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十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十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十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十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十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年9月16日,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落下帷幕。达沃斯论坛继续关注经济危机。数据显示,亚洲经济增长在减速,从原来保证的8%10%降到5%7%,但实际上仍要比其他地区好。回首80年前,那次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a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供求矛盾激化b发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采取了干预政策c导致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d使美、英、法、日等国团结起来,共渡难关解析:选b供求矛盾激化是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a项错;危机中农产品价格一直下降,c项错;危机发生后,各大国设置关税壁垒,不可能共渡难关,d项错。故选b。2(2013连云港测试)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状况的原因是()a个人能力不足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国际环境影响 d灰心绝望情绪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雕塑家的话表达了人们对胡佛政府的失望,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仍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形势不断恶化,这是人们对胡佛政府失望的主要原因,故选b。3(2012赣州模拟)大萧条使农产品难以出售,到处是过剩和价格暴跌。农民负债累累,一位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由它烂去,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针对这种现象,美国统治阶级()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减少农产品的产量a bc d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农产品过剩、价格暴跌的现象,罗斯福新政采取削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方法。“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生产”主要有利于刺激就业,排除。4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据此,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是()a整顿金融 b调整工业c加强救济 d美元贬值解析:选c题干涉及的社会史观的内涵中,社会保障史与新政中的加强救济工作有密切关系,a、b、d三项与之无关。5(2013南通测试)下列有关田纳西水利工程、第聂伯河水电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共同点,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投资的工程建设b关注民生,刺激生产和消费c加强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d改变了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解析:选ab项符合美国的情况;c项都不符合;d项符合中国的情况;三者的共同点为都属于国家投资的工程建设。故选a。6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解析:选da项不符合三项改革,b项不符合中国改革开放,c项不符合罗斯福新政。7(2012吉林模拟)下面是一名同学所做课堂笔记的部分内容。它主要反映了苏联(俄)()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自由支配a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的变化b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变化d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解析:选d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知识点。从题干可知,余粮收集制、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义务劳动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8(2012金华模拟)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苏联()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a bc d解析:选b20世纪20年代,苏联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因而苏联很快建立起齐全的工业体系,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忽视了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的发展,不正确。发生于二战后。9“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解析:选d材料提供的信息“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反映了苏联五年计划期间,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a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b、c两项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0(2012安徽十校联考)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2008年)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苏维埃社会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这是)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独裁、专制体制”的表述。新解释回答了俄罗斯社会关于()a斯大林体制的评价标准问题b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渊源问题c斯大林体制的功过是非问题d斯大林体制的性质争论问题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等描述可知,材料是对苏联3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性质的不同界定,回答了关于斯大林模式性质的争论问题,d项正确。11(2012安徽名校模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以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片面发展重式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消费品得不到满足。分析各选项,d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a、c两项是表面现象;“根本上”应指b项“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2(2012珠海模底)2012年是苏联解体21周年,苏联唯一在世的总统戈尔巴乔夫恰好满81岁。下列关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苏联进行改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b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c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d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解析:选c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背景下展开,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改革在经济领域陷入困境后又转入政治领域,结果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没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选择c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浙江十二校联考)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罗林斯编合作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材料二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材料三“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但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成为公众关注的亮点。(1)材料一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成立的背景有哪些?为什么说它“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7分)(2)材料二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6分)(3)从体制的角度说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分析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有何变化?(7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第(1)问主要是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第(2)问主要是考查斯大林体制的积极作用,主要从时代背景和实践效果来分析,以肯定斯大林体制所带来的变化。第(3)问主要是考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注意政府职能的转变。答案:(1)背景:美国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原因:政府投资的国营企业;生产经营权独立自主;采用市场经济的原则。(2)角度: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分析合理性: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成为世界强国。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3)原因: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既重视经济增长又关注民生;重视发展方式,强调科学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大约有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摘编自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材料二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材料三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材料四“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越来越多的人享有了基本社会保障,并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障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国家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8分)(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苏联的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的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8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材料四中所述成就的原因。(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中的相关措施;第二小问,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时要全面。第(2)问,分析材料二、三中的主要信息“政府、企业主和雇工”“政府和企业”可知两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实行的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第(3)问,“原因”可从借鉴经验、经济基础、党和政府的职责、社会主义法制等角度回答。答案:(1)措施:提供救济(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兴办田纳西水利工程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