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版).doc_第1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版).doc_第2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版).doc_第3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版).doc_第4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 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版)(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该图中虚线圈为同心圆,圆心位于某大陆上,将一根176m长的细木棍直插入圆心上,实线为某日该细木棍的日影端点轨迹。内圆的半径为3 米,最外面圆半径为10 米,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图中最接近地方时9 时的日影位置分别是(已知tan100176 tan 451 tan 30058)a20s b20n c10s d10n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一天都有日影,说明出现极昼,材料“圆心位于某大陆上”说明在南极大陆、北美大陆或亚欧大陆。oq 日影最短,op 日影最长说明对应的地方时分别是 12 时和 0 时。根据木棍的长度和圆的半径可以计算出 0 时太阳高度为 10,12 时太阳高 度为 30, 可以判断太阳直射在 20n 或者 20s, 该地的地理纬度应该为 80。 地理纬度为 80的大陆只能是南极大陆。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则赤道地区 日出的偏角就是直射点的纬度(20s),南半球出现极昼 12 时太阳位于正北方 向,可以判断图示的方向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9:00 日影位于西南方向即 的位置。(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该图中的线段为某条经线,s、n为南北极点,p为晨线和此经线的交点,假设某日观察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据此回答问题。某日,p点沿经线向北移动到最北位置时 ap点出现极昼现象bp点就是北极点cp点的纬度可能是60nd该经线为12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某日观察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说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当p点沿经线向北运动到最北位置时,位于晨昏线的最北纬度,由于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晨昏线的最北纬度所在的经线为12时。(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该图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读问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b75nc70sd75s(2)当太阳光线处于b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a120wb0c60ed180【答案】(1)d (2)c【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该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是35,0时的太阳高度是5,所以地理纬度是75s。(2)b位置时,当地时间是0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所以该地的经度是60e。选择c项。(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该图是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不考虑海拔因素)。读图回答问题。(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0,60wb90n,60ec90s,120ed2326n,180(2)q点(与纵轴的交点)的数值可能为 a5523b7058 c6634d6346(3)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是 abcd【答案】(1)a (2)c (3)a【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昼长时间12小时,所以纬度位于赤道上;北京时间18时日出,当地时间6时,所以经度是60w。(2)6月22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选择c项。(3)赤道上一年有二次太阳直射的机会。所以符合的是a项。(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该图为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a0b20nc20sd2326n(2)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a8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16小时(3)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5:00b9:00c17:00d19:00【答案】(1)b (2)b (3)a【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70n日出时间是0时,所以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恰好发生极昼的纬度相切。所以直射点的纬度是20n。(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的日出时间是7:00.白昼以正午12时对称,所以昼长是10小时。(3)150e时间是7时,北京时间(120e)=7:00-2小时=5时。(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图9为北半球某区域,a纬线,c为经线,b为晨昏线,甲、乙两点是晨昏线b与a、c的交点,两个地理研究小组冬半年的某一天内在甲乙两地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甲地在北京时间12::12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乙地在北京时间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读图完成问题题。(1)若甲地在当日测到日出时间时北京时间6:28,则乙地当天日落的地方时是 a17:40b17:32 c17:36d17:54(2)若夏至日时乙地正午高度为6626分,则甲地纬度可能为 a41nb53nc50nd47n【答案】(1)c (2)a【解析】(1)甲地在北京时间12::12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甲的经度是117e,所以甲地在当日测到日出时间时北京时间6:28,当地时间是6:16,甲的日落是17:44,所以乙日落时间17:36。(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可知乙的纬度是47n,甲的纬度比乙低6,所以甲的纬度是41n。(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阿布辛拜尔神庙。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 日(法老生日)和10月21日(法老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读图回答问题。(1)神庙隧道口朝向为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如果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他选定登基的日期有可能为 a3月21日b6月22日c8月23日d9月23日【答案】(1)a (2)c【解析】(1)2月21 日和10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方位是东南,所以神庙隧道口朝向为东南。选择a项。(2)根据题意可知,生日和登基以6月22日对称,所以生日是4月21日,登基是8月23日。选择c项。(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读图,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旭日东升b多伦多(45n,74w)夕阳西下c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d南极长城站(60s、59w)夜幕深沉(2)a、b、c、d四点比较 aa点自转线速度比c点小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c四点白昼最长的是b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b点【答案】(1)c (2)d【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太阳直射点(15s,60w)直射点的时间是12点,所以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是正确的。(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纬度最低,所以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图1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2)图中四地,可能为伦敦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1)d (2)d【解析】(1)根据昼夜长短分布可知,甲昼长10小时,乙昼长12小时30分,丙昼长17小时30分,丁昼长15小时30分。此时自南向北昼越来越长,所以正确的排序是d项。(2)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纬度与昼长的关系比较可能是丁处。选择d项。(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处海域多雾 b处景观为草原 c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处山顶有终年积雪14当太阳直射图中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 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 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答案】13.a 14.b【解析】13.根据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该地是非洲南部大陆的西岸,处是寒流经过,形成多雾现象,寒流沿岸地区处景观为荒漠,处湿地为咸水沼泽,处海拔较低,山顶不会出现终年积雪。14. 当太阳直射图中所在纬线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雅典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冬季,正是多雨的季节。【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地理和地球运动的意义。(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下图中a、b 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第2324题。23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 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24若a、b两曲线分别为z地一年内两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az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z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cz地可能位于拉丁美洲 dz地可能位于印度【答案】23.d 24.d【解析】2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m是北京时间8:40日出,从日出到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北京时间14:40,则说明半天是6小时,全天昼长12小时。是位于赤道,一年有二次直射的机会。24.北京时间(120e)14:40,该地是12:00,那么该地的经度是80e;一年有二次直射现象,说明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可能是印度。【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下图中ab为赤道的一部分,ac、bd为各自经线的一部分,cd弧度为90,ad为晨昏线,d是该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箭头表示自转方向,图示区域为2011年2月3日(春节)。读图回答第25题。25. 若ac两侧日期不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过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新旧日期所占比例为1:3c北京时间为3日2时 d我国都已进入农历新年【答案】25.d【解析】ac两侧日期不同,说明ac是日界线,一条是180;一条是0时的经线。a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以不可能是0时的经线,因此是180.0时的经线是90w。所以是2月3日的范围是90w-180。所以我国全部进入农历新年。【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期初联考)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图1),回答12题。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莫斯科旭日东升 b开普敦艳阳高照 c北京夜幕深沉 d纽约夕阳西下2a、b、c、d四点纬度高低比较 ( )adcb bdac cacb dbac 【答案】1.c 2.a【解析】1.图示经度位置60w的太阳高度最大,故判断为当地正午,即地方时为12时,则计算莫斯科(东二区)时间约18时,开普敦(东二区)时间约18时,北京(东八区)时间为0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为11时;故c项正确。2.图示纬度位置15s的太阳高度最大达90,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15s,正午太阳高度自15s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ab;cd;bc;故a项正确。【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成都高新区高2013届2012年第9学月统一检测)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24-25题。r2小时26分24小时0小时5小时42分h434723.54724.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25.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则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a43.5n、156e b23.5n、24e c19.5s、24e d46.5s、15e【答案】24.b 25.c【解析】24.根据地昼长的最大差值为5小时42分,故计算最短昼长为9小时9分,则最长昼长为14时51分。25.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即为正午12时,则计算当地的经度为24e;根据h可知地应位于回归线之间。故选c项。【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湖北省荆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p地位于t地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a 西北、6小时 b 东北、5小时 c东南、55小时 d西北、55小时【答案】1.b 2.b【解析】1.由图可知10w到155e之间为白昼,那么72.5e处于两者正中,即为中午12点,则可计算出该日30n的白昼长为11小时,所以,北极圈附近有极夜现象,那么72.5e为中午12点时依然是黑夜的p是在北极圈附近的。所以p在t的东北方。2.飞机从f(赤道,725e)出发时,f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此时t地地方时为0:30分,正值黑夜。根据左图中的白昼经度,计算出白昼时间为11小时,日出时间为6:30分。注意一天中晨昏线位置不变,只是地球上的地点不断运动,各条经线顺序经过晨昏线。飞机一方面向西北方向飞行,另一方面,飞机和t地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飞行中,飞机始终在晨线以西,当飞机到达t地时,t地正好到达晨线位置,该时间段为从0:30分6:30分,时间为6小时。飞机到达t地后,随着t地进入白昼,不能再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和晨昏线的综合判断。(湖北省荆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 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读图完成23-25题。23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10n,0) b(10n,180)c(20n,180) d(20n,0)24. 此刻北京时间为a8时 b. 20时 c7时44分 d. 19时44分25该时期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这一天为全年最慢b.北半球中低纬大洋呈现顺时针环流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潘帕斯草原牧草茂盛【答案】23.d 24.b 25.b【解析】20时。25.结合第23题分析结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故判断该时期为北半球的夏季,故a、c、d错误。【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高度和地球运动意义。(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2011年2月18日,“火星500”试验中来自中国南京的志愿者王跃在经历261天的飞行后第一次走出登陆舱,驾驶装有机械臂和摄像头的火星探测车,在“火星”表面采集岩石。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完成12题。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质量体积大气密度大气主要成分表面均温()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地球149.61.001.001.00n2、o22223时56分1年火星227.90.110.1500.01co2-2324时37分1.9年1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a b c d2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比地球小,最主要的原因是()a距太阳远 b质量小 c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答案】1.c 2.a【解析】1.可用排除法,火星上没有“厚厚的大气”,且火星的公转周期为1.9年,故火星上的四季变化不可能和地球上的四季长度一样,故选c项。2.八大行星的表明温度主要是由于距离太阳的距离决定的。【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宇宙地理环境。(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4题。3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4在地球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北 d公转速度变慢【答案】3.b 4.b【解析】夜;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 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 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包括地壳和地幔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位于软流层以上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 b. c. d. 【答案】5.c 6.b【解析】5.图示c表示水圈,而b表示生物圈,故a错误;图示d表示地壳,故b错误;地震波经过fg之间的交界面,横波速度减小为0,但纵波速度不为0,故d错误。6.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故选b项。【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昏线是( )a线 b线 c线 d线 14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流星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15当成功对接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b该日武汉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c此时太阳高度大致从位于(11s,83w)的点向四周递减d此日北京正午某建筑影长较短,并将逐渐增长【答案】13.a 14.d 15.c【解析】13.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36分6秒则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180度附近,所以a选项最合理。14.航天器和地面指挥系统联系主要靠无线短波进行,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15.成功对接时为11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北半球昼短夜长,武汉日出方向为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北京正午建筑影子较长,并逐渐变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为11s,根据北京时间,计算正午12时约为83w,故c项正确。【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宇宙探测。(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右图是甲、乙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回答2224题。2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地心对称b关于地轴对称c关于赤道对称d关于极点对称23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h的值是 ( )a23.5b43c47d66.524下列关于该日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正午太阳方位相同b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c乙地有极昼极夜现象d乙地位于南美洲【答案】22.a 23.c 24.d【解析】4.5时,故当地位于北京的东侧。【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读图,虚线mh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2526题。25.f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a. 0点b. 4点c. 8点d. 10点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图为北半球n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mh为晨线e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a. b. c. d. 【答案】25.c 26.b【解析】25.图示mhn表示晨昏线,则m、n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阴影部分表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故e、f点所在经线为180和0时;故判断f点不可能为0时,故f点为180经线,而e点时间为0时;0时为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图示men部分为夜半球,故图示极点附近出现极夜,而日期为1月6日,故图示极点为北极点,则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m点为6时,n点为18时,根据e、f之间经度相差120,故判断f点的时间为8时。26.结合上题分析,该图位于北半球,n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mh为晨线;e点所在经线为0时。故选b项。【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图8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p点位于晨昏线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据图回答19-20题。27当一架飞机沿晨昏线由m地经p点飞到n地,飞机的飞行方向是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c先西北,后西南 d先东北,后东南28若a为夜弧,m点的日出时间为a3时 b5时 c7时 d9时【答案】27.c 28.a【解析】时间为3时。【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下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2930题。29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南西北向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30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