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应用及比较研究摘 要为了加强空气污染防治,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城市形象,开展空气质量预测势在必行,采用空气质量预报模式预报空气质量是切实可行办法,而如何恰当的选取模式,准确地选取模式的参数是预报是否准确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空气质量模式的历史发展、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分类及应用,重点对ISC3和CALPUFF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比较,从而对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1 引 言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强化大气环境管理,防治空气污染及优化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项紧迫任务。随着城市大气环境管理逐步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化和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方向发展1,各种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已成为大气环境管理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以数学方法描述源与环境之间定量关系的空气质量模式,特别是主要以描述大气对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稀释的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应用为大气环境管理、规划、预测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不同的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主线基本均为通过对模式输入输出的响应关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了解污染源浓度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对空气污染控制策略提供可靠性分析和环境效益分析。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选择是否合适是计算结果能否可信的前提2。通过对空气质量扩散模式计算结果、实测数据之间的对比,得出模拟结果的可信程度以及模式的适用范围。通过模式的参数调整,使模式计算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达到最小化,使空气质量模式的实际模拟计算结果和源受体的响应关系更加符合客观现实。2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综合研究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在把握城市下垫面特征和气象场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各种类型的污染物排放源资料,进而运用边界层湍流扩散理论及大气化学理论确立污染物迁移、扩散和转化的规律(即建模)1。2.1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历史与发展空气质量扩散模式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和60年代美国的欧洲原子能工程和军事工程,此期间主要应用Tayler(1921)的静电统计扩散模式,Sutton(1953)的高斯扩散模式。1962年Pasquill的大气扩散的出版以及1968年Slade在原子能会议报告中发表的气象学和原子能对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973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会同美国国家技术信息中心(NTIS)公布了第一版“大气污染应用模拟用户网”(UNAMAP),其中包括APRAC,CDM等六个大气质量模拟模式,后经1978年、1981年、1983年和1986年的几次修订和增补,模式质量模式计算工作从简单过渡到复杂,从计算地面最大浓度过渡到计算地面浓度分布、了解高浓度出现的地区和范围、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在模式计算时从单点源过渡到多点源、面源、以及点面复合源,从简单的物理传输过渡到可以模拟上百种复杂的化学反应,采用的模式也从箱模式过渡到多箱模式、复合源高斯烟流模式、烟团模式以及数值模式2。自78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基本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模式模拟系统主要考虑个别污染物,在估算下风向的环境浓度时,用的是物理输送算法,这些模式广泛地应用于一次污染物的影响预测和控制措施的优化,代表模式有ISC3与EKMA模式(高斯)等;第二代模式则加入较为复杂的气象参数与反应机制,考虑了光化学反应机理,能够模拟臭氧、SOx, NOx, 的化学过程和酸雨的形成,此类模式广泛地应用于二次污染物的影响分析和控制措施的改善,代表模式有CAMx,UAM(欧拉)等3;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是由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于1998年开发成功的,通称为 Models-3。为了将所有的大气问题均考虑到模式之中,提出了所谓的一个大气的概念(one-atmosphere),模式将各种模拟分析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程序的模式系统化,可在一次模拟工作中,完成臭气、悬浮微粒(PM)及沉降作用的模拟,有效的进行较为全面的空气质量环境影响评估及决策分析4。2.2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分类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分类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其发展的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大气扩散理论研究以及污染物的传输、扩散、迁移和转化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污染物从原来的一次污染物为主向复杂的一、二次污染物混杂的污染形式转化,空气质量模式也随之不断的发展。空气质量模式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和鉴别其性质。按照模式发展的理论途径,可将空气质量模式分为统计理论模式、K理论(包知高阶闭合)模式和相似理论模式;按照模拟的时间尺度可以分为短期(124小时)平均及长期(月、季、年)平均模式;按照污染源的形态可以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及多源或复合源模式等等5。在此,主要从模式应用范围的角度介绍一下模式的分类:2.2.1 城市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城市空气质量扩散模式通常需要模拟包括城区及四周郊区,模拟的典型尺度在2050km,由于模拟区域相对较小,一般不考虑或简化处理二次污染物,常见模式主要是箱模式以及高斯模式。1. 箱模式箱模式是一种最简单的城市空气质量模式,它是把整个城市空间看作由一个或多个矩形的箱组成,箱底和箱顶分别为城市的下垫面及混合层顶。四周由城市的范围确定。主要假设条件为:在一个箱体内,污染源(视为面源)的源强是一个常数。污染物进入箱体(大气)后,立即在铅直方向均匀分布。浓度计算公式为:式中:Q面源源强; hi混合层高度; vd干沉积速度; kw湿沉积速度; ki化学转化速率。考虑到城市面源源强的非均匀性,可以在y方向上进一步的划分,应用上述原理建立城市多箱模式。总体来说,箱模式的假定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的,对近地面的浓度估算偏低,但可以用来粗略估算城市允许排放的总量,尤其便于缺少详细的气象和污染源资料的城市采用。2. 高斯正态烟流模式高斯模式是一类简单实用的大气扩散模式,它是通过假定(1)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2)在模拟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稳定的,(3)源强是连续均匀的,(4)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是守恒的。由此可得一系列高斯型扩散公式6。高斯点源模式的基本表达式为:其它应用于各种特殊条件下实际计算中的高斯点源模式表达式,如高架点源、存在大气混合层等情况的表达式是由基本表达式通过变形得到的。高斯面源模式是通过把每个面源单元简化为一个“等效点源”,用点源公式来计算面源造成的污染浓度,或者通过面源积分的方法得到全部面源造成的浓度分布。线源、体源则是以点源或面源的算法为基础,通过虚拟点源等方法获得其在模拟区域的浓度特征7。2.2.2 城市与区域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城市与区域空气质量扩散模式通常对特大型城市或区域性范围进行模拟,模拟的典型尺度在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模式中除考虑污染物的传输、扩散以外,还要考虑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常见的有欧拉型K模式、欧拉和拉格朗日混合型K模式。1. 欧拉型K模式K模式可以模拟三维非定常流场中的输送和扩散,故可以模拟复杂下垫面和较大尺度范围的空气污染;可以模拟任意给定的污染源场;可以模拟包括非线性化学反应引起的浓度变化;可以模拟干、湿沉积引起的浓度变化。欧拉型K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在欧拉网格系统中数值求解平流扩散方程,平流扩散的原始扩散方程为:式中:Ci第i种污染物的浓度;Qi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率;Si第i种污染物的沉积清除率;Ri第i种污染物与其它污染物之间反应转化率,Ri=Ri(C1,C2,Cn);N参与反应的污染物种类。每一个具体的欧拉型扩散模式都经过简化或作一些形式上的改变,主要有化学转化过程的简化,方程的维数简化等等。欧拉K模式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减小平流项差分近似引起的伪扩散误差5。2. 粒子网格模式粒子网格(PIC)模式是欧拉与拉格朗日混合型K模式。它是利用在固定网格系统中释放的粒子代表污染物质,这些粒子按照平流扩散方程所决定的规律在网格中运动,计算每个时刻粒子的分布,再由每个网格中的粒子数得到污染物的浓度分布。PIC模式支配方程为:以上各式中,u、v、w表示三个方向的风速分量,下标p表示虚拟速度,下标d表示扩散速度,C为污染物浓度,Q为污染源强,R为化学转化速率,D为干沉积速率。2.2.3 远距离传输空气质量扩散模式远距离传输模式是指模拟的污染物输送距离超过数百公里的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由于欧拉型和PIC型模式在模拟远距离传输时所需的基础资料和输入参数难以获取,且运算量大,故一般采用拉格朗日K模式和烟团轨迹模式。1. 拉格朗日K模式拉格朗日型K模式是在源发生地不断形成拉格朗日气团,这些气团在随时间变化的风场中输送和扩散,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及干、湿沉积清除过程。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平流扩散方程可以写成:式中,Ki表示三个方向的扩散系数,Q是源强,S是干、湿沉积项,R是化学反应项。拉格朗日K模式可以根据污染源是否在模拟区内分为前向型和后向型;还可以通过在铅直扩散、水平扩散、平均时间以及化学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2. 烟团轨迹模式烟团轨迹模式是一种拉格朗日型数值扩散模式,适合于模拟中、远距离的输送和扩散,尤其是高架连续点源的输送和扩散。它与拉格朗日型K模式的不同点是在于人为给定了浓度分布的形式。所以烟团轨迹是一种假定有高斯型解的拉格朗日型K模式,它是将连续排放的烟流分割成以一定时间间隔断续排放的烟团,用计算所有烟团对接受点浓度贡献之和的方法来模拟连续的烟流扩散,可以模拟非均匀非定常条件下的扩散。烟团轨迹模式假设整个烟团以其中心所在的位置被流场输送,轨迹计算的偏差将导致受污染范围的偏差,因此,这项计算是否正确合理是决定模式成败的关键之一。烟团模式对污染物的化学转化只能做十分粗略的处理,通常假定化学转化速率与烟团中该污染物的质量成正比。方程为:式中:S烟团自源点出发运行的距离,Q(S)烟团经过S距离后含有的污染物质量,y(S)、z(S)经过S距离以后烟团的水平及铅直扩散参数,r 计算点至烟团中心的水平距离,z 计算点至烟团中心的铅直距离。此外,从对模式的应用需要出发,一般将空气质量模式分为“法规应用级”和“研究级”两类。法规应用级指已被国家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推荐应用于污染物浓度预测计算的模式以及符合一系列严格规定的“替代模式”。研究级是指正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模式,这一类模式通常都比较复杂,大多为复杂的数值模式。在“法规应用级”的模式中,又按其精密的程度分为两级。第一级称为“筛选模式”,这类模式比较简单,可以用它对某个或某类特定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作偏保守的评价。第二级称为“精细模式”,由那些能够对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作比较精细的处理的方法形成。这类模式要求比较精细的输入资料,能够满足某些特殊的浓度估算要求。2.3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应用目前空气质量扩散模式的种类繁多,应用时首先通过对关心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模拟的时空范围及分辨率、模拟区域的下垫面特征几个方面选择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如在时空范围方面,对于小尺度的空气质量模拟,一般只需考虑大气的扩散稀释作用,而对于中、大尺度的空气污染,则还需考虑污染物的化学转化和干、湿沉积等其它物理化学过程。空气质量模拟大部分是在城市尺度上,也有一部分在区域尺度上,主要是通过本地模拟或区域(外来和本地)模拟对城市空气质量控制管理及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从城市尺度模拟来看,模拟范围在2050km之间,由于范围的局限,下垫面和地形相对不是十分复杂,气象场相对简单,在不考虑或简单参数化处理二次污染物问题的情况下,误差主要来源于模式输入参数(如污染源资料的准确程度),使得对模式本身的改进归于徒劳。从应用的效果来看,复杂的数值模式并不优于高斯模式,同时,高斯模式对气象资料的需求低,运算效率高等特点使其目前仍为主要的使用模式8。随着模拟范围的增大或因下垫面不均匀使气象流场比较复杂,或者污染物的沉积和化学转化不能忽略或简单处理时,高斯烟流模式的精度就难以满足要求。为此,应该根据客观条件选取以欧拉型或欧拉、拉格朗日混合型K模式的空气质量扩散模式,此类模式对污染源数据以及气象资料的要求远高于高斯模式,且计算量较大。在模式使用时,除考虑上述的几个因素以外,从事模拟部门人员对模式掌握的程度、模拟工作资金的投入、污染源以及气象方面可利用资料的获取程度等也是在模式选取的客观约束9。美国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发展和应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美国国家环保局对于不同的模拟尺度和关心的污染源状态共推荐了6个模式,其中BLP (Bouyant Line and Point Source Model )是高斯烟羽扩散模式、CALINE3是稳态高斯扩散模式、CTDMPLUS (Complex Terrain Dispersion Model Plus Algorithms for Unstable Situations)是高斯扩散模式、OCD(Offshore and Coastal Dispersion Model)是线性高斯模式、ISC3 (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 Model)是稳态高斯扩散模式、CALPUFF是高斯型解的拉格朗日型K模式。可以看出,在发达的美国,高斯型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同样在空气质量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作为首选模式的ISC3与CALPUFF模式因其适用范围、对输入参数要求以及计算工作量等方面占有的优势,作为成熟的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0。3 ISC3与CALPUFF模式综合研究3.1 ISC3模式ISCST3(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 3)模式是美国环保局开发的一个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持的复合工业源空气质量扩散模式,是基于统计理论的正态烟流模式,使用的公式为目前广泛应用的稳态封闭型高斯扩散方程。ISC3模式的模拟范围小于50km,模拟物质为一次污染物,模式采用逐时的气象观测数据,来确定气象条件对烟流抬升,传输和扩散的影响1112。模式可处理各种烟气抬升和扩散过程,如:静风条件、风廓线指数、城/乡扩散、烟囱顶端尾流、城市建筑对点源排放的尾流效应、污染物转化、沉积和沉降等。可同时/分别对点源(Point)、面源(Area)、线源、体源(Volume)、开放源(Openpit)等多种污染源进行模拟,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排放源进行分组,以便对各源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可选择多套规则和/或不规则极坐标、直角坐标下受点网格或离散受点进行计算,网格距和模拟范围可变;可输出多种污染物的浓度以及颗粒物的沉积和干、湿沉降量等计算结果;污染物可选取SO2、TSP、PM10、NOx和CO等种类;可选择逐小时、数小时、日、月及年等多种平均模拟时段。3.2 CALPUFF模式CALPUFF是美国EPA推荐的由Sigma Research Corporation (现在是Earth Tech, Inc的子公司)开发的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它由CALMET气象模块、CALPUFF烟团扩散模块和CALPOST后处理模块三部分组成。CALMET是利用质量守恒连续方程,在三维网格模拟域中描述小时风场与温度场的气象模块13。CALPUFF是用于非定常、非稳态的气象条件下,模拟污染物扩散、迁移以及转化的多层、多物种的高斯型烟团扩散模式,它模拟的尺度可以从几十米到几百公里,在近距离模式可以处理如建筑物下洗、浮力抬升、动力抬升、部分烟羽穿透和海陆交互影响等过程,在远距离可以处理如干、湿沉降,化学转化,垂直风修剪和水上输送等污染物清除过程。模式可以处理逐时变化的点源、面源、线源、体源等污染源,可选择模拟小时、天、月以及年等多种平均模拟时段,模式内部包含了化学转化、干湿沉降等污染物去除过程,充分考虑下垫面的影响,输出结果主要包括逐时的地面网格和各指定受体点的污染物浓度。模式采用在取样时间内进行积分的方法,有效地节省计算时间。CALPOST是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的工具性模块。CALPUFF模式的核心部分是CALPUFF烟团扩散模块14。3.3 ISC3和CALPUFF模式的应用与比较3.3.1 ISC3和CALPUFF模式的应用从空气质量扩散模式使用的频率来看,随着模拟尺度的增大,使用的频率降低。ISC3和CALPUFF是美国国家环保局首推的空气质量模式,其中ISC3是在模拟范围内的下垫面不是十分复杂,模拟范围小于50km的情况下使用,而CALPUFF可以用来模拟小到几十米,远到几百公里的范围,模拟区域的下垫面可以相对复杂,这两个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实际空气质量管理中的使用频率。ISC3模式在国内外的城市尺度上的空气质量管理工作中得到的广泛的应用,如Jan-Michael Y. Carrillo(2002)利用ISC3模拟炼油厂SOx和NOx的扩散35。Matthew Lorber(2000)等利用ISC3模式模拟了由两个点源排放的二恶英在大气的行为,同时结合沉降模式确定了每个源排放对土壤中二恶英的贡献,并通过模拟值与大气和土壤中二恶英实测值的比较对模式的应用予以评价。Basham,J.P(1999)等利用ISC3模式模拟了从废弃物焚烧炉排放的二恶英在大气中的扩散和传输行为。Sheridan,B.A(2004)等利用ISC3模式对爱尔兰肉类加工排放气味的影响行为进行了研究15。在国内,Hao,jimming等利用ISC3模式确定了北京市机动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贡献16。王志国等应用ISC3模式模拟了济南市机动车排放CO、NOx浓度的空间分布,确定了济南市机动车污染较为严重的污染特征17。应高祥等应用ISC3确定了北京市区不同排放特征的排放源对SO2、PM10、NOx等污染物浓度的贡献率和北京城区居民的暴露效率18。唐孝炎等利用ISC3分析了北京市大气污染的原因以及污染物的来源1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ISC3分析了成都市各类大气污染源的贡献比例并提出了科学的污染控制对策20。薛志刚等利用ISC3分析了北京高井发电厂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21以及北京京丰电厂在采取脱硫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2等等。CALPUFF模式在国内外空气质量模拟中应用有:Godfrey,J.J在1998年对南极洲罗斯岛极地环境空气质量的模拟24;Levy,Jomathan.l.在2002年对美国伊利诺斯州电厂排放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25;Barna,Michael G.在2002年对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冬季典型时段颗粒物的扩散模拟及来源解析26;Villasenor,Rafael.在2003年对中尺度范围风沙扬尘的扩散行为模拟研究27;ZhouYing在2003年利用CALPUFF模拟了北京电厂排放的人体暴露效应28;宋宇在2002年利用CALPUFF对北京市石景山区PM10污染对北京市影响进行了研究,详细解析了石景山各主要污染物对市区不同区域浓度的贡献大小29。3.3.2 ISC3和CALPUFF模式的比较1. 烟团和烟羽的区别ISC3是高斯烟羽扩散模式,CALPUFF是高斯烟团扩散模式。高斯烟羽模式是认为污染物连续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符合高斯分布;高斯烟团模式是将连续排放的烟羽视为一系列离散的污染物团,即烟团,烟团随风向、风速移动且排放是瞬时的,烟团的浓度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受体点的污染物浓度是各烟团在此处浓度的线性迭加。区别烟团和连续烟羽扩散最明显的方式是对瞬时和平均烟流考虑不同的值,烟流的瞬时快照给出的(t)是与追踪一个烟团所获得的(t)是相同的12、14。一个烟团对一个受体点的浓度贡献由如下方程求得: C地面浓度,g/m3;Q烟团中污染物的质量,g;x高斯扩散的x方向标准偏差;y高斯扩散的y方向标准偏差;z高斯扩散的垂直方向标准偏差;da烟团中心到受体点的x方向距离,m;dc烟团中心到受体点的y方向距离,m;g高斯方程的垂直分量H地面到烟团中心的有效高度,m;h混合层高度,m。2. ISC3与CALPUFF计算结果对比研究模式检验是验证模式“保真性”的重要手段,灵敏度分析是验证模式的输入输出响应关系合理性的数学工具30。对于相同的模拟对象,使用不同的模式获得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保真性与灵敏度一直是模式开发机构关注的问题,也更是环境管理部门和模式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美国国家环保局作了AERMOD与ISC3、CTDMPLUS模式的对比分析31,使用ISCST3、ISC-PRIME以及AERMOD模式在有毒气体的风险评价中的比较32、ISC3与ISC-PRIME模拟结果分析33以及ISC3和CALPUFF之间的比较34等对于相同模拟对象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分析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或模拟结果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在ISC3和CALPUFF之间的比较一文中的情景设计为混合层高度为3000m和500m的情况下,高架点源模拟对于所有的案例的结果都显示出了很好的一致性,CALPUFF与ISC3的模拟最大差值量为 =25.0ug/m3(占受体点浓度平均值的0.13%),最小差值量为 =-8.0ug/m3(占受体点浓度平均值的0.03%),对于任何一次模拟, 1ug/m3。在面源模拟时采用了 m和 m两个数值,当 时一致性最好,最大差值量 =561ug/m3(占所有受体的浓度平均值的2.2%),最小差值量 =-1537ug/m3(占所有受体的浓度平均值的33%)运行结果中的平均差值和平均标准偏差范围超过了三个数量级。 Puttanna S.Honaganahalli和James N.Seiber(2000)用ISC3和CALPUFF两个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同时对加利福尼亚农田杀虫剂残留物排放溴甲烷的大气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且分别对模式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在研究中,分别用两组不同的排放清单作为输入参数,对于其中一组排放数据用模式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偏低的。其中,ISC3模式模拟结果中低于实测值的数据占76%,模拟结果的均值是实测值的66%,CALPUFF模式模拟结果中低于实测值的数据为67%,模拟结果的均值是实测值的84%;对于另一组排放数据而两个模式的模拟结果都偏高,其中,ISC3计算结果中67%的数据高估了两倍,而CALPUFF高估1.6倍的数据占50%。两个模式获得的模拟值和测定值的相关性也有差别,两组源强以ISC3计算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的约是0.7,以CALPUFF计算的R2分别是0.55和0.81。4 对空气质量扩散模式应用的建议CALPUFF模式中CALMET模块所需的精细的气象以及地理资料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难以获得,CALPUFF模块中的一些污染源参数,如抬升计算有效半径、初始垂直扩散等参数难以确定,且计算机模拟所需的运行时间较长;而上述方面恰好是ISC3模式的优势所在,并且该模式已经在我国的空气质量模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当注意到,对于应用于决策支持的概要层次的模拟研究,ISC3模型能够满足要求,而对于细致的湍流扩散模拟、区域尺度污染物长距离输送和污染物二次转化等问题,ISCST3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对这些情景的模拟是CALPUFF模型的优势所在。这里对今后开展空气质量模型应用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 对于不同的模型,它们在描述污染物扩散、迁移、转化过程的复杂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在选用模式之前,需要慎重考虑这些因素。通常,需要根据研究对模型复杂程度的需求来确定模式规模的大小。2. 模式的选择需要在简单性、最小数据需求、最小计算代价(包括运算时间和存储空间)以及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等诸多因素之间进行平衡取舍。3. CALPUFF模型包含详细的算法考虑下垫面条件和城市微气象条件,对这些参数很敏感。因此,在做模型的验证时,应当尽可能选取城市不同区域上的环境监测资料分别与模型模拟值进行比较。参考文献1. 洪钟祥,胡非,大气污染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9:Vol.4,No.3;2.谷清,大气质量模式通用计算程序研究及其应用,环境科学研究,1998,Vol.1,No.5,28-35;3.胡泳涛,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区域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4.樊琦、蒙伟光等,美国环保局第三代空气质量预报和评估系统,重庆环境科学,2003,Vol.25,No.11,134-137;5.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183-184;6.郝吉明、马广大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105-106;7.李宗恺、潘云仙、孙润桥,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及应用,气象出版社,1985,407-427;8.郑博福、游海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探讨,2000,Vol.22,No.1,78-83.9.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Appendix W to Part51Guideline on air quality model,452-507;10.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cram001/tt22.htm#rec;11.EPA 454 B 95 003 a Users Guide for the 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ISC3)Dispersion Models.Volume I User Instructions,US EPA.1995;12.EPA 454 B 95 003 b Users Guide for the 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ISC3)Dispersion Models.Volume II User Instructions,US EPA.1995;13.EPA,Users Guide for the CALMET Meteorological Model(Version 5) US EPA.2000;14.EPA,Users Guide for the CALPUFF Meteorological Model(Version 5) US EPA.2000;15.王淑兰,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大气污染源解析技术应用研究”16.Hao,Jiming ;He,Dongquan,;Wu,Ye;Fu,Lixn;He,Kebin.(2000). A study of the emission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vehicular pollutants in the urban area of Beijing.Atmospheric Envionment,34(3):453-465.17.王志国、闫怀中、李泰岳等. 应用模式模拟济南市机动车污染的空间分布.环境科学研究,2000,13(4):26-33.18.应高祥、陆永琪、郝吉明等.北京市大气污染烟的暴露效率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4):33-35.19.唐孝炎、陈复等,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分析,国家科技专项,2002.1.2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报告,200321.薛志刚、郝吉明等,火电厂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模拟,2003,Vol.21,No.6,72-75.22.薛志刚、柴发合等,运用ISC3模式模拟电厂脱硫后的大气环境影响,2003,Vol.16,No.5,62-64.23.郑博福、游海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探讨,2000,Vol.22,No.1,78-83.24.Godfrey,J.J.;Clarkson,T.S.(1998).Air quality modeling in a stable polar environmentRoss Island,Antarctica.Atmospheric Environment,32(17):2899-2911.25.Levy,Jonathan;Spengler,J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协议班合同
- 社保合同解除协议
- 装修中止合同协议
- 瓷砖加工合同协议
- 挖机做活合同协议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餐饮服务合作协议
- 劳动合同简单
- 房地产分销中介合同模板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铜产融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4年重庆两江新区某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
- 离婚协议民政局贵州安顺(2025年版)
-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2024
- 高校讲师个人学术发展计划
- 2025徽县辅警考试题库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卷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
- 睾丸切除术课件
- 2025 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卷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部分)
- 职等职级设计理论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