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8讲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学案 浙科版.DOC_第1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8讲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学案 浙科版.DOC_第2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8讲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学案 浙科版.DOC_第3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8讲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学案 浙科版.DOC_第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8讲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学案 浙科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高】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8讲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学案 浙科版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3的第四、五、六、七章内容。从宏观方面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态及生态环境的保护。3重点关注(1)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的变化对种群密度的影响。(2)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变化率与数量的关系。(3)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4)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种间关系。(5)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功能。(7)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特点及相互关系。(8)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方式。(9)建立人工生态系统。(10)我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11)温室效应、水体污染的产生原因及有效防治。(12)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第28讲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增长方式()。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4.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一、种群的特征种群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3)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4)性比率只影响出生率。判一判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3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41 000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10个小孩,则出生率为10/(1 00010)100%0.9%()提示10/1 000100%1%。二、种群的增长方式1指数增长(1)理想条件是指资源和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2)特点: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增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又称“j”形增长曲线。2逻辑斯谛增长(1)概念: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又称为“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2)特点:种群起始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减速增长,到k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思考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环境时,种群数量如何变化?提示若不适应环境,则可能会灭亡;若适应新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类似于“j”形增长,但最终呈“s”形增长。三、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种群数量波动类型及变化原因(1)波动类型:非周期波动。变化原因:气候变化。(2)波动类型:周期波动。以雪兔和猞猁为例分析变化原因:食料植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三者之间的数量互动关系。2对种群数量波动起调节作用的因素(1)外源性因素:主要指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2)内源性因素:主要有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分析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结构和性比率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1)调查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2)计算公式:nmn/m。(3)调查意义: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研究动物种群。易错警示(1)性比率并不改变种群死亡率性比率是生物经历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是种群的特征之一。性比率并不是通过改变种群死亡率而影响种群数目的。种群的性比率改变或失调会引起分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导致种群出生率下降而引起种群数目改变。(2)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会对动物产生影响和伤害。标记物不易脱落。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的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强烈的干扰。1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d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量最大;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结构,而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此时种群仍表现为数量增加。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比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2种群密度直接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大小,有关种群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年龄结构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b种群的性比率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d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答案a解析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进一步预测种群的未来数量动态变化;种群中个体的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对种群密度有较大影响;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大,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减小;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明确图示类型(1)模式图(2)统计图(3)曲线图(4)柱形图2关注组成特点,准确判断类型: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考点二分析“j”形曲线和“s”形曲线1观察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模型,完成表格内容项目“j”形曲线“s”形曲线区别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k值的有无无k值有k值曲线形成的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而有:“j”形曲线因环境阻力增大而呈“s”形曲线2讨论模型构建的应用(1)k值的应用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2)k/2值的应用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易错警示(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在“j”形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形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2)对“”的理解ntn0t,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1时,种群密度增大;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1时,种群密度减小。3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形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答案a解析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4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种群数量增长的三条曲线,首先要对三个曲线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进行对比:图1和图2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但图1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图2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图3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通过分析曲线可知,三个曲线图中的种群个体数量最终都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它们都属于“s”形增长,环境条件是有限的,a正确。图1中,曲线斜率最大的点(a点)增长速率最大,图3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e点)增长速率最大,这两个点对应图2中的c点,b正确。图1中的b点增长速率为0,图3中的f点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也为0,这两个点均对应图2中的d点,c正确。图1、2、3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b、d、f点,d错误。1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2k值变动的示意图(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2)环境遭受破坏后k值会下降;环境得到改善后k值会上升。3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实验十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探究目的(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了解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2)学习使用血细胞计数板。(3)初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2探究过程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假设:提出合理的假设设计实验(如表)试管编号abc管内液体培养液/ml1010无菌水/ml10酵母液/ml0.10.10.1温度条件28528采用抽样检测方法显微计数结果:绘出表格时间/天123456数量/个画坐标曲线在坐标纸上画出酵母菌数量曲线易错警示(1)在酵母菌计数时的注意事项大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4个小格。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酵母细胞若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拧紧试管盖将试管倒转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5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30 ,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装置编号abcd装置容器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无菌水/ml55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525525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先将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制作好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3)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容积为0.1 mm3(1 ml1 000 mm3)。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ml_。答案(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2)盖玻片用滤纸(吸水纸)吸去不被(3)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审题不准,把场所误认为主要场所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忽视了厌氧呼吸的产生条件是氧气减少时产生,而不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忽视了酒精产物对酵母菌的影响乙醇含量过高表达不完整,不到位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没答到问题的实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所答的问题已在后面的答案信息中给出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题组一种群的特征1(2012新课标全国卷,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其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两项正确。天敌迁入后,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d项错误。2(2009山东理综,6)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答案d解析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曲线a表示的是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错误;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题组二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规律3(2011江苏卷,25)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答案ab解析封闭条件与开放条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否阻断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逐渐加强,开放条件下容易在种群密度比较大时出现迁出现象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故a项正确;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开始种内斗争较弱时,开放条件下容易出现外来种群迁入现象,从而使种群增长速度过快而率先达到密度峰值,故b项正确;分析图中的四条曲线可知,种群的密度在达到最高点时,都没有出现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的现象,即达到k值的现象,所以四条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种群数值并不一定是种群的k值,因此,无论是开放条件还是封闭条件,种群数量并不一定在达到k值时开始下降,故c项错误;因实验中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随种群数量的增加,棉叶减少,导致棉蚜因缺少食物而使种内斗争加剧,但种群数量减少后棉叶数量更少,种内斗争不会减弱,故d项错误。4(2010山东卷,8)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答案c解析a项中,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有害动物应在k/2之前最有效;b项中,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即降低人口出生率减少净补充量,不能靠增加死亡率来减少净补充量;c项中,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项中,在捕捞鱼类后使种群数量降低至k/2能获得最大的种群增长速率,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组题说明】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种群的概念及特征1、3、4、7、8、14种群的数量变化及规律2、5、6、9、10、13、15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121如图曲线表示a、b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高,故b正确。分析曲线可知a表示的是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正确。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斗争越剧烈,故d点不是个体间斗争最剧烈的点。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答案c解析在自然情况下,种群都是按“s”形曲线增长的。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3如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aab bbcccd dac答案c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cd段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比较剧烈,故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4如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则()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形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形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说明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在c点之前呈现增长趋势,c点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位于a点之前;从曲线中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影响的结论。5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形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答案a解析a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可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合“s”形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b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始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cd段相似。6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结构可能为衰退型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形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形曲线增长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可推知第10年种群数量最少。7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答案d解析解题时,要抓住图示中决定种群密度这一信息。由于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比率,可以推知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分别是指死亡率(或出生率)、出生率(或死亡率)、性比率和年龄结构。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8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结构()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答案a解析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9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答案c解析种群数量在呈“s”形曲线增长的过程中,第1阶段种群增长速率较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故a正确;在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b正确;第3阶段种群数量超过了k值,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故c错误;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d正确。10温州某地乌鸫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6年以前乌鸫种群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数量相同c第3年的乌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第3年的乌鸫种群数量最大答案d解析由曲线可知,前3年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率不断下降,到第3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第3至第9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第9至第10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11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答案d解析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在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e段种群个体数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被过度消耗,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本实验在前后之间形成自身对照。1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答案d解析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气时,大量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必须供应充足的氧气;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从而减小误差;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13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中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和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