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3一昆明旅游二次创业概述51 提出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意义52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规划实施情况6二 石林旅游发展现状61石林简介62石林景区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情况73石林景区的经营管理状况分析84石林的旅游产品9三 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石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11机遇112挑战12四 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石林景区发展的对策措施131 充分利用政府相关的扶持规制政策132引进并不断提高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143对景区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154加大力度宣传石林旅游形象175加强生态和资源保护,推进石林旅游发展18五 结语19参考文献20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的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摘要 近年来,由于省内各地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昆明在全省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云南旅游中转站和集散地的地位逐渐减弱,昆明旅游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现状,要实现昆明旅游业长远发展,制定并实施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有关措施是一种必然趋势。石林是昆明旅游业发展的标志和标杆,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下,石林被列为全市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的六大景区之首,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石林景区发展现状,探究石林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计划合理开发石林旅游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和措施,深入实施石林“12345”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步伐。关键词 昆明旅游二次创业 石林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品牌 民俗On Kunming scenic spo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tourism second pioneering background:Taking the Stone Forest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ole Kunming plays in the provinces tourism pattern has been changed, and its role as a center of tourism transit and distribution has gradually been weakened, and Kunming tourism industry is facing a increasingly serious challenges. Fac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achiev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Kunming tourism, It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make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bout the second pioneering of Kunming tourism. As the symbol of Kunming tourism, the Stone Forest has been authorized by the city as the primary one of the six major scenic spo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Kunming tourism second pioneering, according to a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of the stone forest scenic spot, this paper is explor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Stone Forest fac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Kunming tourism second pioneering, and making a reasonable plan to exploit the Stone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by means of effective ways and measures to deep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one Forest 12345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al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stablishing a world-class scenic spots and the cre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 Key words Kunming Tourism second pioneering; the Stone Forest; the Life Cycle of Tourism Product; Brand ; Folk一、昆明旅游二次创业概述1、提出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意义作为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的昆明市,近年来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省内各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省外城市与省内各州市直飞航线的增多,作为全省最大的旅游中转站的地位开始削弱,1990年,昆明市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接近70%,而到了2004年,这一比重已降为36%,2005年又下降了5个百分点。同时,旅游业长期发展遗留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在竞争中逐渐暴露,并成为制约昆明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景区经营结构较为初级,旅游新产品开发严重滞后,客源市场结构有待优化,客源较为单一,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低价恶性竞争比较突出等。昆明旅游产业目前处于“发光不发热”的尴尬状态,面对国内外、省内外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昆明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的昆明旅游业发展,就成为昆明旅游应对机遇与挑战的现实要求,惟有调整和创新发展思路,才能使昆明旅游业重振辉煌,实施“二次创业”也是昆明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规划实施情况昆明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介于对重点景区缺乏战略研究和科学规划,市场不清、方向不明、定位不准,营销手段和力度不够有力,缺乏大投入以及专业化的运作,没有重点培养起稳定客源市场的情况下,在2005年昆明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昆明旅游二次创业。昆明旅游二次创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到 2015 年,要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强市,推动旅游业从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康体、度假和会展复合型旅游转变。昆明制定这个目标的理由在于,近年来旅游者的需求已经从注重对自然风光的观赏,逐步转为注重对当地文化、民族风情的体验,在体验文化的年代,提质增效要靠文化的力量,靠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的动力。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多项举措中,重点打造6大风景名胜区将是未来5年内昆明旅游的核心,目的是要将昆明旅游业从单一的观光型转向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会展和商务为一体的复合型,构建一个中心、一条黄金旅游线、两大旅游圈、六大旅游重点片区的旅游发展格局。罗明义.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及规划. 昆明旅游二次创业实施纲要.云南大学出版社.对景区进行改造和提升,在老景区的基础上打造出新的旅游亮点或是新的玩法,让它们焕发新颜,进一步增强老景区的旅游吸引力,使游客常去常新,总有旅游新鲜感。树立了大旅游的概念,加强与全省各州市的合作,愿意做州市的跳板、中转站,开展调查研究,为昆明市旅游业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同时,抓紧构建了由政府、专家、企业、游客四方资源组成的交流平台,了解市场需求,找准定位,围绕昆明是“春城”,“阳光之城”,多民族省会城市的特色和优势,突出特点,打造亮点。昆明打造全国旅游经济强市.昆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20060228二、石林旅游发展现状1. 石林简介石林“中国阿诗玛的故乡”,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景区范围广袤,气势大度恢弘,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按景观空间分布及景观特点,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以石林景区最有代表性,为核心区,景点百余。在丛丛石峰和漫无边际的红土地上不仅仅有自然景观,还有极其丰富宝贵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及人文的璀璨光芒独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风情。石林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世代生活在这里与石林共生共息,创造出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阿诗玛”不仅代表石林的形象,也代表了云南省旅游的形象,最有影响的是“一诗”、“一影”、“一歌”、“一节”,彝文记录的古老的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改编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声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外;撒尼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名扬天下;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是撒尼人传统的节日,摔跤、斗牛、火把狂欢节蔚为壮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2. 石林景区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近年来,石林旅游业发展势头好,游客多,效益高,服务好,投诉少,秩序好,评价高,旅游客源不断拓展,游客人数日益递增,景区社会祥和稳定、秩序井然有条、环境整洁优美、服务热情周到,实现了健康旅游、安全旅游、秩序旅游、质量旅游的目标,还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审,跻身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列。首先,在景观改造上,石林为使各项硬件设施和软件体系达到5A级要求,全面启动了建园75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景区提升改造式程,至今已累计投入整改资金2.84亿元。对老景区进行拆迁改造和景观修复,对景区周围、县城和公路沿线等片区进行街景风貌改造、村寨改造、建筑物外观包装和生态修复,拆除有碍观瞻建筑物1.3万平方米,科学修复景观面积6万平方米,种植各种苗木13万株,对局部游览线路进行了加宽改造。其次,景区道路交通上做了很大改善,在游客拥挤的莲花池旁、小石林入口处增设了小广场,新增了两条游览线路使进出石林的三条主要交通干道成为石林的绿色长郎和旅游景观大道,在游览线路上增设标有“中、英、日、韩、法”五种文字标识牌,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方便实用的亲情式服务。再次,在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上,成立了石林旅游散客接待中心,开通了连接石林景区和昆明火车站的旅游直通车,首批21辆全空调豪华金龙客车已投入运营;新建了移动星级厕所6个,节能星级生态厕所2座,环保垃圾箱40多个。投资2750多万元,新建了集游客服务、民俗展示,国际会议厅、票务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和国际水准的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并向中外游客免费开放了园林绿化面积达15多万平方的阿诗玛生态文化园。最后,在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稳步推进的同时,预计总投资2.5亿元高水准建设石林撒尼族旅游古镇,一期规划开发建设面积430亩,拟建餐饮中心、购物长廊、地下停车场、景观大道貌岸然、绿荫大道、撒尼湖及水上景观等,目前餐饮中心、购物长廊基础工程已完成,其余各项工程正在逐步实施。石林景区取得的成绩还是让数字来说话显得更权威些(表1),经营发展较好在2005年,石林景区游客人数超过220万人次,旅游直接总收入超过1.8亿元,综合收入超过5亿元;2006年,接待游客人数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至10月,达210万人次,同比增长7%,到了12月,突破了23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了游客、经济收入双增长。据统计,2007年从大年初一至初七,石林风景区共接待游客84303人次,其中,国内游客81125人次、国外游客3178人次,日均接待游客12000余人次石林新闻.石林公众信息网. 20070223.。在各项指标均创新高的同时,景区进一步完善“石林管理模式”和“三标一体”管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旅游安全生产防范保障体制,营造诚信石林旅游的良好氛围,游客投诉率一直保持在十万分之一以下,确保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石林旅游业又上一个台阶.石林旅游网.20070329.表1 石林景区游客容量变化数和旅游收入年份海外旅游(万人)国内旅游者(万人)合计(万人)旅游人数年增长率旅游收入(亿元)旅游收入年增长率199913.2192.820632%1.637%200011.4132.6144-15%1.3-23%200112.5138.51546.5%1.47%200214.8161.217613%1.56%200310.3129.6130-35%1.2-25%200416.7193.321038%1.729%200522.71992215.2%1.85%200623.2201.82356.3%2.633%年平均增长率6.4% 8.6%资料来源: 石林景区旅游管理局( 注:2000年因99世博会后到云南来旅游的人数产生大量回落,致使石林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率为负,2003年又因“非典”导致全国出游人数的锐减,对石林当年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产生消极影响。)3.石林景区的经营管理状况分析3.1管理体制石林景区现属石林旅游管理局管辖,由于目前各地旅游管理体制还不能满足旅游业大发展的要求,石林总体上也还是采取政府主导型,在政府旅游发展方针的大指挥棒下,石林旅游管理局根据石林景区旅游特征建立起了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正积极探索石林、九乡等景区合作打破行政界限,进行市场化整合,准备组建石林旅游集团,本着生态保护为根本,游客满意为目标,以人为本争一流,世界旅游创品牌的管理方针,力求使石林旅游良性发展。3.2导游服务与管理为确保广大海内外游客在石林景区的旅游质量,从1995年起,石林风景名胜区经过多方考察,深入总结多年积淀的导游管理经验,在全国各大旅游景区中首创推出了“四项导游管理措施”,要求导游必须带领游客走过所有的监督岗并盖上相应的章才算完成一个批次的导游任务,此举保证了游客在石林景区有两小时以上的观光时间,可以游览完所有开放的主要景点;只要导游摊上一件游客不满意的投诉,就意味着下岗;在景区入口处设立了导游公开挂牌优质服务栏和导游电子选择系统,把服务承诺及所有导游的相片、工牌号等个人资料向游客进行公布,便于游客选择、监督和投诉;对导游发票实行计算机开票和双向编号,有效避免了导游在服务过程中发生宰客行为,同时,也使游客对自己应该负担的费用一目了然,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正是有了四项导游服务措施作保障,10余年来,石林景区创造了游客导游投诉率不到百万分之一的非凡业绩, 风雨无阻地为游客提供中、英、日、法、德、韩、西班牙、泰等8个语种及粤语、闽南语等方言的导游服务,为石林、昆明乃至云南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形象。3.3数字石林的建设数字石林规划从2006年分三期建设,于2010年竣工,预计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在石林风景区有许多隐藏的摄像头,工作人员能通过它们对主景区的各个角落进行监控,游客出现迷路和意外情况时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主景区系统已于去年九月建成,尤其是IP电话的投入使用,游客迷路、摔伤或突发疾病时,可就近拨打IP求救电话,指挥中心能够马上确定游客所在位置,调度景区管理人员在3至5分钟内赶到现场救助。目前数字石林已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数字化景区一期工程,开发了石林旅游门户宣传网站,建成了景区游路监控系统、旅游会员管理系统、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旅行社签单结算系统和信息化调度指挥中心。数字化景区建设全部完成后,游客调度监控、车辆调度、报警求救、内部调度、外部联运将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4.石林的旅游产品4.1分析石林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生命理论可以有效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管理,石林的是以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旅游地,此类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具有长周期的特征,主要因为旅游地所具有的两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都是长期和广泛的,有稳定的旅游市场来源,同时,两种资源的配合提高了旅游地的总体吸引物水平,对于开拓市场有利。石林的基础旅游资源为喀斯特景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当地撒尼人民族风情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断增加,如举办“火把节”,举行民族歌舞表演等旅游活动,提高景区的活动内容,对于开拓市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人文资源的开发,丰富了旅游吸引物的内涵,达到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1)参与阶段:解放后政府为接待国家领导和外宾,投入了有限的资金后修建一些简陋的休息设施和景区内道路,旅游区集中于大小石林等较小的范围内。当地人进行了少量的旅游服务工作,如作向导和参加接待工作,但参与率很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阿诗玛在石林的拍摄,为石林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2)发展阶段:80年代后,由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娱乐方式,以及阿诗玛在全国造成的哄动效应,旅游需求旺盛,游客量急剧增长,景区开发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也对景观造成了一定的破环。旅游吸引物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以当地撒尼人的民族风情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提高了石林的旅游内涵。(3)巩固阶段:99年世博会在昆明举办为石林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旅游人数突破200万人大关,随后石林的发展出现短暂的下降趋势,特别是2003年“非典风波”不但使国外游客大量下降,国内游客也有很大幅度的减少,这一影响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下降情况出现的时间很短,而且在非典过后,景区游客数量马上可以回升。但随之而来的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狭小、旅游产品老化等问题更趋凸现。(4)复苏阶段:2004年,石林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万;2005年,石林景区游客人数又超过220万人次,旅游直接总收入超过1.8亿元,综合收入超过5亿元;2006年,接待游客人数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至10月,达200万人次,同比增长7%,到了12月,突破了23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了游客、经济收入双增长。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初见成效,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旅游商品开发稳步推进,景区进一步完善“石林管理模式”和“三标一体”管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旅游安全生产防范保障体制,营造诚信石林旅游的良好氛围,游客投诉率一直保持在十万分之一以下,目标是到2010年,把石林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会展为一体的国际旅游胜地和喀斯特旅游日的地,建成口位高、特色突出、旅游产业要素齐全、旅游接待设施完善、吸引高端游客的世界一流旅游精品,年接待游客稳定在250万人次左右,力争达到300万人次,其中在石林休亲度假的游客达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亿元,综合收入20亿元。4.2石林旅游产品的优势石林是云南重要的旅游地,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声誉,地理区位、资源区位和市场区位条件优越,昆石高速路的全线贯通,提高了交通通达性,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浓郁的撒尼民族风情,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阿诗玛之乡”、“摔跤之乡”、“民族民间绘画之乡”等等知名品牌,已经成为石林旅游产品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通行证”。4.3石林旅游产品的劣势石林有较高的观光旅游资源,观光旅游是石林旅游业的支柱旅游产品,现在石林景区的发展已处于稳步上升趋势,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设施上都积累了相当不错的基础条件,但旅游产品的单一会造成旅游业发展的停滞,观光旅游是一次性消费产品,不可避免的使客源市场缩小,所以市场竞争力相对显得较弱。在旅游二次创业中随之而来的景区旅游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产品老化,景区向游客提供的主要是以石林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产品, 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要,对游客吸引力减弱, 很难吸引回头客,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周边县区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大量分流石林景区客源,致使石林景区客源市场占有率下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服务质量下降,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对外形象受损等问题更趋凸现。三、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石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1.1产业机遇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人次,占世界市场总份额的8%。同时,随着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需求日益扩大。昆明旅游业要突破现在所处的尴尬状态,正在大张旗鼓的进行二次创业,全世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趋势为昆明旅游的复兴提供了机遇,国内旅游需求扩大促使昆明旅游二次创业加快了步伐,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下,石林作为昆明旅游业重点发展的景区之首,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广阔的市场前景,都给石林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1.2提升旅游知名度的机遇石林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不仅仅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标志,石林风景区的发展得到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以一种战略性思维对石林进行高水平规划、大手笔开发。大手笔之一就把创建“5A”级景区与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两项工作相结合,按国际标准促进风景区的整改,两项工作相互促进,开创景区发展的新局面提出“老景区、新景观、新体验、新感受、新观念、新服务”的口号,在原有的旅游知名度基础上已争取通过国家的验收,成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先正努力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进一步提升旅游知名度。如果能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标志着石林旅游知名度将得到质的飞跃。2、挑战2.1客源市场的挑战 到云南旅游的散客大多数是冲着大理丽江而来的,在到达昆明后,旅游者往往很少自愿选择前往石林游览,一般去石林的一直是团队游客较多,与散客相比,团队游客在石林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散客的消费水平就高得多了,所以如何留住散客客源会是石林面临的挑战;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带动下,滇黔“无障碍”旅游区六地合作营销,将肯定能为石林景区带来较多的散客,能有效提升普遍消费水平,因为离昆明太近,在石林过夜住宿的游客一直不多,串线后,石林就成了这条线上的住宿点之一,无论从昆明出发到达贵阳,还是从贵阳出发在昆明结束行程,石林都将是住宿点之一。客源量的增加,又意味着石林各方面的接待设施条件都将面临挑战。2.2同类型旅游目的地挑战云南、贵州两省,很多地区同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其中我省的石林、九乡等风景名胜区,就是这一地貌景观的典型精品;贵州省的织金洞景区、红枫湖景区,也是喀斯特景观的代表作之一。随着二次创业的开展,滇黔旅游合作的实现,各地区都普遍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均将其作为支柱或重点产业扶持,形成对石林旅游的潜在压力和挑战,在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中,石林如何凭借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吸引游客是石林发展的一大挑战。四、石林景区发展的对策措施1. 充分利用政府相关的扶持规制政策云南省政府、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石林的发展,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中把石林作为昆明旅游的排头兵培育,把石林开发利用作为带动和促进全市旅游发展的重点来加快,在石林的建设、保护、发展上给予了关注和政策支持。石林景区要实现长远发展是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因此石林景区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宏观上把握和利用好政府的各项相关扶持规制政策,分析石林景区及国内外旅游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的旅游发展观念,主导景区的旅游发展思想,及时纠正景区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或片面思想认识。在石林管理方面争取和利用政策强化石林风景管理局的职能,树立其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全面管理和协调的权威性,以提高旅游管理的工作效率。行业管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府参与旅游管理的主要行为。利用政府行业管理的主导,为石林建立一个有序、公平的经营环境,以保障旅游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石林旅游发展的现状,政府在财政上,通过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与石林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签订银企合作协议,提供10亿元信贷支持,助推石林打造国际旅游品牌。贷款通过门票质押的方式获得,资金将用于对大小石林等老景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拆迁改造,提升景区环境质量;在融资上启动数字石林二期国债建设。政府还不断加大对石林旅游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研究出台石林旅游业投资政策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做好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包装,用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石林旅游业,吸引各方面资金开发石林旅游业。这些政府的相关扶持规制政策都为石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后盾,政策多不代表景区就一定能良性发展,只有认真把握和利用好了政府的相关扶持规制政策才能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2. 引进并不断提高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石林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二资源的观念,按照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要求,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队伍,为推进景区旅游经济奋力崛起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第一,向政府争取优先选调政治思想好、有开拓进取精神、热爱旅游事业的人才充实到石林旅游管理部门,以保证有一支高效率、有魄力的精悍管理队伍。分期分批选拔景区中青年骨干到知名高校进行专业研修,接受强化训练,让他们在学习专业、管理知识的同时,多参加一些旅游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水平和能力。第二,利用昆明大专院校云集的优势,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景区内旅游从业人员学历基本达到大专以上。第三,建立旅游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石林的旅游业,充分利用石林旅游大发展这一平台,广纳海内外旅游业精英为景区加快旅游业发展所用。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旅游产业总规划师、总经济师、总园艺师、旅游投资公司经理等旅游高级人才和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和借助“外脑”来谋划石林发展,聘请国际高水准的规划大师进行规划。按照“环境留人、发展留人”的思路,引进一批博士、硕士充实到旅游行政和企业管理队伍中,带动旅游人才队伍的不断优化。旅游人才如同其他人才一样,也存在使用问题,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事倍功半。石林在人才利用既要善于培养又要努力引进,更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就需要景区管理中创新分配激励机制、营造旅游事业文化、发挥旅游人才团队精神、优化工作环境等方面下工夫。以不断调动旅游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激发景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第四,完善导游人员持证上岗和岗位培训制度,导游是石林形象的具体表现,导游的素质往往是管理者和整个风景区素质的综合反映。石林导游不但要有较高的接待游客的知识涵养,更重要的要拥有石林各方面的最新知识和对先进技术设备运用自如的能力,定期对景区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重点做好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导游人员的知识更新,服务意识的提高等。因此,石林导游的知识技能必须得到及时更新,定期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扼制宰客现象的发生。实现景区旅游服务的规范化,突出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严格的管理。要把规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标准、内容细化分解,使每一项任务责任到人、到岗,实行公平公开的奖罚制度。石林景区只有组建一个有能力驾驭石林可持续发展和拥有丰富知识涵养的管理班子,以及培育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才能在旅游二次创业中赢得发展。3.对景区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3.1旅游产品结构实现从“观光型”到“观光体验型”转变 旅游产品是旅游区直接向消费者推介的一种综合服务,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也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石林景区不能一直在吃石林观光的老本,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很难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而应在确立石林观光主导旅游产品的前提下,寻找相应的支撑旅游产品,这样即有红花也有绿叶扶持,在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要对传统的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进行生态、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再包装,以优势自然资源为主线、以撒尼民俗体验文化旅游为重点提升观光型旅游产品竞争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整合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不仅仅单纯的观赏大自然得鬼斧神工而且也能亲身体验撒尼人的民俗风情,比如参观撒尼民俗工艺品、品尝撒尼民族风味,参加撒尼民族节庆活动等,既增强石林旅游的整体实力,又促进石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2产品深度开发中推介“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旅游者通过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自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的民俗生活事项,了解和感悟到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体会到当地人民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可以说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石林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也有其独特的撒尼民俗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这是石林非常有优势的地方,撒尼民俗文化是石林地区撒尼人生产实践和创造生活中凝结的智慧结晶,要在景区内从导游服饰、民族歌舞表演到民族习俗活动参与体验上让游客感受到浓郁撒尼民俗文化氛围,这对推进石林的旅游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重点开发石林的民俗旅游产品将对游客的有着明显吸引作用,进而提升石林景区客源市场占有率。3.3 打造品牌效应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适应“知名度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发展趋势。很多旅游景区在经营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是:景区效益=品牌+制度+理财。 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品牌战略.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把品牌列在首位,可见品牌代表着旅游产品的品位、实力和服务质量,建立品牌有助于旅游景区宣传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树立市场形象;品牌作为强化旅游产品差异化功能的有力手段,是旅游景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品牌的建立还有利于降低消费者购买旅游产品的风险,引导消费导向,巩固发展景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同时,品牌也是提高旅游产品附加价值的利器能给景区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因此,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对旅游景区而言是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良好旅游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法宝。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石林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成为石林靓丽的人文景观。阿诗玛就是石林的品牌,打造品牌,建设一批以阿诗玛文化生态园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以“九石阿”旅游专线为依托的阿诗玛民族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村,充分体现彝族撒尼风格风情特色,为旅游注入灵魂,让石林赋有生命。充分发挥石林生态环境优美、景观景点众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吸引影视拍摄单位前来石林采风、创作,使石林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影视拍摄基地。力争创作和拍摄出一批以彝族撒尼风情和“阿诗玛”为题材,反映石林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和历史变迁的影视作品,提升“阿诗玛”文化品牌。借鉴丽水金沙、云南印象等主题晚会的做法,建设阿诗玛歌剧院,打响石林阿诗玛文化品牌,面向全国聘请知名大型文化活动策划、艺术表演、音乐、创作、舞蹈编导等人才,打造一组以“阿诗玛”歌舞剧为代表的民族艺术精品主题晚会,改变游客夜间娱乐不足的现状,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重点推出以“阿诗玛文化经济走廊”为主题的阿诗玛文化生态园、石林五棵树“中国彝族第一村”、西街口“中国大三弦之乡”、月湖民族文化生态村、维则“阿诗玛民族民间刺绣之乡”、长湖撒尼风情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其次,石林有望在2007年7月一圆奋斗了15年的“世界自然遗产”之梦。一旦拥有了“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顶级品牌,石林优秀的自然资源就能够按照国际标准得到永久保护,极大地提高石林的知名度,巩固和加强石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旅游资源大县的声誉和地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石林创造出的品牌效应,将让石林焕发出诱人的风采和魅力,降低消费者购买石林旅游产品的风险,引导消费导向,巩固发展景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3.4 发挥优势民族节庆活动 石林景区要统一规划,系统开发,形成撒尼民族节庆活动体系,突出民族文化,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以民族特色为核心,推出节庆旅游精品,搞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旅游设施,抓好节庆旅游商品开发。在彝族撒尼人风情开发上要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充分的体现来突出彝族撒尼风情,民族节庆活动是赴云南旅游者所关注的一个亮点,那激情燃烧,众人狂欢的场面吸引着旅游者涌跃参与的热望。彝族撒尼人的节日除有与其他民族相似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外,还有自己别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和密枝节等。火把节这天,除了举行摔跤、斗牛活动外,石林景区也组织举行大规模的庆典盛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宾客前来参加。白天进行摔跤、斗牛、民族歌舞等文体活动;夜晚,燃起熊熊的篝火,跳欢乐的大弦舞,游客可以点上手中的火把,沿街尽兴欢舞,由此形成人山歌海的汪洋。火把节中的斗牛、打跳、摔跤、点火把等,要合理的资源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节庆的市场吸引力。密枝节,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在每年农历冬月头一个鼠日到马日期间举行,历时七天,是撒尼人祭祀山神、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日子。节祭期间,只许男人参加。全村男人到密枝林祭拜男女密枝神,并在山林中进行狩猎活动。妇女只能在家做家务,不能参加祭祀活动。这一独特的节日,是撒尼人最独特、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起源于遥远的蛮荒世界,人类与野兽、森林为伍的年代,原始人类需要不断克服和战胜大自然为疾病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人们常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在惶惑、恐惧、幻想之中便把希望和力量寄寓在冥冥神灵身上,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祭祀,求得神灵欢悦,保佑弱小的人类生灵。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祖先们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心理背景中,初创了这许多今天看来令人眼花缭乱的节日习俗,并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具有固定节期,且有相对活动方式为内容的民族节庆活动,所以民族节庆活动也是吸引旅游者积极参与的美丽亮点。石林在撒尼人的传统民族节庆举行期间,可举办石林撒尼民俗风情旅游节、火把狂欢节、男人嘉年华等主题旅游节庆活动,还可以从石林地邀请民间表演队到景区参加表演,使这些活动成为石林永久性、制度化的旅游识别标志,以鲜明、统一的主题,在游客心目中构造积极、美好的旅游观光、民俗体验胜地形象,即提升了景区的民族文化内涵,又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参与撒尼人别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丰富了石林夜游项目,让游客在石林过夜,以改变过去游客在石林不过夜的现象。4.加大力度宣传石林旅游形象客源是旅游业的生命力,没有客源,旅游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旅游发展较好的景区来看,旅游宣传促销投入要占旅游发展总投入的相当部分。石林景区必须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旅游促销经费的筹措机制,并形成由石林旅游管理局统一领导,景区各旅游企业积极参与的旅游宣传促销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促销战略。一是抓好传统的促销方式,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二是进行石林旅游形象推介宣传,旅游地形象的宣传主要是针对旅游目的地而进行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组织的宣传,其宣传并不针对个别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从宏观的、规划的角度,体现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概括和旅游概念,塑造旅游地的品牌。以往石林对外的形象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应针对石林现有的多个品牌进行整合,统一形象,才能在众多旅游地中突围而出。建议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用“阿诗玛之乡”,对国外旅游客源市场采用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进行宣传。首先,通过电视广告的形式,渲染石林的美感与文化价值所在,再配以网络广告,大型户外广告等形式,多方面的广告宣传,向受众传达统一的品牌信息、内涵和口号。其次,在通往省内和省外的航班、列车等交通工具上发放石林旅游宣传册或做椅套宣传,可以将宣传口号和定位印刷在该景区的所有产品上,力求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扩大石林成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广告投资额度要大,发布时效要长,多以系列广告为主,配合石林旅游主题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趋势:行政机关合同签订与履行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5 动物儿歌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喜迎元旦安全教育
-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全套教学
- 建筑施工事故调查报告案例
- 气切病人的护理
- 国家电网安全培训
- 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样本
- 新能源发电设备供应及安装合同
- 装载机操作员劳动合同
- 电动牙刷替换头市场调研报告
- 化学合成反应中的选择性控制
-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 嘉峪关的壮丽长城之旅
- 李大钊简介完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图表类(附参考答案)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扫地机器人创业项目计划书
- 【班级管理表格】学生检讨反思承诺书
- GSV2.0反恐安全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