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夏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夏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夏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夏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阻遏() 菜畦(q) 诘责(ji) 玲珑剔透(t)b嗥鸣(ho) 蓬蒿(ho) 襁褓(qing) 廓然无累(li)c缄默(jin) 归咎(ji) 荫(yn)庇 怏怏 (yngyng) 不乐d静谧 (m) 荒谬(mi) 潜行 (qin) 恪尽职守(k)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皇失措 大庭广众 无动于忠 巧妙绝伦 b欢度春节 日薄西山 恪尽职守 春华秋实c吹毛求疵 顶礼摩拜 通霄达旦 望眼欲穿d骇人听闻 山青水秀 更胜一筹 因地制宜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b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c.汹猛洪涝,罕见冰雪,特大地震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d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4. 选出与其它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2分)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c夫战,勇气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漱玉词稼轩长短句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辛弃疾。b封建王朝的官吏降职或者远调叫做“谪”。c. 初唐“四杰”是指杜牧、王勃、骆宾王、王维。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6.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用修改符号改正过来。(2分)近日,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国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总体上与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司法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司法腐败以及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等。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也会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7.名著阅读。(3分) 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丁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蒲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这是一段关于保尔在 、 的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的描写,也是作者 (人名)真实生活的写照。8.默写。(5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杜甫春望中通过“ , ”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4)古人特别注重修身养性,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 ,非宁静无以致远。”(5)毕业在即,浓浓友情涌上心头。离别时不要忧伤,心只要相连,人就在咫尺。这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写: “ , ”。9综合性学习。(6分)假设你是某校读书活动的参与者,请完成以下问题。 (1)在读书动员会上,你作为主持人号召大家读书,请写一段开场白(40字以上)。(2分)(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心得。下面是赵红的阅读感受,请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括号里。(2分)只有广博的阅读,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我从论语中学得( ),从史记中学得( ),从正气歌中学得( ),从鲁迅身上学得( ),从马克思主义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著。 a批判的精神 b坚贞的气节 c智慧的思考 d严肃的历史精神(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说明你的看法。(50字以内)(2分) 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我认同( )的观点。理由是: 二、阅读(4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7分) 渭川田家 (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雉雊:(zhgu)野鸡鸣叫式微:诗经邶风中的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10.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3分)1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2分)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节选)13解释加点的词。(2分)(1)辍耕之垄上 (2)苟富贵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5这一节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了少年陈涉怎样的特点?(4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注释:赵胜(前3世纪)世称“平原君”,赵国丞相、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封地在今武城。合从:即“合纵”。战国时苏秦倡导联合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因六国地处南北,故名“合纵”。联合。末:锥尖。蚤:通“早”。16解释加点的词。(2分)(1)士不外索 (2)合从于楚17翻译句子。(2分)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18.请简要分析毛遂自荐成功的原因。(3分)(四)科学文阅读(8分)凶手wifi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19.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答: 20.第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 21第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 22.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分)答: (五)现代文阅读(14分)汉语,我想对你哭北国骑士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巳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迭“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后、往后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冷漠,了解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丈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汉语,我只有对你哭!(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22.第1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为什么先是“学子们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4分)23.文章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为了说明什么?根据文意,简要作答。(4分)24.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4分)25.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 (2分)a.作者认为,如果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会危及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前景。b.文中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c.作者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呼吁: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地位。d.文中列举“准大学生们”在高考作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其原因便是英语的泛滥导致年轻一代对汉语的冷漠。e.文中举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意在说明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方面。三、写作(50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我们,不一定天天能够感受到幸福。不过在某一刻,只是因为你的点滴付出,或是他人的小小帮助你与幸福悄然相遇了。请以“那一刻,我遇见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要有对“那一刻”的详细叙述与描写。(3)文中言之有理,表达真情实感。(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5)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1.d 2.b 3.d 4.a 5.c6.交换“发展”和“建立” 在句末“等”后加上“问题”或“情况”或“问题”。7.(每空一分,共3分)身体残疾、双目失明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8(1)衡阳雁去无留意。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非淡泊无以明志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注:加粗字为易错字)9(1)称呼+内容 +号召 (2)c d b a (3)示例:a 读老人与海,我懂得了在困难面前应有永不言败的精神,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10.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归巷;柴门外,野老拄者拐杖等候牧童;农夫们下地归来,亲切絮语。(1点1分,意思对即可)11.运用反衬手法。(1分)如:“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1分)或:运用白描手法。(1分)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1分)12.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和归隐田园的愿望。(2分)13.去,往(任意一个也可)。 如果(2分)14.陈涉(陈胜)长叹一声说:“哎!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分)15.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对一个1分,最高2分),表现了少年陈涉身份低微、不甘贫困、有福同享、胸怀大志的特点(写对一个给1分,最多2分)。(共4分)16. (1) 向外(对外) (2) 同、跟(2分)17. (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2分)18.提示:敏:积极主动的了解主公所需;勇积极主动的推荐自己;智以对应的比喻作答,极具说服力。(从这三个角度作答,答对一条得一分,共3分。)19.(1)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2)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人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3)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和床边。如不使用wifi,最好将其关闭。(4)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评分标准:(2分)答出两点1分,四点2分。)20.举例子、作比较 真实具体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评分标准:(2分)说明方法1分,答出一个说明方法不给分,作用1分。)21.不能,“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去掉后不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评分标准:(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判断不得分);指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