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新人教版(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955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向中朝边界推进。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把“联合同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一、美国“冷战”政策:1、背景: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原因:二战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战后美苏联盟政治基础的不复存在;形成: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丘吉尔演讲发出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正式形成;影响:确立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表现:政治方面的杜鲁门主义、经济方面的马歇尔计划、军事方面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影响:引起分裂:德国分裂、朝鲜分裂、越南分裂;引发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核大战边缘二、“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答案: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如古巴导弹事件。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大战的爆发。在美苏“冷战”过程中,西欧国家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并走向了联合的道路,实力日益强大。日本在美国的扶持和自身努力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也日益强大。(2)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二战使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优势地位;面对诸多困难实行改革发展经济发展中联系密切,开始一体化过程;2、经过:1951年,巴黎条约,决定律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1、崛起的背景与原因:背景:二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战后日本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得到美国大力扶植;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表现与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与美国既有联盟能又有摩擦。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不结盟运动: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涨;为摆脱美苏控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国家主张团结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经过: 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作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2、中国振兴:1949年至1957年,恢复经济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6年至1966年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怎样出现的?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新中国建立后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两极格局之中,政治势力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3)知道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了解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力量的加强,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苏联解体:原因: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失败。民族矛盾爆发。经过: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与发展及其影响:1、当今世界格局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表现: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精练)
- 2025年CNG加气站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帆船教练职业能力考核试卷:帆船运动教学策略与方法
- 2025-2030中国智能洗碗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融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无线电发射塔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拱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开关二极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程勘探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客户参与中心员工队伍优化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女士雨靴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骆驼祥子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技术开发部个人技能矩阵图
- 住院患者探视登记表
- 废气处理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 境外所得个税新政解析PPT课件
-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 《不定期船营运管理模拟系统》实验指导书
- 华上集团基本法讲述
- s参数定义、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和s参数测量义讲
- 重症培训重症监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