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6 大自然的语言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说明对象,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理解说明顺序及其作用。 3.掌握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特点。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深入理解说明对象,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二)难点1.理解说明顺序及其作用。2.掌握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特点。 三、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流程设计(一)明确目标。1.深入理解说明对象,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理解说明顺序及其作用。 3.掌握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特点。(二)检查预习:需要积累的生字、词语及多音多义字。重点明确音词: 竺可桢zh zhn 萌发mn 融化rn 翩然pin 孕育yn 簌簌s 销声匿迹n 呈现chn 风雪载途zi 谚语yn 酝酿yn nin 纬度 wi 草长莺飞zhn yn 衰草连天shui 鬓毛衰cu 连翘qio翘翘qio板 差异ch差遣chi差劲ch参差c 观测gun道观gun 播种zhng 耕种zhng 落叶lu 丢三落四l 落枕lo(三)深入理解说明对象,快速准确筛选信息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阅读课文,根据下面问题,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方法指导】:学生可分四大组按要求各自筛选一个信息,通过圈点勾画,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该组所要回答的问题。【自学时间】:4分钟【明确】:(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四)理解说明顺序及其作用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精读第610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方法指导】:小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派代表发言。【自学时间】:6分钟【明确】:不能调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读者接受。(三)掌握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特点。自学指导三:【自学内容】:你能谈谈对加粗的语句体会吗? 【方法指导】:小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派代表发言。【自学时间】:4分钟(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1)“许多”说明数量有范围,如果去掉就变成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样一概而论,不符合实际。(2)“北京物候记录”准确地说明了资料的出处。“左右”是表示概数,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提现了作者的严谨的科学态度。(3)“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说明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的严谨性。自学指导四:【自学内容】: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品味。比较下面的句子,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在哪里? 【方法指导】:小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派代表发言。【自学时间】:4分钟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明确】: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四)当堂训练 时间:10分钟1.下面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请快速回答。(口头回答)(2分钟)(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次第开放。(举例子)(2)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下定义)(3)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打比方)(4)“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举例子、作引用)(5)比年迟十天左右,比年迟五六天这种现象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列数字、作比较)2.认真阅读下列语句,思考这些语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分钟)(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2)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3):“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明确】(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2)下定义,介绍了逆温层这种特殊情况。(3)举例子、作比较具体说明逆温层对物候的影响。课文小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使用大棚安全协议书
- 煤矿医疗协议书范本
- 农户分家协议书格式
- 解除担保协议书范文
- 售后喷漆外包协议书
- 门面转让合并协议书
- 土建大宝协议书范本
- 金地房屋认购协议书
- 婚姻遗产分配协议书
- 收购债权协议书模板
- 消防更换设备方案范本
- 2024年环境影响评估试题及答案
- 【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10096-2018)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实操
- 在线预订平台在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深度研究
- 旅拍店合伙人协议书范本
- 七年级地理欧洲西部
- Seminar_带SPL的安全集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