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危机的起源.doc_第1页
朝核危机的起源.doc_第2页
朝核危机的起源.doc_第3页
朝核危机的起源.doc_第4页
朝核危机的起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核危机的起源:美国老布什政府如何离间中朝关系1、2013年的朝核危机2013年2月12日朝鲜第三次核试验之后,整个东亚局势都为之紧张起来。美国及西方势力一方面继续在舆论上抨击朝鲜并准备加大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则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加入制裁和围堵朝鲜的行列,甚至与朝鲜断交。全世界的主流舆论想当然地认定:中国一直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然而朝鲜核试验,使朝鲜半岛及中国周边局势紧张,甚至韩国、日本乃至台湾都有了研发核武器的借口,这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大威胁。因此,在打压和制裁朝鲜核武冲动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有共同的利益。然而,这种简单地表面化的分析其实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这种思路处理朝核问题,必然导致中朝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不但不利于解决朝核问题、缓和朝鲜半岛局势,反而会加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甚至会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产生根本性的破坏。毫无疑问,因为朝鲜核试验,中朝关系正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准确地定位和分析这些考验和风险,并有效地应对和解决这些考验和风险,需要在把握美国对华根本战略的前提下,进行深入的历史分析和现状评估,总结新中国六十年外交的经验得失。在此基础上做出系统性地战略判断,形成有利于中国长远国家利益的根本性解决方案。2、朝核危机起始于1992年中韩建交后美国对朝鲜的军事威胁朝核问题根源何在?其实深入分析此问题的来龙去脉,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前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际局势出现若干缓和迹象。朝鲜半岛局势也是如此: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1年底,朝鲜与韩国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及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1992年1月31日,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署了核设施全面安全保障协定,朝鲜表示其核设施是用于发电弥补其能源不足,而非用于核武器,朝鲜欢迎IAEA的核检查;从1992年5月开始,朝鲜第一次接受了IAEA的核检查,这次检查十分顺利,随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表示,朝鲜的核设施十分原始。然而,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形势出现了大逆转,1992年7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二次核检查时与朝鲜开始出现摩擦,而在1992年9月的第三次核查过程中双方更是出现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彻底翻脸,朝鲜拒绝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检查有关设施,朝鲜方面声称那里是军事设施。在此后的三次检查中,朝鲜与IAEA的合作仍不顺畅。而到1993年3月12日,朝鲜竟然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在声明中表示,这一立场将保持不变,直到美国停止它的核威胁。54以上事实足以说明,在1992年8月之前,朝鲜尚没有制造核武器的强烈动机,在此之前,朝鲜并不过度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如果那时的朝鲜已经明确其战略要秘密或者公开研制核武器,1985年就不会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1年也不会签订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1992年初也不会接受IAEA的核检查。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或者说从1992年9月开始,朝鲜明确拒绝与IAEA的合作,至93年3月,朝鲜明确而公开地表达了拥有核武器的强烈动机其理由是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可以判定,朝鲜明确其发展核武器的大战略,正是在1992年9月前后。从这时开始,朝核问题正式浮出水面,一直延续到20年后的今天,朝鲜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朝鲜对自己安全局势的评估发生了大转变?分析当时朝鲜的国际环境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发现,促使朝鲜下决心研发核武器的关键原因,正是1992年8月中国与韩国的正式建交的同时,美国却在逐步加大对朝鲜的打压,并没有放弃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3、中朝关系如何被老布什打入了第一根“楔子”在1992年之前,中朝关系一直是“兄弟加同志”式的亲密同盟。1961年7月,朝鲜与苏联和中国先后签订了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核心内容有:“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双方均不缔结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同盟,并且不参加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集团和任何行动或措施。”55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导致中朝两国成了事实上、法律上全方位的军事、政治、经济同盟。这种同盟关系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已经事实上存在。然而,在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国对未来朝鲜半岛事务可以有两种选择:或者保持中立置身事外,或者仍然坚定地站在北朝鲜一方与美韩对抗。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意味着中国坚定地选择了后者,此条约等于宣告:一旦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被停止,朝鲜半岛重现战争,中国将帮助朝鲜对抗美国、韩国;同样,假如中国开打台海战争,朝鲜将帮助中国牵制美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签订同样意味着,朝鲜在中国和苏联中间事实上选择站在中国一边。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恶化,赫鲁晓夫于1959年已经停止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技术资料,并开始撤走全部驻华专家,撤销一切同中国已签订的援助协议。在六十年代中苏大论战及对待斯大林评价、中印边境冲突、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三和路线”等系列问题上,朝鲜都明显地倾向于中国,1962年由于赫鲁晓夫断绝对朝鲜的军事、经济援助,苏联与朝鲜关系甚至陷入了冰冻时期。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自然也意味着,当中国后来成为拥有两弹一星的世界强国之后,朝鲜已经处于中国的核保护之下。因此,六七十年代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意愿并不强烈,80年代也不强烈,甚至1990年苏联戈尔巴乔夫接受韩国的巨额贿赂与韩国建交,苏朝关系彻底恶化时56,朝鲜仍然未下定决心发展核武器。1991年苏联及社会主义体系的彻底瓦解给朝鲜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正是在这一年朝鲜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自1989年开始,美国老布什政府表面上摆出很多姿态来缓和美朝关系,例如允许美国非商业人士访朝,允许1991年朝鲜和韩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并签订关于北南和解、互不侵犯与合作交流协议书等等,一时间,朝鲜半岛似乎迎来了和平曙光,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似乎也将完成其历史使命。然而,在半岛局势表面缓和的背后,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仍然没有解除。老布什政府仍然不时宣布朝鲜是美国的威胁,例如1991年8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东亚受1989年革命的影响大大小于欧洲”,朝鲜仍然是美国的威胁,因此美国于11月宣布无限期冻结了从韩国撤军的计划。老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看似摇摆不定、毫无章法,其实是大有深意,其关键目标之一是离间中朝关系。苏东剧变后,美国很快明白,期待中国和朝鲜在短时间内崩溃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在继续打压和围堵朝鲜的同时,美国却迅速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以鼓励中国继续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1991年5 月,老布什总统宣布将继续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11月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1992年,中韩顺利建交,与此同时,美国与韩国却彻底拒绝了交叉承认原则(此原则由美国于1975年提出,要求中苏承认韩国,作为交换,美日承认朝鲜)。在这种背景下,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就事实上处于尴尬地位,中朝之间原本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也因此出现了裂痕。自此以后,朝鲜与韩国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以及小规模的军事战争的时候,中国的公开姿态已经是中立的了。中朝关系也在1992年后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冰冻时期,在此之后长达七年多的时间里,朝鲜领导人没有访问中国,这与之前双方紧密的联系形成了鲜明对比。愈发孤立的朝鲜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强大的安全威胁,这是朝鲜下定决心研制核武器的直接原因。此时的朝鲜,对中朝军事同盟以及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能否落到实处是存在疑问的,因此从2009年开始,面对美韩军事威胁,朝鲜一边大力研发核武器,另一边屡次声言退出朝鲜停战协定执行战争边缘政策,其目的实际上正是要检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实效,中国如果不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巩固此条约的实际效力,中朝联盟面临被美国离间的危险。4、1992年后朝鲜走向核武之路几乎是一种必然显而易见的是,假如朝鲜与台湾之间建交,中国的愤怒一定是无以复加的。但在朝鲜看来,从实质意义上讲,中韩建交对朝鲜带来的危害,远比朝鲜与台湾建交对中国的危害更大。因为毕竟台湾政权对中国安全威胁的程度远小于韩国之于朝鲜。而92年之后经济陷入困境的朝鲜,对自身安全环境恶化的感知比中国这样的大国更加敏感。苏联解体前的八十年代,朝鲜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工业化及农业的机械化(八十年代朝鲜农业使用化肥及自动化机械的程度已经远超中国),但苏联及社会主义体系的解体使朝鲜突然失去了石油、焦炭、化肥等战略物资的主要进口来源以及出口市场,整个经济陷入崩溃状态。1992年,中国对朝鲜提出新的贸易协定,决定改变过去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转变为外汇结算。由于朝鲜习惯与以物易物贸易,缺少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交往的经历,美元、英镑、瑞士法郎等外汇十分欠缺,再加上中韩建交的政治冲击,中朝贸易逐渐陷入停滞状态。1993年中朝贸易总额尚有9亿美元,而到1998年下降到4.1亿美元,而1999年则下降到3.7亿美元。57九十年代中后期,朝鲜面临外部封锁、内部饥荒等经济困境,不得不进行“苦难的行军”,而中国此时对朝鲜的援助却大幅减少:“从1995年到1999年10月,中国向朝鲜提供了30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又无偿支援了52万吨粮食。”58按朝鲜2200万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个朝鲜人每年得到0.34元人民币、6公斤粮食,这对解决朝鲜面临的经济困境相当于杯水车薪。2000年前后,中朝关系开始恢复正常,中国已经逐渐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作为双方经济合作的方针,对朝鲜的经济援助相对毛时代已经大幅减少,朝鲜仍然无法通过与中国的市场化贸易获得足够的能源、资源供给以振兴其经济,而其他所有国家几乎都已经在美国压力下对朝鲜关闭了大门。国际主流舆论都在指责朝鲜应该集中发展经济和民生,而不应搞核武器影响地区安全。然而,从金日成时代到金正日时代再到当下的金正恩时代,朝鲜一直将经济民生当做核心工作之一,只是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后,朝鲜传统的经济交往对象不复存在,这对外向型的朝鲜经济是致命打击。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极度敌视朝鲜,朝鲜经济发展的战略物资一直处于紧缺状态。不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朝鲜无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正常的国家。当然,像利比亚卡扎菲政权那样,放弃核武器,向美国投降,和韩国一道沦为依附性政权,朝鲜或许能够短时间内重返所谓的“国际社会”,然而这种恰恰是朝鲜所不能容忍的巨大耻辱,而其最终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朝鲜看来,丧失了中国的核保护之后,唯有自己成为核武国家,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才能最终成为美国打不败的对手(即朋友),才能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才能最终改善朝鲜自身的经济和民生。只有拥有了核武器及导弹,朝鲜才能摆脱全民借兵的状态,才不必维持一直庞大的现代化军队,才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经济生产。总而言之,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民生,为了保证国家政权安全,拥有核武器是朝鲜的必然选择。由此看来,92年之后,在外部安全环境极度恶化的背景下,朝鲜义无反顾地走向核武不归路,几乎是一种必然。五、克林顿与小布什的接力赛:“朝美核框架协议”与朝核危机的深入演化1、克林顿政府与第一次朝核危机为应对1992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美国布什总统及新上任的克林顿政府制定了两套方案:首先是对朝鲜军事威胁,美国甚至曾制定侵略朝鲜的战争方案。1993年2月,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而朝鲜则开始全面的战争动员,正是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朝鲜于3月份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公开明确了其核武意图。然而在当时条件下再次侵略朝鲜,并不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除了担心再次将中国推入敌对阵营外,最重要的是当时朝鲜与美国之间军力的差距相对于朝鲜战争期间已经大大缩小,美国侵朝得不偿失。克林顿政府最终选择了“缓兵之计”:1994年6月,当中朝关系进入冰点的时刻,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的斡旋活动获得成功,用卡特后来的话讲,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答应了他提出的协议中的全部条款。美国与朝鲜最终在1994年10月21日签署了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即“朝美核框架协议”或“日内瓦协议”)。根据协议,朝鲜承诺将拆除其全部核设施(主要是3座在建或建成的石墨反应堆),朝鲜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执行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而美国一方负责弥补朝鲜相关的能源和经济损失,美国答应向朝鲜提供两座轻水反应堆(建设周期在10年内),和平利用原子能提供电力,在轻水反应堆建成之前,美国将向朝鲜提供重油充作替代能源,每年约需50万吨,美国也保证不对朝鲜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投资限制,并同意尽快在双方首都互设外交联络处。59朝鲜一方原来的原则,本来是美国军力应全面撤出朝鲜半岛,美国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放弃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朝鲜则可放弃核武器。但是在“朝美核框架协议”中,金日成及随后的金正日领导的朝鲜政府仅要求美国提供重油弥补其能源经济损失、放弃对朝鲜的核威胁、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投资限制,朝鲜便答应冻结并最终拆除其核设施,并永不开发核武器。客观地说,朝鲜的要求完全正当和合理。朝鲜的真实形象,远非西方主流媒体渲染的“好斗的恶魔”。本来按照“朝美核框架协议”,朝核问题乃至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完全可以顺利解决。自1994年以后,朝鲜全面履行了“朝美核框架协议”,朝鲜停止了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及相关设施,停止了另外两座反应堆的建设,封闭了有关实验室、核燃料仓库、核燃料制作装置等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证实了朝鲜采取的措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美国技术人员于1996年5月2日开始拆除朝鲜宁边核设施的大约8000根废核燃料棒。60但是,美国并未认真履行此协议。重油的提供被美国克林顿政府多次拖延甚至中断,而原定到2003年完工的朝鲜轻水反应堆工程,由于美国的借故拖延,至03年时只完成了30%左右(还有一种说法是25%左右)。61而且,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并未减轻,美国仍把朝鲜列在“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这使朝鲜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援助。另外,框架协议签订后,美国与韩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却得到了加强,朝鲜已经废除了其核设施,美国却又认定朝鲜的导弹是美国的严重威胁,并联合日本、韩国乃至台湾研发和布置战区导弹防御系统。1999年为表达和平诚意,朝鲜不得不还宣布暂停导弹实验。美国与韩国94年后虽然曾暂时中止针对朝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演,但“秃鹫-2000”之类针对朝鲜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仍然每年进行。62美国克林顿政府处理朝核问题的方案其实是“缓兵之计”,它与朝鲜签订了框架协议,让朝鲜全面冻结并废除了其原有的核设施,但是美国并未履行相应地承诺,美国仍然将朝鲜视为敌对国家进行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一些表面的“接触”、“缓和”、“放松”政策,只是迷惑朝鲜的障眼法。卡特等人,只不过是美国真正的统治者垄断资本财团操控的工具而已,工具本身的意见并不一定代表主人的真实意图。美国对朝政策的真正战略意图,是颠覆朝鲜社会主义政权,并将朝鲜改造成美国的头号反华阵地。1994年“朝美框架协议”签订时,中朝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低谷,美国希望此协议能够诱导朝鲜走向反华亲美的道路。假如朝鲜的表现足够积极,此协议就能贯彻下去,美朝就会最终成为盟友。然而,金正日的朝鲜并不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假如美国因为朝鲜放弃了核武器,就放弃对朝鲜的军事压制和经济制裁,使朝鲜社会主义政权得以稳固、朝鲜经济得以恢复,这是美国垄断资本全球利益的重大威胁。2、小布什政府与第二次朝核危机而2001年1月小布什一上台,就马上宣布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对朝鲜的军事、政治、经济压力空前加大,甚至威胁对朝鲜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克林顿年代那表面的障眼法和缓兵之计也被美国撇到一边去了。众所周知,小布什团伙制造假情报,欺骗全美人民,污蔑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事后在伊拉克掘地三尺却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影子也没找到,“伊拉克情报门”已经载入史册。然而,更加有意思的是“朝鲜情报门”。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宣称朝方“已承认”铀浓缩计划,指控朝方正开发核武器,随后这一说法遭到朝方否认。美国总统小布什2002年11月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发现,朝鲜正在进行铀浓缩活动,企图发展核武器。这同他们和美国的协议背道而驰。”因此,小布什政府全面废止了94年的“朝美核框架协议”,美朝关系彻底撕破,朝鲜于2003年1月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核危机又一次凸显。到了2007年2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朝鲜情报负责人德特拉尼终于对国会承认,美国情报机构当时并不高度确信朝鲜秘密开展了铀浓缩活动。而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则干脆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说,美国根本不确定朝鲜是否掌握了铀浓缩技术。632008年8月美国资深记者、太平洋国际政策协会研究员奇诺伊在熔毁:朝鲜核危机内幕一书中则指出,朝鲜核危机是布什政府歪曲情报造成的,美国情报界2002至2003年并无可靠情报显示朝鲜拥有利用铀来制造核武器的设施。然而,美国下定决心终止了与朝鲜达成的核协定“框架协议”,他们利用这个议题迫使美国同朝鲜陷入冲突,至于2002年访朝后声称朝鲜已承认“铀浓缩计划”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更是在赤裸裸地撒谎。64显而易见的是,在小布什制造“朝鲜情报门”并以此撕毁“朝美核框架协议”之前,朝鲜并未像美国宣布的那样下定决心研制核武器。虽然克林顿政府拖延“朝美核框架协议”的实施,朝鲜政府在2003年之前还是大体上遵守了该协议,美国所谓朝鲜核武器计划的情报是伪造的。当然,“朝鲜情报门”和“伊拉克情报门”还是有重大区别的,“朝鲜情报门”是一个完全可以“自我实现的预言”。在小布什政府在制造“朝鲜情报门”、全面废除“朝美核框架协议”、并对朝鲜发出赤裸裸核威胁后,朝鲜自然于2003年1月正式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开始公开展示其研制核武器的意图。后来朝鲜分别在2006、2009及2013年三次试验核武器,并最终基本实现了其核武战略。3、朝核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美国任何不带严重偏见的人,在了解1992至2013年这20年里朝核问题的来龙去脉后,恐怕都不得不承认,朝美关系恶化的根源在美国而不是朝鲜,朝核危机真正的罪魁和责任方正是美国而不是朝鲜,威胁朝鲜半岛和平和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是美国而不是朝鲜及其核武器计划。假如朝鲜半岛真的实现和平,美国还有什么理由在日本及韩国保持大规模地军力存在?用假情报制造朝鲜核危机,并以此为借口进行围堵中国的部署,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基本战略。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为何一直成效不大?核心问题就是美国一边参加“六方会谈”,一边加大对朝鲜的经济、金融制裁以及军事威胁,将原则性强的朝鲜逼出了“六方会谈”。从克林顿政府签订“朝美核框架协议”后又拖延其实施,到小布什全面撕毁“朝美核框架协议”,再到奥巴马政府对朝鲜的持续打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朝战略乃至全球战略是一以贯之的。颠覆朝鲜社会主义制度、更迭朝鲜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扶植亲美的依附性政权,将所谓的资本主义普世价值覆盖朝鲜,将朝鲜改造成头号反华阵地,这是美国持之以恒的对朝战略目标。美国之所以允许韩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发射火箭,甚至拥有核武器,但是唯独禁止朝鲜,其根源便是美国敌视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如朝鲜劳动新闻2013年1月31日的社论所言:“美国的主张多么不讲理,连西方媒体都评论说,成问题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谁来作,这就是美国式伦理,他们按照制度上的差异,规定合法性和非法性。”65美国为何要将所谓的资本主义普世价值推广到朝鲜?因为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言,经济的分散(私有化、外资化)必然导致政治的分散(自由化和依附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原子化这最有利于美国的彻底控制。克林顿政府与朝鲜有限或者说伪善地“接触”、“缓和”、“放松”的根本目的,除了延缓其核武器计划外,便是要趁机渗透朝鲜并最终和平演变朝鲜政权,将朝鲜改造成亲美国家。当美国发现这种和平演变奏效不大,朝鲜并未按照其预期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及“开放”,反而有可能利用这种“缓和”、“放松”的机会发展壮大时,克林顿政府就开始拖延协议的实施。后来的小布什政府则彻底废除了此协议,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给朝鲜施加军事、政治、经济压力,它期望中朝关系在这种高压中出现裂缝,它要让朝鲜明白反美亲华的道路是死路一条,它期望朝鲜政权在这种全方位压力和制裁下变得更加虚弱甚至自行崩溃,最起码,这有利于美国实施其武力颠覆朝鲜政权的最后的计划。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实际上全面延续了克林顿政府及小布什政府的对朝计划,自09年开始,“关键决心”、“秃鹫”等美韩联合军事演习每年进行。4、美国针对中国及朝鲜的根本战略应该指出,美国对华战略与对朝战略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与当年对苏战略也极为相似:“接触”和“遏制”这软硬两手都要抓、都要硬。“接触”的目的是为了借机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及最终的全方位控制历史上,在瓦解苏联进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便是在赫鲁晓夫的苏联与美国之间缓和的时期,进入由布热津斯基所领导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学院进修,在那里雅科夫列夫被洗脑和策反,同一批人中还有后来打入克格勃高层的奥列格卡卢金等人。66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美关系大“缓和”的蜜月期。89年至91年,美国对华“遏制”的高压政策失效,美国担心其敌对策略促使中国鹰派和左派势力增长,随后便开始“接触”和“缓和”。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计划执行的越顺利,采用“接触缓和”策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则会采取高压政策。从92至99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