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论文提要: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使得社会各种关系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要跟着适应社会的变化来调整新的社会关系。而各种法律制度的变革中,与实践结合紧密和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司法制度改革,以及人们对社会正义的不断追求和法律最为最后正义的救济手段,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直接影响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发生和进程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法院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对我们的司法制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我们的审判制度来说已经是越开越不适应新型的各类诉讼。总之,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力即是社会的发展的需要。然而分析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又离不开二个基本背景,一是司法改革是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推行的,因而不能对中国传统司法视而不见,二是这一改革又在法律全球化、西方法律对中国法制产生猛烈冲击的今天展开,故而又不能对现代西方司法置若罔闻。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人文背景下,我们的司法制度到底如何进行改革和完善呢?本文讲具体就司法制度改革中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其需要更加完善的地方,具体是从司法公正、司法独立性、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建设的角度论述。全文字数共6274字。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约二十年了。 关于中国司法改革开始的时间,根据徐会超在中国司法改革模式的反思与重构的统计,有人认为其发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法院内部系统开展的民事庭审方式的改革,参见吴卫军:司法改革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以及范愉:司法制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8页;也有人认为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开始于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并“推进司法改革”,参见谭世贵主编的中国司法改革理论与制度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以及其主编的另一本书:中国司法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本人同意徐会超的观点及第一种观点,认为司法制度改革起源于法院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而十五大提出的“推进司法改革”仅是我国司法改革进入整体研究、系统推进的全面发展的标志。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使得社会各种关系发生着变化,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就要求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要跟着适应社会的变化来调整新的社会关系即新的法律关系。而各种法律制度的变革中,与实践结合紧密和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司法制度改革,加上人们对社会正义的不断追求和法律最为最后正义的救济手段,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直接影响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发生和进程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基本民事法律的出现,人们的经济活动增加以及权利意识的觉醒,进入法院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对我们的司法制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我们的审判制度来说已经是越开越不适应新型的各类诉讼。面对日益增长的诉讼案件尤其是民事案件,原来处理很少案件的效率不高的很显然无法迅速有效的解决,而司法素质有待提高的司法人员也显得不堪重负。总之,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力即是社会的发展的需要。然而分析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又离不开二个基本背景 徐会超著:中国司法改革模式的反思与重构以中国传统司法与西方现代司法模式为参照,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2期,第104页。:一方面,司法改革是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推行的,因而不能对中国传统司法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这一改革又在法律全球化、西方法律对中国法制产生猛烈冲击的今天展开,故而又不能对现代西方司法置若罔闻。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人文背景下,我们的司法制度到底如何进行改革和完善呢?本文讲简要探讨。一、 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司法的公正,司法越公正,整个社会才更具有凝聚力,并能真正保持社会的稳定。我国在进入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框架的社会后,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各种社会冲突乃至程度比较强烈的社会冲突,将是社会要经常面对的问题。解决社会冲突制度化的手段就是公正的司法。它使各种民间的怨恨得到及时的化解,政法与人们之间的矛盾得到及时的解决,各种利益尖锐的冲突能得到平衡。所以,公正的司法在政治及社会体系中所具有的地位可以称为平衡器。 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613页。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的改革显然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前二十年以及现在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改革的时代,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整个社会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大量的案件涌入法院,法院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对司法的公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总体上是沿着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庭审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审判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的进程发展的,它发端于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并以民事审判制度为改革的核心,逐渐推进全面的司法改革。但社会的需求与司法实践的运行状况仍然是不相适应的,迫切需要完善。第一,司法的腐败严重,并严重妨碍了司法的公正。民间就流传着“大盖帽二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说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法腐败的严重性。如果作为保护社会的最后防线的司法本身已经腐败,则会造成民众对法律的失望。民众的不满就有可能通过非制度的途径去宣泄,这就会形成社会的无序和混乱。因此通过司法改革,加强司法的廉政建设,不仅讲有利于保障司法的公正,而且也为整个社会的廉政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由于反腐倡廉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呼声和迫切愿望,因此通过司法改革,完善廉政司法制度,健全对司法的监督机制,规范法官的选拔机制和保障制度,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准则等角度入手。 第二,司法体制行政化,不能保证司法的公正。由于我们国家长期的的封建社会,司法与行政长期不分,并且隶属于行政,这种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对我们司法制度的改革也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例如,对院长的任命还是着重其行政级别而忽视了其专业性,我们现在的法官、书记员的招录考试依然还有通过一般行政公务员的考试内容。法官的级别还是一直套用行政级别等等。从而导致法官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严格准确的适应新类型法律案件的裁判。尤其是法院内部实行的所谓对案件裁判的领导层层审批制度,基本上是按照行政的方式而不是按照审判规律的要求进行运作的。人民法院内部的上下级审级关系其实是一种审判工作上的监督关系,而不是一种行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请示制度不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独立审判的要求,也使得两审终审名存实亡,当事人的依据法律享有的上诉权被完全剥夺,尤其不利于法院保持廉洁、中立、公正。这种行政化的请示制度必须修正,而“相互沟通”、“提前介入”的做法应该严格禁止。下降法院在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时,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咨询,但只应当停留在提供某些参考意见,绝不能对个案的审判结果直接下结论。正如上届肖扬院长所指出的:“要改变过去一些地方在判决前层层请示的做法,一般对案件事实、证据的认定和适用问题不应当请示,防止开庭审理走过场,剥夺上诉人的上诉权利。” 肖扬:“人民法院开展集中教育整顿的情况汇报”,载人民日报1999年2月1日。第三,司法的权威性严重缺乏。从1954年宪法到现行的19 82年宪法都明确规定了“一府两院”即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国家机构设置,法院和政府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行的。然而,正如有的法官指出的:“人民法院的实际地位却远远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地位,这是尽人皆知的。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建设法制国家是不可能的”, 景汉朝等:审判方式改革实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尤其是因为司法腐败和裁判不公等原因的影响,使广大民众对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不能产生高度的认同,法官在人们心目中的应有地位并没有形成。这一点在行政诉讼的案件中以及民事案件的执行过程中表现的为充分。人们一般不相信法院能有能力或者有权威来处理好行政案件,也不相信民事判决书的内容一定能够执行,就算可以,也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二、司法改革与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在于司法的独立。马克思早就指出过:“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法官以服从法律为天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对司法独立在宪法上确认表明是一项宪法原则。其实司法独立的根本根本特性是司法权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司法的天然特点就是中立。中立性是司法权的第一特性。我国的法院院徽就是由一柱华表支起一架天平来表现其中立性,美国的司法文化中也不乏蒙眼的正义女神手持天平的比喻和图像,也是一样表现司法的中立性。但是,从严格意义上和宪法上来说,我国的司法独立即指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即审判独立和检察独立。 也有不少人认为司法独立仅指审判独立,参见:“关于司法改革、司法公正及司法独立”,载法学前沿第3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体制下司法权是不可能独立于立法权的。我国的审判机关只享有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 我国目前还不能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尽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作出上述承诺。而无权对立法机关的行为,包括对违反宪法的法律法规进行司法审查。一般独立也仅仅是指法院整体独立而不是像西方国家的强调法官的个人独立。关于司法独立,按照王利明教授的观点就是指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有人认为司法独立指可以包括对当事人的独立、职能的独立、机构的独立、内部独立。见蒋惠领:“我国实现独立审判的条件和出路”,载人民司法1998年第3期。也有人认为司法独立是仅指外部独立而不包括内部独立。见“关于司法改革、司法公正及司法独立”,载法学前沿第3期,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还有人认为司法独立是指作为一项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独立,即司法权的独立、司法主体的独立、司法行为的独立和司法责任的独立。参见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0493页。这里笔者只是采用王利明教授的观点,参见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83页。并且这里狭义理解司法独立仅为审判独立。并且至少包括:第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仅服从法律。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法官的责任是当法律运用到个别场合时,根据对法律的诚挚的理解来理解法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78页。转引自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86页第二,外部独立, 是指人民法院在依法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不受行政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主要是对外独立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行政机关应与司法机关相分离,司法不能隶属于行政;司法机关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司法权应该保持统一,而不应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法院的经费来源、财政预算、法院院长的确定及法官的人选等方面不应当由机关控制或者管理。第三,内部独立。是指法院内部法官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一方面指法官通过独任审判和合议庭形式审理案件,只服从法律,而不应受到法院内部其他法官的不正当干预。另一方面,内部独立还包括下级法院的法官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到上级法院的不正当干预。当然,我们所要实行的司法独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司法权力所进行的界定。这些年我们关于司法制度的改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措施。讨论是必要的,创新尝试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改革中出现的片面强调崇尚西方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情况。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三权分离模式而建构司法独立的全部内容,更不能主张司法应完全摆脱党的领导而独立。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司法的独立和保障裁判的公正,我们应当在加强党对司法的领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并通过积极而又稳妥的司法改革,努力促进司法独立,充分保障司法的公正。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88页三、司法改革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改革进行到现在,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艰难路程。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的指导,司法改革将难以继续深化和推进。刚刚开始的司法制度的改革仅仅是法院系统内部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诉讼尤其是民事诉讼而率先进行的,之后才是民事庭审方式以及审判制度改革而发展的,最后才是系统的改革。司法制度的改革的整体布局需要系统的、成熟的、基础的理念的指导。而2006年中央政法委员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好可以指导司法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中所探寻的理念,也是可以用来检视中国司法改革的理念和标准。第一,司法制度的改革必须依法进行,既不能以改革为名超前制定各种措施,破坏法治的统一性,又不能无所作为,停滞不前,应当把握好时机及时将好的确实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法规。第二,司法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呼声而闭门造车。公民决定司法制度的建构,主导司法改革的方向和进展。这就是要摒弃前一阶段司法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精英化倾向,切实为人民群众参与到司法改革中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洪朱丹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中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载福建法学2007年第2期,第29页。第三,正如第一部分已经讲到,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大学《药物分析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现代教育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纪录片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自动检测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色彩构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建筑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后期特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测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商法修改船舶融资租赁合同
- 《市场营销》教案(第3周)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租地种香蕉合同
- 上海市虹口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物理试卷-学生版
- 旧市场提升改造方案
- 湖北汉江王甫洲水力发电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 课件
- 外汇兑换居间劳务协议
- 少儿趣味编程Scratch综合实战《小车巡线》教学设计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方案(技术标 )
- 警务监督员表态发言(共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