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过关检测.doc_第1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过关检测.doc_第2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过关检测.doc_第3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过关检测.doc_第4页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过关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过关检测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菜畦( ) 嫉妒( ) 确凿( ) 花圃( )脑髓( ) 掸子( ) 哺育( ) 踱步( )污秽( ) 钥匙( ) 亘古( ) 惩罚( )锲而不舍( ) 迥乎不同( ) 锋芒毕露( ) 鲜为人知( )义愤填膺( ) 踌躇满志( )【答案】q j zo p su dn b du hu sh gn chng qi jing lu xin yng chu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X| k |B| 1 . c|O |m(1)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2)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3)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4)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答案】(1)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2)讥笑。(3)也是这样(极其险峻)。(4)肮脏的东西。(5)记功。(6)指女子艳丽的装束3.文学常识填空。(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作者_,原名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其代表作有小说集_、_,散文诗集_等。(2)伤仲永选自_,“伤”有_之意。作者_,北宋杰出的_、_。(3)最后一课体裁为_,作者是_国作家_。本文是在_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创作的,文中的主人公是_。(4)木兰诗选自_代_编的_,这是_朝时北方的一首_(体裁)。(5)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_。作者_,被誉为_,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_成名。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_、_、_。【答案】(1)朝花夕拾 鲁迅 周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呐喊 彷徨 野草(2)临川先生文集 哀伤、叹伤 王安石 政治家 文学家(3)小说 法 都德 普法战争 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4)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 乐府民歌(5)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臧克家 农民诗人 老马 春风集 欢呼集 臧克家诗选4.默写。(1)万里赴戎机,_。朔气传金柝,_。_,壮士十年归。(2)君不见,_,奔流到海不复回。(3)_,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_。(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一句。(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_,_;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_,_。(6)竹里馆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_,_;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_,_。【答案】(1)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2)黄河之水天上来(3)白日依山尽 更上一层楼(4)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5)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6)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B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C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中“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B项“培养”缺少宾语“能力”,C项“停止”应为“结束”,搭配不当。来源:%*中教网X k B 1 . c o m6、语言运用(1)“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了解哪些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国文化?你知道哪些流传于黄河流域的英雄故事?分别列举一二。答案:示例:细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在黄河流域建都的王朝有:夏、商、周、秦、西汉、东汉、魏晋、隋、唐、宋。大禹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春秋时期的奴隶们唱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的反抗心声;曹操在黄河边打败袁绍,最后统一北方;关羽在这里过关斩将;李白在这里高唱出“黄河之水天上来”(2)古人说:“见贤思齐焉。”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敬佩名人,崇拜英雄,常用以激励自己。你崇拜的名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壮举让你崇拜?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答案:示例:我崇拜闻一多,崇拜他的学习精神。曾经有一个故事:闻一多新婚那一天,亲友纷纷到他家贺喜,好久却不见他出来,大家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在书房找到他,他仍穿着旧衣在看书。家里人说他一看书就“醉”。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崇拜吗?7、综合性学习在加强师德建设活动中,光明中学的学生给老师提出下面五条建议,你对其中哪一条最认同,找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除以下这五条建议外,请依据自己的认识,再提出一条建议(30字以内)。给教师的五条建议:老师,如果您的课再生动、凝练些,我们听讲时会更认真。老师,在课下如果您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我们会很高兴。老师,请您多给我们一些建议,少给我们一些命令。老师,我们爱您,也有点怕您,请让我们把爱留下,将怕赶走。老师,请您把微笑带进课堂,这样我们会多一些信心。最认同的建议是第条;自己的看法:。提出的建议 。(30字以内)【答案】答题时自己的看法要紧扣自己最认同的建议,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提出的建议要指向明确,内容健康、具体,紧扣题意二、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答案】(1)对感到诧异 (2)写,题上 (3)以宾客之礼相待 (4)这里指作者死去的父亲9.翻译下列句子。(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泯然众人矣。【答案】(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2)(他的)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10.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案】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过了七年后方仲永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11.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_”;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_”;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_”。(引号内填原文。)答案: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没有上进心,不想学(意思相近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7题。(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二)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进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三)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w W w .x K b 1.c o M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12.选文一共写了两个园,一个是大的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后面的小花园。作者对这两个园的感情是怎样的?13.选文(二),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4.选文(三),写了在三味书屋“玩耍”和“读书”的两种情况,孩子们的情趣是不一样的,试从原文中找出能表现他们情趣的词语,写在下面。15.选文(三),学生读的文字没有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却有,这是什么原因呢?谈谈你的看法。16.你怎样评价三味书屋里的老先生呢?17.有人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如若不认可,那么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答案】12.虽然两个园的大小不同,但是作者都可以从中找到乐趣,文中表达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13.表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和作者不愿去三味书屋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4.静悄悄、人声鼎沸。15、因为学生没有读懂,而先生读懂了。16、这位老先生读书时很陶醉,说明他非常喜爱读书,他的戒尺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说明他严而不厉,有性格和蔼的一面。17.不同意。本文表现的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童真和童趣,没有对自己接受的教育表示不满。作者热爱百草园,同时稍大后在书塾里也有很多乐趣,这里有博学的先生,有自己学习的渴望,也有折腊梅、做戏、描绣像的自由自在,这只是作者成长中的一段历程而已。(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X K b1. Com 可怜的人!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18.第段“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哪些变化让小弗郎士感到“诧异”?请简要概括。19.第段只有一个句子:“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情的形容词,写在下面。(至少三个。)21.第段中加点词语“又柔和又严肃”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答案】18.教室里很安静;韩麦尔先生穿着节日的盛装;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教室气氛严肃。19.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表现出“我”的懊悔、难过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20、答案:万分难过、懊悔、诧异、稍微平静。21.柔和:表现出韩麦尔先生舍不得离开孩子们和教了四十年法语的学校。严肃: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他就要离开学校。22. (2010山东济宁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早 梅 张 谓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注:销:同“消”。(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答案】(1)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2)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三、写作23. (2013南充中考)下面两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