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中考物理 考点 物态变化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中考物理 考点 物态变化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中考物理 考点 物态变化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中考物理 考点 物态变化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中考物理 考点 物态变化 新人教版考点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1、 人的正常温度是37,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2、 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是0。3、 舒适的室温一般是23左右。考点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考点3:会测量温度.温度计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考点4: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含碳气体的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提高地球的平均气温。全球变暖的最直接危险:1、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地球会被淹没,而海拔较低的地区往往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比如中国的东部地区(上海为最)以及各国的沿海地区。2、影响全球的气候循环,导致海洋洋流不稳定,会造成世界局部地方出现干旱或者其他极端天气,也就是气候恶劣。希望对你有帮助。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法/措施:1、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的氛围。2、国家决策应该越来越注意到这个问题,使经济发展不再一位追求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提高,而是走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效率的提升上来,淘汰那些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并努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其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这样,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资源和谐共处,温室效应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人类的未来才不至于被自己埋葬。考点5: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考点6: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律,分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很难被压缩。(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力较小,没有一定的形状,但具有一定的体积和流动性。(3)气态物质的分子中,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向四面八方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考点7: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考点8: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和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1、概念定义和能量关系: 2、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注】(1)晶体:海波、冰、食盐、金属;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沥青(2)晶体熔化: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凝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非晶体凝固: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3)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条件和因素a、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b、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c、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d、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注】(1)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2)晶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但要继续放热;(3)沸腾过程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4)沸点和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低,沸点越低。题1(2010,2011,湛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多项选择题)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d人的正常体温为394、现象与应用:(1)熔化吸热的现象与应用: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用冰棍或雪糕等解暑工厂浇铸车间铁块变“铁水” 蜡烛点燃,蜡块变成蜡水(2)凝固放热的现象与应用: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蜡液浇注鞋模 冬天手接触到冰冷的铁制东西会感到“粘”手燃烧的蜡烛蜡油滴到手上,会马上凝固,释放热量会烫到手 水结冰注:既有熔化又有凝固的现象: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水凝固结冰,要放热;而融雪冰熔化为水,要吸热)用铝锻造铝锅,用铜块制造铜像 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先熔化后凝固)(3)汽化吸热的现象与应用: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一杯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夏天下雨后,地上的水逐渐变干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温度回升到室温)把衣服晾在太阳下、通风并摊开,干得更快 天热时扇扇子时感觉到凉快 浮油的菜汤不容易凉 夏天天热的时候,狗经常把舌头伸出来【减少蒸发的例子】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c、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4)液化放热的现象与应用:液化石油气(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口中呼出的“白气”或揭开锅盖冒出的“白气”(“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或锅里汽化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夏天冰棍冒的“白气”向下飘(“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露水、雾气 洗澡时卫生间里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夏天,如果房间开着空调,那么窗户玻璃的外表面上会有水珠;冬天,教室的窗户的内表面上会出现水珠 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夏天,从空调房走出室外,眼镜变模糊;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房间,眼镜变模糊(换句话说,戴着眼镜从低温处到高温处镜片会变模糊)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注:既有汽化又有液化的现象:戴着眼镜从低温处到高温处镜片变模糊,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5)升华吸热的现象与应用:卫生球或樟脑丸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烟雾效果(干冰升华吸热) 冬天晾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后仍能变干 冬天的雪或雪人时间久了会发现变少或变小了 灯丝变细 碘加热变成碘蒸气(6)凝华放热的现象与应用:雪、霜、冰雹、雾凇、窗玻璃上冰花的形成。灯壁变黑题2(2011,湛江)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题3(2010,湛江)小龙去鹤地水库度假,一天清晨,发现在水库水面上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液化 放热 b升华 吸热 c凝固 放热 d熔化 吸热题4(2008,湛江)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题5 (2011北京)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题6(2011淮安)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漆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考点9: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题7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用“”括起来的文字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题8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题9 水问题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拟成立“陆地水循环与环境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界的水循环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题10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地面水进入大气主要通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升华 b、熔化 c、沸腾 d、蒸发考点10: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