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教师版.doc_第2页
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教师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编写人:刘阳【概念解析】1.政治制度: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2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3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王位传子,看中血缘,公天下家天下)4.内外服制度:(内服涵义: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涵义: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内外服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附属国的控制力又是有限的,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5.世官制:世代为官的制度,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世卿世禄制,是一种贵族制。6.官僚制: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没有封地,只有俸禄的官制,官僚制最终取代了贵族制。7.分封制: 中国古代分封制原叫做“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制度”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8.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3)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9.礼乐制度:“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目的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礼崩乐坏一般指西周等级制度的破坏)【重难点阐释】1分封制的特点有哪些?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或功臣(分封多元化),以周王室贵族为主,并大多分封在重要地区(重血缘);职位世袭;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等级森严;“土地”与“义务”周天子同诸侯王之间的纽带;是受封者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权利),可以再分封;但要对上一级尽一系列义务;诸侯国为西周地方最高行政机构。2史料探究法理解宗法制及其特点。史料: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白虎通义德论上述史料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其特点如何?【提示】宗法制。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血缘宗亲、等级分明,族权与政权密切结合(家国一体)。大宗的涵义:嫡长子系统,也称宗子。小宗的涵义: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家族等级关系,政治隶属关系,是相对的。维护宗法制的制度:礼乐制度3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家国一体)。(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追根认祖;祭祖扫墓;家族;祠堂;父辈称呼;先家人后外人;建筑样式(四合院: 四合院封闭式的住宅内一大家人可以安安静静地生活,长辈一旦有什么不适,哪怕刮风、下雨、下雪,儿孙们也可以沿着游廊到正房去问安,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民居的家庭观念)。(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 何?(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3)共同作用: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宗法制则是以宗族观念巩固了这个等级秩序。它们共同为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5.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带有浓厚的原始血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系。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制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和宗法制将族权与政权结合,形成了“家国一体”局面。4. 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备考视窗】知识视角:(1)对宗法制应明确: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四个重要观念,“血缘亲疏”、“男尊女卑”、“忠孝观念”、“尊祖敬宗”。(2)对于分封制应明确其分封的对象、内容、影响,及其与宗法制、相应土地制度的联系等。(3)注意礼乐制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2社会角度:分封制、宗法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分封制与宗法制虽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但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就起源于古代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很多地名的简称也起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宗法制对今天现实生活的影响更大一些,如中国尊祖敬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修家谱、祭祀祖先等习俗。【课堂练习】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秦朝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专制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2.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3. 一本古代算数书列了一道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4. 孔子死后,弟子们为其服丧3年。与这一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 C宗法制 D世袭制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到:“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以得知他强调研究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会文明6. 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分封制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世官制(贵族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世卿世禄)宗法制宗法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诸侯、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是大宗)A B C D7.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8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改封到今江苏丹徒一带的宜侯更是延伸到了东南遥远的地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安抚有功的贵族功臣B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C确保贵族的政治垄断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0中国姓氏产生的方式有很多,有以时令为姓的,有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的,有以古分封的国名为姓的,有以封邑为姓的,有以神话中的传说为姓的,有以赏赐的爵号为姓的,有以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的,有以谥号为姓的就产生方式而言,下列四个姓氏中区别于其他三个姓氏的是A齐 B鲁 C卫 D司马11.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12祠堂是族人们祭祖的地方,福建农村王姓家族还保持着家族祠堂。该家族从高至低的辈分排序中,有一组是:怀、宗、维、大,民国元年除夕主持祭祖的是“宗”字辈的王宗烨。按照宗法制,这个人在“宗”字辈中一定不是 来A小宗 B大宗 C嫡长子 D族长 13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各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14.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15.“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16. 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17.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十一年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疆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伐纣决战)。”这则材料不能说明A大多数周人仍敬信天命 B周武王不再信天意而只重人功C周武王是最高唯一决策者 D周王的决策会听取政治经验丰富臣子意见18.“(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19.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周王室众星拱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20. 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于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B分封制的影响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21.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22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3.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