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考试复习2014级.docx_第1页
知识产权考试复习2014级.docx_第2页
知识产权考试复习2014级.docx_第3页
知识产权考试复习2014级.docx_第4页
知识产权考试复习2014级.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基于其智力成果,工商业标记、信誉以及其他无体财产而依法享有的支配性无体财产权。2.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就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法典,而且包括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以及其他法律如宪法、民法、行政法和某些规范性文件中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3.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指经知识产权法规范和调整而形成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方面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智力成果完成者、知识产权所有人之间;知识产权权利行使方面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知识产权所有人、智力成果使用人或知识产权使用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与智力成果的完成者、智力成果的所有人、智力成果的使用人之间。因侵犯知识产权发生的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专利人、商标权人、著作权人与侵犯人之间。4.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参与者。5.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6. 国民待遇原则:一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国际公约的成员必须在法律上给予其他成员国的国民以本国国民所享有的同样待遇;而是对非成员国国民,只要其作品在该国境内首先发表,或在该国有经常居住,或有实际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营业所,也应当享有该成员国国民相同的待遇。7.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补充使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德国某学者认为,归责是指“负担行为之结果,对受害人而言,即填补其所受之损害”。8. 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9. 著作权: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10. 邻接权:又叫传播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创作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11. 著作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许可的调整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2.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依照著作权法规定,行为人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不必征得权利人的同意,但应向其他支付报酬并尊重其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13. 作品的概念: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14. 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作品权。15. 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表演者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演绎权。16. 著作权的转让:是指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或者其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权利,从一个民事主体合法转移到另一个民事主体支配的行为。著作权转让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两种。著作权一经转让,出让人就丧失了该权利。17. 著作人身权的转移:作者死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保护。若无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则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既不能继承也不能转移,但某些情况下推定作者同意发表。18. 著作财产权的转移:作者死亡后,其继承人可成为著作财产权新的权利人。合作作者死亡后,若无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则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著作权属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人或租住变更终止,著作权在保护期内,由承受原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继受单位或个人享有。如无继受人,则由国家享有。19. 专利权:是指民事主体(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一定的发明创造(自己完成或者他人完成)依法获得的、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所享有的独占权利。20. 先发明原则:是几个人就同一发明创造向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专利行政部门将专利权授予最先发明创造人。21. 先申请原则:是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将依法授予最先申请人专利权,后申请人即使实际上是先发明创造人也不能获得专利权。谁先申请以申请日为准。22. 优先权:指申请人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就相同主题又提出专利申请,依法可将第一次申请日作为申请日。23. 发明: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一种技术构思或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一种具体的、可重复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24. 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25.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26.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27. 许诺销售权:是指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或者在展销会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销售商品的意思。28.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完成单位交付的工作任务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岗位职责或是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离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29.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 30. 作品的合理使用: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在一般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的,就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不视为侵权行为。这些行为在理论上被称为“合理使用”。31. 专有性: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产品在使用上具有专有性。同一知识产权不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32. 反向假冒:指在商品销售活动中将他人在商品上合法贴附的商标消除,换上自己的商标,冒充为自己的商品予以销售的行为。33. 商标:是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34. 防御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使用同一商标。如雕牌洗衣粉、肥皂等。我国商标法中没有规定,但实践中有注册的。35. 商标普通使用许可:只是商标注册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和以约定的时间方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并可自行使用该注册商标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36. 发表权的概念:是指决定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即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37. 新颖性:A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B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抵触申请)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38. 地理标志:是指示某商品来源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标志。39. 临时保护权:是指发明专利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案公开后专利被授予前,如果他人实施该发明,申请人依法有权要求实施其发明单位或者个人支出适当费用。判断1知识产权是公权。错(知识产权是私权)2知识产权是无体财产权。对3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对4知识产权的特征表现为无体性、专有性和地域性。对5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有形财产权的专有性在表现形式和效力上有所不同。错(无体财产权)6知识产权公示原则可以适用于著作权。对7知识产权法仅仅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错(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8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并非都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权利主体。对(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实际参与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享受知识产权权利和承担知识产权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主体)9著作权法既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又保护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思想、观念或情感。(错,不保护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思想、观念或情感)10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口述作品。(对)11发明创造人可以是单位或个人。(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自然人)12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人是发明创造人。(对)13从专利申请权人处受让专利申请权的受让人可以对抗在后提出专利申请的其他专利申请权人。(对,享有优先权)14我国专利法上的发明包括大发明、小发明和外观设计。(错,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两种)15我国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错, 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月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16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错,为10年)17商标法的保护对象包括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错,不包括未注册商标)18知识产权是私权。()19知识产权是有体财产权。()无体财产权20知识产权法属于行政法。()属于民法21知识产权的特征表现为无体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2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有形财产权的专有性是完全一样的。()23知识产权公示原则不适用于著作权。()24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25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权利主体。()26著作权法只保护表现形式,不保护思想、观念、情感本身。()27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保护)口述作品。()28根据发明创造人的人数,可以分为单个发明创造人和合作发明创造人(共同发明人)。()29在绝对职务发明创造中,职工作为发明创造人可以和单位约定专利申请权的归属。()30从专利申请人处受让申请专利权利的受让人可以对抗在后提出专利申请的其他专利申请权人。()31我国专利法上的发明包括大发明、小发明和外观设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2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33我国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也是)的保护期限是10年。()34商标法只保护注册商标。()简单题40. 知识产权的性质:1知识产权是私权。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知识产权是私人的权利,“私人”特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处于平等地位的人。(2)它是私有的权利,“私有”意指民事权利为特定民事主体所享有。(3)它是私益的权利,“私益”即为与公益相对应的个人利益。2知识产权是无体财产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2)知识产权是以无体财产为客体的财产权;(3)知识产权以财产权属性为主,但某些知识产权如著作权及邻接权同时具有人身权的属性,如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性的权利等。3知识产权具有某些人权的属性,但是不能概括地认为知识产权就是人权。毕竟,某些知识产权已经超出了人得以基本生存的权利的含义。41. 知识产权的特征:(1)无体性,它是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以及与之相关财产的最大特征,体现在:无法有形占有;权利的产生或取得需要法律确认;权利的标记不同于有形财产和被侵权的可能性大,权利人也较难向侵权人或有关机构主张自己的权利。(2)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具有排他性或独占性的特点,即权利人对其权利的客体享有独占权且对同一项无体财产,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3)地域性,地域性是根据一国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邻域内有效,在其他国家原则上不发生效力。(4)时间性,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仅在一个法定的期限内收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定的期限,则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有关知识产品即进入公有领域,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知识产品。42.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鼓励和保护以智力创造为主的知识产品创新活动的原则、知识产权法定原则、知识产权公示原则和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原则四项原则。(一)鼓励和保护以智力创造为主的知识产品创新活动的原则:是指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调整有关社会关系,确认并保护知识产品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为知识产品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精神和物质条件,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知识产权法定原则:或称知识产权法定主义,是指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权利的内容必须由法律统一确定,除立法者在法律中特别授权外,任何人不得在法律之外创设知识产权。(三)知识产权公示原则:是指知识产权的产生、内容及其变动、终止或撤销等情形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从而使他人能够获知该权利的真实情况。(四)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原则:是指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及其权利的行使等做出合理而适当的限制,以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43.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以创造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以国家认可或授予为条件;知识产权的继受取得,往往是不完全取得或有限取得,从而产生数个权利主体对同一知识产品分享利益的情形;知识产权对外国人的之体资格,主要奉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有别于一般财产法所采取的“有限制国民待遇原则”。44.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1)无体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客体没有实体,或是表现为一种形式,或是表现为一定的信息;(2)创造性或识别性;(3)公开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向社会公开知识产品的有关信息是知识产权确权和授权的前提条件;二是对于不同的知识产品,公开性的程度要求不同。45. 著作权的性质:(1)著作人身权的性质:a)不可让与性。著作人身权专属于作者,不可转让,而著作财产权可以转让。b).永久性。我国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所以,著作人身权不受时间限制,具有永久性。但也有的国家 规定作者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的保护期限相同。(2)著作财产权的性质:a)可让与性。既然是财产权,就可以转让。b)有限性。对著作财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期限是各国普遍的做法,但各国根据国情,规定的保护期会有不同,我国规定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c)可继承性。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后,权利在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46. 著作权的法律特征: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同时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著作权亦有知识产权的主要特征。(1)无体性。著作权的客体是智力创作的作品,是通过纸张,光盘等各种载体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构思、情感等,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其特征之一即“无体性”。(2)专有性。与有形财产的专有性相比,著作权的专有性对权力的保护特别重要。著作权是作者就作品享有的权利,作品体现为一定的信息。作品公之于众很容易受到他人侵犯,所以更加强调著作权的专有性。(3)地域性。著作权的地域性是指著作权的保护收到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的限制,作者在其本国和公约国所享有的著作权是相互独立的,是否提供著作权保护与外国法无关,因此,著作权的地域性是明显的。(4)时间性。著作权法对著作财产权和发表权规定了保护期限,而不像一般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那样具有永续性。47. 依据我国的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利用有方式:著作权的利用实际上是指著作财产权的利用,著作权人可以通过许可他人行使其全部或部分著作财产权而获得收益,也可以将之转让、质押。(1)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间、一定范围以及一定方式使用其作品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著作权使用合同。著作权人利用许可合同将著作财产中的一项或多项内容许可他人使用,同时向他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实现著作财产权利。(2)著作权的转让,由于著作人身权利不可转让或继承,所以著作权的转让仅指著作财产权的传让,即将著作财产权部分或全部转让给他人的行为。(3)著作权的转移,著作权的转让和转移有所异同。不同之处在于著作权的转让通过转让合同进行,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著作权的转移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因著作权的变更、终止而等发生。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使著作财产权的主体发生了变更,但不是著作人身权的主体发生变更。(4)著作权的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依法将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将该财产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权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权的价款优先受偿。48. 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指不具备合法要件的作品,即由于内容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禁止其出版和传播,因而不能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法律、法规及其他官方文件;(3)时事新闻: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49.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著作权通常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各类作品的作者以及其他著作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后者除了狭义著作权以外,还包括表演者、录音录像制造者、广播组织者和出版者依法享有的权利,通常称为邻接权或相关权。50.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1.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2. 发表权的保护期为50年,与著作财产权相同。51. 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 (1)一般作品的保护期限: 公民的作品,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提供著作权法保护。(2)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和摄影作品的保护期限: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和摄影作品,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提供著作权法保护。就整部电影作品而言,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如果其中的剧本、音乐、服装和美术设计等能够单独使用,则使用一般作品的保护期限。比如,作为作品,剧本和音乐可以独立于电影而存在,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就是坐着众生及其死后50年。因此,一步电影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与其中独立作品的保护期限并不同步。(3)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保护期限: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截止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52. 专利权的主要特征:(1)法定授权性:专利权须经依法申请并被授权而取得;(2)专有性或独占性: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依法获得专利权后,即对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享有垄断的权利,他人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不得实施,否则将构成专利侵权行为;(3)地域性:指专利权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效;(4)时间性: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在专利法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效,超过专利法规定的保护期限即不再享有专利垄断权。53. 专利法上发明的分类:(一)产品发明:是人们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关于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物质等的技术方案。 (二)方法发明:是指把一种产品改变成另一种产品所使用的方法或手段的发明。 (三)改进发明:是指对已有的产品或方法提出实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产品或方法的格局。54. 发明的含义: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一种技术构思或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一种具体的、可重复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主要含义是:(1)发明必须是一种能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发明创造,而不是单纯的理论。(2)发明必须是具体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人类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对客观自然界的改造,它不同于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认识自然,技术发明则是改造自然。(3)发明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自然规律是脱离人的思维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违反自然规律或者不是利用自然规律的技术方案都不是发明。 除了以上条件,专利法上的发明还必须属于可取得专利的主题,不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碍公共利益,并且具备取得专利的实质条件。否则,发明仍不是专利法规定的发明。55. 合作作品的构成要素:合作作品是指两个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作品。合作作品的构成要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合作作品之间应有共同创作某一作品的意思表示;第二,各合作作者的成果相互照应统一;第三,每一作者所完成的成果应当达到作品的标准。56. 先发明原则与先申请原则:先发明原则是几个人就同一发明创造向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专利行政部门将专利权授予最先发明创造人。先申请原则是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将依法授予最先申请人专利权,后申请人即使实际上是先发明创造人也不能获得专利权。谁先申请以申请日为准。57. 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1)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所有权的客体是有形物。(2)著作权对象利用具有特殊性。所有权只能对有形物进行物质上的利用,而著作权人享有上演、广播、发行等特殊利用方式。(3)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可以处分多次,所有权各项全能只能处分一次。(4)著作权存续有一定期限,所有权存续具有永久性。(5)著作权具有人身依附性,所有权表现为单纯的财产权性质。58. 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1)著作权与商标权在取得保护的方式上不同。作品只要是独立完成,不论是否相同与类似,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凡与已经注册的同类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都不能取得商标专用权。(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交叉,即商标设计图案既可以作为商标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又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59.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1)著作权并不保护作品的思想,只保护作品的表达方式;而专利权保护的是作者创造的思想内容;(2)著作权不要求所保护的作品是首创的,只要求它是独创的;而专利权只授予最先申请人。二者之间有“首创性”与“独创性”的区别。(3)外观设计权与著作权在实用美术作品保护上可能发生交叉。(4)大多数国家系著作权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旦完成,就受法律保护;而专利权的取得必须经申请国家授予程序。60.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著作权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与其他任何人之间,基于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邻接权又叫传播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创作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邻接权与著作权一样同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两者关系密切,邻接权是由著作权衍变转化而来的,是从属于著作权的一种权利。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即图书、期刊的出版者;音乐、戏剧等表演者;录音、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除表演者外几乎都是法人。第二,保护的客体不同。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以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它是以原作品为前提,根据传播形式的需要加工而成,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前者体现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体现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第三,内容不同。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的作品权等;财产权,即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改编、翻译、汇编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等。第四,保护的前提不同。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一经产生就可获得著作权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须以著作权人的授权及对作品的再利用为前提。第五,保护期限不同。著作权保护期限除了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永远归作者所有以外,其余权利保护期限的计算兼采用死亡起算法和发行起算法。如公民个人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年,截止于作者死后第年的月日;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年的月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而邻接权的保护期限,除了表演者其表明表演者身份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不受限制外,其余权利的保护期限均采用发行起算法,即截止于表演发生后、首次出版或播放后的第年的月日。61. 表演权和表演者权的区别:表演权:著作权人公开表演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者许可他人表演其创作的作品的权利。表演者权:表演者依法对其表演所拥有的权利,包括:表明表演者身份权、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权、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权、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权、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权。62. 专利权人与发明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