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仲淹与王安石变法比较一、 年代庆历新政: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9月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前后,历时一年半。熙宁变法: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2月元佑元年(1086年)8月前后,历时17年半。后新法又在哲宗朝、徽宗朝得以实施。二、 主持人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最高职务:参知政事(副宰相)。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谥号:.文。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最高职务:宰相(2次)。两人有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是两次新政有了不同的结局(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失败的方式影响力不同)。1、 私人关系: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范仲淹的同年友人,都是大中祥符8年的进士。王安石曾给在杭州任知州的范仲淹写过3封信,范仲淹死后又为他写了祭文。2、 家庭出身:都是中下层官员的家庭,青少年时生活颇为艰辛。范仲淹有“断齑划粥”的典故,经常吃冷粥和咸菜;王安石十几岁时经常上山采野菜给全家人吃。不过范仲淹似乎更让人同情些,因为他到二十多岁时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并非亲生父亲,30年一直姓着别人家的姓,30岁以后才叫范仲淹。3、 生活习惯:都是对物质要求不高的人。范仲淹终其一生一顿不置两个荤菜。居家时喜欢穿宽松舒适的道服,为同年好友写过道服赞,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王安石根本不在乎吃什么,鼻子底下有什么菜吃什么菜,他还吃过皇帝家的鱼饵。极不注重个人卫生,长时间不洗澡、不刷牙、不洗脸、不换衣服。4、 生活情趣:范仲淹擅长弹琴(音乐家崔遵度的弟子)、舞剑(类似于每天做广播体操)、下围棋(写过相关论文)、书法(得过奖,书法家的鼓励奖)、气功(有两次走火入魔晕倒的经历)、行医(给人开过一些偏方)。王安石:不详,期待爆料。5、 金钱态度:范仲淹有临睡前算帐的习惯,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核对无误了,就酣然入睡,否则辗转难眠。喜欢参与慈善事业和希望工程,经常救助贫困学生,老年时将所有财产用来建立“苏州义庄”的慈善事业。王安石是国家财政的理财高手,但对私人财产不加控制,逐渐成为亲戚、朋友、同事的自动取款机。6、 成名途径:范仲淹以3次犯颜直谏名满天下,第一次要求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撤帘还政,遭贬黜;第二次反对刚亲政的仁宗不能废后遭贬黜;第三次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遭贬黜。每贬一次,名气就大一点。王安石以入仕途20年多次拒绝入京为官而名动公卿。每拒绝一次,名气就大一点。7、 个性魅力:范仲淹的外和内刚:他代表着当时士大夫阶层推崇的主流性格,既有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不谓权贵的正义凛然,又豪迈慷慨,不拘小节,有广泛的社交圈与人际关系网,以一种领袖的姿态引领改革潮流。王安石的特立独行:他从不妥协,从不关注与考虑别人的意见,果敢自信、生机勃勃。他用天然纯真近乎痴的的个性与完美的个人品行获得了后人的一致赞誉。8、 能力才干:两人都是政务管理的高手,在做具体事务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善待老百姓,都具有崇高的官声与民望。范仲淹的志向是当宰相,为民福利,所以他并不甘心一直在底层做一个小吏;王安石倒不太在意官的大小,心甘情愿呆在基层二十多年,不愿入朝做京官。 两人都是文学家,但王安石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的优势,唐宋八大家,那不是吹的。两人对财政都有理论研究与实际经验,但显然王安石的在这方面的能力似乎还没人能超越。范仲淹碰上了宋夏战争,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虽然宋军屡战屡败,但在范仲淹主持的战线上没吃过败仗。王安石没遇上战争,这方面才能不可而知。但王安石的口才相当好,基本上能把不可能说成可能,把活的说成死的。9、 选才荐人:范仲淹坚持德才兼备,任人惟贤,一生几乎没用错过人。王安石不管黑猫白猫,能逮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由此可见,范仲淹属于对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精细的安排的人,他处处考虑周全,又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他是性格虽然刚正不阿,但并不执拗。为了他自己认为的正义与理想,他可以不要前途,甚至是生命,但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一切时,能很快地调整心态。而王安石的性格更坚硬,更执拗,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美好世界中,他的文章,他的诗歌,他的事业,他都可以全身心投入。他可以放弃一切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比如一切身外之物,这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但他生得太早了。一千年前的社会,还无福消受他的智慧。三、 直属上司宋仁宗:范仲淹的顶头上司,行新政时34岁,是宋一朝最宽厚仁慈的皇帝,但意志薄弱,容易被各种意见左右,新政的失败与他的动摇反复有很大的关系。对范仲淹的信任:有限范围内的全力支持。宋神宗:王安石的顶头上司,行新法时20岁出头,是宋一朝除太祖太宗外最有作为的皇帝,但任用肖小,以致将大宋王朝带入党争的深渊。对王安石的信任:不遗余力、力排众议论地支持到底。四、 后台老板庆历新政:仁宗 反对派:仁宗熙宁变法:北宋朝的小皇帝们(神宗、哲宗、徽宗) 反对派:老太后们五、 支持者庆历新政的支持者、参与者名单:杜衍(宰相)、富弼(枢密副使)、韩琦(枢密副使)、欧阳修(谏官)、蔡襄(谏官)、孙甫(谏官)、苏舜钦(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王益柔(集贤校理)、石介(国子监直讲)这份名单应该是很长的,像张方平、梅尧臣、尹洙等,但他们的参与程度、受迫害程度均不如上面的几位,故省略。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上述几位无论人品、学问、能力在当时都是堪称一流,杜衍有着清廉自律的美誉,富弼是杰出的外交家,韩琦是三朝重臣,欧阳修是文坛盟主,蔡襄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孙甫是清明的能吏,苏舜钦是名重一时的大诗人,王益柔可谓新进俊杰,石介是宋初三先生之一。在这场新政失败后,搭上性命的是苏舜钦和石介。虽然两人都是病死,但石介险遭鞭尸,苏舜钦被削去官职,流落苏州,英年早逝。熙宁新法的支持者、参与者名单:陈升之(宰相)、韩绛(参知政事)、李定(监察御史)、吕惠卿(参知政事)、曾布、章谆、吕嘉问、邓倌、蔡京这份名单看着讨厌,全是小人、奸臣。熙宁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不到主流士大夫的支持,只好任用了这些有冲劲但没经历过人品考验的人,用人不当,全盘皆输。六、 反对者庆历新政:夏竦、王拱辰、贾昌朝、章得象、陈执中、刘元瑜、李定、钱明逸、宋痒、宋祁兄弟这份名单中除了宋氏兄弟有过美誉,特别是小宋宋祁是史学家,人品一流外,其余几人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皆使出了让人不齿的招数。熙宁变法:司马光、富弼、韩琦、欧阳修、文彦博、范纯仁(范仲淹次子)、苏轼、宋敏求这份名单让人有点心痛,上述8人,有5人是范仲淹的政治盟友、坚定的支持者,如今全部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而这些人一直在呼吁变革,从没停止过。而其余与范仲淹关系不大,但文章才学一流的大人物:司马光、文彦博、苏轼3人也反对王安石。他们的反对,让这场变革充满争议,也充满变数。七、 改革重点庆历新政:时代背景:军队打败仗了,国库钱不多了,没用的兵太多了,官太多了,没用的官更多了,老百姓太苦了,正直的大臣想改革了吏治改革为主,发展经济为辅,搭上一条加强军备的措施,一共十条。1、 明黜陟:升官从此不看资历了,得看政绩2、 抑侥幸:一人为官鸡犬升天的势头该刹刹车了3、 精贡举:想要参加科举当公务员,必须拿出文凭,没有?回学校读上三百天再来4、 择官长:老的、病的、无能的、贪污的官员,回家种田去吧5、 均公田:高薪养廉不是梦,做个基层小公务员,没有国家补贴,也有三产让你搞,但是,要重新分配,公平最重要6、 厚农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为农民伯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7、 减徭役:撤县并镇真是好办法,今天我们还在用这个方法8、 推恩信:上级推行的福利政策下面的官员不能中饱私囊,要全部给老百姓9、 重命令:严肃处理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投机分子10、 修武备:当兵干吗要终生制呢?农闲时来部队上班,农忙时回家割麦,不挺好的么?总结:多好的新政呀,这些不正是今天的我们正在实行或已经实行的吗?怎么就失败了呢?我觉得这跟当时咨讯落后、普通民众参与程度不高有关,把这些问题抛给老百姓,各大媒体每天头条报道,网上开论坛,再来个民主投票,不全都搞定了吗!何至于让那些小人上窜下跳地折腾没了呢?熙宁新法:时代背景:没钱了!新皇帝想要改革了。重点是理财,强兵、育才也有所涉及1、 均输法:2、 青苗法:3、 农田水利法:4、 免役法5、 市易法6、 免行法7、 方田均税法8、 保甲法9、 保马法10、 军器监法11、 将兵法12、 科举新法13、 三舍法14、 三经新义由于本人对于经济财经方面是外行,这些有关理财的、市场流通方面的知识相当匮乏,因此到现在也搞不清这些政策是如何实施,解决了什么问题,望有识之士能作通俗易懂的解释。八、 改革结局庆历新政:吏治改革为主,直接导致部分国家干部下岗、晋升困难、子女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反对者处于维护自身利益,开展的防守反击策略,手段无所不用,最主要的打击方式是进行人身攻击,具体措施有伪造证据、诬陷、小题大做、散布谣言,把新政的主持者支持者一个个搞黑搞臭,再套上一个“朋党”的大帽子,全部踢出朝廷。反对者的手段极其高明,心狠手辣,不留后患。斗争干净利落,没有反复,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对手都是正人君子,认输的姿态相当好,不存在打击报复。熙宁新法:相比二十多年前的庆历新政,这次的改革范围更大,程度更深,更彻底,争议也更大。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从一开始,就遭到主流社会的反对,王安石的理论是,只要方法对头,想要发财,没有不可能。但按司马光的观点,天下钱就那么多,国库充盈了,老百姓的钱就少了,不过取之于民罢了。那些政治大佬们的担心终于出现了,而且是那样的惨不忍睹:为了逃避保甲法,许多人进行自残;国库充盈的同时,大批中小商贩纷纷破产,市场前所未有的萧条;青苗法让贫苦的农民彻底走上卖房卖地卖儿卖女的境地;灾荒、民变、枯骨这些都让有良知的官员无法坐视不理。对于王安石来说,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是能造福子孙后代的。他在基层时曾亲自实施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当他把这些政策推广到全国时,问题出现了,他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一个指挥者,他指挥不了大佬,只能选那些热情的有冲劲的年轻人。但遗憾的是,正直的人无法理解他的思路,理解他思路的人不正直。而且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决不允许有人唱反调。当他的手下告诉他政策多么的好,推行得多么顺利,国库多么充盈时,他却不知道这些钱是怎样从老百姓的嘴巴里抠出来的。新法失败了,败得那样伤筋动骨。一大批正直的官员蒙冤受屈,一大批平民流离失所。北宋的覆灭不是他的错,然而历史无情,如果要说责任的话,没有他的变法,或许北宋还能多活几十年,乃至百年。他为大宋国库弄的那点钱,不过为徽宗君臣有挥霍的资本罢了。但无论如何,王安石的创举,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他的思维,他的智慧,也只有现代人才能理解与钦佩。九、 历史影响与遗产庆历新政由于时间短,获利小,危害轻,也因此没有获得很大的知名度。但值得指出的是,它的失败催生了几篇影响甚大的文章,也可以说从另一方面为中国文学作出卓越的贡献。差不多时间,3位文学家在各自的贬所写下了优美隽永的文章。诗人苏舜钦,遭人诬陷,被削官为民,流落苏州,买下沧浪亭,独居寓所,写下沧浪亭记,也为后人留下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随后几年中,抑郁而终,可怜一代豪迈俊杰!疾恶如仇的欧阳修也遭人诬陷,贬往滁州,写下著名的醉翁亭记,可怜刚过40的大文豪竟已苍颜白发!也遭人诬陷的滕宗谅重修了岳阳楼,远在河南邓州的范仲淹慷慨提笔,岳阳楼记成一代名臣的人生宣言。 若说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王安石的改革思路。他意识到吏治改革不是富国强兵的好办法,因此才有意回避。说到危害,它实质上开启了宋代的朋党之争。但此时的朋党,仅仅限于君子之争,还不至于危害国家。但无论如何,朋党这个东西,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也成为宋朝衰败的死穴。熙宁变法影响相当大,连外国人都知道,列宁曾经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王安石的评价也泾渭分明,有人说正是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导致了大宋帝国的衰颓,从而招致靖康之耻。也有人评价王安石是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改革家。如何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肯定,这场运动制造了不少冤案,是“怨怨相报何时了”的最佳评注。不过也并非毫无收获,至少“乌台诗案”成就了东坡居士,一系列赤壁怀古成了无人攀越的高峰。还有拜新法所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在洛阳横空出世。说到危害,只能叹一声气,好心办坏事、好政策摊上真小人!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比较庆历新政(1043-1044)和王安石熙宁变法(1069-1093)是北宋王朝在开国已久之后,统治阶层试图拯救时弊,富国强兵的变法活动,虽然最终都归于失败,但是对北宋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两者之间在起因、经过、内容、失败缘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上的异同之处,值得人们进行一番研究。 在时代背景上,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基本一致。北宋王朝和此前的历代王朝一样,在开国近百年之后,虽然仍可称得上是国泰民安,但是内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正如王安石所说的:“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 。庆历新政前,北宋在对外关系上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西夏与北宋交战不休,澶渊之盟后一直相安无事的契丹也于1042年遣使求关南之地,并且“聚兵幽燕,声言南下” 。最终宋仁宗遣富弼为使,“岁增银、绢各十万匹、两” 才得以解决。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庆历三年(1043年),“吕夷简罢相,章得象、晏殊、贾昌朝、韩琦、范仲淹、富弼同时执政,而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并为谏官” ,宋仁宗责成他们有所更张以“兴致太平” 。随后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列举了十件必须“端本澄源”的事务,其中以整顿吏治为核心。随后在范仲淹等人的主持下,所谓的“庆历新政”便开始实施,但是一年之后,便因为反对者的造谣中伤,而无疾而终。北宋也继续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发展,到二十年之后王安石主持变法时,北宋总体的内外局势与庆历新政时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承平更久,积弊更深而已。 再从变法的主持者来说,庆历新政的主持者为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一批名望卓著的官员,背后的支持者是当时已经在位达二十年的宋仁宗。主持庆历新政的这些官员中,范仲淹早已在中央担任过秘阁校理、右司谏、吏部员外郎等职,后在陕陇地区主持对西夏战事,“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颇有威名。元昊请和以后入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富弼如前所述,担任过奉使契丹的重任,庆历三年拜为枢密副使。韩琦历任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等职,后与范仲淹一起参与西夏战事,“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随后召为枢密副使。以上三人可以说都是功勋卓著之士,当时北宋朝中,论声望功绩,可以说无人与这些人相提并论。相比之下,熙宁变法的主持者王安石,虽然在嘉佑三年受命担任三司度支判官,但到嘉佑八年因母忧辞官守丧,收徒讲学,直到宋神宗即位后的熙宁元年,才重新进入中枢。虽然韩绛、韩维、吕公著“三人更称扬之,名始盛” 并且有人认为“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 ,但是毕竟没有像韩、范、富弼那样卓越的功绩,在朝中也没有特别支持自己主张的盟友,处在宋神宗所谓的“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的状态,而在当时的朝中,富弼、韩琦、司马光等主要大臣皆反对王安石变法,这无疑是王安石变法相对于庆历新政的一个不利条件。不过,熙宁变法的一个有利条件便是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与庆历新政时已在位20多年的宋仁宗不同,宋神宗年方弱冠,颇具雄心,对王安石也是极为信任,“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二年二月便拜为参知政事,负责主持变法,后来王安石屡遭攻击时也坚持任用,虽然王安石一度罢相,但宋神宗在位期间,新法总体上来说始终坚持了下去,可见宋神宗变法的决心,这便不是变法时已经人到中年的宋仁宗可比的了。 庆历新政的内容相对来说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吏治方面,范仲淹所上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所说的十事,分别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其中的五项均为和吏治相关的内容,按照邓广铭先生的看法,“大概范仲淹认为,通过这样五项措施,就可以培育和选拔出贤明能干的官吏,能爱惜百姓,均其徭役,宽其赋敛,使百姓各获安宁,便不至再爆发反抗斗争。 ”其着眼点在于整顿官僚队伍,“裁削幸滥,考覆官吏”而“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变”,由此来实现减少冗官冗费。而在王安石变法中,在吏治上的措施与此不同,王安石由于在朝中较为孤立,通过整顿已有的官僚队伍来进行变法便不太现实,因此王安石采用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这样的新机构的办法来推行新法,并且改革科举来吸收新的变法人才到官僚队伍中,实际上是在增加官员数量。之所以有两者在吏治措施上有这种区别,主要是因为王安石变法的着眼点在通过合理理财增加财政收入,即“开源”,以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非庆历新政所着重的“节流”,当然还与王安石变法所面临的官僚集团内部的激烈反对有关。 庆历新政中与财政、军事等有关的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其中的一些措施如“府兵”由于众人的反对也并没有付诸实施,其他措施也由于庆历新政一年后便无疾而终而未能广泛施行。而王安石变法的重点恰恰在庆历新政没有来得及予以关注的农业、财政、军事等方面,尤其是理财方面。其中与农业和军事有关的措施,有的在庆历新政中已经提出,在王安石变法中继续采用,例如范仲淹在“修武备”的措施中提出的如范仲淹提出的“府兵法”,为王安石的保甲法所继承,不过范仲淹还只是主张“以助正兵” ,用府兵来补募兵之弊,王安石则更进一步主张“为宗社长久计,当罢募兵,立保甲” 。有些措施是庆历新政已经提出,但王安石采用不同的办法来实现,例如范仲淹主张的,是“州县选官 ”治理水利,劝课农桑;而王安石的农田水利法则主张用民间分派资金的办法兴修水利,范仲淹主张的减徭役主张“不应受役者悉归之农 ”,而王安石的募役法则是主张以钱代役,两者相比,王安石的措施更偏重于增加国家收入而削弱豪强地主的收入。还有一些措施则是庆历新政没有提出而为王安石所独创的,如市易法、青苗法是、方田均税法则是王安石针对财政问题而专门设立的,保马法则是针对北宋缺乏战马,难以建设强大的骑兵队伍的问题而提出的,将兵法则是为了解决北宋军队“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问题而实施的举措。比较一下两者的措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王安石变法的种种措施在施行的深度、广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远非庆历新政可比,其内容也远远超出庆历新政的范围。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在指导思想上也有很大差异。范仲淹等人皆为官僚集团中的一员,因此他们提出的措施,基本上都没有超出前代的改革的范畴,在很多制度上基本上修修补补,或者是像府兵制那样仿照前代的制度,其指导思想基本上还是局限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办公用品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房产中介雇佣劳动合同
- 房地产分销代理协议
- 个人珠宝交易合同样本
- 丽江古城客栈出租合同样本
- 企业定制货架合同标准文本
- 小学生跳绳教学反思一
- BIM服务合同范本
- 辽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定额
-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堂教学设计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件
-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粤教版(含答案)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韩山师范大学2022年练习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2022年江苏对口单招市场营销试卷剖析
- 爱爱医资源-生理学-122排卵、黄体形成与月经周期
- 科技小巨人工程验收培训
- 大班绘本教案《月亮冰激凌》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规程
- 01-第一章--粉末的制取雾化法
- 3D打印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