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对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的思考摘要 中医学从整体观、平衡观的角度,认为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和生物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并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从现在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看来,中医学的原理、思想、中医药的经验正在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从整体来思考和治疗疾病,使得药物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较为符合机体整体的运动变化规律,是中医学的特色,也是中医学的优势。关键词 中医学理论 整体观 环境 疾病1 中医学中有关人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的理论远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即有论述,谓之“人与天地相应”。其中“天”为人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是指人类,“相应”即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并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与天地相应”是内经生态医学思想与智慧的体现,它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为指导来认识人体疾病发生。其核心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自然界这个“大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具有可以类比的结构和功能,故可以参照自然界各种变化的规律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第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类受到天地间正常变化规律的支配,并顺应着四时变化的规律来完成其生命活动过程。据此,医学就要效仿对自然界生态现象、生态结构和生态规律的认识来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疾病及其防治规律,即内经所说“法则天地”。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阴阳、五行、八卦等哲学思想和理论也被引入医学,结合当时对人体解剖、生理、疾病及治疗的认识,构筑了中医学理论的框架,创造了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从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和宏观生态学,并逐步构筑起中国传统的生态医学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它以古代生态学思想与原理来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与平衡,并进而研究人体失衡的动因、机制及防治方法的。疾病的发生不仅与人体本身的正气、体质、精神情志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与人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年四季,寒暑更迭,阴阳变化,这个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必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中医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科学观点,指出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员,就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会健康长寿。反之,破坏环境,违背自然规律,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2 中医学“天人相应”观的科学性及其与环境疾病相关性古人由于条件所限,虽未阐明环境因素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但从实践中已经观察到气候、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可引起人体某些生理功能或结构发生反应和变化,最终使人体发生疾病或影响寿命。21 地域环境与发病 长期以来。中医学对不同地域与易患疾病的关系的认识也是很明确的。(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专就不同的地域特点与发病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在(吕氏春秋中,古人已经观察到瘿瘤病(缺碘性甲状腺肿)的发生与地域的密切关系。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也就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环境系统部分,包括各种自然资源、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进食、饮水等各种新陈代谢作用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着多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如果某种因素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的结果而发生变化,则将会在人体或生物体中出现相应的生态效应。遗传学认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条件愈来愈适应,其表现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使其机体中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与地壳中的元素丰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人体与各环境参数之间逐渐建立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关系。以人体的化学组成为例,人类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元素。至今为止,在人体已经发现近60多种元素,并且,在人体已经检验出微量元素约50种,自然环境中的微量元素一部分经过植物和动物的吸收和富集,然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另一部分则由水、空气直接进入人体。最新文献研究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22 自然气候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自然气候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可谓之:“气相得而和,不相得则病”。就自然气候而言,“气相得而和”指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人体能与之相适应。内经认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可归纳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人体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这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均称之为“正气”。在正气居于主导地位时,人体就健康无病。谓之“相得而和”。即人体本身具有适应外在环境变化而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但此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节时,可引起人体某些生理功能或结构发生反应和变化。谓之“不相得”,人体各种疾病随气候变化而发。这种反常自然气候叫“邪气”,人体不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外在表现也称为“邪气”。在邪气偏胜,居于主导地位时,人体便发生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生活在大气中,无时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气象要素对人体的影响是通过皮肤、呼吸系统、感觉系统等来实现的。天气、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的原因L5 J。直接原因是天气、气候的异常而产生的疾病;间接的原因则为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水源的污染和食物的短缺以及细菌、病毒的产生而影响健康。许多疾病的发病与季节有关,如花粉症、流感、支原体肺炎、腺病毒呼吸道感染、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菌痢、伤寒和副伤寒多发生于夏季;冠心病猝死和急性心梗在冬季,夏季低发;脑血管意外多见于8月至次年1月。短时间的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在激烈的气候变化,如气温、湿度、气压等发生大幅度升降,产生阴雨、雷电、大风、浓雾等时,可导致感冒、哮喘性支气管炎、咽炎、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增加。资料表明,无论是低温低湿还是高温高湿,都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23 环境污染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古代虽然没有环境污染的概念,但从有关“浊气”、“秽浊之气”的记载中,可知祖国医学对生物性大气污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逐步发现诸如“山岚瘴气”、“岭南毒雾”等都是引发疾病的大气因素。历代医家的这些论述均为古今医学临床所证实。从生物医学来看,各种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三大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包括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因素,他们对人体的热平衡产生影响。化学因素主要是指大气、水和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成分,其中许多成分在含量适宜时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各种污染物排入环境,特别是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极多,这些污染物随同空气、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有害影响。环境卫生学的大量调查研究已经证实,环境中分布广泛许多种化学性污染物且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农药、以及放射性物质等。不仅可使人群发生急性、慢性中毒与死亡,还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对人体产生远期效应并影响后代健康。此外,由于全球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由于气温升高,为疟原虫及其传播媒介的蚊子提供繁殖条件,导致血吸虫病和登革热病等感染可能性增大,臭氧层破坏可引起紫外线增多,可能导致人体免疫机能下降,易患各种疾病。3 研究中医学“天人相应 观的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弄清了诱发许多疾病的抽象环境因素,并根据这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因环境变化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医学家从多个角度对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毒理、流行病学和临床疾病的发生进行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环境污染加剧、生活节奏与习惯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等,使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其中如传染病的流行及空调病、文明病、生活习惯病等的发生,都说明了致病因素的复杂性、多元性及交互性作用,这是现代社会、现代医疗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21世纪的医学模式是医学一生物一社会一心理以及宇宙观这一综合发展趋势。理论框架成型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学。把人放在一个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机体的影响的非线性复杂的系统之中,考虑多因素致病。并通过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地整体综合调节,维护健康,治疗疾病。从现在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看来,中医学的原理、中医学的思想、中医药的经验正在显示强大的生命力,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愈来愈贴近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如天人合一观,现代科学一致认为这是生物界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一人群一健康的关系。中医学重视整体的人。以整体的、动态的、辩证的观点去把握健康与疾病,无疑更符合生命过程的实际情况。日益兴起的环境医学也正从预防医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观察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引证和发扬了中医学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影视艺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25年第二学期高三数学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器视觉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5届初三第二次统一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华冲高中2025年第二学期高三物理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T项目管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市南澳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市政工程计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正文)
- 《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新版)
-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桥牌比赛形式简介
- 肩手综合征的现代康复治疗演示
- 六角螺母加工实习指导书
- 小学生诗词大赛100题(含答案)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下册答案(详解)
- 三一sy215c8零件手册SY215C8液压挖掘机零部件图册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工程标杆造价指标表格
- YY 0605.9-2007外科植入物 金属材料 第9部分:锻造高氮不锈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