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园史讲解提要(改0805).doc_第1页
圆明园园史讲解提要(改0805).doc_第2页
圆明园园史讲解提要(改0805).doc_第3页
圆明园园史讲解提要(改0805).doc_第4页
圆明园园史讲解提要(改080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园之园圆明园圆明园园史讲解提要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统称圆明园。共占地350公顷,即5200余亩,比颐和园大近千亩。它是清代康熙末叶起历经150余年,所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每年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圆明园实际上是当时除故宫之外的又一个政治中心,被皇帝特称为“御园”。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46年,即公元1707年。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祯(即雍正)的赐园,范围略小于后来的圆明园。雍正即位后,在园的南部增建正大光明、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继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其紧东临新建了长春园,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原为王公私园)。至乾隆35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时,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至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他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山庄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饰。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创建的一处规模极为宏伟、景色无比秀丽的大型园林。它盛时有知名景群一百几十处,集殿、堂、楼、阁、馆、斋、轩、榭、亭台、廊等,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平方米。其中不仅移植江南和北方的众多名园胜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优秀造园艺术,还成功引进了一区殴式建筑,即“西洋楼”,是当时最为出色的一座皇家园林。乾隆说它是“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与逾此”。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凡尔赛宫”。法国大文豪雨果于一八六一年对圆明园有这样的评价,他说“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想神往的、如同月宫城堡一样的建筑。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即圆明园)。圆明园盛时情况和造园艺术介绍(一)清帝御园:(1)宫庭区:圆明园盛时,皇帝每年自正月初十前后,就从故宫移到圆明园,除了外出巡游,坛庙祭祀,回宫庆典、经筵、斋居之外,常年在园内居住、理政,直到冬至节前数日才迁回紫禁城去过冬、过年。正因为圆明园的这种宫苑结合、以苑代宫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的基本格局:前宫后苑,以苑为主。圆明园的宫廷区,取中轴对称、比较规整的布局,主要由大宫门、出入贤良门即二宫门、东西朝房、正大光明殿、勤政殿等,构成宫廷区的“前朝”。而前湖北岸的九州清晏一组大建筑群,则是帝后妃嫔居住的地方,相当于宫廷区的“内寝”。正大光明殿 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五,清帝在此赐宴外藩和各国陪臣。皇帝生日、赐宴凯旋将士等也在此殿。乾隆58年,英国来华使臣马戛尔尼,向清帝赐奉的天文仪器、座钟等八件贡品,就安设在正大光明殿里。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烧毁圆明园时,他们的临时指挥部也曾两度设在正大光明殿,当侵略军整队开回北京时,把正大光明殿点起熊熊烈火。正大明殿,是圆明园兴衰荣辱的历史见证者!勤政亲贤 仅邻正大光明之东。主殿叫勤政殿,是皇帝批阅奏章,召见臣工,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性质与故宫“养心殿”相似。(2)后湖景区:宫廷区的后面便是著名的后湖景区,现在习惯上也叫九州景区,它是由环绕后湖九个小岛上的园林风景组合而成的,具有“内寝”和“御花园”的双重功能,是圆明园的中心景区。造园艺本也比较高。九州是全国疆土“禹贡九州”的象征。据说大禹治水时,曾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疆域,因此,我国至今仍有九州之称。后湖周围建为九岛,大概是要体现“一统九州,天下升平”的政治愿望。(二)圆明园的四种不同园林类型 圆明园的园林风景异常丰富多采。按照一般分类习惯,圆明园大致可分为四种园林类型,即名园胜景的仿建,第宅园林的再现,寺庙园林和欧式园林。第一类名园胜景的仿建:圆明园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自从乾隆22年第二次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一,是福海西北的安澜园,在圆明园四十景中叫四宜书屋。乾隆仿建的另外三处江南名园,都建在长春园内。一处是乾隆23年,在思永斋东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的小有天园;一处是乾隆3 2年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一处是乾隆37年,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一带的园林风景,一向享有很高声誉。尤其是杭州西湖十景,更是名扬天下。雍正、乾隆为了集天下美景供己享用,曾不惜人力物力,在圆明园仿建了西湖十景,连名称一字不改。圆明园的园林佳境,还包括根据神话传说的内容,经过艺术创造达到的胜似“仙境”。福海中的蓬岛瑶台,取才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相传,秦始皇曾经派过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却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并且按照“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当年,这里水面开阔,景色秀丽,每于端午佳节,大型龙舟竞渡活动就在此举行。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第二类,第宅园林的再现:所谓第宅园林。是指达官雅士的私人宅园。其主要特点是小巧玲珑,独成一局,并往往组织诗情画意于园林布局与造景之中。濂溪乐处,是按照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濂溪堂”的意境而建的。周敦颐曾任朝庭命官,晚年辞官归乡,在庐山莲花峰下,筑堂自名“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的住所周围,山青水秀,塘泽相连,莲花朵朵, 荷叶片片。他很欣赏荷花轩然昂首的气质。写下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千古警句。圆明园的濂溪乐处,建有“慎修思永“一组优美建筑群,四周环以荷池,外围又障以叠山,形成山回水绕、非常幽静的园林环境。这里荷花特盛,每到月凉暑夕,风爽秋初,四周净绿粉红,清香不以,实为园内观赏荷花的一处佳境。武陵春色,摹写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艺术意境,这组园林建筑,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时叫桃花坞,曾是弘历读书的地方,书室叫“乐善堂”。这一景的最东南端,在桃花溪上,有一处进入世外桃园的“桃源阁”,叠石技巧甚高,至今仍基本保存。这一景,号称有山桃万株。苏州阊门内旧有一处桃花坞,相传是唐伯虎的故居。圆明园的桃花坞,虽然袭用其名,但桃花之盛远不是吴下所能相比的。第三类,寺庙园林景组:我国寺庙园林,早在东晋时就开始出现,至明清两代,寺庙园林已是随处可见。圆明园的寺庙、道观建筑,共有二十多处。安佑宫在四十景中叫鸿慈永祜。它是乾隆八年,按照景山寿皇殿旧历建造成的。是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神御)的地方,性质相当于城内太庙(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主殿)。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房舍326间。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 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铜塑的、玉雕的年复一年达到数十万尊。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仅此一处造成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价值或文化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来估量的。第四类, 欧式园林西洋楼景区:欧式园林,是指在长春园北界,仿照西欧园林所建造的西洋式建筑和庭院,俗称“西洋楼”。西洋楼景区,由谐奇趣、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10多个景点组成。因为它风格独特,尤其是圆明园被毁后,这里残存的断柱石雕比较多,所以,不少人以为圆明园就是西洋楼。这实在是误会。其实,圆明园的主体是我国的古典园林,而西洋楼,东西长不足千米,南北宽七、八十米,整个占地面积,不超过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的五十分之一,不过是很小的局部而已。西洋楼,始建于乾隆12年即一七四七年,至乾隆24年前后全部建成。它是由供奉清庭的西洋传教士,意大利朗世宁,法国人将友仁、王致成,捷克人艾启蒙等设计和指导,由我国匠师建造的。建筑形式和造园形式,具有欧洲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和法国的“勒诺特”风格,但也吸取了我国园林和建筑的特点,进行了中西结合的尝试。比如,在总布局上,是用欧洲传统的几何构图,但又局部采用了我国的自然山水布局。在造园内容上,即有西洋的宫殿、迷宫、线法画、水法(即喷泉)、花坛和绿篱,又有我国的竹亭、叠石和甬路,既有西洋石狮子、石翻尾鱼,又有青铜雕塑的我国十二生肖。在建筑上,既采用大理石雕花券柱,又加盖了重檐琉璃瓦屋顶;并在抹灰的墙面上使用了彩色琉璃浮雕装饰。据行家们认为,西洋楼虽然比不上什么杰作,但它却是我国大规模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在我国园林史上,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三)圆明园的造园艺术: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大型园林,平地上叠山理水,广植树木花卉,精制园林建筑,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在五千多亩的广阔空间,创造出既相互沟通,又意趣各异的“万园之园”。其气魄之大,造园艺术之高超,实为我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所少见。(l)圆明园的水面,共计近2000亩,为总占地面积的十分之四。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但它又不同于颐和园、北海、杭州西湖那样仅有大水域的园林,而是大中小水面巧妙结合,形成了众多的本态。 (2)圆明园的山,都是由人工掇叠而成。三园约有四、五十处叠石而成的假山石,有大大小小250座堆土而成的山丘,一般高七、八米,最高的为15米左右。这些假山、岗阜散布与园内各处,约占全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每个空间,又经过艺术加工,既体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了自然的风韵。真可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的堆山理水,很受一些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江南水乡的那种烟水迷离的地貌景观,在圆明园得到了全面而精炼的再现。圆明园集我国古典园林堆山理水之大成,是平地造园的杰作。这也正是圆明园的园林精华所在。然而,正是这座举世名园,竟然于咸丰10年即1860年十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并付之一炬。过后四十年,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园内残存建筑,再次遭到官僚、地痞、奸商和军阀的长期破坏,使之沦为一片废墟。解放后,圆明园遗址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设立了专管机构圆明园管理处。多年来园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植被绿化,并对局部遗址进行了清理和整修。一九八三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已明确把圆明园化为遗址公园。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