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避盟堕型 数据通信2 0 1 3 1 I E E E8 0 2 1 15 G H z 标 潘翔1 欧阳红手卜2 高泽华1 高峰1 1 一匕京邮电大学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 0 8 7 6 2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北京10 0 8 7 6 摘要 I E E E8 0 2 1 15 G H z 技术标准及相关设备的逐步成熟 使得5 G H zW L A N 网络建设成为可能 文章 研究并分析了I E E E8 0 2 1 1 a I E E E8 0 2 1 1 n I E E E8 0 2 1 l a c 等5 G H z W L A N 标准的技术发展路径 并对其物理层 关键技术及各标准所支持的最高数据速率作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 W L A N I E E E8 0 2 1 1 a I E E E8 0 2 1 l n I E E E8 0 2 1 l a c 物理层速率 I E E E8 0 2 1 1 系列标准是当今无线局域网W L A N W i r e l e s sL o c a lA r e aN e t w o r k 中应用最广范的标准 目前大量使用的I E E E8 0 2 1I n W L A N 无线接入设备 均部署于2 4 G H z 开放性频段 而W L A N 蓝牙 无绳电 话等多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均使用该频段 各系统间 的相互干扰最终导致多用户接入效率较低 用户体 验差 随着5 G H zW L A N 技术标准及相关设备的逐步 成熟 利用5 G H z 频段进行W L A N 网络建设成为可能 通过充分发挥5 G H z W L A N 网络多频点 高速率 低干 扰的优势 可以有效缓解无线网络的拥堵 1l E E E 8 0 2 115 G H zW L A N 标准简介 工作于5 G H z 频段的W L A N 标准主要包括I E E E 8 0 2 1l a I E E E8 0 2 1i n 和I E E E8 0 2 11 a e 三个修订案 I E E E8 0 2 1l a 在1 9 9 9 年9 月获得通过 最高速率可达 5 4 M b i t s 采用了与原始标准I E E E8 0 2 1 1 1 9 9 7 基本 相同的核心协议 不过其工作于5 G H z 频段 且P H Y 层 采用的是O F D M 技术 I E E E8 0 2 1I n 标准于2 0 0 9 年9 月 获得批准 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版本的草案出台 I E E E8 0 2 11n 的物理层数据速率相对于I E E E8 0 2 1 1a 和I E E E8 0 2 11 9 有显著的增长 主要归功于使用M I M O 进行空分复用及4 0 M H z 带宽操作特性 I E E E 8 0 2 11 a c 作为I E E E8 0 2 1I n 标准的延续 于2 0 0 8 年上 4 收稿日枣J 2 0 1 2 1 2 1 9 半年启动标准化工作 经过多次修订后 于2 0 1 2 年6 月形成标准草案D 2 0 版本 预计将2 0 1 3 年完成该标 准的制定工作 I E E E8 0 2 1l a I E E E8 0 2 1 I n 和I E E E 8 0 2 1l a c 三个标准的技术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三种5 G H z 频段协议技术指标 标准版本 I E E E8 0 2 1 1 aI E E E8 0 2 1l nI E E E8 0 2 1 1 a c 发布时间 1 9 9 92 0 0 9 预计2 0 1 3 作频段5 G H z24 G H z 5 G H z5 C H z 2 0 M H z 4 0 M H z 信道带宽 2 0 M H z2 0 M H z 4 0 M H z8 0 M H z 1 6 0 M H z 8 0 8 0 M H z 陲论速率 6 0 0 M b i f f s6 9 3 G b i f f s 述率 5 4 M b i f f s 目前速率4 5 0 M b i f f s1 3 G b i f f s 调匍技术0 F D MM I M 0 一O F D MM I M 0 0 F D M 编码方式卷积码卷积码 L D P C卷积码 L D P C 编码 编码码率l 坦 2 乃 3 弭1 2 粥 3 珥 5 为1 2 2 3 3 缮 5 6 B P S K Q P S K 调制方式 1 6 Q A M 6 4 一Q A M1 6 Q A M 6 4 Q A M B P S K Q P S K B P S K Q P S K 1 6 Q A M 6 4 一Q A M 2 5 6 Q A M 理论支持 4 4 M I M O8 8 M I M 0 K 域 日俐 1X l S I S O 目前支持3 3 M I M O3X3 M I M O 2 关键物理层技术 2 1O F D M O F D M 是一种多载波高速扩频传输技术 其核心 是在频域内将信道分成多个正交子信道 在每个子 信道上用一个子载波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 因为每 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 所以 万方数据 竺塑型竺型竺 垒鲨盎瓣 每个子信道上的衰落特性是平坦的 不存在频率选 择性衰落 这大大消除了符号间干扰 另外 由于在 O F D M 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 因此它们 的频谱相互重叠 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 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I E E E8 0 2 1 l a I E E E 8 0 2 1i n 与I E E E8 0 2 11 a c 均是以O F D M 为基础实现的 以I E E E8 0 2 1la 为例 其O F D M 符号有6 4 个子载 波 其中4 8 个用于数据传输 其他子载波中1 2 个置 零 以降低邻信道干扰 其余4 个发送导频 以进行信 道估计 循环前缀有1 6 个样值 因此每个O F D M 符号 总的样值数 包括数据样值和循环前缀一共是8 0 个 4 8 个数据载波映射到编号为一2 6 2 2 一2 0 一8 一6 一1 1 6 8 2 0 2 2 2 6 的O F D M 子载波上 编号 为 2 1 和 7 的子载波被跳过 然后在此插入导频子 载波 如图1 所示 2 1 772 1 yf 一 f f f 广1 1 1 1 1 图1I E E E8 0 2 1l aO F D M 子载波配置 I E E E8 0 2 115 G H z 标准的O F M D 符号子载波配置 如表2 所示 表2 三种5 G H z 频段协议的O F M D 符号子载波配置 子载波子载波数据导频 标准带宽模式 循环前缀载波 间距总数子载波子载波 8 0 2 1 1 a 2 0 M H z3 1 2 5 k H z6 44 84 6 2 0 M H z3 1 2 5 k H z6 45 241 68 8 0 2 1 l n 4 0 M H z3 1 2 5 k H z1 2 81 0 8 63 21 6 2 0 M H z3 1 2 5 k H z6 45 241 68 4 0 M H z3 1 2 5 k H z1 2 81 0 86 3 21 6 8 0 2 1 1 a t 8 0 M H z3 1 2 5 k H z 2 5 62 3 486 43 2 1 6 0 M l I z3 1 2 5 k H z5 1 2 4 6 81 61 2 86 4 I E E E8 1 3 2 1I n 与I E E E8 0 2 1 1 a c 分为普通模式与S h o r tG I G u a r dI n t e r v a l 保护间隔濮式 如I E E E8 0 2 1 I n 工作在4 0 M H z 带宽时 普通模式下循环前缀载波数为3 2 S h o r tG I 模式下循 环前缀载波数为1 6 2 2M I M O M I M O i 度术是无线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 大突破 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 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M I M O 系统在发射端和 接收端均采用多天线 或阵列天线 和多通道 传输信 息流S 经过空时编码形成N f 个信息子流C i i 1 N 这N 个子流由N 介天线发射出去 经空间信道后由 N 个接收天线接收 多天线接收机利用先进的空时 编码处理能够分开并解码这些数据子流 M I M O 系统 可以创造多个并行空间信道 解决了带宽共享的 问题 在I E E E8 0 2 1 l a 中未采用此技术 I E E E8 0 2 1 i n 与I E E E8 0 2 11 a e 均采用了该技术 其中I E E E8 0 2 1 1 n 理论支持4 4 天线M I M O I E E E8 0 2 1 1 a c 理论支持 8X8 天线M I M O 目前实际两者皆最高只支持3 3 天 线M I M O 将M I M O 与O F D M 技术相结合 产生了M I M O O F D M 技术 它通过在O F D M 传输系统中采用阵 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 提高了信号质量 并增加了多 径的容限 使无线网络的有效传输速率有质的提升 3I I E E8 0 2 115 G H z 标准的物理层发展 I E E E8 0 2 115 G H z 标准的物理层发展主要体现 在编码率和调制阶数的提高 信道带宽的增加与传 输方式的改进 物理层发展模型如图2 所示 S 6 Q A M 黼嚣簇 O5 6 码率 支持 短G i F 4 44 0 M H z D M I M O 信道绑定 M 6 4 Q A M s I S O 信2 0 遵M 传I l 输z 3 4 码率 避鬣 f 寒 点患嚣1 l I E E E 8 0 2 1 1 a 图2I E E E8 0 2 1 15 G H z 标准物理层发展模型 为得到各标准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M C S M o d u l a t i o na n dC o d i n gS c h e m e 下的理论最大吞吐量 必须 先得到相关因子 信道带宽形 调制类型 数据子载 波个数 编码率p 以及空间流的个数s 采样点间隔时间乃与带宽w 的关系为 l T W 1 调制类型为P Q A M 所对应每符号的比特位数Q 为 Q l 0 9 2 P 2 循环前缀载波数为弘 则循环前缀时间 即能够 防止产生I s I 码间干扰 的最大时延扩展瓦为 死斗 t 3 单个O F D M 符号子载波总数为彪 则总采样点为 M 佻机 O F D M 码元周期 为 耻M T s 4 对应M C S 下理论最大吞吐量R 为 1 R N Dx p Q 寺 S 5 万方数据 望塑 型塑塑塑 3 1I E E E8 0 2 11 a 由表1 可知 I E E E8 0 2 1 1 a 信道带宽为2 0 M H z 有 三种可能的编码率 r l 2 2 3 或3 4 子信道采用的调 制方式为B P S K Q P S K 1 6 一Q A M 或6 4 一Q A M 由表2 可 知 每个O F D M 信号有N D 4 8 个数据子载波 M 6 4 1 6 8 0 个采样点 由式 3 可得I E E E8 0 2 1 1 a 循 环前缀时间为0 8 斗s 当采用3 4 编码率 6 4 一Q A M 调 制的M C S 时数据速率最高 由式 5 可得 11 R 4 8 寺 1 喝6 4 i 者芦 1 5 4 M b i 眺 I E E E8 0 2 1l a 名 速率下对应的M C S 女f l 表3 所示 裹3I E E E8 0 2 11 a 速率及调制参数 速率 每个子载波每个O F D M 符号每 O F D M 符号 调制方式 编码率 M b i f f s 的编码比特的编码比特的数据比特 6B P S K1 2l4 82 4 9B P S K3 l4 83 6 1 2 Q P s K 1 尼29 6 4 8 1 8 Q P S K 3 429 67 2 2 4 1 6 电A M l 241 9 29 6 3 6 1 6 电A M 3 44 1 9 2 1 4 4 4 8 6 4 Q A M 2 362 8 81 9 2 5 4 6 4 一Q A M 3 462 8 82 1 6 3 2I E E E8 0 2 1 1 n 物理层改进 I E E E8 0 2 1 1 n 物理层的改进主要有 引人了M I M O 与信道绑定 c h a n n e lb a n d i n g 技术 同时 引入了S h o nG I 等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物理层速率 信道绑定 传统的8 0 2 1 l 标准 空口工作在 2 0 M H z 频宽 I E E E8 0 2 1 1 n 通过将相邻的两个2 0 M H z 信道绑定成4 0 M H z 使传输速率成倍提高 如图3 所 示 在实际工作中 将两个相邻的2 0 M H z 言道绑定使 用 主带宽与次带宽 收发数据时既可以4 0 M H z 的带 宽工作 也可以单个2 0 M H z 带宽工作 同时 传统的 8 0 2 1 l 标准为避免相互干扰 原本每2 0 M H z 信道之间 都会预留一小部分的带宽 当采用信道绑定技术工 作在4 0 M H z 带宽时 这一部分预留的带宽也可以被 用来通信 进一步提高了吞吐量 由于2 4 G H z 频段频点少 干扰较多 所以在 2 4 G H z 频段建议不使用4 0 M H z 模式 在5G H z 频段使 用4 0 M H z 模式较为合理 S h o r tG I 射频芯片在使用O F D M 调制方式发送 数据时 整个帧被划分成不同的数据块进行发送 为 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块之间会有G I 用以保证 接收侧能够正确的解析出各个数据块 I E E E8 0 2 1 1 a 采用的G I 为8 0 0 n s 在I E E E8 0 2 1 1 n 模式中 默认采用 蝴带mmmmj 枷mj mm 蝴带 l l 洲 jm 糊旷 图32 0 M H z 模式与4 0 M H z 模式信适传输 的G I 也为8 0 0 n s 但提供了一种S h o r tG I 特性 在多径 环境中 当最先到达的数据流与最晚到达的数据流 时间间隔小于8 0 0 n s 时 将G I 时长减少至4 0 0 n 8 使符 号长度从4 微秒减少到3 6 微秒 从而将数据传输速率 提高百分之十左右 图4 a 所示 在多径环境中 前一个数据块还 没有发送完成 后一个数据块可能通过不同的路径 先到达 合理的G I 长度能够避免相互干扰 但如果G I 时长不合理或多径时延过长 如图4 c 所示 会产生 码间干扰 降低链路的有效S N R 因此S h o aG I 使用于 多径情况较少 射频环境较好的应用场景 在多径效 应影响较大的时候 关闭S h o nG I 功能 熬善纂 渤麟汹 嘲 旧 嚣譬掣羹湖 溺豳 嘲 磐o l l 掣 磊着淼 燃曩 鬣鹪 巾 嚣掣蓑溺 曩圈曩 燃慰 瞥o l l 留 m 糕羹 曩圈 嘲麓 磊譬掣釜鬻鬻强 穗圈 一 码同干扰 图4 善猫槿式G T 与s h n l l G I 槿支倍输 物理层速率 由表l 可知 I E E E8 0 2 1 l n 信道带宽 为2 0 M H z 或4 0 M H z 有四种可能的编码率 r l 2 2 3 3 4 或5 6 子信道采用的调制方式有B P S K Q P S K 1 6 一Q A M 或6 4 一Q A M 最高可支持4X4 天线结构M I M O 由表2 可知 I E E E8 0 2 1I n 开启S h o r tG I 模式后 每个O F D M 信号在4 0 M 带宽内具有N I 1 0 8 个数据子 载波 M 1 2 8 1 6 1 4 4 采样点 由式 3 可知 普通模式下 I E E E8 0 2 1 l n 循环前 丁 一 万方数据 型塑塑堡型皇 里 垒篓盎一 缀时间为0 8 I xs 开启S h o r tG I 模式后 循环前缀时间 为0 4 I Xs 当采用 4 0 M H z 信道 5 6 编码率 6 4 一Q A M 调制 开 启S h o aG I 模式与4X4 天线M I M O 的M C S 时数据速率 最高 由式 5 可得 R 一 1 0 8 黔吾刈 9 2 6 4X 斋x 4 6 0 0 M b i t s I E E E8 0 2 1I n 各M C S 下对应的速率如表4 所示 表4I E E E8 0 2 11n 速率及调制参数 带宽 2 0 M H z 带宽 4 0 M H z 空间漉数调制方式编码率 G l 8 0 0 n sG l 4 0 0 n sG l 8 0 0 n s8 1 4 0 0 n s lB P 5 K1 26 57 21 3 51 5 l Q P S K 1 21 31 4 42 73 0 1 Q P S K 3 41 9 52 1 74 0 54 5 1 1 6 一Q A M 1 22 6 2 8 9 5 4 6 0 l 1 6 一Q A M 3 43 94 3 3 8 l 9 0 1 6 4 一Q A M 2 35 25 7 81 0 81 2 0 l 6 4 一Q A M 3 4 5 8 5 6 5 1 2 1 51 3 5 l 6 4 Q A M 5 6 6 5 7 2 2 1 3 51 5 0 2BP S K1 21 31 4 42 7 3 0 2 Q p S K 1 22 62 8 95 46 0 2 Q P S K 3 1 4 3 9 4 3 3 8 1 9 0 2 1 6 一Q A M l 25 25 7 81 0 81 2 0 2 1 6 一Q A M 3 47 88 6 71 6 21 8 0 2 6 4 一Q A M 2 31 0 41 1 562 1 62 4 0 2 6 4 一Q A M 3 珥1 1 71 3 02 4 32 7 0 2 6 4 一Q A M 5 61 3 01 4 4 42 7 0 3 0 0 36 4 一 A M5 61 9 52 1 6 74 0 54 5 0 4 6 4 一Q A M 5 62 6 02 8 8 95 4 06 0 0 4 I E E E8 0 2 I I n 编码调制方式过多 此处只列出2 0 M H z 与 4 0 M H z 带宽部分情况 3 3I E E E 8 0 2 11 a C 物理层改进 I E E E8 0 2 1 1 a c 在物理层方面改进 主要包括 增加信道绑定带宽 从I E E E8 0 2 1 1 n 最高 4 0 M H z 信道绑定增加到1 6 0 M H z 提高M I M O 天线结构 数量 从I E E E 8 0 2 1 1 n 最高4X4 M I M O 提高N 8X8 M I M O 天线结构 此外 还全面导人了波束赋形 B e a m F o r m i n g 技术 实现更好的传输效率 其实 波束赋形 在I E E E8 0 2 1 1 n 产品上可以实现 但现有产品并未 能加以充分利用 也因此I E E E8 0 2 11 a c 标准特别将 波束赋形纳为标准功能 且所有导人此技术的产品 都要能互通运行 波束赋形是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 术 波束赋形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的每一个阵元的 加权系数产 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 从而能够获得明 显的阵列增益 因此 波束赋形技术在扩大覆盖范 围 改善边缘吞吐量及干扰抑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 优势 波束赋形对环境要求严格 不适用于密集城 区 通信系统应针对波束赋形技术能够适应的场景 的无线信道情况不同 应用不同的波束赋形算法 从 而获得最大的增益与健壮性 达到性能最优 物理层速率 由表1 可知 I E E E8 0 2 1 1 a c 信道带 宽为2 0 M H z 4 0 M H z 8 0 M H z 或1 6 0 M H z 有四种可能 的编码率 r l 2 2 3 3 4 或5 6 子信道可采用的调制 方式为B P S K Q P S K 1 6 一Q A M 6 4 一Q A M 或2 5 6 一Q A M 最高可支持8X8 天线结构M I M O 由表2 可知 I E E E 8 0 2 11a c 开启S h o r tG I 模式后 每个O F D M 信号在16 0 M 带宽内具有N D 4 6 8 个数据子载波 M 5 1 2 6 4 5 7 6 个 采样点 由式 3 可知 普通模式下 I E E E8 0 2 1 1 a c 循 环前缀时间为o 8 斗s 开启S h o r t G I 模式后 循环前缀 时间为0 4 S 当采用1 6 0 M H z 信道 5 6 编码率 2 5 6 一Q A M 调制 开启S h o r tG I 模式与8X8 天线M I M O 的M C S 时数据速 率最高 由式 5 可得 1 尺U l a X 4 6 8 言xl o g z 2 5 6 j 蒜媚 6 9 3 3 M I E E E8 0 2 11 a c 各M C S 下对应的速率如表5 所示 表5I E E E8 0 21l a c 速率及调制参数 带宽 8 0 M H z 带宽 1 6 0 M H z 空间流数调制方式编码率 G I 8 0 0 n 8G I 4 0 0 n sG I 8 0 0 n sE l 4 0 0 n s 1B P S K1 22 9 33 2 55 8 56 5 1 Q P S K 1 25 8 56 51 1 71 3 0 I Q P S K 3 48 7 89 7 51 7 5 51 9 5 l 1 6 一Q A M l 21 1 71 3 02 3 42 6 0 l 1 6 Q A M 3 41 7 5 5 1 9 53 5 l 3 9 0 l 6 4 Q A M 加 2 3 42 6 04 6 85 2 0 1 6 4 一Q A M 3 42 6 3 3 2 9 2 55 2 6 55 8 5 1 6 4 Q A M 5 62 9 2 53 2 55 8 56 5 0 l 2 5 6 Q A M 3 43 5 l3 9 07 0 27 8 0 l 2 5 6 一Q A M 5 63 9 04 3 37 8 08 6 6 7 3B P 5 Kl 28 7 89 7 51 7 5 51 9 5 3 Q P s K 1 趁1 7 5 51 9 53 5 l3 9 0 3 Q P S K 3 2 6 3 32 9 2 55 2 6 55 8 5 3 1 6 Q A M l 23 5 l3 9 07 0 27 8 0 3 1 6 一Q A M 3 45 2 6 5 5 8 51 0 5 3 1 1 7 0 3 6 4 一Q A M 2 37 0 27 8 01 4 0 41 5 6 0 3 一Q A M 5 68 7 7 59 7 51 5 7 9 51 7 5 5 3 2 5 6 Q A M 3 41 0 5 31 1 7 01 7 5 51 9 5 0 3 2 5 6 Q A M 5 61 1 7 01 3 0 02 1 0 62 3 4 0 I E E E8 0 2 1 1 a c 编码调制方式过多 此处只列出8 0 M H z 与 1 6 0 M H z 带宽部分情况 4 结束语 随着I E E E8 0 2 115 G H z 技术标准及相关设备的 逐步成熟 利用5 G H z 频段进行W L A N 网络建设成为 可能 本文研究并分析了I E E E8 0 2 1 l a I E E E 8 0 2 1I n I E E E8 0 2 11 a c 等5 G H zW L A N 标准的技术发 展路径 并对其物理层关键技术及各标准所支持的 万方数据 篮塑 型塑塑竖 最高数据速率作了重点分析 本文对于从宏观上了 解和把握I E E E8 0 2 115 G H zW L A N 各标准及其物理 层发展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I E E E I E E ES t d8 0 2 11 a 一1 9 9 9P a r t11 W i r e l e s sL A NM e d i u mA c c e s sC o n t r o l M A C a n dP h y s i c a lL a y e rf P H Y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H i g h e r s p e e dP h y s i c a lL a y e ri nt h e5G H zB a n d S 1 9 9 9 2 I E E E I E E ES t d8 0 2 11 n T M 一2 0 0 9P a r t11 W i r e l e s sL A N M e d i u mA c c e s sC o n t r o l M A C a n dP h y s i c a lL a y e r P H Y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A m e n d m e n t 5 E n h a n c e m e n t sf o r H i g h e r T H r o u g h p u t S 2 0 0 9 3 3 I E E E I E E EP8 0 2 11 a c T M 2 0 1 2P a r t11 W i r e l e s sL A N M e d i u mA c c e s sC o n t r o l M A C a n dP h y s i c a lL a y e r P H Y 简讯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A m e n d m e n t4 E n h a n c e m e n t s f o rV e r yH i g h T H r o u g h p u tO p e r a t i o ni nB a n d s b e l o w6 G H z S 2 0 1 2 4 高峰 高泽华 文柳等 W L A N 技术问答 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0 1 2 5 5 汪裕民 O F D M 关键技术与应用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6 1 0 6 刘乃安 无线局域网 w L A N 原理技术与应用 M 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出版社 2 0 0 4 4 7 李浩 高泽华 高峰等 I E E E 8 0 2 1 1 无线局域网标准研究 J 计 算机应用研究 2 0 0 8 8 作者简介 潘翔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 欧阳 红升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高泽 华 博士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 物联网 电信增 值业务 移动互联网 高峰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与 无线宽带技术 T D S C D M A 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月仿古招牌木结构含水率控制标准
- 颅内压监测设备操作指南
- 物业客服管家个人工作总结
- 泵的基础知识
- 2024年9月份船用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交易技术参数
- 旅游宴请礼仪说课稿
- 2025年03月福建三明市新闻媒体单位公开招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第3版)课件: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书
- 2025年03月江苏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外人员公开招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洮南市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车床教学讲解课件
- 政策目标确立和方案制定概述课件
- 六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4 Lesson 23 Good-bye-冀教版(共19张PPT)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张波-超高温陶瓷课件
- 特洛伊战争(英文版)
- 近代以来广州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
- DBJ04-T 410-2021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 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终稿(专家意见修改的)-副本
- 保洁岗位培训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二级 Pad, Pad, Pad!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