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心音听诊及心电图描记084120003陈明辉.doc_第1页
实验九 心音听诊及心电图描记084120003陈明辉.doc_第2页
实验九 心音听诊及心电图描记084120003陈明辉.doc_第3页
实验九 心音听诊及心电图描记084120003陈明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九心音听诊及心电图描记一、实验目的 1.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2.学习描记心音图的方法,了解心音图的组成; 3.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了解典型实验动物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4.了解心电图各波形的生理意义。2、 实验原理 1.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心脏由两个合胞体构成,心动周期包括心房的收缩期以及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在每一心动周期中,由于心房和心室规律性的舒缩、心瓣膜 的启闭和心脏射血及血液充盈等因素引起的振动会产生声音,这些声音即为心音。 2.心音可经组织传至胸壁。借助听诊器便可在一定的部位听见心音。正常的心音有四个,按照在心动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心音(S1) ,第二心音(S2) ,第三心音(S3)和第四心音(S4)。而我们通常听到的是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第一心音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音调较低,历时较长,声音较响,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的机能状态。第二心音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的振动所致,音调较高,历时较短,声音较脆,是心室舒张的标志。 3.心音是由于心脏瓣膜启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如果用心音换能器将此机械振动换成电信号并记录下来,即为心音图。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图1. 人体心音图图1. 人体心音图半月瓣关闭心室舒张 与心音不同,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的电变化。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在哺乳动物中,心电变化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室,最后到达心肌,引起肌肉的收缩。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变化可通过体液传导到动物体表,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后传输至心电图机或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便可采集到心电图。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 4.正常心电图包括P、QRS和T三组波形,它们代表心脏活动不同的生理意义,其中,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化;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P-R间期代表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的传导耗时。 图2. 人体心电图 5.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虽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逐渐完善,但心肌细胞的基本活动却大同小异。整个心脏的综合性电变化也可通过动物体作为容积导体,传导到动物体表,并输入到心电图机或计算机里,进行观察和记录。动物的心电图与人的心电图相似,基本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但心电图的构成也具有物种特异性。3、 实验器材 1.心音听诊 动物:人体 器材:听诊器,心音换能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2.心电图描记 动物:小鼠 药品: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75%医用酒精 器材:1 ml 注射器,脱脂棉,引导电极(大头针), 导联线,生理信号采集系统4、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心音听诊(1)受试者安静端坐,胸部裸露或只着一件单衣。图3. 人体心音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三肋间心尖部心尖部,左胸骨中线第五肋间,左胸骨中线第五肋间胸骨左缘第二肋间341 2(2)检查者戴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的开口方向一致(向前)。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具紧贴于胸部皮肤上,依次由二尖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3)打开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将传感器贴于受试者胸腔心脏搏动部位,将心音传感器插口与生理信号采集器的输入通道相连,点击PC-lab软件工具栏界面上的“模板”,选择“心音”实验模板,点击“采样”,采集心音图。在心音图上区分不同的心音波形。 2.心电图描记(1) 动物麻醉:取小白鼠称量重量,按0.05-0.08 ml/10 g的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20%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 图4. 小鼠腹腔注射法 腹腔注射法:采用手持注射,用左手小指和环指夹住鼠尾,迅速用其他三指抓住鼠耳及颈部皮肤,使小鼠腹部朝上,右手将注射器针头刺入下腹部腹白线稍外侧处,注射器与皮肤约呈45度夹角。若针尖通过腹肌后抵抗消失,保持针头不动,轻轻注入麻醉剂。腹腔注射应防止针头刺入内脏器官。 (2)安放电极:小鼠麻醉后,拔除四肢关节周围的毛发,然后使用医用酒精涂抹无毛发去以脱脂。涂抹完毕后再在四肢涂抹生理盐水,以减小皮肤电阻。分别在两前肢的肘关节上部的前臂皮下及两后肢膝关节上部的大腿皮下插入引导电极。插入电极后,使用导联线夹住引导电极进行导联,导联如下: 红色电极夹右前肢;黄色电极夹左前肢;绿色电极夹左后肢;黑色电极夹右后肢。 (3)打开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将导联线的插口与生理信号采集器的输入通道连接,点击PC-lab软件工具栏中的“模板”,选择“心电图”实验项目,点击采样,记录小鼠心电图: 区分心电图各波形,测量各波形的持续时间和振幅;调换导联线电极夹的位置,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5、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听诊器耳具与外耳道方向一致。橡皮管不得交叉、扭结,勿与其他物体摩擦,以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 3.安插引导电极时,切勿使电极扎入小鼠肌肉内,以防肌电干扰。 6、 实验思考题 1.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何临床意义? 答:第一心音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第一心音发生在心缩期,标志心室收缩期的开始,其产生:一是由于心室收缩时,血流急速冲击房室瓣而折返所引起的心室壁振动;二是由于房室瓣关闭,瓣膜叶片与腱索紧张等引起的振动;三是血液自心室射出撞击主动脉壁和肺动脉壁引起的振动;心室收缩力愈强,第一心音愈响; 第二心音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的振动所致,发生在心舒期,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它是由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流冲击,使主动脉和肺动脉壁根部以及心室内壁振动而产生。 临床意义:临床上可根据心杂音产生的时期和性质,协助诊断某些心血管疾病,根据针对不同听诊区的情况就可以判断出相应位置以及房室瓣、心室肌和半月瓣这些产生心音的部位的正常与否。 2.比较人体心电图和小鼠心电图的异同。说明心电图各波的生理意义。 答:小鼠ECG的特点:小鼠心房肌无2期复极期,故没有ST段平台期. P波是心房除极过程,代表去极化在左、右心室扩布所需的时间;P-R间期是房室传导时间,P-R间期延长说明是房室传导阻滞;QRS波是心室除极过程,ST段是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包含了心室复极1期和2期平台期,T波是心室快速复极过程,反映两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是心室复极3期。7、 实验结果和总结 1、通过实验学习了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学习了描记心音图的方法,了解心音图的组成,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了解典型实验动物正常心电图的波形,了解心电图各波形的生理意义。 2、本次实验由于在小鼠麻醉的步骤上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