲多练 留时间让 学生自主学习 50 5 的学生期待教师 多和学生交流 耐 心辅导 师生合作 多鼓励学生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 方式 28 3 的学生期待教师 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 性 引导启发 让学生多表达自己 先独立思考再讲解 23 1 的学生期待教师 上课态度和蔼可亲 幽默风趣 面 带微笑 妙语连珠 不要轻易发火 更不要体罚学生 17 7 的学生希望 有愉快 有趣 活泼的课堂气氛 老师多讲故 第 1 期 吕世虎等 义务教育 7 9 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41 事 做游戏 说笑话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9 6 的 学生期待教师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多关注差生 8 0 的学生期待 结合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找到乐趣 使数学学习 多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 也说明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与数学新课 程提倡的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教师是学 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等理念还存在很大 差距 3 7 学生对评价的看法与期待 3 7 1 学生希望教师评价他们数学学习的依据 学生希望教师评价他们数学学习的依据的调查结果统 计如表 8 所示 表 8 学生希望教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依据 多选 依据 考试 成绩 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学习的刻 苦程度 有无质疑思 考的习惯 作业 情况 百分比 54 9 78 6 52 7 20 2 41 2 从表 8 可以看出 78 6 的学生希望教师评价他们数学 学习的依据是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接下来依次是 考 试成绩 学习的刻苦程度 作业情况 有无质疑思 考的习惯 这几项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54 9 52 7 41 2 和 20 2 对于 教师是否使用实践性作业方式 如观察 制作 实验 查阅资料 社会调查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 评价 这一问题 75 6 的学生选择 没有 或 只进行过 一两次 研究者同时还对教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主要 依据作了调查 结果表明 89 1 的教师认为 考试成绩 是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依据 其次是 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71 2 与 作业情况 66 9 之后是 质疑 思考的习惯 45 9 和 学习的刻苦程度 38 5 可见 学生希望评价他们数学学习的依据与教师实际评 价的依据还是有很大差距 教师主要关注的还是考试成绩 3 7 2 教师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 调查结果表明 45 0 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或总是在全 班公布考试成绩 47 5 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或总是按考试 成绩给学生排名次 这一结果与 97 年调查报告 中的结 果相比 比例有所下降 97 年调查报告中 学生认为教师 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的比 例分别是 60 和超过 50 这表明 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 师当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成绩对学生排名的做法有一 定程度的改变 但仍然有近一半的教师坚持这一做法 这与 教师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首要依据一致 说明 唯分 数论 的考评方式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改变 3 7 3 学生对考试结果处理的感受 调查结果表明 对于教师经常当众公布考试成绩并据此 排名次的做法 88 3 的初中生感到紧张 害怕或讨厌 只 有 11 7 的学生表示喜欢 这一结果与 97 年调查报告 中 的结果 该报告中 70 的初中生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 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感到紧张 害怕或讨厌 只有少数学 生喜欢 相比 比例有所提高 这表明 当众公布考试成绩 并据此排名次的做法对学生的消极影响面比以往更大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 论 通过调查研究者发现 新课程经过多年的推行 教师和 学生都在不断地成长 角色在不断地转变 对数学 对教学 对学习也都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 效 但同时研究者也发现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 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4 1 1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 课改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大部 分学生都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喜欢数学和数学课本 感觉数 学是有趣的 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用数学知 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 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参与式教学方法和自主学习 探 究学习方法正在被广大师生所理解和接受 课堂气氛活跃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正在向有利的 深入的方 向推进 4 1 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学生的学习信 心不足 主动性不够 不能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 师生交流 不够 学生课业负担重 教师体罚学生 考试排名现象依然 存在 唯分数论 的评价方式依然主导着学校的数学教学 4 2 建 议 4 2 1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 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 长期以来 教学资源短缺 学生 的学习只限于课本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数学 但是仍有 44 0 的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学 13 5 的学生甚至认为数学 是枯燥无味的 因此 如能够增加经费投入 提供丰富的教 学用具和资源 落实与新课程相匹配的实验 探究活动需要 的设备材料 场所 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的参与其中 会更 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质量 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 心和兴趣 4 2 2 为学生交流交往搭建更多平台 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是数学新课程重要 目标 现在学生之间的交流正在增加 交流有助于学生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学生的交流有很大 局限 主要限于内部 且以解题为主 因此 学校应该给学 生提供更多的与外部交流的机会 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夏令 营和 手拉手 等活动 也可以在城乡学校之间开展更多的 交流活动 使农村的学生能够走出去 拓展视野 增长见识 4 2 3 开发网络平台 为了使师生之间更好的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构建网 络平台 使教师可以通过 QQ 群联系学生 学生在学习和生 活上有什么疑问 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 也可以通 过电子邮箱 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 征集学生对数学学习 的真实感受等 这种虚拟的不面对面的交流 既减轻了学生 紧张的心理 也使学生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使师生的交 流进入更广阔的领域 4 2 4 注重作业的布置 题海战术 并不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法宝 因此 42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第 21 卷 在布置作业时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合理设 计 精选练习题 尽可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不同的习题 体现层次 因材施练 作业和练习的设置应该呈现梯度 供 不同程度学生使用 4 2 5 加强学生心理引导 学生感觉学习负担重 不只是课业负担重 而且在于心 理负担重 在 减负 时 更要注重后者 教师应该通过各 种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从心理负担 和课业负担两方面入手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引发学生学 习积极性 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 4 2 6 建立可行的学生考核评价办法 标准 在 7 9 年级的评价建议中强调 要注重对学生 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评价主体 和方式要多样化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呈现 2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学 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并且考试结果经常被当众公布 88 3 的初中生感到紧张 害怕或讨厌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基本上形同虚设 数学新课程提倡的口试 活动报告 成长 记录袋等多种评价方式如何具体操作尚无定论 评价的具体 标准也没有建立 学校和教师执行起来有很大困难 尤其是 唯分数论 评价方式的回升反弹对评价改革提出了更为严 峻的挑战 因此 需要研制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具体可行的评 价方案 助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参 考 文 献 1 吕世虎 郭秀娟 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 7 9 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从教师视角的研究 J 数学教育 学报 2008 17 5 31 3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Survey on the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7 9 Grade LV Shi hu YUE Yan ping JIN Jing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Gansu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there are some expected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were acquired However there remains to be som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se question we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confidence In order to students communication build more platform Develop network platform and establish communicational sit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chool assignments should coincide with the students ability Strengthe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nd reduce students burden Establish feasible students evaluation scheme Key words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udent learning teaching 责任编校 陈隽 上接第 29 页 30 徐章韬 基于数学史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教学案例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 10 15 17 31 徐章韬 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归纳法的教学案例设计 J 数学通讯 2008 7 20 23 32 徐章韬 基于数学史的弧度制概念的教学案例设计 J 湖南教育 2008 12 41 42 33 徐章韬 基于数学史的平面概念的教学案例设计 J 数学通讯 2009 2 13 15 34 王会明 徐章韬 数学史视角下 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J 湖南教育 2009 11 40 41 35 庞雅丽 徐章韬 基于数学史的无理数概念的教学设计 J 湖南教育 2010 2 40 43 Historical genetic Principle of Cognition and It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Taking Mathematics as an Example XU Zhang tao1 2 WANG Xiao qin3 MEI Quan xiong4 1 Engineering Center for Educ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审定家装合同协议
- 家属进厂安全协议书范本
- 学校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婚庆活动房租赁合同协议
- 委托供货标准合同协议
- 工矿供销合同协议
- 安置楼转让合同协议
- 委托协议书格式排版
- 娱乐公司加盟合同协议
- 学员上课协议书模板
- 2025购销商品合同模板
- 2024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03月双鸭山市“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操作指南
- 2025年03月州省气象部门第二批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34人(第6号)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上海市第一至十八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 通风空调施工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