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doc_第1页
西方经济学流派.doc_第2页
西方经济学流派.doc_第3页
西方经济学流派.doc_第4页
西方经济学流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流派复习题1、 名人名言(填空题写名字5*2分=10)1、 “在商业中,过去的事永远都是过去的事;在每个时刻,我们总是清 楚地开始,着眼于以未来的效用断定事物的价值。”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2、“果园的价值取决于其作物的价值:这一依赖本身暗藏着利息率。” 欧文费雪3、“经济学不是真理本身,而是发现具体真理的发动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4、“如果一个人希望很快就有收获,他就必须去种胡萝卜与生菜;如果一 个人雄心勃勃地想种橡树,他就必须理性地告诉自己:我的孙子将把这片阴凉归功于我。” 莱昂瓦尔拉斯5、“人类不只是充满欲望的群体,更是一种倾向与习惯的连贯组织,在 演进的社会中寻求实现与表达。” 托尔斯坦凡勃仑6、“每个人的心对他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感情不可能有公分母。”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7、“对于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来说,若能够敏锐地认识到,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是一把有力的剑,那么在1935年,经济学世界则尽在他她的掌控 之中。” 保罗萨缪尔森8、凯恩斯说,一些东西是新的,一些东西是对的;不幸的是,新的东西不对,对的东西不新。 弗兰克H奈特二翻译(英翻中10*1分=10)1. 加法函数additive function 2. 奥地利学派Austrian school 3. 呆滞商品dead stock 4. 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5.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 6. 归因imputation 7. 人与人之间的效用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 8. 边际内最终产品intramarginal final goods 9.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10. 被价格决定的 price determined 11. 决定价格的price-determining 12. 效用最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13. 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14. 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15. 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16. 一次齐次homogeneous to the degree one 17. 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18. 利息interest 19. 收益递减原理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returns 20. 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21. 产品用尽product exhaustion 22. 产品用途production functions 23. 利润profits 24. 纯利润pure profit 25. 边际产品价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26. 规模收益returns to scale27.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ceteris paribus 28.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 29.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30. 吉芬产品Giffen goods 31.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32. 低档产品inferior good 33. 内部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34. 长期long run 35. 市场周期market period 36. 正常产品normal good 37. 规范经济学mormative economics 38. 一次一事法one-thing-at-a-time method 39.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40.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41. 价格有弹性price elastic 42.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43. 价格无弹性price inelastic 44. 最初成本prime costs 45. 准租金quasirent 46. 长周期secular period 47. 短期short run 48. 稳定均衡stable equilibrium 49.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50. 补充成本 supplementary costs 51. 不稳定均衡unstable equilibrium52.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53. 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a 54.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n 55.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56. 稳定均衡stable equilibrium 57. 太阳黑子模型sunspot models58. 买卖交易bargaining transactions 59. 礼仪性行为ceremonial behavior 60. 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 61. 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 62. 非正统heterodox 63. 生产性职业industrial employments 64. 本能instincts 65. 制度institution 66. 制度主义institutionalism 67. 有闲阶级leisure class 68. 管理交易managerial transaction 69. 关于方法论的争论Methodenstreit 70. 新政New Deal 71. 旧历史学派older historical school72. 正统orthodox 73. 金钱性职业pecuniary employments 74. 限额交易rationing transactions 75. 分类学的taxonomic 76. 目的论的teleological 77. 威斯康星学派Wisconsin school 78. 新历史学派younger historical school79. 资本主义capitalism 80.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81.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 82. 李嘉图社会主义者 Ricardian socialists 83. 社会主义socialism 84. 乌托邦社会主义者 utopian socialists85. 应用统计决策理论applied statistical decision theory 86. 比较静态解释comparative static interpretation 87. 动态微积分dynamic calculus 88. 博弈论game theory 89. 拉格朗日乘数Lagrangian multipliers 90. 最佳控制理论optimal control theory 91. 帕累托最优标准Pareto optimal criteria 92. 集合论set theory 93. 影子价格shadow price 94.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95. 解析理论analytic theory 96. 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97. 企业家entrepreneurs 98. 功能财政functional finance 99. 发明invention 100. 创新innovation 101. ISLM模型 ISLM analysis 102. 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103. 微观经济学的宏观基础macrofoundations of microeconomics 104.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economics 105. 货币主义者monetarists 106. 乘数multiplier 107. 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108. 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 109.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 Keynesians economics 110.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111. 货币数量理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112.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 113. 现实解析理论realytic theory 114. 合理财政sound finance 115. 搜索理论search theory 116. 消费不足主张underconsumption arguments三、名人著作(单选题10*1分=10)1. 财富理论之数学原理的研究 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 1838 2. 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 赫尔曼海因锐茨戈森 18543. 孤立国 约翰尼H冯屠能 182618634. 政治经济学理论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1871 5. 国民经济学原理 卡尔门格尔 18716.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莱昂瓦尔拉斯 18747. 自然价值 弗里德里希-冯维色 18898. 资本实证论 欧根冯庞巴维克 1889 9. 数理心理学 弗朗西斯Y埃奇沃斯 188110. 经济价值的起源和主要规律 弗里德里希冯维色 188411. 资本与利息 欧根-冯庞巴维克 188412. 论分配法则之协调 菲利普-亨利维克斯蒂德 189413. 利息与价格 纳特威克塞尔 189814. 财富的分配 约翰贝茨-克拉克 189915. 利息率 欧文费雪 190716.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A熊彼特 191217.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弗兰克H奈特 192118.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184l19.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威廉罗雪尔 1843 20. 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卡尔克尼斯 185321. 政治经济学论文集 TE克利夫莱斯利 187922.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讲稿 阿诺德汤因比 1884 23. 工业生理学 约翰A霍布斯 1889 24. 重商主义及其历史意义 古斯塔夫冯施穆勒 1897 25. 现代资本主义 韦纳桑巴特 1902,192726. 企业论 托尔斯坦凡勃仑 190427. 经济周期 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 1913 28. 制度经济学 约翰R康芒斯 193429.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吉恩查尔斯西斯蒙第 1819 30. 论实业制度 亨利德圣西门 182l31. 什么是社会主义 罗伯特欧文 1841 32. 社会主义精髓 阿尔伯特谢夫莱 1874 33. 社会主义体系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1902 34. 生产部门 恩瑞克巴罗恩 1908 35. 经济核算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1920 36. 集体经济计戈 通往奴役之路 弗里得里希冯哈耶克 1935 194437.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奥斯卡兰格 1936 3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约瑟夫熊彼特 1942 39. 资本主义与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 196240. 利息与价格 纳特威克塞尔 189841. 货币的购买力 欧文费雪 191142. 经济发展理论约瑟夫熊彼特 191243. 经济周期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 191344. 物价与生产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193145. 经济波动理论文集米晗尔卡莱斯基 1933-193946. 储蓄与贮藏丹尼斯罗伯逊 193347. 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93648. 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约翰R希克斯 193749. 货币均衡论贡纳缪尔达尔 193950. 乘数分析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保罗萨缪尔森 193951. 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阿尔文汉森 194152. 控制经济学阿巴-P勒纳 194453. 货币数量论研究米尔顿弗里德曼 195654.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罗伯特索洛 195655. 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 约翰-穆斯 196156.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小罗伯特E卢卡斯 198157. 财富理论之数学原理的研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 1838 58. 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莱昂瓦尔拉斯 187459. 数理心理学弗朗西斯Y埃奇沃斯 188160. 价值与价格理论的数学研究欧文费雪 189261. 社会经济理论古斯塔夫卡塞尔 191862. 政治经济学提要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1906 63. 价值与资本约翰R希克斯 193964.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 194465. 经济分析基础保罗萨缪尔森 194766.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肯尼斯阿罗 195167. 人类模型赫伯特西蒙 195768. 价值理论,对经济均衡的公理分析杰勒德德布鲁 1959四名词解释(5*4分=20)第八章加法函数:个人从消费一件产品中所获得的效用,唯一地取决于其所消费的那种产品的数量,并不取决于所消费的其他产品的数量。那么从消费所有产品中获得的总效用,就是加法函数。奥地利学派:强调边际主义,又强调效用,认为生产要素是价格被决定因素,与古典经济学相反。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都是奥地利人,所以被称为奥地利学派。呆滞商品:指需求下降从而使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产品边际效用递减:在其他条件不变下,随着一件产品的消费增加,其边际效用减少生产要素: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需要投入的要素资源。比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归因:价值的因果关系,在单行线中从最终消费者产品的边际效用返回,直到生产消费者产品的各种投入.人与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一个人从消费另一单位A 产品获得的效用,与另一个人从消费另一单位A或其他产品获得的效用进行比较。边际内产品:另一单位A产品的边际效用大于另一单位B产品的边际效用,另一单位B产品的边际效用大于另一单位C产品的边际效用,若C是边际产品,那么A和B是边际内的产品。边际效用: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多消费一件产品带来的效用的增量。价格被决定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价格:生产成本决定最终产品的价格效用最大化:在有限的收入下,消费者花在任何一种特定产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产生的边际效用,与花在任何其他产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就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第九章收益递减原理:假定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如果保持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增加一种可变要素到这种不变要素上,因此形成的产量经常是一开始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平均产品:是用总产品除以劳动数量计算出来的边际产品: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下,增加一单位的某一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也即边际物质产品,被定义为:MPPL=TP/L,在几何上,它是总产品曲线的斜率,或者说是总产品对劳动的一阶导数。边际产品价值:由于销售劳动所生产的产品而增加的总收益(MPPL*产品价格)规模收益:描述产量或者成本对所有投入成比例增加的反应方式一次齐次:所有投入增加既定的比例将使产量或者总产品按相同的比例增加,也被描述为线性齐次的。利润:用于指资本家-企业家的所有收入,这种收入至少包含三种不同因素的报酬:对资本使用的报酬,给予企业家所贡献的管理服务的报酬,以及补偿经济活动风险的报酬。利息:支付给厂商的对使用资本的报酬(假定这一报酬不涉及风险)纯利润:在厂商使用的全部投入被支付了等于其机会成本的价格之后残留的剩余。规模收益不变:所有投入都成比例增加,并且总产量也增加相同的比例,那么平均成本不变,就是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所有投入都成比例增加,并且总产量也增加一个较小的比例,导致平均成本增加。规模收益递增:所有投入都成比例增加,并且总产量也增加一个较大的比例,导致平均成本减少。产品用尽:根据剩余分配理论,支付个不同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总产品;根据边际主义,在完全竞争市场的规模收益不变下,支付给每一种要素的报酬等于其边际在产品,此时产品用尽。也就是说,当总收益=总成本时,产品用尽。产品用途:第十章一次一事法:首先在局部均衡的框架中,将一个问题限制的非常狭窄,使大多数变量保持不变,然后通过允许其他条件变化,缓慢而仔细的扩展分析的范围。价格弹性:价格与需求的数量彼此反方向的发生关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变化之间关系的程度,通过价格弹性系数揭示出来价格有弹性:如果价格下降了一个既定的百分数,需求的数量增加了一个较之更大的百分数,那么总收益会增加,弹性系数大于1,商品就被说成是价格有弹性 价格无弹性:如果价格下降了一个既定的百分数,需求的数量增加了一个较小的百分数,那么总收益将下降,系数将为小于1的值,商品就被说成是价格无弹性的。替代效应:现在产品A比它的替代品相对便宜了,因此,个人对产品A的消费将增加。替代效应将总是导致在较低的价格上更多的消费,在较高的价格上更少的消费收入效应:降低产品A的价格提高了个人的实际收入。以较低的价格,个人能够购买到与以前一样数量的产品A,并有剩余收入能够花在产品A或者其他产品上。正常产品:是指其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低档产品:是指其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吉芬产品:收入效应比替代效应更强的低档产品。即价格与数量正方向变动。(张五常教授认为这是不可能存在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量与他们实际支付的总量之间的差额构成了消费者剩余。准租金:在短期和市场周期中,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变,那么生产要素的收入是价格被决定的因素,马歇尔将这些支付称作准租金。稳定均衡:偏离均衡的任何移动最终都会是市场恢复到均衡上。比如在需求函数向下倾斜,供给函数向上倾斜的情况下,无论是短缺还是超额供给,最终都会回到市场出清状态。不稳定均衡:偏离均衡的任何移动最终可能不会回到均衡点上。比如在供给函数向下倾斜的情况下,数量作为自变量或价格作为自变量都有使不均衡无法回到均衡点上的情况。外部经济:外部经济由马歇尔最早提出。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内部经济:指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完善、先进设备的采用、管理水平的提高等,使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在大规模的生产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因而称为内部经济。长期:设备规模、生产要素都能够改变,全部成本都是可变的,没有了短期中的不变成本,供给曲线更加富有弹性。长周期:特别长的时期,允许技术与人口发生变化。市场周期:很短的时期,供给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说是完全没有弹性的。不存在价格对供给数量的反作用行为。短期:厂商在这个时期能改变生产和供给,但不能改变设备规模。因此厂商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可以说,规范经济学旨在回答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着重于“该不该”的讨论。局部均衡:将要分析的经济体的一部分孤立起来,暂时忽视经济体的其他部分对它的影响,达到的均衡就是局部均衡,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最初成本:随着产量变化的成本,又称特别成本、直接成本(即可变成本)补充成本: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也称为不变成本五、简答题(4*8分=32)六。论述题(一题18分)1 门格尔和杰文斯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可以看成是古典经济学家所犯错误的镜子。请对这一错误进行描述。古典经济学家用供给导向的生产成本价值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是决定价格的因素。而新古典经济学家(门格尔和杰文斯等人)则用需求导向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是价格被决定因素。但是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试图寻找简单的因果链条来解释价格:古典的因果关系是从生产成本到价格,假定需求不变,强调供给;而边际分析的因果关系是效用到价格,假定供给不变,强调需求。因此他们都未能看到这些变量是相互依赖,并且相互决定彼此的价值。所以门格尔和杰文斯犯的错误可以看成是古典经济学家所犯错误的镜子。 2 解释杰文斯是怎样用“过去的事永远都是过去的事”这一习语来批评劳动价值理论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一件产品的价格或价值都来自于过去发生的成本。但杰文斯认为,产品生产中发生的大量成本,不一定导致高价格。曾经的支出劳动对任何商品的未来价值都没有影响。而他认为价值应取决于效用或者消费,是来自未来的。无论在产品生产中发生什么成本,当产品到达市场时,其价格将取决于购买者预期获得的效用。 3 边际效用是怎样解释“钻石一水”悖论的?对于“钻石具有较高的价格但较低的效用,水具有较低的价格但较高的效用”,古典理论家以“总效用”或“平均效用”无法解释清楚。而以“边际效用”的角度可以这么理解,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基础上,比如你已拥有5单位的水,总效用是30,而增加一单位的水,边际效用是3,此时你没有拥有钻石,假设你要增加一单位钻石,边际效用是5,总效用也是5.显然,水的总效用比钻石的总效用高,但增加另一单位的钻石的效用比另一单位的水高,而边际效用经济学家认为,正是因为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所以钻石的价格高于水的价格。4 能够进行与不能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效用可以比较的话,对于公共政策选择和福利经济学来说意义重大,比如说,要达到社会总效用最大,是将财富从富人转移到穷人,还是穷人转移到富人呢?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判断是否每个人有相同的收入效应函数。两个假设使我们能够用一条曲线(II)来表示富裕者和贫穷者收入的边际效用函数。(暗含的第三个假设施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也适用于收入。)假定富裕者的收入为OR,贫穷者的收入为OP。向富裕者征收的一美元税,使其总效用减少了RA,如果这一美元给了贫穷者,将使其总效用增加PB。收入从富裕者向贫穷者的转移,增加了社会总效用,原因在于PBRA。此外,如果重复这一过程,社会总效用将增加,直至富裕者与贫穷者的收入相等为止。 假定我们改变了其中一个假设,假设个人具有不同的收入效用函数,并且高收入者收入的边际效用函数位于低收入者的上方。这一模型用图2表示。曲线rr表示富裕者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曲线pp表示贫穷者收入的边际效用。两条曲线的相对位置表明,富裕者比贫穷者能够从既定的收入量中获得更多的边际效用。如果贫穷者拥有OP收入、富裕者拥有OR收入来表示初始的收入分配,那么,通过拿走贫穷者的收入给富裕者,将实现社会总效用最大的理想的收入分配,原因是RAPB。可以将其称为相反的罗宾胡德效应。显然,初始收入分配不同,或者曲线pp和rr的位置不同,将会导致不同的结论。5 生产要素是价格被决定的因素还是决定价格的因素?这有什么区别?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是决定价格的因素,假设需求不变,强调供给决定价格;而杰文斯、瓦尔拉斯等边际主义者则认为:生产要素是被价格决定,假设供给不变,强调需求决定价格。但是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试图寻找简单的因果链条来解释价格。这些变量是相互依赖,并且相互决定彼此的价值。由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引进的“准租值”概念,生产要素是决定因素还是被决定因素,取决于时间周期,也就是说生产要素可能是价格被决定的因素,也可能是决定价格的因素。 6 根据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的观点,对比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范围: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都十分关注资源配置问题,或者说是微观理论的东西,同时也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学家,从斯密、李嘉图、穆勒的财富增长、收入分配等宏观问题研究转向研究价格系统如何运行来分配稀缺资源。方法:杰文斯更多使用统计过程来确定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门格尔偏重于更多地运用抽象推理,通过演绎逻辑的使用构建学术模型;瓦尔拉斯主张通过数学来了解市场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那么后来的经济学主流只要沿着两条道路前进:其一是更多地运用数学形式来推理;其二是更多强调运用统计过程检验理论假设。 7 以戈森为例,讨论在思想吏的课程中,挑选人物进行研究时应当使用的标准(最早表达某种观点的影响后来思想的某种观点的发展者)。 考察的标准:他们对后来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影响戈森是边际效用分析的主要先驱者之一,在边际分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1854)是戈森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他站在主观主义立场上,围绕着合理组织消费和生产问题,发挥了有关人类享乐的法则,并以这些法则为基础阐述了价值、生产和价格等问题,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主观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实际上是对前人有关思想的综合和发展,并为后来以边际效用论为核心的主观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其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德国经济学中,历史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直至19世纪70年代,才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发现并肯定了戈森学说的价值与意义。自此之后,戈森的理论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广泛地运用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 8 写一篇关于下列陈述的短文:古典价值理论解释了长期中什么决定价格,而边际效用理论解释了短期中的价格。 古典价值理论(穆勒的价值理论)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如图a,供给完全没有弹性(垂直的)时,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生产成本对供给没有影响。古典价值理论忽略了对需求的分析,没有充分解释此时价格的决定力量。而边际效用理论(“杰文斯-门格尔”观点)则认为价格此时取决于边际效用,假定了供给是固定,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第一种情形。这种情形类似于马歇尔中的短期。第二种,如图b,供给完全有弹性(水平的)且存在不变成本,价格完全取决于生产成本。此时,古典价值理论完全正确,“杰文斯-门格尔”观点完全无效。这种情形类似于马歇尔中的长期。第三种,如图c,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成本递增特点所在),穆勒价值理论认为价格取决于最不利条件下的生产成本,即现代所说的价格取决于最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在既定的需求下,生产成本或者供给决定价格。杰文斯和门格尔认为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在既定的供给下,需求决定价格。这两者的观点均是错误的。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古典价值理论解释了长期中生产成本决定价格,是一种供给导向的生产成本价值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解释了短期中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是需求导向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在其价值理论中,认为自然价格或者长期均衡价格通常取决于生产成本;而李嘉图在其劳动成本价值理论中认为,商品的价值或它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商品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穆勒通过对三种情况的供给曲线作的分析,认为1)边际成本不变的行业,即供给曲线水平时,生产成本决定价格;2)而边际成本递增的行业,即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时,价格也取决于最不利条件下的生产成本;3)而供给不变,由需求其作用的情况相对少,并不重要。也就是,古典价值理论解释了长期中生产要素决定了价格,他们强调供给的作用。而边际效用理论则认为生产要素不是决定价格的因素,而是价格被决定的因素。也就是说:一件最终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效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效用。他们强调需求的作用。 9 边际效用理论是某一更宽泛原理的一个例子,这一更宽泛的原理即为了了解经济活动,应转向边际量。解释这一陈述,并举出经济学家使用边际分析的其他例子。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理论与历史描述的松散结合,对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微观经济活动的解释很不充分,与实际的经济运行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矛盾。为了理解微观经济活动,在技术分析上应该引入边际分析,即用边际量分析经济活动。而边际分析的方法最先开始的是边际效用理论。除了边际效用理论之外,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边际分析应用于分析厂商生产活动。最为著名的是边际生产力理论。10 古典分配理论不关注产品用尽问题,在这点上不像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对此请予以解释。古典理论将人口划分为工人、资本家以及地主,并支付给这些要素的报酬解释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古典分配理论是一种剩余理论,所以产品用尽,因此他们并不用讨论这个问题。而边际生产分配理论则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下,规模收益不变,即平均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因支付给每种要素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而使总产品恰好用尽。而在规模收益递减、递增下,都不能使总产品恰好用尽,或获得利润或亏损。11 写一篇短文,运用边际生产力理论解释美国的收入分配。运用边际生产力理论解释美国的收入分配存在什么不足。 根据边际生产理论:竞争性市场的厂商最佳使用其投入是,所有的投入的价格都将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也就是每种要素都获得其边际产品的价值,即劳动获得其产生性的收入、资本和土地也获得其生产性的收入。完全竞争市场所产生的收入分配是根据生产要素对社会产品的经济贡献而分配的。不足:1)边际生产力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现实中可不能存在这样的市场,更何况在工会、垄断行业普遍的美国。2)不能区分开起作用的生产要素。如果同时使用多种投入,即使是两种,也难以将它们各自贡献的边际产品度量出来。12 为什么约翰贝茨克拉克主张完全竞争的市场能够产生一种公正而公平的收入分配? 完全竞争市场中,每种生产要素将获得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的收益。这一收益度量了一种要素对正在生产的特定产品的贡献,也度量了它对社会的贡献。资本的收益通过资本是生产性的这一事实证明是正当的:收益不是抢夺、而是诚实、公平以及公正的。同样,土地的收益也不是不劳而获的收入,而是土地生产力的收益。所以说,完全竞争市场所产生的收入分配,是一种公正、公平的收入分配,因为它根据生产要素对社会产品的经济贡献,对它们进行奖赏。13 约翰贝茨克拉克认为道德上理想的收入分配来自于竞争性市场,他的这一主张有什么错误? 即使给定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也没有理由断定因为每种要素获得其边际产品价值,所以每个个体就获得了一种收益,这种收益度量了他或她对经济体和社会的贡献。个体的收入将取决于他或她在市场上销售的要素的价格,以及所销售的要素的数量。拥有资本和土地的个体将获得这些来源的收入,但是,这些报酬代表了要素的贡献,而不是个体的贡献。 14 解释边际生产力概念在最低工资法导致失业这一主张中的作用。如果最低工资法导致工资处在高于劳动力供需平衡的均衡点上,但由于工会、法规阻碍市场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那么厂商会进行裁员来降低成本。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P(劳动)=MPL*P(商品),最低工资导致P(劳动)上升,那么进而要求MPL上升(边际生产力理论假设这里商品的需求不受影响,因此价格不变),又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递减原理:MPL上升 雇用的人下降 失业率上升。 15 解释为什么边际生产力理论不能被用来解释利润。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竞争将导致每种投入获得其边际产品价值,即厂商的总收益=总成本,总产品恰好用尽,获得零利润。而且在长期的竞争性的均衡下,市场一定处在零利润的位置。所以如果利润存在,一定是竞争性市场没有达到长期均衡或实际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也就是说,利润是经济体向长期均衡的位置移动时所出现的非均衡的结果,是与经济体中的动态因素相连的意外好运,而不是生产要素的收益。因此,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无法解释利润的存在。16 写一篇短文,考察风险与动态经济变革在解释利润过程中的作用。利润的存在一定被解释为,或者是竞争市场没有达到长期均衡,或者实际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果。当厂商购买投入、生产某种产出时,他们承担着风险。必须估计产量的最终价格,并且,投入的价格以及支付给投入的报酬成了契约债务。如果厂商的总收入超过支付给投入的报酬就产生了利润;如果收入小于支付的报酬就产生亏损。于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利润可以被理解为当经济体向长期均衡的新位置移动时所出现的非均衡结果。约翰贝茨克拉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提出,应将利润解释为有经济体动态变化所产生的暂时性收入。假定经济体处于长期均衡中,所有要素获得等于其机会成本的收益,并且,一个典型厂商的收入等于其成本。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或者某种技术变革将为一些行业带来利润。然而,随着资本向那些超过正常收益率的市场转移,通过竞争性力量,这些利润将会被消除。奈特通过将风险要素、管理能力、经济变革结合成一种理论,奈特区分了厂商所采取的能够投保的保险和没有有效保险的风险。利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市场中存在不适合保险的不确定性。这些都起因于市场的动态变化。17 利息率取决于供给与需求。解释供给与需求背后的力量。在市场经济中,两种力量决定着利息率:主观力量反映了个人对现在的产品或收入,而不是对未来的产品或收入的偏好;客观力量取决于可利用的投资机会以及用来生产最终产品的要素的生产力。储蓄的供给是利息率的函数:在较高的利息率上,储蓄的数量将会增加。个人在现在的收入与将来的收入之间存在一种偏好,他们将进行储蓄或者减少投资,直至他或他未来与现在收入之间的边际时间偏好率等于利息率。投资的需求曲线也是利息率的函数:在较低的利息率上,投资的数量将会增加。通过储蓄和动用储蓄,个人能够改变他们的收入流量;在个人的均衡位置或最佳位置上,要求弥补成本后的边际收益率等于利息率。当借入者希望借入的资金数量等于贷出者希望贷出的资金数量时,就实现了市场均衡。18 怎样确定你大学教育的收益(利息)率? 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所带来的收益分为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付出的成本分为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那么对于个人来说,收益就是得益于教育这项投资带来的收入,比如,获得丰富的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校期间获得的奖项等;而成本分为直接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学费、生活费等各种直接货币衡量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即我把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用在其他用途上的收入,比如出来工作的收入,就是机会成本。那么个人收益率=个人收入/个人成本*100%,当然更确定的话就要加上折旧的问题。同样的,对社会而言,社会收益率=社会收入/社会成本*100%。19 解释凯恩斯的评论:“杰文斯看到壶中的水沸腾了,像个孩子似地欢呼起来;马歇尔也看到壶水沸腾了,却悄悄坐下来,造了一台发动机。”杰文斯草率地出版了其著作,宣称摧毁了古典价值理论,彻底改革了经济理论;而在1890年在经济学原理中谨慎地提出其观点之前,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马歇尔只是向他的学生与同事提出过他的这些观点。马歇尔预见到,随着新理论的不断出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他自己对经济学的贡献将变得陈旧。虽然马歇尔希望他自己的观点可能既是原创的也是持久的,但是他最希望的是能够被理解。同时,用边际主义者的新工具调和古典分析的最佳之处,以此来解释价格的决定力量与资源的配置,” 制造了一台适用于变化时代的“发动机。 20 马歇尔本质上是一个与事无争的人,因为他不断说的唯一的话是 “那得看情况”。你赞同还是不赞同这一观点? 不赞同。这样并非体现了他与事无争或他缺乏理论上的精确,却恰恰体现他更仔细、谨慎的学术态度。因为他认为现实世界中,每种经济的力量都受周围其他力量的影响。任何一种关于生产成本、需求以及价值之间的简易学说,都必然是错误:越是通过娴熟的说明,就越有害。 21 马歇尔开始使用经济学而不是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这一点如何具有讽刺意味? 他比几乎任何一个同时代的人都更多地实践了经济学艺术,而不是经济学科学。他聚焦于实用的理论,对纯粹的经济学科学并不感兴趣。这种变化有两种可能的理由。第一种可能是马歇尔希望他的方法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有所不同。第二种可能是马歇尔试图在他所任教的剑桥,为经济学赢得独立研究领域的认同,而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暗示着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叠,这不利于他的目的。22 大多数现代经济学家将爱好看做是经济学范围之外的东西;马歇尔很可能怎样看待这一发展? 经济学的范围不是清晰的,每个经济学家都有符合他或她自己意愿的经济学范围。一些经济学家在比较窄的经济学范围内更有可能。23 马歇尔声称,他的终身都已经并将继续献给以现实的形式尽他所能地多呈现他的某一数学注释。这一注释指的是什么,马歇尔说得对吗? 这一注释是指经济学原理数学注释21,是一般均衡模型的一页纸版本,它说明了最终产品需求、最终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需求以及生产要素供给之间的关系。马歇尔表面上的含糊、易变,以及偶然缺乏理论上精确,并不是由于他的混乱的头脑产生的,而是由于经济体实际上远比梳理经济学所能显示的要复杂的多。马歇尔对微观经济理论的解释以及他的数学才能呈现了经济学原理。 24 马歇尔的分析在对待时间问题上怎样与众不同? 马歇尔定义了四个时间周期。马歇尔的时问概念不是一个用时钟的小时数度量的序时时间;而是一个分析上的构造。不同的时间周期是根据厂商经济学与供 给经济学来界定的。1)市场周期如此之短,以至于供给是不变的,或者说完全没有弹性。不存在价格对供给数量的反作用行为,因为对厂商来说周期太短了,使之不能够对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2)在短期中,厂商能够改变生产与供给,但不能改变设备规模。在短期中,厂商的总成本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随着产量变化的成本,马歇尔称之为直接成本,现代教科书中称之为可变成本;以及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马歇尔称之为补充成本,现代教科书经常称为不变成本。3)在长期中,设备规模能够改变,全部成本都成了可变的。与在短期中相比,供给曲线更加富有弹性,因为厂商能够通过改变设备规模进行充分调整。4)长周期或者说特别长的时期,允许技术与人口发生变化,马歇尔分析从一 代人到另一代人的价格运动时,用到了这种形式。 25 马歇尔分析消费者剩余时的两个限制是什么? 第一,他关注的是消费者作为一群人时的剩余,而不是个别消费者的剩余。他运用市场需求曲线,而不是个别需求曲线来研究第二,马歇尔运用效用来度量收益。只有需要存在一种不变的度量标准将价格转化为效用时,货币收益才能被表示为一种效用收益。马歇尔运用价格来度量效用时取决于两个假设:(1)存在一种忽视替代与互补关系的加法效用函数;(2)价格微小变动的收入效应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26 马歇尔说:“不说地租不进入生产成本是聪明的,因为那将使很多人困惑。但是,说地租的确进入生产成本是不道德的,原因是这种说法确实会以一种否定微妙真相的方式被加以应用。”请予以讨论。 马歇尔对李嘉图地租的分析大致是认同的。即从整个经济体得角度来看,土地是价格被决定的因素,而不是一种生产成本;但从个别农场主或厂商来说,地租是一种生产成本,因为存在对土地的竞争。而他继续引入准租金的概念解释在短期中工资、利润、利息如何拥有地租的一些特征。对于工资,在长期中,为了保住员工不去别的职位工作,那么长期工资就是一个必须付出的供给价格,因此工资决定了价格;在短期,供给数量几乎不能变,而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的价格上升,而且比长期的上升更多,所以这是工资是由价格决定的。因此,短期的工资具有租金的特征,被认为是准租金。而对于利润,在长期中,在竞争市场上,厂商最终处在零利润的位置上;而在短期,由于厂商的成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要素的供给在短期是固定的,那么在价格只要高于可变成本,而不需高于平均成本的情况下,厂商还会继续经营,利润是由价格决定的。所以,对于不变要素来说,短期的利润是准租金。同理,短期的利息也是准租金。 27 画出马歇尔稳定状态与瓦尔拉斯不稳定状态的供求曲线,并解释原因。马歇尔认为商品的数量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所以需求表是个人愿意为一种商品规定的数量所支付的最高价格,供给表是销售者愿意提供一种商品规定的数量时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瓦尔拉斯则将价格看做是自变量,数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表是个人愿意在不同价格上购买的数量,供给表表示销售者在不同价格上愿意提供的数量。当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时,马歇尔与瓦尔拉斯的均衡状态是一致的,但是当供给曲线向下倾斜时,马歇尔得到的是稳定均衡状态,而瓦尔拉斯得到的是不稳定均衡状态。对于图a。运用马歇尔的分析,以数量为自变量时,达到了稳定均衡:在大于OH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