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13解题方法与运用技能.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13解题方法与运用技能.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13解题方法与运用技能.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13解题方法与运用技能.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下篇 专题13解题方法与运用技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创新设计高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下篇 专题1-3解题方法与运用技能第一讲细研高考评分标准领会阅卷心得一、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卷整体测评及命题程序1试卷整体测评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在题型、题量、赋分和难度上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新课标全国卷)仍会以“74”模式命题。即第卷为7道选择题(单选、客观题),第卷为3道必做题(主观题)和3道选做题(三选一,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各1题)。高考“74”命题模式实质上是“731”模式。2014年高考试题的考查仍将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着力点,力图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本的化学学科能力和素养,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等实际问题,以考查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整体难度稳定、梯度分明、模块功能的考查指向性会更加清晰。2试卷命题程序对上一年度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本年度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具体的命题思路制定双向细目表,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备用题筛选、整理征来的试题,组建题库秘密状态下由教师、学生试做,获得相关数据5月还要为防“撞车”进行重审,然后定型高考试卷。所以考生在考场见到的题一般不可能是以前做过的原题。二、阅卷评分时坚持的“六大原则”1“多种答案”原则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2“倒扣分”原则一个答案,经常有考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把握,写出一对一错,或二对一错,或一对多错的答案。这种情况反映考生抱有某种程度的投机心理,把多个可能的答案全部写出,让评卷教师做出选择。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扣分,但不出现负分。3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即首先不能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认。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也没有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片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4“不许越线”原则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答题不许越线。若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划定的界限时,评卷时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造成失分。5“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只凭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及所提供的信息评分,才能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6“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虽然此法可能让部分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三、注重细节规范答题1聚焦不规范答题的失分点(1)物质的名称、化学式、电子式、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不规范或张冠李戴。(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漏写或错写某些分子、特殊反应条件,分不清是使用“=”还是使用“”,如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方程式一定用“”,不能用“=”,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没有分步书写。(3)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改写不正确,违背反应规律,不注意“用量”。(4)热化学方程式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的“”“”号写错,反应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5)有机物的结构式(或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如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错写成ch2ch2等。(6)语言不够准确,凭主观想象和猜测来回答。如:在回答ki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有什么现象时,有的同学回答成:“有碘生成”,也有的回答成:“溶液中有紫黑色的沉淀生成”;把“zn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成“zn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等等。(7)专业用语不规范。常出现的错误有:错别字,如“蓝色”写成“兰色”、“坩埚”写成“甘(或钳)锅”,“苯”写成“笨”,“剧毒”写成“巨毒”,“铁架台”写成“铁夹台”,“过滤”写成“过虑”,“滤纸”写成“虑纸”;用词不当;混淆概念,如:“无色”与“白色”,“广口瓶”写成“集气瓶”,“蒸馏烧瓶”写成“圆底烧瓶”;“取代反应”写成“取代”等等。(8)不清楚化学原理,不注意知识前后联系,表达随意,所答内容的内涵与设问的外延不吻合,所答非所问。2常见化学实验中的规范用语(1)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上,待变色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注意广范ph试纸读取整数)(2)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到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4)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蘸取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5)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如往含so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将沉淀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so已经沉淀完全。(6)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自然滤出,重复23次即可。(7)渗析操作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浸在烧杯的蒸馏水中,并及时更换蒸馏水。(8)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9)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如用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插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住或加热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住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启普发生器型装置。关闭导气管出口,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后,若长颈漏斗和试管(烧瓶)中形成液面差,而且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11)容量瓶检漏操作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压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四、评分细则示例基本理论综合应用(2013全国新课标,28)(15分)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甲醇合成反应:(i)co(g)2h2(g)=ch3oh(g)h190.1 kjmol1(ii)co2(g)3h2(g)=ch3oh(g)h2o(g)h249.0 kjmol1水煤气变换反应:(iii)co(g)h2o(g)=co2(g)h2(g)h341.1 kj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iv)2ch3oh(g)=ch3och3(g)h2o(g)h424.5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主要流程是_ _(以化学方程式表示)。(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iv)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_ _。(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_。(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12o3)、压强为5.0 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 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 v,能量密度e_(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kwh3.6106j)。命题分析本题以物质的制备反应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相关计算,综合性强,难度大。标准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al2o3(铝土矿)2naoh3h2o=2naal(oh)4、naal(oh)4co2=al(oh)3nahco3、2al(oh)3al2o33h2o(3分)(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平衡右移,co转化率增大;生成的h2o,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消耗部分co,co转化率增大(3)2co(g)4h2(g)=ch3och3(g)h2o(g)h204.7 kjmol1该反应分子数减小,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和h2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压强升高使co和h2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4)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1分)(5)ch3och312e3h2o=2co212h12(1分)(3.6106 jkw1h1)8.39 kwhkg1评分细则(1)不配平不给分,漏写一个反应扣1分,漏写条件和沉淀符号不扣分;(2)叙述不全面扣1分;(3)h错误,漏写物质状态,不给分;叙述不全面扣1分;(4)表述意思不明确不给分;(5)不配平或化学式写错不给分,电子写到右边不扣分,不写计算式只写答案扣1分。无机综合应用(2013浙江理综,26)(15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_;乙的电子式是_。(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用化学式表示)。(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已知:cu2o2h=cucu2h2o)(5)甲与乙之间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命题分析本题以物质的定量推断为背景,主要考查了化学用语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能,以及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从而借助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答案(1)alh3(1分)hnh(1分)(2)alh33h2o=al(oh)33h2(3分)(3)mg3n2(2分)(4)2nh33cuo3cun23h2o(3分)取产物加稀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2分)(5)可能(1分)alh3中的氢化合价为1价,nh3中的氢为1价,因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氢气(2分)评分细则(1)电子式漏掉孤电子对不给分;(2)化学方程式不写气体符号不扣分,不配平不给分;(4)化学方程式不写加热符号不扣分,不配平不给分,加入稀硝酸此空不得分;(5)判断理由不全面扣1分,表达意思不明确不给分。化学实验综合应用(2013全国新课标,26)(15分)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 9微溶正丁醛75.70.801 7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6.0 g na2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到b中。在a中加入4.0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在e中收集90 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 馏分,产量2.0 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d仪器的名称是_。(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层(填“上”或“下”)。(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 ,其原因是_。(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命题分析本题以正丁醛的制备实验为背景,考查化学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计算技能,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标准答案(1)不能,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易造成迸溅(2分)(2)防止暴沸(1分)冷却后补加(1分)(3)滴液漏斗(1分)直形冷凝管(1分)(4)c(2分)(5)下(2分)(6)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同时避免正丁醇蒸出(3分)(7)51(2分)评分细则(1)不答出观点或答错,扣1分;(2)只答补加不给分;(3)只答“漏斗”不给分,答“分液漏斗”不扣分;只答冷凝管不扣分;(6)正丁醛及时蒸出;防止正丁醛进一步被氧化;避免正丁醇蒸出;各占1分;(7)答卷上写“51%”不给分。第二讲强化审题能力杜绝非智力因素失分一、常见审题方向审题时要心细,要先“纵览”再“深挖”,先“泛读”再“精读”。要审出题中给出什么;题中要求什么;题中隐含什么;题中考查什么;规律原理是什么。审题应从下列几点入手:1审关键字词在审题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字句和内容:(1)“不正确”“由大到小排列”或“由小到大排列”等。(2)“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3)“短周期”“前20号元素”“主族”“同周期”“同主族”等。(4)“等体积”“等质量”等。(5)“已知”中的内容,“()”中的内容、注解等。2审用语一个化学用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暗示着一些反应的规律等。3审图表对于图像类试题要认真分析纵横坐标所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走势,点和线所表示的化学变化或过程;对于表格类试题要认真分析数据所代表的含义、变化趋势,有关数据和无关数据以及反映出的化学变化和过程,然后结合有关化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4审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隐含在文字叙述中,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条件。深挖条件找突破口,才能茅塞顿开。5审实验目的和装置对于综合实验题,特别是实验方案的设计,要围绕一个中心去完成实验,这个中心就是实验目的。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及要求。另外实验题还涉及一些装置,如气体的进出口、仪器装置是否合理等,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二、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三大类型审题不仔细造成丢分【常见情形】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仍填正确选项;要求写离子反应式的写成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名称的写成化学式、要求写结构简式的写分子式、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的采用纯文字表述。【典例】 (2013山东理综,28)(12分)金属冶炼与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afe2o3 bnacl ccu2s dal2o3(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当1 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3)右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_(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浸于铝质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使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是_。评分标准(1)bd得分点2、1、0(2)cu2s4h2得分点4、3、2、1、0(3)ano2he=no2h2o得分点4、3、2、1、0(4)做电解质溶液(或导电)得分点2、1、0试卷采样甲答卷投影我来评判得分8分错因得失分漏选d11误认为5 mol o231错写成失电子22正确2试卷采样乙答卷投影我来评判得分7分错因得失分错选a2正确4误判两极2漏写“”11正确2读题不仔细、思维定势造成失分【常见情形】要求用汉字表示“大于”、“小于”错写成“”、“kio3br2i2,所以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kio3和br2。答案d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型)的先后顺序问题判断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型)先后顺序的原则是,先反应的离子的产物与其他离子能大量共存,若产物不能与其他离子大量共存,则它一定不能先反应。通过物质的性质或物质间的共存关系判断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以及通过离子间的反应顺序判断物质的性质或物质间的共存关系,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典例2】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3、nh、h、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至过量,生成物依次产生的顺序是()。afe(oh)3、h2o、nh3h2o、naalo2bal(oh)3、nh3h2o、fe(oh)3、naalo2、h2och2o、fe(oh)3、al(oh)3、nh3h2o、naalo2dh2o、fe(oh)3、naalo2、nh3h2o解析本题涉及几种典型阳离子与oh的反应,可从产物与其他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来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因为fe(oh)3、al(oh)3和nh3h2o在h中不能大量共存,所以h与oh优先反应;fe3、al3与nh3h2o不能大量共存,kspfe(oh)3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h(水电离的)al3mg2naca2k。阳极放电顺序:应该先看阳极是否为活泼金属,如果是活泼金属,则电极放电;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按照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去判断:s2ibrcloh含氧酸根。以电解池为载体考查两极的离子放电顺序及其产物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典例4】 (2013河南调研)用a、b两个质量相等的pt电极电解alcl3和cuso4的混合溶液n(alcl3)n(cuso4)19。t1时刻a电极得到混合气体,其中cl2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ml(忽略气体的溶解);t2时刻cu2全部在电极上析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t2时刻,两电极的质量相差3.84 gc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dt2时刻后,b电极的电极反应是4oh4e=2h2oo2解析根据a电极得到cl2,即2cl2e=cl2,则电极a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根据生成cl2的体积可求得原混合溶液中含cl0.02 mol,故cuso4为0.06 mol,t2时阴极b上cu2完全析出,其电极质量增加0.06 mol64 gmol13.84 g,b项正确;cl和cu2放电时,溶液ph不变,当oh和cu2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t2时刻后,a、b两极分别是oh和h放电,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答案b应试技能4相近概念的辨析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相近概念,如分离和提纯、检验和鉴别、蒸发和蒸馏等。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易错、易混,就需要对这些概念抓住关键字词,从概念的内涵和使用范围两个方面进行辨析并通过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例证,以达到规范使用化学概念的目的。有效区分易混概念易混概念的区分要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列举实例予以验证、强化。下面是化学上常见的易混概念:1基团和离子基团是不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而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例如羟基为不带电的基团,可表示为oh;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阴离子,可表示为oh。其电子式分别为:2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酸的氧化性指的是酸电离出的h所表现出来的氧化性,是一切酸的通性,而氧化性酸是指酸根中高价元素所表现出来的氧化性。常见的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有硝酸(浓和稀)和浓硫酸以及次氯酸。3干馏和蒸馏干馏是固态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分解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如煤的干馏。蒸馏(分馏)是根据液态混合物各组分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使液体组分汽化然后冷凝收集的分离过程,属于物理变化。4蒸发和蒸馏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操作的目的不同,蒸发是通过加热使溶剂挥发而获得固体溶质的方法;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5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四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不同: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条件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条件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结构性质不同,同系物的研究对象是有机物,条件是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n个ch2原子团;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条件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有机和无机)。【典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d2、t2属于同位素,c2h2与c6h6互为同系物b1 mol羟基和1 mol氢氧根离子均含有6.021024个电子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可采用蒸发,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可采用蒸馏d铁与稀硫酸反应,稀硫酸作氧化剂,证明硫酸是氧化性酸解析a项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c2h2与c6h6结构不相似,二者不是同系物;b选项1 mol羟基含有96.021023个电子,铁与稀硫酸反应,氧化剂是氢离子,只能说明稀硫酸具有酸性。答案c辨析易错概念1概念的范围界定错误如:酸的概念: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因此nahso4不属于酸,因为其电离出的阳离子有na、h;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前提都是化合物;利用vn mol22.4 lmol1求体积,该物质必须为气体,且在标准状况;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并不是只有单质才发生焰色反应。2错误理解概念的从属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例如na2s2o32hcl=2naclso2sh2o,不是复分解反应;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不可能是分散系;如芳香族化合物(只要含苯环即可)芳香烃(含苯环的烃)苯及其同系物(只含有一个苯环,且侧链只能是烷烃基)。3理解概念片面化如:化学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一定被还原(忽视了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还原(忽视了元素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忽视了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忽视了sio2不与水反应);酸一定不含金属元素(忽视了高锰酸、偏铝酸等);盐都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忽视了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忽视了浓度的大小)。4模糊概念本质如无机酸的“元”数确定是根据一个酸分子能电离出的h的个数,而不是酸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个数,乙酸ch3cooh为一元酸,而不是四元酸;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104106,油脂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只有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才是合金,金属与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典例2】 (2013南通一调)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解析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答案b规范表达化学概念化学概念都是化学专用名词,在书写、表达化学概念时,不能写错别字。如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