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习题集.doc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习题集.doc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习题集.doc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习题集.doc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习题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大海诚家教网 第一章 绪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人文 2、地理 3、地理学 4、人文地理学 5、区域二、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分,每题1分)1、第一次使用“地理学”一词,并被称为地理学之父的是 ( )。A、荷马 B、斯特拉波 C、埃拉脱色尼 D、洪堡2、张文奎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定义是 ( )。A、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B、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C、地球表层人文现象的时空规律的科学。 D、研究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3、区域性的正确说法是 (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 B、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C、区域内部的相同性 D、区域的等级性4、吴传钧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B、人地关系地域系统C、研究地球表层人文现象的时空规律的科学D、人类活动地域系统5、目前我国地理学界的两分法是指 ( )。A、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B、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C、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D、区域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6、目前我国地理学界的三分法是指 ( )。A、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 B、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C、横向、纵向和立向划分方法 D、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7、部门人文地理学主要包括 ( )。A、区域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B、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等C、区域地理学和理论人文地理学D、理论人文地理学和应用人文地理学8、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限定于 ( )。A、过去的时间内 B、人类出现以后 C、整个地球发展过程中 D、人类出现以后到二战结束9、类地关系的含义是 ( )。A、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B、不考虑社会生产方式的人地关系C、现代社会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0、类哲学的含义是 ( )。A、有阶级性的哲学 B、无阶级性的哲学C、马克思主义的哲学D、资本主义的哲学(二)双选题(10分,每题2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点是 ( )。A、区域性 B、统一性 C、综合性 D、预测性2、按照区域中要素的分布状况,区域可分为 ( )。A、等质区域 B、行政区域 C、结节区域 D、经济区域3、利用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域系统的观点进行推理,人口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定义应该是 ( )。 A、研究人口分布、迁移的学科 B、研究人口地域系统的学科C、研究文化地域系统的学科 D、研究文化的起源、传播和扩散的学科4、按照区域组成物质的虚实状况,可划分为 ( )。A、实体区域 B、等质区域 C、虚拟区域 D、结节区域5、按照区域内部事物的性质,可划分为 ( )。A、自然区域 B、经济区域 C、文化区域 D、人文区域三、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系统的科学。3、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有-、-、-。4、人文地理学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5、区域是地球表面特定的-。6、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和-。7、地理学的综合性包括-的综合、-的综合、-的综合。8、李旭旦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以-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属性。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3、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简述演绎方法的应用。5、简述归纳方法的应用。五、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1、试从基本观点、适用领域、优缺点等方面比较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论的不同。2、试对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体系方案进行回顾与重新设计。3、试述那玉林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划分方法。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人地关系 2、区域可持续发展 3、原料指数 4、中心地 5、知觉二、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分,每空1分)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性人物是 ( )A、孟德斯鸠 B、希波革拉弟 C、拉采尔 D、辛普尔2、或然论的代表性人物是 ( )A、白吕纳 B、白兰士 C、亨丁顿 D、李特尔3、适应论的代表性人物是 ( )A、罗士培 B、豪斯霍弗尔 C、马汉 D、洪堡4、在杜能的区位理论中,利润与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成本、运费的关系是 ( )A、利润的大小与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B、利润的大小仅与运费有关。C、利润的大小与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成本有关。D、利润的大小与农业生产成本有关。5、正确的偏在原料说法是 ( )A、原料成为制成品过程中重量损失不大。 B、原料普遍分布。C、原料成为制成品过程中重量损失很大。 D、原料分布于局部地区。6、正确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原理可概括为 ( )A、环境感应空间行为环境映象与图式B、空间行为环境映象与图式环境感应C、环境感应环境映象与图式空间行为7、瑞典、德国对红色十分讨厌。有一段时间,中国出口瑞、德的烟花爆竹用红色包装就几乎无人问津,后来改用灰色包装才打开销路。这件事情说明了( )对消费行为的影响。A、价格太高 B、商品质量 C、文化背景 D、政治原因8、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中的基本区域的形状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型 D、形状不定9、正确的感觉与知觉之间的关系是 ( )A、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B、二者没有关系。C、知觉是感觉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深入。10、正确的胡佛区位理论意义是 ( )A、运输改革与运费无关。 B、运输改革的关键是降低运行费。C、运输改革的关键是降低终端费。 D、上述答案都不对。(二)双选题(10分,每空2分)1、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类型说法是 ( )A、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C、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D、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2、正确的杜能区位理论缺陷是 ( ) A、没有提到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垄断价格。B提到了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垄断价格。C、区位因子不全面,只突出了运费。D、区位因子较全面,但没有突出运费。3、关于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的正确说法是 ( )A、环境认知是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B、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C、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具有互相自行发现与补充的机制。D、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之间是单向联系的。4、影响地理物象的距离主要有三种,即: ( )A、物理距离、时间距离 B、物理距离、价格距离C、物理距离、实际距离 D、时间距离、一般距离5、人类迁移空间行为的规律是 ( )A、迁移的长途偏移 B、迁移的距离偏移C、迁移的方向偏移 D、迁移的自然环境偏移三、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1、按照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作用大小,人地关系理论分为-、-和-。2、地理环境论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世界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因素,一切社会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是-的必然结果。3、或然论认为:自然对人类没有-,只是提供-,人类则是选择或支配这种-的主宰。4、适应论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的适应,包括对区域经验的分析;二是-间的关系,即指居住在区域内的人群的适应。5、 美国著名地理学家-(18771960),1923年发表题为人类生态学论文,提出地理学以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为己任,所以地理学可称为“-”,着重人类生态问题研究。其主要观点是:将-与-作为生态系统,主张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与-,突出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6、协调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目睹地球面临的-而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它一方面要求人类活动更能-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更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四、简答题(15分,每题5分)1、简述人地关系的特点。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简述人地关系理论的类型。五、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1、与图式相结合阐述寻求最佳工业区位的三个步骤。2、与图式相结合阐述在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的分别作用下高、低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3、绘出锚点理论的图式,并做出说明。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复习题(二)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行为 2、区位因子 3、物象 4、运行费 5、决策二、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分,每空1分)1、正确的失重性原料说法是 ( )A、原料成为制成品过程中重量损失不大。B、原料成为制成品过程中重量损失很大。C、原料分布普遍。D、原料分布于某一地区。2、正确的具体集聚事例是 ( )A、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B、生态环境污染。C、交通拥挤。 D、劳动力费用增加。3、正确的等费用线形状是 ( )A、圆形 B、椭圆型 C、心型 D、形状不定4、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是 ( )A、景观论 B、生态论 C、人地关系论 D、人类中心主义5、正确的佳克尔空间行为模式是( )A、对象环境知觉认知空间活动地理优选B、空间活动知觉认知地理优选对象环境C、对象环境知觉认知地理优选空间活动D、对象环境认知知觉地理优选空间活动6、目前,人们使用最多的人地关系理论是 ( )A、环境决定论B、或然论C、适应论D、可持续发展理论 7、选择合适的人地关系理论的分类 ( )A、决定论、非决定论和或然论 B、相关论、决定论C、决定论、非决定论 D、决定论、非决定论和相关论8、黑箱系统是指 ( )A、人类行为 B、生命过程 C、映象 D、人的大脑9、孤立国的作者是 ( )A、韦伯 B、杜能 C、廖什 D、克里斯泰勒10、根据区位因子作用的范围,区位因子分为 ( )A、一般区位因子 B、区域性因子 C、特殊区位因子 D、地方因子(二)双选题(20分,每空2分)1、正确的杜能区位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 )A、有两个位于孤立国内部的城市(市场),农产品均到市场出售,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一致且不变。B、只有一个位于中央部位的中心城市(市场),农产品均到唯一的中心市场出售,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一致且不变。C、环绕中心城市的是一个广阔的、自然条件到处一样的可耕平原。D、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2、正确的不同运输工具的运费结构特点是 ( ) A、航空运输(终高、运高)、公路(终低、运高) B、铁路(终高、运低)、水路(终高、运低)C、铁路(终低、运高)、公路(终低、运高)D、水路(终低、运高)、航空运输(终高、运高)3、关于地理物象正确的说法是 ( )A、地理物象并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照相”,它与客观地理环境并不完全一致。B、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照相”,它与客观地理环境完全一致。C、地理物象呈现出距离衰减的规律性。D、地理物象没有距离衰减的性质。4、普雷德行为矩阵模型中的两大影响因素是 ( )A、掌握信息的质与量 B、正确的思维结构C、善于利用脑外法 D、运用信息的能力5、正确的杜能区位论的假设条件是 ( )A、有两个中心城市,农产品均到城市出售,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一致、并且不变。B、只有一个位于中央部位的中心城市,农产品均到唯一的城市出售,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一致、并且不变。C、中心城市周围是一个广阔的、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可耕平原。D、中心城市周围是一个广阔的、自然条件到处一样的可耕平原。三、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杜能的农业生产布局模式中,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着-、-、-、-、-、-六个杜能圈。2、20世纪3060年代,苏联在批判环境决定论错误的时候,摒弃了人文地理学研究,把-研究与-混同起来,人文地理学中仅保留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理由是:自然地理学属于-,服从于-;人文地理学属-,服从于-。二者互不从属,没有联系的。3、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原理可概括为:-。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不影响当代人-,又不影响后代人发展-的发展。5、环境问题真正在全球范围引起重视的是20世纪70年代。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也是在同一年,引起巨大震动的罗马俱乐部报告-公开发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派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所做的-的长篇调查报告,提出了目前人们认可程度最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四、简答题(15分,每题5分)1、简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2、简述孤立国内加入一个小城市和一条经过大城市并可通航的河流(水运的运费是马车运费的1/10),杜能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3、利用图式简述哈盖斯特兰德的时空棱形体模式及说明的问题。五、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1、阐述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2、利用具体的事例阐述战后行为地理学发展的原因。3、阐述杜能区位论中的六个圈层。第三章 人口地理学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人口自然变动 2、人口迁移变动 3、人口性别比 4、人口构成 5、人口分布二、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分,每空1分)1、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正确说法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原有人口的生产 B、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的自身生产C、新一代人口的生产、原有人口的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新一代人口的生产2、按联合国目前的规定,“老年型”国家为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以上。A、4% B、7% C、10% D、13%3、与经济落后国家相比,发达国家职业人口中第一产业人口所占比重: ( )A、大 B、小 C、不相上下 D、以上答案都不对4、英国学者布莱克将发达国家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其正确的顺序是:( )A、高位静止阶段、低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和减退阶段。B、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和减退阶段。C、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高位静止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和减退阶段。D、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减退阶段和高位静止阶段。5、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的关系是: ( )A、前者包括后者 B、后者包括前者 C、互为别称 D、不相干6、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人口数量 B、人口结构 C、人口移动 D、人口分布7、从全球来看,在垂直方向上的人口分布总体趋势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人口:(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8、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比发达国家: ( )A、低 B、高 C、相同 D、以上答案都不对9、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有( )个。A、8 B、9 C、10 D、1110、人口最多的大洲为: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二)双选题(10分,每空2分)1、下列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A、旱灾 B、脱离殖民统治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资源开发2、从时间角度讲,人口分布可分为两种形式,即: ( )A、动态分布 B、集散分布 C、静态分布 D、集中分布3、造成人口迁移增长的原因为: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迁入 D、人口迁出4、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 )A、金矿开采 B、地震 C、环境污染 D、殖民地独立5、依人口移动的运动规律,人口移动类型划分为循环性移动和 ( )A、区际移动 B、区内移动 C、阶段性移动 D、迁居性移动三、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人口容量是指人口生态系统在一定-水平下所能承载的人口-的最大限度,但也有人认为是一定自然资源条件下的-人口。人口最大极限公式是;-。2、根据人口移动的地域范围和空间尺度,人口可分为-移民和-移民;根据人口移动时是否有组织性,又可分为-移民和-移民。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和-。进而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和-。4、人口自然结构分为-结构、-结构和-结构。5、兰迪将法国人口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和-。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举例说明人口的两种属性,其关系是什么?2、叙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观点。3、叙述人口变动及类型。4、简述人口区划及其原则。5、简述人口区域规划及其原则。五、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1、试论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试论述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规律。3、试论述影响人口自然变动的因素。第三章 人口地理学复习题(二)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人口2、胡焕庸线3、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二、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分,每空1分)1、人口再生产的正确含义是:( )A、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B、生生死死、世代更替C、不断有新的人口出生D、不断有老年人口死亡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社会生产力、人口总数3、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4、人口的机械增长,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的变动B、人口死亡率的变动C、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D、人口迁移5、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变化B、某地某时期资源总数不断变化C、人口不断迁移D、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实施6、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7、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主张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 )A、12.95亿B、15亿C、16亿左右D、18亿左右8、有关性别比的正确说法是:( )A、 以男性人口为100,相对应的女性人口数 B、男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C、以女性人口为100,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D、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9、有关人口算术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某一地域、某一时点(或时段)人口总数/同一地域总面积B、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某一地域可耕地面积/同一地域总面积 C、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某一地域总面积/ 同一地域可耕地面积D、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某一地域、某一时点(或时段)人口总数/同一地域可耕地面积 10、有关妇女与出生率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 大量的调查资料都表明,人口文化程度越低,妇女参加社会工作比例越大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就越低。反之,出生率就高B、大量的调查资料都表明,人口文化程度越高,妇女参加社会工作比例越大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就越低。反之,出生率就高。C、大量的调查资料都表明,人口文化程度越低,妇女参加社会工作比例越大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就越高。反之,出生率就低D、大量的调查资料都表明,妇女文化程度与人口出生率没有关系(二)双选题(10分,每空2分)1、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再生产是一种纯自然的生理现象B、广义的人口再生产是指人口数量的世代更替C、人口再生产既是人类世代延续繁生的自然现象,又是人口发展的社会现象D、不同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有关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指向 B、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C、低纬指向 D、中低纬指向3、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多分布于温带地区 B、人类多分布于热带地区C、人类多分布于寒带地区 D、人类多分布于亚热带地区4、关于两种人类自身生产的正确说法是 ( )A、原有人口的生产B、物质资料的生产C、新一代人口的生产 D、人类自身生产5、关于人口规律的正确说法是 ( )A、人口分布规律B、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规律C、人口共有规律D、人口特有规律三、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人口移动的主要理论有-、-、-和-。2、人口结构(人口构成)是指在人口整体中,具有各种属性的人口间的-和-。 3、人口素质主要包括-素质、-素质和-素质4、我国现行劳动年龄规定为男性-岁,女性-岁。5、人口资源主要是指-资源,有-和-两个方面的要求。6、人口移动包括人口-和人口-。7、根据人口移动空间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迁移。8、人口数量是指在一定-、一定-的人口数。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简述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2、简述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3、简述人口学家马寅初的人口学思想。4、简述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5、简述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五、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1、论述人口移动的作用。2、论述人口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3、论述人口地域差异的研究内容。第四章 旅游地理学(一)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旅游 2、旅游资源 3、旅游业 4、旅游者 5、旅游规划二、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分,每题1分)1、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从莱斯特拉夫巴勒的旅游时间是 ( )A、1842年7月5日 B、1841年7月5日 C、1841年7月4日 D、1840年7月5日2、下列几种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故宫 B、黄山 C、尼亚加拉大瀑布 D、桂林山水3、下列几种旅游资源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 )A、日内瓦湖 B、布达拉宫 C、东京银座 D、大观园4、目前,下列事物中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 )A、阿尔卑斯山 B、嵩山 C、太空宇宙世界 D、长江三峡5、欧洲园林具有几何美的特点,而中国园林具有自然美的特点,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A、综合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特殊性6、旅游决策原则是 ( )A花钱最少 B最大效益化原则 C时间最少 D游览景点最多7、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分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 ( )A、可观赏型旅游资源和运动型旅游资源 B、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和资源基础型资源C、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D、可再生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8、关于旅游目的的正确说法是 ( )A、为了消费 B、寻求审美和愉悦 C、打发时间 D、锻炼身体9、关于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正确说法是 ( )A、旅行社 旅游饭店 B、旅行社 旅游饭店 旅游交通C、旅游交通 旅游饭店 D、旅游业 旅游饭店 旅游交通1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 ( )A、旅游区划与旅游区规划 B、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C、旅游业的综合性 D、旅游的区域影响 (二)双选题(10分,每题2分)1、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镜泊湖 B、富士山 C、金字塔 D、泰姬陵2、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 )A、哈尔滨冰雕 B、峨眉山 C、科罗拉多大峡谷 D、苏州园林3、旅游资源容量包括 ( )A、旅游资源的密度 B、容人量 C、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 D、容时量 4、旅游三大要素的正确说法是 ( )A、旅游者 B、旅游商店 C、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D、旅游交通5、旅游地理区划原则的正确说法是 ( )A地域完整性原则 B、单一性原则 C、次要因素原则 D、旅游中心地原则三、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旅游业主要通过-、-、-、-、-、-等环节为游客提供服务。2、旅游地域结构是由-、-和-组成的。3、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评价、-评价和-评价。4、目前,我国旅游地开发类型主要有:-区、-区、-与-、-、-区和-。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简述“三、三、六”旅游资源评价方案。2、简述旅游区规划的主要内容。3、简述旅游资源的分类。4、简述自然风光的审美效果。5、简述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五、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1、论述旅游的区域效应。2、论述旅游者产生的条件。3、论述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章 旅游地理学(二)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旅游区划2、旅游产品3、旅游地理学4、旅游的区域效应5、旅游区二、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分,每题1分)1、经济学家的旅游定义是:( )A、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B、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C、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2、目前,旅游概念出现了( )A、 泛化现象B、单一化现象C、紧缺现象D、僵硬现象3、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A、8主类、30 亚类、155基本类型 B、8主类、31 亚类、155基本类型C、7主类、31 亚类、155基本类型 D、8主类、31 亚类、156基本类型4、保继刚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案正确的是:( )A、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人数 B、资源价值,景点规模C、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条件 D、资源价值,旅游条件5、出口旅游的优势是:( )A、破坏环境程度大B、旅游商品价格由外国控制C、现汇收入可马上投入使用D、换汇成本高(为贸易换汇成本的2/3)6、有关风景名胜区的正确说法是:( )A、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审定命名的地域。B、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的地域。C、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并经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的地域。D、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的地域。7、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定义是:( )A、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B、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C、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8、谢彦君的旅游定义是:( )A、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B、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C、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9、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A、不变性B、多涵性C、单一性D、局限性10、目前旅游等概念的不同说法显现出:( )A、单一化B、贫乏化C、系统化D、泛化(二)双选题(10分,每题2分)1、古代旅游的特点是( )A、旅游和旅行随生产力的发展向多样化发展,商业旅行占据主导地位。B、消遣性的旅行和旅游的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附属阶层人士。C、旅游和旅行的条件很差,人们也缺乏主动旅游的意识。D、商业旅行占据主导地位。2、近代旅游的特点是( )A、真正参加旅游的人还局限于少部分人,缺乏广泛的群众性B、交通工具的进步产生了新的旅行方式C、旅游胜地没有得到迅速开发和发展D、交通工具落后3、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可以理解为:( )A、旅游地理学是地质学与旅游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B、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旅游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C、旅游地理学是地貌学与旅游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D、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4、有关旅游规划原则的正确说法是:( )A、中心地B、综合发展C、地域完整D、整体效益5、有关旅游区划原则的正确说法是:( )A、旅游中心地B、综合发展C、地域完整性D、整体效益三、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和-。2、旅游业的特征有:-、-、-、-、-。3、旅游的特点是:-和-。4、旅游区命名上有-法和-法。5、根据游客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将游客划分为-、-和-。6、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简述旅游与迁徙、旅行概念的区别。2、为什么说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分别是旅游的主体、客体、媒介?3、简述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案。4、简述现代旅游的特点。5、简述游客、过夜游客、不过夜游客的区别与联系。五、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1、试述旅游区规划的内容。2、试述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3、试述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案。第五章 聚落地理学(一)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名词3分)1、聚落 2、城市 3、城市地域结构 4、城市景观 5、城市性质二、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分,每空1分)1、以舟为宅聚居而成的村落,叫 ( )A、渔村 B、水村 C、散村 D、以上答案都对2、以文化教育或科研单位为中心所形成的村落,叫 ( )A、文化村 B、旅游村 C、电视村 D、现代村落3、关于我国古代民居的正确说法是 ( )A、北巢南穴 B、南巢北穴 C、东巢西穴 D、东穴西巢4、中国福建南部的代表性建筑是 ( )A、窑洞 B、干栏式建筑 C、土楼 D、帐篷5、爱斯基摩人居住的传统房屋是 ( )A、帐篷 B、木屋 C、雪屋 D、地下住所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