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2).doc_第1页
社区卫生服务(2).doc_第2页
社区卫生服务(2).doc_第3页
社区卫生服务(2).doc_第4页
社区卫生服务(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周婷玉)卫生部部长陈竺日表示,我国将力争在三年内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他说,三年内要新建或改造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还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机构。 陈竺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约万个。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和的县级市都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双重网底功能不断充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等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他说,下一步还要完善社区卫生机构的功能,特别是要加强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等预防保健服务功能;进一步转变社区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资格条件,实行全员聘用,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陈竺还指出,要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卫生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强化城市医院对社区的支持和指导作用;改革社区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制订并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开展城市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试点工作。在武汉市中心城区,有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背着医疗包、骑着电动车的家庭医生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做“健康保姆”。如今,家庭医生制度已经在这座城市基本建立。经过几年的“形象塑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气”明显旺了许多。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是中国医疗格 局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中,由于职能定位不明、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齐等因素制约,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仍有改进空间。刚刚推出的新医改方案,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配合地方的协同措施,制约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诸多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社区卫生服务亟待消除“信任危机” 家住武汉市武昌区的魏汉英老人说,自从社区医生给自己的女儿用错药之后,就很少去社区医院了。调查显示,仅有22.5%的患者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卫生部门的资料也表明,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本是可以分流到社区卫生机构的。 “我们在上门建立健康档案时,很多居民不愿透露自己的信息,如身份证号码、相关病史等,主要还是因为对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不熟悉,对社区医生不放心。”武汉市中山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周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了明显的“信任危机”。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也反映,在上门服务时经常吃“闭门羹”。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托于社区,凭借其便捷、实惠的优势,本应成为社区居民就医的“首选”。然而,由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怀疑”和对大医院、专家门诊的“迷信”,许多居民有个头疼脑热就舍近求远往大医院跑,结果导致大型医院人满为患,而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门庭冷落。也正因如此,大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有限的医疗资源成为“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根源之一,由此产生的“过度诊断”、“小病大治”等问题更使医患矛盾频发。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新医改方案的最大亮点。一些专家表示,公共产品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而医患之间信任的建立,是以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基础的,也是双方真诚沟通和长期交流的结果。此外,建立严格有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也是社区医疗机构获取居民信任的关键。 为得到居民的充分信任,武汉市卫生部门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举措:2005年起,投资4.3亿元,按统一标准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施,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2006年6月,二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市第一个家庭医生试点单位,2009年将实现家庭医生社区覆盖率100%。 社区卫生机构也应有“职业规划” 由于利益驱动,大型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处于竞争状态:拥有优质医疗资源和高端医疗人才的大型医院,对患者的吸引力明显高于社区医疗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建立转诊机制,也多是从社区向大医院转。 此外,社区医务人员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坐等病人上门”的观念仍未改变;社区居民仅仅将社区医疗机构当成“把脉听诊、打针吃药”的场所,而忽视了其疾病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功能。 以上问题,反映出的是社区医疗机构“职能定位”的缺失。在新医改方案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出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等。 在武汉市新的社区卫生服务规划中,家庭医生的职能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以治疗慢性病为主,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贫困居民、外来人口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居民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家庭健康档案;提供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电话咨询和家庭康复指导;提供社区医院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服务;提供高血压、糖尿病防治为主的慢性病防治、产妇的产后访视和保健、新生儿访视等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居民健康状况,提供简明易懂的健康指导,纠正居民不良生活方式。调查表明,这些举措使社区医疗机构的自我定位更加明确,也使社区居民的就医行为更加“理智”。 此外,武汉市还促成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医院的“联姻”,通过大型医院直接举办、托管和对口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形式,推动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双方也由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双赢。到2009年底,武汉市中心城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至少与一家公立医院开展合作。 社区卫生经费投入期待“源头活水” “个人医药费用支出比重过高,是造成看病贵的重要因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蔡江南教授认为,新医改方案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的规划,将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城乡居民“病无所医”的局面,真正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解决“看病贵”的难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是“主力军”。新医改方案将公共卫生事业定位为“公共产品”,明确了其公益性质,这意味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不以盈利作为自己的目标。专家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既然没有办法靠市场机制来获得经费支持,就必然要求公共管理者政府提供支持。 新医改方案充分考虑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这一特点,强调“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中央投入的8500亿元医改资金,将重点流向包括“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五大领域,充分贯彻了“公益性”的医改方针,强调了面向基层的特点。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将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注入大量的“源头活水”,极大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水平。 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前提下,武汉市还针对性地推出了一些“减负”措施: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降低医保个人自付比例和住院起付标准;由政府出资聘请大医院退休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诊疗、注射服务和住院诊疗、护理服务费用等。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武汉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和住院量持续增长。 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应建立“长效机制” 在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的美国,家庭医生通常每日诊疗10余名预约患者。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到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从孕产妇保健到儿童疫苗接种,从节育手术到外伤缝合、骨折复位固定等,家庭医生都能处理。在全科医生诊室中,有化验室、X线检查室等医疗设备,常规检查结果立等可取。 相对而言,中国的患者在自己无法确定病因的情况下,为保险起见,他们一般都会找诊疗科室相对齐全的大型医院,其中包括不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这样,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就受到了很大限制。 武汉市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要求,社区医疗实行全科医生负责制,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组织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科医生,共同开展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与社区服务机构合作的公立医院也要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养,定期对家庭医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组织下派人员参与到家庭医生的工作,提高社区医疗水平。 新医改方案同样将目光聚焦于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与此相适应,国家将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同时还鼓励推行“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让专家教授“流动”起来,力求让普通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家门诊”。 此外,新医改方案还就保障和提高基层医疗人员待遇出台意见。按照卫生部负责人的说法,基层医疗人员收入要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衔接”。专家认为,以待遇留人,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弱变强的关键,也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得以完善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记者夏静通讯员张才刚) 张平: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医改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发展改革部门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围绕五项改革,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用三年时间,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建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城乡群众不出乡村、社区就能够得到比较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详细 谢旭人:加大投入 改革机制 大力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努力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积极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加大投入,及时安排拨付资金 落实医改意见及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的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未来三年落实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各级财政需新增投入亿元,其中中央政府需新增财政投入亿元。 详细 尹蔚民: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尽快实现对城乡全体居民的全面覆盖,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有助于从制度上推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特别是今年是改革的开局之年,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务必要有突破性进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今后年,要围绕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困难人群为重点,加快扩大覆盖面。年在全国所有城镇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启动城市今年的参保率要达到以上,先行试点城市的参保率要达到以上。要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统筹解决各类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详细 陈竺:扎实推进医改 务求惠民实效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任务十分复杂和艰巨,全国卫生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工作部署,埋头苦干,尽心竭力,全力推进改革,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为使改革尽快收到实效,国务院确定了今后三年医改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推进过程中,卫生部门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这是增进居民健康,实现卫生公平的重大举措。要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和任务,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防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现计算机管理。进一步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控制急慢性重大疾病和危害因素,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逐步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详细 邵明立: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政策。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通过建立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按规定配备基本药物,努力保证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通过完善定价和报销管理机制,努力降低城乡居民基本用药负担;通过强化医疗机构配备和临床使用管理,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加强质量监管,努力使城乡居民公平获得安全有效的基本药物。梁浩材 原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会副会长 中山大学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授以今天的成就来面对未来,是最危险的心态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洛克21世纪的经营大环境无国界,地球村知识创新代替传统生产(服务)信息化改变时空条件个性化,小众化市场发展生态保持成为共同行为规范21 世纪的医师21世纪的医生应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社区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世界医学高峰会议公报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摘)2006年2月21日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基本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地方政府要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机制.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引导参保职工到社区就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国务院成立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方法以人为本,惠及群众积极推进,量力而行努力探索,创新机制综合配套,协调推进转变服务模式(上海经验)从三级医疗网向二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从个体向社区服务群体转变从单纯医疗向防保为主综合服务转变从间断的医院服务向连续的终生卫生保健服务转变从被动等病人上门向主动进社区、入家庭转变营销思维转变以客为尊一对一服务每次见面推销自己,做事又做人喜欢你才喜欢你的服务,来一个感动一个见一次等于见一辈子,成为挚友见一人等于见一片人,好事传十人,坏事传二十多人人性化医疗服务以人为本就医环境:舒适化,设备精,设施全诊疗流程:信息化,合理化,流水线服务理念:人为本,态度好,方式优情感关怀:同理心,重心理,个性化售后服务:回访3次,言行贴心,信息通畅社区是1883年德国人F.Tonnies提出,指由共同生活的同质人口组成,他们向往共同的价值、关系密切、守望相助、防御疾病、富人情味的共同体. 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是互助互济、温馨和人性化的人心工程.健康是社区居民的首要要求8.7%10、幼儿托管9.7%9、照顾老人10.2%8、计划生育12.0%7、政策咨询18.9%6、困难援助20.3%5、家政服务22.4%4、就业培训22.6%3、老人保健22.9%2、卫生服务28.5%1、医疗保健广州市居民家庭选定需求项目比例顺序(2003年广州统计信息中心)英国健康服务重点的变化(资料来源:社区卫生)医院服务社区服务1900年1950年2000年社会改革 病毒理论 治疗世纪 生活方式、环境环境卫生 预防医学 外科 、 医疗干预 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 学校卫生 药物措施 新公共卫生主要影响主要卫生服务方式活动(资料来源:美国家庭服务基本统计)全科医护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者欧美各国全科医师占全部医师比例2/3,医师与护士的比例为1:23,他们提供从小到老、从防治到康复、从生理到心理、从技术到社会的整体服务,他们是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神,起到:守门人(首诊病人)把关人(留家、转院)照护人(防病、保健)咨询者(健康教育)协调者(各方协作)案例(一)香港荃安医院院长、护士和厨师带领40多名该社区的病人到香港郊区作4天素食旅游.目的是教会病人烹调素食.4天12餐素食花样各不同.病人学会后回家能煮各种美味素食,可减少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复发危险.社会服务到家!案例(二)瑞典某社区设在山顶,是个滑雪的起点站,每天有不少滑雪者乘车上山(20公里).其中有80多岁的老年男女、手执2米长的滑雪板,天天来滑雪,以便促进健康;也有人到中心洗90度的蒸气浴,都是为了锻炼心脏的适应能力.健身服务防疾病!案例(三)广州某55岁妇女患高血压,吃各种药5年均未稳定,社区医生深入家庭了解,她婆媳矛盾严重,常因做菜和带孙而吵架.医生劝她分居,后购到新房,老夫妻生活融洽,婆媳矛盾解除,血压也稳定.社会因素与健康相关!案例(四)江门市一女工48岁下岗,3年来胃痛不止,医院诊断为胃溃疡,服药效果不佳.社区医生深入家中了解,家属告知此女工下岗后怨言不断,抑郁不乐,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引起的溃疡病.经过心理治疗和服用胃病药物结合,病情明显好转.心理因素致病!案例(五)瑞典一全科医生接诊一对来自广东的夫妻,诉说结婚4年不能生育.医院检查生殖器官功能均正常.医生乃深入家中,发现此夫妻喜欢吃鸽子,每日从公园检来,医生大悟,告知他们:公园鸽子生殖快,瑞典人保护动物意识强,遍地鸽粪污染环境,乃放避孕药给鸽子吃,夫妻也间接服了避孕药而不能生育,此谜破解,次年夫妻生了孩子.生殖技术服务!案例(六)天津某男工,常饮烈酒,一醉方休.豪饮甚多.妻闹离婚,母赶他出门.社区全科医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教育他2030次,使他戒掉酗酒行为,合家感激送去锦旗,此全科医生一贯耐心干预居民不良行为,收到良好效果,被评为市劳模.干预不良行为!案例(七)美国一60多岁肺炎病人,社区医生领其转院治疗,医院医生从电脑资料中查此病资料.查出此病在家中治疗康复较住院效果好,住院常因交叉感染而加重病情,在家照护更方便,就建立家庭病床由社区医生精心治疗,两周后肺炎痊愈.家庭病床的作用!案例(八)英国著名柳叶刀杂志报导:用幽默疗法观察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冠心病老人,试验组发作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并认为大笑100次相当10分钟运动.幽默疗法显效深化社区卫生服务需转变观念一、从温饱型向全面建设小康型转变二、从被动医学向主动医学转变三、从医技关怀向人文关怀转变 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体现主动医学、健康医学、照料医学和管理医学,体现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人文关怀,也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市场营销几个基本概念市场:是商品(服务)买卖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市场经济:是借助市场的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工资等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资源配置和人们利益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特征: 商品交换的社会性(货币经济) 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无特权) 经营单位的自主性(产权明确) 经营管理的法制性(行为规范)功能: 合理配置资源、刺激技术进步 竞争优胜劣汰、培育创新意识第三产业医疗卫生不单纯具有福利性、公益性,而且具有产业性.经济学分类第一产业为农牧业,第二产业为制造建筑业,第三产业为交通运输、金融、商业、房地产、科教文体和为个人生活服务如餐饮、旅馆、旅游等业.劳动力由第一向第二产业转移,又向第三产业转移是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表现,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70%80%,我国约40%,深圳市超过50%社会现代化指标之一是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大于50%我国经济统计把医疗卫生列为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经营:指经济实体根据环境作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决定,以提高效益的活动过程,具有开放性.管理:为了提高系统的功效,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具有封闭性需要(need):为了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根据医学科技发展水平和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的医学服务.需求(demand):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下,顾客要求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可分为潜需求(月子服务)、降需求(种牛痘)、满需求(恰到好处)、不规则需求(灾害)、不健康需求(吸毒).我国潜需求大,要扩大内需,培育市场、引导消费、出钱防病保健.未认识到的需要认识到的需要需要=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健康需要与需求关系巨大的医疗卫生市场内容:基本和特需医疗卫生服务 保险或补充医疗保险 药械市场 教育市场 信息市场特征:人人需健康 单方定价 顾客不了解医疗具体情况 医生可诱导需求(卖方市场)服务质量不确定性 政府干预严重注意:计划调节政府执行,目的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筹集资金,制定法规,提供信息.政府调节只能补充、完善,而不是破坏市场,不能干预市场和参与市场活动.政府须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给社区补偿.医疗卫生市场的特殊性: 公益性(公共卫生) 非营利性为主 不完全市场化 成本效益的不对称性机制:有供求、价格、竞争、风险四种供者竞争的条件:技术(拳头产品)、服务内容(对路)、服务态度(满意)、时间(全天候)、距离(方便)、可及性.效率:单位时间所完成的工作量,即:价值/时间效果:效率* 目标效益:泛指效果和利益经济效益:能用数字表示,最终也表现为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狭义指经济效益所不能包括的效益,一般不能以价值量表示,有时是长远的、无限的、甚至是永存的(如定理).广义的社会效益包括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我国约90%医疗卫生市场尚未认识和开发,如:60岁老人有一亿多,老人营养、心理、药理、康复研究不够妇幼保健对象34亿,儿童行为心理服务滞后残疾人口6000多万,康复服务不足,增加家庭和单位的负担高血压1.6亿,心脏病2500万,糖尿病4000万,癌症现患200多万,服务不足.口腔、精神卫生、眼保健等服务很少开展医疗机构效率不高,社会上存在有事无人干,有人无事干现象医疗市场的营销文明的战争原则:社会主义方向、顾客至上、质量第一、分层次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社区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