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不完全是苦难.doc_第1页
困境不完全是苦难.doc_第2页
困境不完全是苦难.doc_第3页
困境不完全是苦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困境不完全是苦难读绘本开往远方的列车有感安宁市连然小学 刘水燕带女儿在新华书店逛的时候,在琳琅满目、色泽艳丽、童话气息浓厚的众多书籍中,一幅孤独的画面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画面上,破旧不堪的站台上,两个女孩手牵手孤独地走向寂寥无人的月台,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她们的影子似风中的蜡烛飘摇脆弱,脆弱得让人心疼。一行黑字冷冷地映入眼帘,让人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这本书就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伊夫邦廷和她的黄金搭档罗纳德希姆勒共同创作的绘本开往远方的列车。在本书中,罗纳德希姆勒用流畅的铅笔线条、用水彩晕染的笔触,细腻地呈现故事的氛围一个基调悲苦,结局却充满欢悦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神情、神韵,乃至内心,恰如其分地传达了故事中的情感。伊夫邦廷是一位多产作家,被誉为善于讲故事的高手,人们屡屡为她的文字感动,因为她赋予孩子一种娓娓道出他们人生际遇的本领,叙述过程中沉着冷静,有避讳矫情,即使人生经验丰富的大人们读起来也倍感心疼。开往远方的列车中所讲述的故事背景是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大约有十万个孤儿从纽约搭乘火车被送往美国中西部的小镇和农庄。伊夫邦廷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倾注了浓浓的爱心。她几乎化身为那个一路护送孤儿们的卢小姐,一路上对孩子们不断地照顾、鼓励和叮咛。人们在领养孩子时那一句句漫不经心的议论,像打量牲口般的眼神,让卢小姐心痛却又无能为力。她担心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大都是作为潜在的劳动力被领养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孩子被一个家庭所包容和疼爱。卢小姐既不愿孩子们像挑牲口一般被人挑走,也不愿意孩子们没人认领。一站又一站,她的心纠结着、矛盾着,对下一站既充满着希望,又充满了惶恐。和她一样纠结和惶恐的人还有本书的主人公玛莉安,一个既不漂亮又很瘦弱的女孩。因为不够漂亮,年龄偏大却身体瘦弱,让玛莉安一路上成了无人问津的“可怜虫”。可她却并不气馁,相反还在暗暗祈祷:最好没有人认领她,因为她坚信她的妈妈会在下一站等着她。因为妈妈在把她送进孤儿院的时候说过,家境好些时,会把她接回去的。妈妈离去时粘在帽子上的一根鸡毛,却成了孩子唯一的思念,也成了支撑着孩子在失落和煎熬时唯一的信念。这根妈妈压根就不知道其存在的羽毛,却成了故事中最重的一笔。火车终于达到最后一站了,手握羽毛的玛莉安没等到妈妈,一对慈祥淳朴的老夫妇向玛莉安伸出了温暖的手,那根寄托着对母亲深深思念的羽毛被玛莉安轻轻别在了老妇人的帽子上,仿佛一只凄婉的提琴曲终于有了一个明朗的收尾。想到那个在暮色中孤独相依的玛莉安和萝拉,看到扉页上玛莉安坐在包裹上,身体前倾,双手交叉,神情恍惚,流露着难言的孤独、落寞,对前途的忐忑,对未来的茫然和对母爱的期待。那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几乎占据我们的心,紧接着的就是一种难言的心痛。那个从心里痛到头发丝的女孩,像极了我班上的一位女生寇陈陈。和玛莉安一样的瘦弱,和玛莉安一样不算漂亮,也不太惹人喜爱。父母在她两岁时就离婚了,接着,父亲成立新家,与她失去了联系。妈妈在她五岁时,跟着别人离家出走了。丢下年迈的外公外婆和尚不知分别是何物的她,一去就杳无音信,不知是死是活。“小寇子”才刚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时,她就再也找不到了她的妈妈,甚至还不如玛莉安幸运。玛莉安至少还知道妈妈一定回来接她的,至少还有一根有着妈妈的气息和味道的羽毛相伴。“小寇子”虽然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背上书包上学了。可是她真的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吗?是的,她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会跑、会跳、会说、会笑,可那笑里有淡淡的不安,有深深地自卑,有难以表达的落寞,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惶恐那也是一个从心底就痛到头发丝的女孩。想当年,当她呱呱坠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的“小心肝”,转眼间却要用原本花一样的童年来为父母的不负责任买单。当痛苦和悲伤像潮水一样向她涌来时,作为她的老师,却也只能像卢小姐一样,心痛、无奈而又无能为力。怎么办?她该怎么办?作为她的老师,我又该怎么办?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们又该怎么办?一个词眼“苦难”刺痛着我的眼睛,也刺痛着我的心。中国的孩子,该怎样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又该怎样勇敢地去迎接一切厄运和苦难,这不光是一位母亲该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是一位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想,每一个父母都不愿孩子过早地接触苦难,宁愿在孩子们面前筑起一道道屏障,让孩子们远离这些沉重的话题。可是,苦难不因为人们的不情愿就绕道而走吗?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鲜花相伴,也会有厄运相随;有幸福甜蜜,也有悲苦酸涩;战争、自然灾害、家庭破裂、亲友故去、伤病缠身一个个困境总在我们不经意间就降临到身边,猝不及防的伤痛总让我们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就被彻底地打到了。所以,“痛”的教育和“爱”的教育应该是孩子们手边必备的两本书。然而在现在的儿童教育中,这样的内容却常常被人们刻意地回避了,这实际并非明智之举。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孩子的身体不慎碰伤,或是生病发烧,我们会因为药苦针疼而放弃孩子的治疗,仅仅用奶油和蛋糕引诱孩子,转移他们对伤病的注意力吗?当然不会。如果那样的话,伤病只会不断加深,甚至危及生命。即使能够痊愈,也难免落下病根儿,影响孩子的终身健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对待孩子心理或心灵上的挫伤时,我们却经常采取这种无视现实的态度。我想,伊夫邦廷一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这样诚恳而又急切地把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伊夫邦廷笔下的故事大都有一些心酸,心酸中饱含着克服困境的勇气和决心。她的文字纯净细腻,与孩子的心理丝丝入扣,令孩子们感同身受。当孤儿列车开到最后一站“远方站”时,玛莉安将那更已经发黄的羽毛别在老妇人帽上那一刻,她的神情与之前的惶恐、不安和孤独已经大不相同,画家也没有着墨在老太太的表情上,只是用谈谈的点墨点缀了她脑后的细细银丝。无论美丑、疾病、贫富,她俨然成为一种宽容、大度、慈爱的母爱关怀的化身。临分手时,卢小姐微微向前亲吻玛莉安的脸颊,问她:“你准备好了吗?”玛莉安的回答也是伊夫邦廷式的“我准备好了。”她准备好了么?显然,不是自怨自艾地埋怨生活的不公,也不是去父母怀里撒娇,而是勇敢地担当起自己一生的命运!在那列开往远方的火车上,玛莉安艰难而又痛苦地成长着,在忐忑中前行,在惶恐中期待,在等待中心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坚强,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中感受到爱的真谛!“有时候,你最后得到的会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玛莉安就像那根羽毛一样,“好像她属于那里,好像她终于找到自己的地方。”我想,是该把“开往远方的火车”开到女儿身边、开到“小寇子”身边、开到所有孩子身边的时候了!我想,是时候该告诉孩子们了:生命价值的塑造,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