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4.4 宋词四首(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4.4 宋词四首(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4.4 宋词四首(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4.4 宋词四首(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 4.4 宋词四首(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十七)4.4 宋词四首一、基础测试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牵累蓓蕾缧绁之灾b腈纶纶巾昆仑囫囵吞枣c揶揄椰林奖掖因噎废食d华山白桦擘划画地为牢解析d均读hu;a.缧:li,余读li;b.纶巾:un,余读ln;c.揶:y,掖:y,余读y。答案d2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设帐宴饮饯别)b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风流”意思相同,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的“风流”不同)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过了好多年)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代的行政单位名称)解析c经年:过了一年或多年。答案c3下列诗句中,语序正常的一句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解析a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烽火扬州路扬州路烽火。答案d4读以下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首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解析例句是写当年繁盛,而今凄清冷落,c项与之吻合。答案c5下列各项中,对词句所用手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化虚为实。通过想象,用极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物象的简单排列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衬出词人离别时的悲凉心境。)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动写静和比喻。一个“穿”字赋予“乱石”以动态,写尽了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千堆雪”比喻浪花,写出江涛汹涌拍击石岸的情景。这几句极写了赤壁的壮丽奇险。)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这一句,点明了主旨,委婉地写尽了“愁”字,言有尽而意无穷。)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典抒情。借用廉颇的典故,抒写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慨。)解析c委婉地写尽“愁”字,解说不当。答案c6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但一直受到主和派当权者的冷落,33岁的时候,他曾写下一首水龙吟来表达自己的失意和孤寂。其中三句是这样写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后有鉴赏家对这三句词分别进行了两次内容上的添加,请你根据下面六点内容提示,进行最合理的添加。(只写序号)(1)落日楼头_(2)断鸿声里_(3)江南游子_心人情伤悲成灰憔悴答案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依据:“人情心”,由“人物出现”到“主观情感”再到“内心感触”,依次递进;“憔悴伤悲成灰”,呼应前面,表意由轻而重。)二、课内阅读(一)阅读雨霖铃,回答78题。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7概括雨霖铃上下阕的内容及主题。答:_答案上阕:写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下阕:别后的痛苦。主题:伤离别。8雨霖铃怎样融情于景的?答:_答案词人抓住“寒蝉、长亭晚、骤雨初歇、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自然景物进行勾勒,使深深的离别之情融会于景物描写之中,有力地抒发了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二)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回答911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9这首词写作主旨是(20个字以内)_ _。答案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10词中描写古战场险要形势的名句是:“_,_,_。”这三句所以生动形象是因为_。答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了多种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来描写长江赤壁特有的环境11词中描写周瑜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作者如此称颂周瑜,表明_。答案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三)阅读声声慢,回答1213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答:_答案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直接写愁,直接抒情。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13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答:_答案妙用叠词,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从行动到环境再到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身体和心灵遭受的摧残。语言朴素清新,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四)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1415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有何深刻含意?试结合全词分析。答:_答案这一句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忠义之心耿如日月。1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折射出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答案这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65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他猜想很可能会像当年赵国名将廉颇一样,被执政者弃置不用。他的这一猜想很快变成了事实韩侂胄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三、能力提升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归朝欢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注只轮:代指车。梗:草本植物的枝茎。(1)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分析。答:_(2)请结合词的下阕具体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答:_答案(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暗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初冬,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2)“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急迫 ;“愁云恨雨两牵萦”突出诗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四点之中,答出任意三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即可)1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答:_(2)古诗词写景,往往意在抒情,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答:_答案(1)虽然官场失意,内心孤寂,知音难觅,但仍旧坚守节操,拒绝同流合污。(2)这两句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写深秋夜深萧瑟、幽寂的情景,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表达了作者孤独凄清的心情。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浣溪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注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 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1)试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答:_(2)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_答案(1)全词分为两层,前三句为一层,写室内所见。少女春睡初醒,感受到春光融和,屋内熏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袅绕。后三句为第二层,写室外景象。女伴们斗草嬉戏,无比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寒食时节的雨打湿了户外的秋千。(2)“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寒食黄昏时分屋外院落细雨朦胧的春景。日暮黄昏忽然飘起的细雨打湿了空荡荡的秋千,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无可奈何的春愁)。19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赏析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_(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1)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2)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四、语言表达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