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30133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3(1).doc_第1页
【志鸿全优设计】30133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3(1).doc_第2页
【志鸿全优设计】30133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3(1).doc_第3页
【志鸿全优设计】30133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3(1).doc_第4页
【志鸿全优设计】30133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3(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岳麓必修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3 000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古代帝王所创造受书写工具影响便于交流传播摒弃文化传统a b c d2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而不中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汉字的推广无疑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你推测,西汉文书上的字体最有可能是()。a甲骨文 b行书 c隶书 d楷书3“曲水流觞”,续写兰亭风雅。2011年4月,第二十七届中国兰亭书法节隆重举行。海内外众书法家身着晋朝服饰,兴致勃勃地参加曲水流觞活动,以纪念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 b颜真卿c柳公权 d怀素4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5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a隋唐的草书 b宋代的风俗画c元代的杂剧 d明清的小说6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集体舞蹈图 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 d马王堆汉墓帛画7下图为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摹本),图中洛神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境。下列对此画作的作者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b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c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d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8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a原始岩画 b山水画c文人画 d风俗画9有人称赞苏轼的画作“与可能为竹写真,东坡解与竹传神。墨君有语君知否,须信黄华是何人。”这反映出()。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b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10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11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荷叶墨色淋漓,画中螃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a讲究工笔重彩b强调个性表现c重视气势雄壮d追求摹写逼真12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132011年6月,我国首个以诗经为主题的文化园,在十堰房县正式开建。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a“风”是周朝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14屈原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其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d强烈希望富国强兵的愿望15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经济的发展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政策的调整d主流思想的演变16.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根据明朝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拍摄的,其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间接地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7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18下图为我国著名的江西南丰石邮村傩神庙。其门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以下因素与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无关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b文人的推动c统治者的因素d对外交流的加强19下图为杨建伟教授编著的名作南戏寻踪书影,该书收集了众多浙南民间戏曲现存的乡土资料,试图采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南戏进行追溯式的描述。如果我们对该剧种诞生的根本原因进行追寻时,答案应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d民间艺人的推动20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特别发行“中国京剧脸谱”系列金质纪念币之“包拯”。金币在手,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更显京剧作为中国国粹的精髓所在。京剧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无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材料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材料三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明清小说请回答:(1)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无与伦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外交官的感慨说明什么问题?(5分)(2)王国维评价使用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它繁荣的原因有哪些?(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3分)(4)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2分)22书法、绘画、京剧都是中国传统艺术,三者有相通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整理材料二材料三2010年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中,京剧获全票通过,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艺术迎来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新华网(1)中国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到唐朝达到高峰。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的两幅绘画是哪一种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什么?(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剧形成于何时,有哪些角色行当,在表现人物方面与材料二中的绘画有何相似之处?(3分)23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1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3分)(2)图2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3)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3分)(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题目。(3分)参考答案1. 答案:d点拨:中国文字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简化的,错误,可由此排除a、c两项;表述错误,故d项正确。2. 答案:c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秦朝是小篆,后来逐步开始使用隶书,汉朝广泛流行隶书。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3. 答案:a点拨: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晋朝”“兰亭”予以判断。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兰亭序是其著名作品。4. 答案:d点拨:由“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及“代表字体”等信息可知,这里的“柳骨颜筋”与书法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柳骨”反映的是柳公权的书法,“颜筋”反映的是颜真卿的书法,柳公权、颜真卿是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所以答案为d项。5. 答案:a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已经发展为自觉艺术,是文人意境的反映;而宋风俗画、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市民阶层崛起的体现。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a项。6. 答案:a点拨:注意题干关键词“新石器时代”,b、c、d三项均为新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故选a项。7. 答案:c点拨:送子天王图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8. 答案:c点拨:元代王冕的墨梅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追求笔墨趣味正符合文人画注重意境,借景抒情的画风。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9. 答案:b点拨:材料强调苏轼的画作注重神韵意趣而不重写形,故b项正确。10. 答案: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特征的理解。宋代文人画的特点是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11答案:b点拨: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故b项正确。12. 答案:d点拨:随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得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出现,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本题应选d项。13. 答案:a点拨: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它的风格是写实的,并多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14. 答案:d点拨:解答本题需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美人”的含义。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兼并战争不断,在此背景下,屈原笔下的“美人”是要表达其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15. 答案:a点拨: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16. 答案:a点拨: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逐渐增多,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实际上就是一个反礼教的形象,其头上的紧箍咒实际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17. 答案:b点拨:杜甫被称为“诗圣”,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是“二程”,故c项错误;吴道子主要从事的是宫廷画、宗教画的创作,故d项错误;而“颜筋柳骨”正是唐朝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18. 答案:d点拨:中国古代戏剧是在中国内部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推动而产生的,与外来因素无关。19. 答案:a点拨: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南戏形成。20d点拨:为庆祝乾隆八十大寿,徽班进京,之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京剧。21. 参考答案:(1)唐朝的统一和安定;科举制的推行;经济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佛教文化的影响。说明问题: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2)词。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数量不断增加;科技的发展;词更适宜抒发感情。(3)包容性:世俗化;创造性。(4)我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市民化、通俗化;古代文学不断继承并发展。点拨: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联系教材分析原因,分析外交官的感慨时要联系其针对的主要问题。第(2)问,材料二明显使用的是词的表现形式,其繁荣的原因应联系教材分析。第(3)问,要紧扣材料进行归纳,注意几个关键词。第(4)问,从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22. 参考答案:(1)科举考试重视书法:政府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学习前代经验。(2)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个性,追求神韵意趣。(3)19世纪中期。生、旦、净、丑。用写意的手法塑造人物。点拨:第(1)问从材料中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观察画作可知是文人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3)问,前两问为常识题,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最后一小问京剧与绘画的相似之处可从二者的表现手法上进行分析。23. 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