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的新入口:良知论-献给正在为自己的企业寻找道德良知的企业家 锡恩咨询 姜汝祥我这一年来在研究日本丰田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日本企业在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论语,另一个就是王阳明“良知”体系。论语大家都知道,但王阳明“良知”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崇敬王阳明?最近半年来,我花多时间来学习与研究王阳明“良知”体系,在学习之后,我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终于找到了国学的新入口。一,新管理国学的入口一:让中国都回归“良心”体系王阳明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把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说的窗户纸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就叫良知。儒家文化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真理。这个真理如何获得?儒家的正宗回答是,修身。但如何修法?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后人始终不得要领。加上儒家被皇权利用,就更无法让我们认识到儒家学说的真正价值。幸运的是,明朝末年出现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大师王阳明,他开创的“人人皆可为圣”的体系,终于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王阳明“良知”体系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起点,那就是“事物之理”本来就在我们心中,在每个人内心深处。这个“理”就是我们的良知,比如孝敬父母,比如侧隐之心,比如诚信待人。这些“理”就是我们的良知,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感觉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的心被“现时社会”混淆了是非。按这种逻辑,我们做事只需要凭着“良知(心)”去做即可,因为所有的管理道理,比如公平交易,比如客户价值,比如效率竞争,如此等等道理,都存在于我们心中,都是我们的良知的一部分。精英或者领导者并不比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多一点,在良知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可为圣贤!有了这一个入口,每个人就被解放出来了!人人都可以奋斗成功,只要你遵循内心的良知之理!新管理国学的入口二:知行合一,意念即是行,做事凭良心王阳明第二个伟大的地方,在于解决了知行合一的世界难题。众所周知,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两面性。我们很多贪官在法庭上,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我法律观念不强,没有学好法”。仿佛做坏事是因为“知”的不够。同样,我们很多企业的员工或领导在犯错的时候,也会经常说,“对不起,是我不懂。”,仿佛懂了就一定不会错一样。但大家都清楚,我们中的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误的事,并不是因为“知”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或者叫“知行不合一”。王阳明一眼就看出了这种说法的虚伪。他说,很多人把懂得道理叫“知”,把实践叫“行”,这种分法,永远也没有“知行合一”的可能。道理很简单,在利益,在名望,在金钱美女面前,有多少人会“明知故犯”?然后又把自己的堕落归结于“知”不够多?!那如何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呢?王阳明在这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入口,那就是“意之发动”便是“行”,也就是说,意念一产生,就是“行”了,而那些犯戒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意念,而不是产生其他意念?答案在于这个意念不是出于“良知”,而是出于“私心杂念”!可见,“坏念头与坏心眼”是“知行合一”的。所以,解决知行合一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这就是所谓的“正(格)心”。心正,意念自然就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凭良心(知)做事”,有意念,先放到良知(心)中去“格”。心正,意诚,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真正解决之道。新管理国学的入口三:衣服脱到那一个程度?良知之心,人皆有之据说,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传播开来之后,有人不服,就想看王阳明的笑话,正好有一天有人在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这些人便把王阳明找来,问他,你看小偷有良知吗?王阳明很坦然地让小偷脱去外衣,随后又请他说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当接下去让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阳明便对大家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这便是小偷的良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碰到坏人,即使我们不站出见义勇为,但在内心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坏人的错,也感受到自己的胆怯,这一切便是人的良知。同样,我想,任何一个坏人,在内心深处都懂得所做的“坏事之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末泯”。由此看来,我们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员工,任何一个管理者,哪一个人不是“良知末泯者”?既然如此,管理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就是让每一个人“凭良知(心)做事”。而如何做到凭良心做事?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在“意念发动”之时,“对错误的意念正心”!应当说,王阳明捅破的这一层窗户纸,对今天企业的管理太重要了。比如在执行中我们强调结果,员工有结果良知吗?有责任良知吗?有沟通良知吗?有竞争良知吗?如果说结果,责任,沟通检查,竞争,激励是“理”的话,那么,这些“理”每个人内心都存在,那就是“良知”。既然如此,如果员工不做结果,不承担责任,领导者不检查,不沟通,不激励,那么,问题并不是出在不“知”上,良知大家都有,而是出在这样的良知并没有“格”掉错误的“私心杂念”。所以,出路在于把自己交给“天理”,信仰按规律办事的“天理”,王阳明把这一切称之为“扬善抑恶”,或者叫“致良知”!四,现代王阳明: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在研究丰田的时候,有日本专家告诉我,日本最崇拜王阳明的,是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大名鼎鼎了,他曾经创立了两家世界五百强,是日本政府首相的顾问,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在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良知”的影子。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创立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第二年,新进来的员工要求公司保证他们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在当时,公司刚成立,连自己都难保,如何保证新人的收入增长?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稻盛和夫与他的合作伙伴,认为员工的要求符合人类价值标准,于是他们不仅答应了员工的要求,而且还把公司的使命做了重大调整:“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理念,就是提供给所有员工物质与心灵成长的机会,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与全人类的进步。”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楼市出现泡沫的时候,稻盛和夫的公司有很多现金放在银行,连银行都在建议稻盛和夫他们去炒楼,但稻盛和夫客气地告诉银行:“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赚钱,而不用炒地皮来赚钱”。稻盛和夫有一个人生成功方程式:成功=能力*努力*态度。他解释说,能力与努力都是0-100没有负数,只有态度是-100到+100,有负数,一个态度与价值观错误的人,会让他的能力与努力成为社会的负担!业绩的背后是团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