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报告(英语专业).doc_第1页
检索报告(英语专业).doc_第2页
检索报告(英语专业).doc_第3页
检索报告(英语专业).doc_第4页
检索报告(英语专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检索报告(文科类)姓名 学科专业 商务英语学号 学院 总成绩 评分教师 检索项目标题(中文): 英汉翻译中的逻辑顺序转换 (英文): Logic-transi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检索项目简介或背景(中文): 1.中英文的句型结构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英语的定语从句中,对某个名词进行解释补充时,都置于该名词之后。而在汉语里,既可以将修饰语放在名词前面形成短语又可另做一句着重描写该名词的特征。当遇到较复杂的英文长句或省略句等时,首先就要根据上下文、分析句法理解此句中的逻辑,而后才可能用准确精妙的词句译出语句通顺、合乎逻辑的中文来。由此,我们知道实际上这是有关英文思维与中文思维的不同,我想,如果大致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那么是不是两者语言的转换也会容易得多呢? 2.检索目的:先从英语语言的思维方式检索,其次是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逻辑顺序转换,最后总结出其中的一些规律。中图分类号: H31 ; H0 关键词(至少三个)中文: 翻译 ; 逻辑 ; 转换 英文: translation ; logic ;conversion 主题词/副主题词:中文: 语言学 ; 英语 ; 语序 英文: linguistics ; English ; word-order 一 核心检索系统检索1. CNKI 检索年限:2014 检索式:数据库:文献,检索方式:跨库检索,检索条件:(全文=英汉翻译中的逻辑转换)(模糊匹配) 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 45 篇 3条文献题录: 董敏,从逻辑隐喻看英汉科技翻译的显性逻辑连接.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014, 35(1):98-103 王坤,汉英小句的及物性和逻辑语义关系对比以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英译汉为例,外国语言文学.2014,01-0030-06 孙凤敏,从英汉语言句子层面上的差异来看中西文化的不同,时代教育,2014,6:31-342. Springerlink 检索年限:2000-2014 检索式: Springerlink: New Search: interlingual logic transition between 2000 and 2014 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11 篇 3条文献题录: Frank Schalow , Attunement and Translation, Heidegger, Translation, and the Task of Thinking , 2011,p291-311 Bernard(Bud) Scott ,The Logos Model: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Machine Translation, 2013,18(1):1-72 Bahareh Sarrafzadeh, Nikolay Yakovets, Nick Cercone, Cross-Lingual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for Languages with Scarce Resources, 2011,p347-358二全文数据库1中文全文数据库(如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等任选一种或多种) 检索年限:2014 数据库名称:万方数据库 检索式:英汉翻译 or 逻辑转换 or 语序 分类号:H* 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 33 篇 3条文献题录: 丁志斌,英汉语序的类型学特征,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1) 蔡瑜,母语负迁移对英汉翻译过程的影响及分析,华人时刊,2014(2)259-260 司翔,浅析英汉翻译中的语境与翻译,青年文学家,2014(3)128-1292西文数据库(如OCLC, EBSCO等任选一个或多个) 检索年限:2013-2014 数据库名称:EBSCO 学术检索大全(全学科) 检索式:Academic search premier: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r logic transition 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 31 篇 3条文献题录: Xiaocong Huang ,Transitivity in English-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Babel. 2013,59 (1), p93-109. PERLOVSKY, L. I.1,ILIN, R CWW, LANGUAGE, AND THINKING. New Mathematics & Natural Computation. 2013, 9 (2) 183-205. 1 Diagram, 4 Graphs You Zhou,Ramanathan, Shriram, Correlated Electron Materials an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for Logic: A Review. Critical Reviews in Solid State & Materials Science. 2013, 38(4), 286-317. 三、数据库引文检索检索年限:不限数据库名称:CNKI检索式:作者名称=钱钟书 (精确匹配)被引文献 题录:钱锺书 林纾的翻译 中国翻译 1985年11期引用文献题录:外文题录数据库John Aubrey. Brief Lives. 四、网络信息检索1.与课题专业相关的网页: 检索工具名称:Google 检索过程:打开谷歌学术,输入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 logic transition 进行搜索,然后点击时间栏下的“2013以来” 检出结果:检出记录数 162 条 填写三条简要信息(网页名称、网址、网址请记录到第二条斜杠为止): Taylor & Francis Online: /doi/ab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http:/top3.sg/das/images Research works Archive: /researchworks2.与课题相关的网站写出网站名称及网址至少三个:经济学人, 普特 沪江3. 与课题专业相关的电子期刊网站写出期刊名称及网址至少三个英语学习/magazine/1002-5553/ 疯狂英语/html/cn/index.html 英语辅导杂志/material/magazine/五、评价分析数据库及网络检索引擎按各种检索系统对本检索课题的有用程度大小排序填表,并对各种检索系统作简要评价。检索系统名称检出篇数简要评价CNKI817检索比较全面,又可根据年限、学科等进行详细搜索。谷歌183000谷歌里的广告推广比百度里少,或是几乎没有。内容来源可靠性也比百度高。百度20200000百度搜索的来源很广,出现重复的记录比较多,但是相关度还挺高。EBSCO1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库,筛选条件详细,但觉得此类课题用到外文数据库真是不多。Web of Science 53由于课题涉及的内容多数是中文,所以在外文数据库里搜到的相关内容比较少万方数据库2只能对期刊或论文等分别搜索,而且搜出的内容相关度差六、参考文献回顾引用文献标题:邱绪萍 英汉互译中的逻辑转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被引用文献标题:周何法.翻译中的逻辑检验与强行理解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3) 施志贤,陈德民.从学生误译看翻译中逻辑思维转换的意义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郭剑虹.逻辑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J. 沈阳大学学报. 2004(03)陈小慰编著.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七、本专业的中外重要期刊(刊名全称)及收藏情况(至少十篇)刊名收藏处(图书馆及其他机构或网站)美中外语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ZK/journal.aspx?q=/88596X/#疯狂英语阅读版/ZK/journal.aspx?q=/61408X/英语知识/ZK/journal.aspx?q=/80965X/当代外国文学/ZK/journal.aspx?q=/82467X/Translation Review电子期刊/loi/hlac20现代外语万方学术圈/Periodical-xdwy.aspx时代英语/Periodical-shidyy-ge.aspx外语研究/Periodical-wyyj.aspxLanguage Acquisition 电子期刊/loi/hlac20八、根据获得的文献写一段篇综述(不少于500字,可另附页) 在英汉翻译中,译者们越来越注重逻辑思维的转换。句式结构的分析、语义的理解、翻译的表达等都体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在翻译中进行逻辑转换呢?我们知道,所谓的逻辑转换就是根据上下文以及该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使得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从而读起来自然通顺。 我觉得,在翻译一篇英文作品的时候,隐喻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尽管我们能理解所有单词的意思,但是放在一起我们往往容易误解了句子的意思。例如:Cap in hand, Tom stood at the gate.汤姆手里拿着帽子站在大门口。Ill be glad of any assistance they care to give me, but I am not going cap in hand to beg it. 他们愿意给我任何帮助我都会感到高兴,但我不会磕头作揖去乞求他们帮助。显然例句2是cap in hand的一个引申义,这表明许多英文里的词组句子的意思都需要了解作者所隐喻的内容。隐喻的学习与翻译逻辑间转换有什么联系吗?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作者们对拟人、系统性比喻、如何形成系统性的比喻概念等等。从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例子和作者的分析,对这种逻辑转换更增添了信心。 总之,英汉翻译中的逻辑转换需要我们大量阅读多次实践,深入另一种文化的骨髓,同时只有学好本国语言才能按照逻辑转化的内容在表达上呈现最真实的作品。参考文献: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en (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张伯敏 英汉翻译中的逻辑问题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 2 期总第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