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集合与等量代换思想解决问题.doc_第1页
小学三年级集合与等量代换思想解决问题.doc_第2页
小学三年级集合与等量代换思想解决问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合与等量代换思想解决问题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小学第六册数学的集合与等量代换,我将以下几个方面去对教材进行分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在往常教学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四、教材的教学处理策略。一、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二期数学广角知识内容分为:集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和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问题。下面请看祥细的内容(课件出示) 三年级二期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中,集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和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问题的知识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的数学事件,有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所以,教材的编排都是乎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按日常生活情景设计的。二、教学目标集合、等量代换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承担着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等重要任务。所以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出示课件):1、通过观察、思考、推理、操作等活动,了解用集合的思想题和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3、在习题练习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对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的认识,发展逻辑思维,培养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是集合、等量代换的总目标。下面请看每个内容的祥细目标:(出示课件)二、 在教学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有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收集了几种比较特殊的情况:1、不能理解交集的元素和填集合元素时难填准交集元素,容易错填或漏填。2、求两个集合元素的和(并集的元素)时,常忘记减交集元素。3、难理解等量代换中两个相等的量,不能正确进行换量计算。4、二次代换计算时,难应用中间量来过度。以上的问题比较普遍存在,主要是学生自己的理解不够透彻。这就要老师用足够的耐心进行讲解,逐个解决。四、教材的教学处理策略。(一)突出探究性学习活动,亲历做统计过程,形成集合思想做统计的方法。例1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得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便实际上参加这两个小组的总人数去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的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不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8+9=17(人)已经把重复的3名学生计算了两次,还要用17-3=14(人)把重复的部分减去。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出两个课外小组各有多少人,再说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小组。在求总人数时,学生既可以直接数数,也可以进行计算。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统计表中的前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所以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这两个课外小组的人员组成情况。由于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直观图,所以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空白图,让学生在不同位置上相应的学生姓名。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先分别出示两个课外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具集合圈进行合并。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的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如中间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同学,左测是只参加语文小姐的面不参加数学小组的,右侧是只参加数学小组而不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最后,再让学生列式求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共有多少人。(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图形的数量关系丰富的情景所承载的是现实生活中经典的问题,学生喜欢解决这样的问题。把生活中的经典题材引入学习逻辑的大课堂,为形成和发展逻辑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如在集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课中,课文开始就将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学生名单放置在表格这个与学生的经验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参照着生活经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每个学生对集合有了亲身体验,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集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问题中,知道1个西瓜的重量和1千克苹果的重量,再求出1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多少个苹果的重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图形的数量关系。(三)倡导实效性学习方式,注重想象力培养,找准联系点,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注重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通过想象,形成表象,进而发展空间观念。例如例2: 本例利用天秤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当天秤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图1表示1个西瓜4千克,图2表示4个苹果1千克,让学生思考一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在这里不能直接用等量代换,需要先考虑:一个西瓜和4千克同样重,4千克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引导学生想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秤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即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所以1 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还要学生思考出44=16(个)的含义。 做一做:“2只羊=1头猪,4只猪=1头牛,2头牛=()只羊?”更加增加了等量代换过程的步骤和难度,更留给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想出更多的代换方法。可以2头牛( )头猪( )只羊,也可以1头牛( )只羊,2头牛( )只羊。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