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怎么写.doc_第1页
挽联怎么写.doc_第2页
挽联怎么写.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秘知识/写作指导 挽联怎么写 牵挽孙中山先生灵车的人在旧时学堂,老师授课内容常有“对课”,就是对对子。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教学要求是一、字数相对,即上下联字数要一样;二、词性相对,在上下联位置相同的用词,其词性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对得工整的,还得讲究颜色对、天文对、地理对、花草对等;三、平仄相对,在一联中,平平相连,仄仄相属,上下联中对应的位置上的平仄正好相反,而且还得注意上联最后一字为仄,下联最后一字为平。这是形式上的,意义上要求有味道,不重复,还得高雅。过去的学生有这样的功底,所以写对联在社会上也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的学校,哪怕是高等院校,也没人教这个,所以会写联的人越来越少。虽然有人冒充风雅,自称写联高手,但究其水平,多半很难符合上面所说的各项要求。我初学写联时也是糊里糊涂的,总有一些要求顾不上,凑个字数就差不多交代了,很难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统一且俱佳的境地。挽联的内容肯定要表达得低沉哀怨一些的。写联语者与死者如果相识,如果有感情,在联语中就尽量要有所表现。1995年有个好朋友出差内蒙,结果吃坏了肚子,因菌痢中毒,客死张家口,其怨情难述。当时哀痛之下撰成一联,其语曰:常疑故人在近处,叹已逝去;遂哀老友为远客,呼早归来。有了那次写挽联的经验,后来在98年时,我的外婆辞世,终年89。外婆对我那个好呀是我无法忘怀的。文革中间,物质紧张,我去上海外婆家,外婆总要给我做油面筋嵌肉这道荤菜,很好吃。她总是将菜夹到我的碗中,而她自己却不吃。后来我有了一个儿子,外婆升格为太外婆了,她将自己的金耳环打成一个小金铃,传给了我的儿子,可是她自己的嫡亲孙子、重孙子都没这份殊遇。这金耳环真是舍不得给儿子戴,供在那里,作为怀念外婆的物件。得知外婆去世,当即赶去申城,帮着布置灵堂,情动于中,泣而代母亲和众长辈写就一挽联,哀辞曰:慈母恩重,悲已归去;儿女情深,哭不再来。年纪轻时,殡仪馆这种地方去得很少,年龄慢慢大了,殡仪馆也就去得多了。去殡仪馆的多寡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年龄来。单位有一同事,名字中带个“九”字,所以人呼老九,省作家协会的会员,平生性情耿介,正直不欺,又好诙谐幽默,与之相交,得益良多。又曾为他看掌算命,得一偈曰:“大呼一声,无疾而终”。本为戏言,不料一语成谶,真的就是这样去了,让所有人都料不到。痛惜之情,今天犹然!当时坐在单位的沙发上,拿过报纸,在边角空白处写下挽联,词曰:青灯伴更,叹书卷已自飘零,痛哭几回肠断;黄泉隔界,惜谐趣不能共乐,悲呼一路好走。有一同事,写得一手好隶书,马上拈笔书就,挂在办公室日光灯上,拖曳至地。有女同事赶到单位,见到此联,当即大哭不止,悲情尽宣。后老九之妻来电话,说要在老九的碑阴刻联,委托我再写一幅。这种事情是推托不得的,思考再三,写下十六个字:刚直率真,性烈如火;风雅诙谐,智多比星。后来去南山公墓扫墓,寻到了老九的墓,看到了这幅联语,真是感慨万千啊。单位另一退休教师名曰丁杰,退休后多年去世。他是法律老师,本与我不在一个教研室,但他去世后,我心中也有很大的失落感。他曾与我出差在外,那次言谈甚欢。我们不谈法律,谈文学。这丁老师真不是一般的人,照理说,学法律的人很死板,一是一,二是二,没得讨价还价的,可丁老师对文学还是蛮精通的。后来深入一问,才知道他的老师都是如今大学里现代文学史课程上经常提到的诸如朱自清等这些大人物。可惜聊是聊了不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